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11天前
查看: 4654|回复: 19
收起左侧

[已解决] 有哪位知道不锈铁的知识啊!原来只听过不锈钢!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2 0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泰安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有哪位知道不锈铁的知识啊!原来只听过不锈钢!近来听一外协厂家说不锈铁用磁铁不吸,不锈钢能吸的上。$ U4 \6 F9 ]- C7 ?
0 ~1 S6 K7 S( x6 i( V* f6 b
[ 本帖最后由 wangxili 于 2006-9-20 00:12 编辑 ]
发表于 2005-11-22 1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不锈铁是铁素体不锈钢的俗称,如2Cr13,3Cr13,4Cr13等,用磁钢能吸。而奥氏体不锈钢用磁钢不吸的。(上海地区,别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发表于 2005-11-23 15: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所谓不锈铁只是民间的俗称,不是专业用语,因此也就难以准确下定义。在市场中我经常听大家说到不锈铁,开始也觉得奇怪,再看到所谓“磁性判别法”,哑然失笑。目前GB/T1220共列出了64种不锈钢,分为铁素体型、奥氏体型、马氏体型和沉淀硬化型4类。这么多种不锈钢成分、性能、用途、价格各异,相去甚远,而日常生活和普通工业用品常用的也就是0Cr18Ni9、1Cr18Ni9、1Cr13、1Cr17等几种,一些人利用了它们之间的差价,以低充高。其实都是不锈钢,只是它们的用途不同而已。当然用劣质的不锈钢来蒙骗消费者又是另一回事了。
% e5 Y* B8 j8 |;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5 10:19:20编辑过]

; C' A( n! q. ~# }# J' A
发表于 2005-12-6 16: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关于不锈铁

关于这个问题,9楼说的对。不锈铁是Cr系不锈钢民间的一种俗称的叫法。属于不锈钢的一种。一般老百姓按是否有磁吸来判断是否是不锈钢,认为铁素体和马氏体为不锈铁。没有一个专业的标准,也不是一个严谨的称谓。
发表于 2005-12-6 2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以下是引用thanker在2005-12-6 16:21:01的发言:关于这个问题,9楼说的对。不锈铁是Cr系不锈钢民间的一种俗称的叫法。属于不锈钢的一种。一般老百姓按是否有磁吸来判断是否是不锈钢,认为铁素体和马氏体为不锈铁。没有一个专业的标准,也不是一个严谨的称谓。这个对,一般对于含Cr量大于12%的都叫不锈钢! 如果按磁性分得花,铁素体不锈钢和马氏体不锈钢均为强磁性!实际上奥氏体不锈钢在冷作硬化的情况下也会有轻微的磁性
发表于 2006-5-13 14: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只含有铬元素的不锈钢,人们通常称它为“不锈铁”,工业上称它为“铬不锈钢”。这类钢都具有磁性,他们的金相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或铁素体、马氏体为主体的复相组织。这类钢具有抵抗大气及弱腐蚀介质的能力,或有更高的耐腐蚀性能与抗氧化性能,或可淬火使用。但他们的机械性能或工艺性能较差,几乎没有焊接性能等等的不足之处。这类钢远不能满足工业用钢的特殊要求。
发表于 2006-5-13 14: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不锈钢的实物鉴别:
9 Q5 r4 O% O3 B  M
0 J9 E/ R; e8 b: q: v4 Q3 y: n    实物鉴别,就是要在不明钢种(号)的情况下,根据商品(包括整材、余料、废料等实物)固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借助简单的器具,用感官来确定它是不是不锈钢和属哪一类不锈钢的具体方法。& r' v9 i" p3 `, g7 Z7 `
# a" B0 w4 k  ~
    应当指出:感官鉴别,不能分清具体钢(种)号,只能基本上区别铬不锈钢、铬镍不锈钢和铬锰氮不锈钢三个大类,其鉴别办法如下:: S  H& l' ?) K5 Q$ Y+ h

9 q. _/ N! g* A3 V1 ]# g3 P    1.色泽的区别:
  r% {1 X: o) ^7 g  [& m: [& b
$ E- W1 w5 L+ ?: G1 h% V6 Y0 ]    经过酸洗的不锈钢,表面色泽银白光洁:铬镍不锈钢色银白呈玉色;铬不锈钢色白稍灰光泽弱;铬锰氮不锈钢的色泽与铬镍不锈钢相似稍淡。未经酸洗的不锈钢的表面色泽:铬镍钢呈棕白色;铬钢呈棕黑色;铬锰氮呈黑色,(这三种色泽,是指氧化较重的色泽)。冷轧未经退火的铬镍不锈钢,表面银白有反光。不锈钢除元钢外,一般都经酸洗呈白色。1 M( G; Y7 }. U  V; \

4 d4 z* y4 Q  D2.用硫酸铜鉴别:& a  _$ f! _. N, N# B1 e; t( B

5 V8 V1 @" a! |8 q) {. L    方法是将钢材上的氧化层除去,放上一滴水,用硫酸铜擦,擦后如不变色,一般为不锈钢;如变紫红色:无磁性的为高锰钢,有磁性的一般为普通钢或低合金钢。
" M( l/ S: O6 F! ~- g+ l4 y: R/ K# C- z: |+ B8 _9 |! ~: g( C5 A) H
3.用吸铁石鉴别:7 m, L3 @8 V4 c; F0 q8 }3 l+ e

# h% f$ F) ~, `# {5 a9 G    磁石能基本区别两类不锈钢。因为铬不锈钢在任何状态下均能被磁石吸引;铬镍不锈钢在退火状态下一般是无磁性的,在冷加工后,有的会有磁性的。但含锰较高的高锰钢是无磁性的;铬镍氮不锈钢的磁性情况更为复杂:有的无磁性,有的有磁性,有的纵面无磁性而横面有磁性。因此说,磁石虽能基本区别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但不能正确区分一些特殊性质的钢种,更不能区分具体的钢号
发表于 2006-6-15 10: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湘潭

不锈钢的种类繁多,常温下按组织结构可分为几类:

1.奥氏体型:如304、321、316、310等;
, j+ W! m+ d) @' {4 T) C3 P, R    2.马氏体或铁素体型:如430、420、410等;
8 o; J* R# j* |, e4 K% g: C# T5 u9 d4 K5 P: N6 S
人们常以为磁铁吸附不锈钢材,验证其优劣和真伪,不吸无磁,认为是好的,货真价实;吸者有磁性,则认为是冒牌假货。其实,这是一种极其片面的、不切实的错误的辨别方法
发表于 2006-6-15 17: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通俗常用的:不锈铁用磁铁能吸。而奥氏体不锈钢用磁铁不吸的。复杂的就看专家了.
发表于 2006-6-17 15: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人们常以为磁铁吸附不锈钢材,验证其优劣和真伪,不吸无磁,认为是好的,货真价实;吸者有磁性,则认为是冒牌假货。其实,这是一种极其片面的、不切实的错误的辨别方法。 & m$ e+ w- E/ b
  不锈钢的种类繁多,常温下按组织结构可分为几类:
5 p' ?, V! s* @, O: Q' k  1.奥氏体型:如304、321、316、310等;
- t4 L* L! j- y8 x$ y) k9 d) Y  2.马氏体或铁素体型:如430、420、410等;
+ g  A% ^8 W' O$ N  奥氏体型是无磁或弱磁性,马氏体或铁素体是有磁性的。
* L9 [( j+ v3 e* F' {! u  通常用作装饰管板的不锈钢多数是奥氏体型的304材质,一般来讲是无磁或弱磁的,但因冶炼造成化学成分波动或加工状态不同也可能出现磁性,但这不能认为是冒牌或不合格,这是什么原因呢? # @) V+ y0 z6 K# e* ~7 i
  上面提到奥氏体是无磁或弱磁性,而马氏体或铁素体是带磁性的,由于冶炼时成分偏析或热处理不当,会造成奥氏体304不锈钢中少量马氏体或铁素体组织。这样,304不锈钢中就会带有微弱的磁性。
( S  y" w+ B8 F) ]  另外,304不锈钢经过冷加工,组织结构也会向马氏体转化,冷加工变形度越大,马氏体转化越多,钢的磁性也越大。如同一批号的钢带,生产Φ76管,无明显磁感,生产Φ9.5管。因泠弯变形较大磁感就明显一些,生产方矩形管因变形量比圆管大,特别是折角部分,变形更激烈磁性更明显。 + r# Y' X1 y6 L7 c& k
  要想完全消除上述原因造成的304钢的磁性,可通过高温固溶处理开恢复稳定奥氏体组织,从而消去磁性。 6 H- S1 f. c! v+ S( F: F; _
  特别要提出的是,因上面原因造成的304不锈钢的磁性,与其他材质的不锈钢,如430、碳钢的磁性完全不是同一级别的,也就是说304钢的磁性始终显示的是弱磁性。
# {& A# |% T/ B: U4 c. u  这就告诉我们,如果不锈钢带弱磁性或完全不带磁性,应判别为3-4或316材质;如果与碳钢的磁性一样,显示出强磁性,因判别为不是304材质。 0 p* n* c% {$ Y- k  S# S
  我们建议,购买不锈钢产品应选有信誉的厂家的产品,不要贪便宜,谨防上当。
 楼主| 发表于 2006-9-20 10: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泰安
简单实用点说,我们要在市场上买不锈钢锅,不锈钢刀,如何选优质的呢!
发表于 2006-9-20 11: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一下内容来自baidu,参考参考

所谓“不锈铁”,就是将回收的废铁、铅、钢等经二次回炉加工,通过脱“滋”处理而成,传统的检测方法是用吸铁石,而此品用传统方法是无法辨别的,自然是瞒天过海,蒙住了众多的工程选材,因此堂百皇之地进入了一个又一个装饰工地,登上了一幅又一幅豪华幕墙。此名称是自《焦点访谈》曝光后诞生的,并且占据着大约65%的市场份额,而真正的国标SUS304不锈钢产品因价格较高而没有市场。
4 |) H# j8 c1 f  V/ o目前市场中“不锈铁”产品能拥有65%的份额是其价格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国标不锈钢产品每吨的价格约2万元左右,国标7075铝合金每吨价约为1.6万元左右,而“不锈铁”的价格每吨仅为5000-7000元;进而再看这三种材质的抗拉强度分别为:国标不锈钢530-620MPa,国标7075铝合金540-560MPa,“不锈铁”160-180MPa。显然“不锈铁”的抗拉强度还达不到不锈钢的1/3强度,是极易导致事故发生的。
# `. @' w' x0 N* m因而,在建筑工程行业,要坚决取缔“不锈铁”制品。
( l, Y- k1 Q6 d, L% k3 w( n" T9 S: j: F) j# G
不锈铁与不锈钢相比主要是在于是否含镍!不锈铁一般是指日本的SUS430,国内为1Cr17,主要化学成分为:C:<0.12,Si:<0.75,Mn<100,P:<0.035,S<0.030,Ni:<0.60,Cr:16.00-18.00为铁素体不锈钢
0 j, v7 b$ M* @- P. }9 T- }不锈铁是含铬而不含镍的,也成为Cr不锈钢,就有一定的防腐蚀能力!不锈铁不是俗语,通俗认为具有铁
1 _9 F* A/ I5 X1 `3 ]磁性的不锈钢,我认为主要指1Cr17(铁素体)系列、1Cr13(马氏体)系列,而Fe以奥氏体形式存在时不具铁 & |0 U2 m( x$ U( i1 a
磁性。文中以Ni/Cr区分容易误会,虽然它们导致了Fe的同素异构。但Fe、Ni为铁磁性,Cr为顺磁性。高
6 l) \' Z$ C9 d. P- b: N6 o性能软磁材料1J系列很多是Ni基。 " I: ?6 o/ ]6 I6 O0 W$ e% o, T3 i4 D
而不锈钢是既含铬又含镍的,由于镍属于较稳定元素,那么它的抗腐蚀能力自然要比不锈铁强很多!
9 s" U( M2 w' F由于镍的价格较贵,所以从成本上不锈钢要高于不锈铁,再加上抗腐蚀能力的差异,不锈钢价格比不锈铁
7 W0 u  g: _. ?# ^7 V0 Q) H. A高出1/4~1/3 (仅供参考) , t! i% H+ z* L1 l0 a
辨别: 由于镍是抗磁性元素,一般比较简单的分辨方法是看是否具有较强的磁性,即用磁铁来吸引!
发表于 2006-9-29 15: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临沂
不锈铁一般是铁素铁不锈钢,这种是铁磁性材料,但奥氏体不锈钢不是铁磁性材料,用磁石不吸引.
发表于 2006-10-2 16: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原帖由 一声春晓 于 2005-11-23 15:52 发表- c' R* O7 E% n5 v3 p4 t. V
所谓不锈铁只是民间的俗称,不是专业用语,因此也就难以准确下定义。在市场中我经常听大家说到不锈铁,开始也觉得奇怪,再看到所谓“磁性判别法”,哑然失笑。目前GB/T1220共列出了64种不锈钢,分为铁素体型、奥 ...
! q7 }  ]6 G2 ~( A
    以上这个基本上是最佳答案。3 h% A  l; G" L' s' j
    民间的说法仅局限于特定条件下,不能用不锈铁描述某一类不锈钢。# E* [4 E% M/ y: ~3 g' _2 g
    不锈钢是一个大家族,按组织可分为铁素体、马氏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控制相变不锈钢(也称沉淀硬化不锈钢)等,其中仅奥氏体不锈钢没有磁性(弱磁性或顺磁性)。不锈钢的复杂性远远不止这一两句话,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还会出现更多、性能更好的不锈钢材料。
发表于 2006-11-26 12: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不锈钢带弱磁性或完全不带磁性,应判别为304或316材质;如果与碳钢的磁性一样,显示出强磁性,可判别为不是304材质。记住这一点就行了!
发表于 2006-11-26 13: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洛阳
这么多学问呀,我真是学的太少了
发表于 2006-12-23 14: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真的学习了不少东西

谢谢各位的讲解,谢谢各位
发表于 2007-1-2 1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搞不清它们有什么区别.
发表于 2007-1-2 13: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似乎有好多解释,不知道该信哪个说法
发表于 2007-1-2 15: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以前没有见过也确实没有听说哦,你们好厉害哦!!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