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由于最近较忙,未能及时出教程,希谅。: Y; O$ L% s" _, S
2 M+ c7 S. j% k. N2 \- ^8 f " t; ~" W- P6 k+ c; b2 S6 H
图1
% _' Q1 [# S& ]9 u; P8 n
& [ g, k& N4 {2 R
5 [, t, ^1 }2 B$ i8 U
i2 m- a; z+ Q( H图2
$ K( {& Q0 K; |
9 O; `) [2 X) N
5 d; R" A5 E+ R I本题在 SolidWorks 中是用一个带引导线的扫描特征完成的。在轮廓草图中有3个控制点在以圆形路径扫描时随着几根引导线变化,当一周扫描完成时就能达到题目要求。其中杯脚控制点的移动将改变图中一段红色部分椭圆线在扁椭圆和长椭圆间随引导线逐渐变化,生成酒杯的3个脚。杯口外延控制点在引导线控制下实现高度和径向的移动,生成杯口的外部形状。杯口内延控制点在引导线控制下实现高度的变化,生成杯口内圈形状
' z! Z3 w) w- k M7 |8 c* q# y ( U) H4 v1 B2 H/ @; B3 O' T
引导线可以用3d草图曲线,也可以用平面草图曲线。用3d草图曲线只要用3根引导线,图形比较清晰,由于是空间曲线自然不容易出现由于引导线之间或引导线与路径之间因相交而导致扫描失败的情况发生,但是目前在3d草图中不支持椭圆等曲线,也不支持对称、等长等约束关系,而导致建立草图比较麻烦。所以下面我还是用平面草图来建立引导线。& z+ [ c) }! _3 {9 g( F f4 T
' w* W# z4 K3 s# `* U; Y由于采用平面草图,杯口外沿控制点的高度和径向必须分别由一条引导线控制,所以需要4条引导线。引导线和路径布置在两个草图中。
8 J* V* o: }# @0 G/ Z, l
; G' W5 v) L) M2 {# q
g& W# d' @- d$ G图3
) \: l P" B0 n& w
9 Z, i# S1 `! T5 O- A+ a) Z( r
0 V! C8 v# N# a8 r6 m7 D2 N : p% \ Q+ t' K+ ], k
图4- p2 X2 ^4 B) \
% ]6 U; J' h4 k& p ^% y
8 H$ Z! Q2 k2 T) D, L1 w4 z1 x
: o, x( A7 U! H& i' | s1 v图54 t# E% b) p: `* G/ z! a
9 f; G8 T7 _ y3 n0 K
. [: G6 T9 B! C
; N, x8 h- u* I1 c' H: [5 l( l# q
引导线1控制穿透点1移动,使等长度1产生变化,通过此等长关系带动控制点1移动。, b" S& c$ U! O4 v. P5 `- f" `
引导线2控制穿透点2移动,图3左边竖直关系和一段定长线段带动控制点2的径向移动,引导线4控制穿透点4移动,使等长度4产生变化,通过此等长关系、图3上部的固定点和水平关系带动控制点2的高度变化,所以引导线2、4的联合作用完全控制了穿透点2的移动,保证了杯口外部形状的正确。其中定长线段的引入仅仅是为了避免引导线2与其它引导线相交,避免扫描失败。
# H* M: m: ^- m; J/ U3 W引导线3控制穿透点3移动,使等长度3产生变化,通过此等长关系及固定点和水平关系带动控制点3的高度变化带动控制点3移动。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