|
发表于 2007-12-18 13: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漆膜光泽度(60o):GB/T9754-1988
# Z }- i2 ?. c0 V& ? Y- y. L23 q y! U& f% g* K- b; n* `% U
漆膜对比率:GB/T9270-1988
2 {0 K- k* ^# |( O& r8 b. A漆膜湿附着力:GB/T9286-1988,漆膜附着力从好到差依次为0-5级。
% ?5 i. h- U9 y8 @漆膜早期抗起泡性:- Y K- `% s% v |* w$ S5 x
在玻璃板上,制备漆膜厚度150μm的湿膜,常温干燥14-16小时。采用标准GB/T9274-19882 j% W+ [" Y1 n% p# N
中的点滴法,用去离子水,1-3小时后,评价漆膜起泡程度。
( ~& \6 F) v$ C1 e实验中发现,涂膜制备在不同基材上,对涂膜的抗起泡性影响较大,在金属板上,由于涂膜的附着力较强,抗水性对抗起泡性能影响的实验结果重现性较差。本实验采用上述方法可以较好地确保证漆膜吸水后(抗水性差)对漆膜起泡性产生最大影响。0 Q8 n0 D$ C, a) J$ [2 H
漆膜起泡性评价:ASTM D4585-2001,根据起泡的尺寸和频率来评价起泡的严重程度。 I; Q+ l1 T. ~* W, y% i J
发泡尺寸 根据气泡大小从10到0的数字标度,可将评价标准划分为四个等级,其中数字10表示没有发泡,8代表裸眼可看到的最小尺寸的气泡,标准6、4、2分别代表着尺寸进一步增大的气泡。
% m# B \* z$ A8 [ U! s0 R! ^- k; R发泡频率 在气泡大小固定的各个阶段,评价标准又将发泡频率划分为四个等级,表示如下:稠密 D,中等稠密 MD,中等 M,几乎没有 F, T- k0 ?6 z" [# h% c
漆膜湿附着力:GB/T9286-1988,漆膜附着力从好到差依次为0-5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