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作 者】周宏湘 编著 [同作者作品] | 【出 版 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书 号】 9787506412452 | 【出版日期】 1997 年1月 【页 码】 386 |
# k6 H5 _* O9 q0 u【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共分五章,包括差别化蚕丝和真丝绸 原料的开发,真丝绸精练、染色、印花、整理。书中着重介绍近十多年国内、国外有关真 丝绸 练漂染 印整 方面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的经验,并列举大量的工艺实例,对丝 绸行业的品种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和织物的附加价值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 q2 u' D0 T/ ^2 F本书可供丝绸印染厂技术人员、工人和管理人员,以及纺织院校师生参阅。/ X! y% D* w& ^6 {6 K
【目录信息】$ F2 Z0 y1 B6 K, e% j
第一章 差别化蚕丝和真丝绸原料的开发7 ^8 [! ]' q- K! q$ E
第一节 丝胶和丝素特性的研究
+ E8 v+ z1 I h# T4 \2 N2 q一、家蚕丝和柞蚕丝的比较
3 p! j5 n- T* Q+ |4 X' h; {二、丝胶的结构和性质+ |% h/ Y1 f0 X4 ]4 b
三、丝素的结构和性质2 N3 l" R$ p) f U4 @& G
第二节 蚕丝的特性研究
0 H. W3 A6 P9 n一、蚕丝的特性
/ U4 q: Y% @4 @) V4 o ?' H' O+ \" p二、蚕丝与合纤性能的比较6 Z9 T' ?2 Q$ C4 Z1 R9 q* @# G4 X+ S. R
第三节 真丝绸原料的开发- ]' O' r Y( p( @
一、原料茧的开发' y7 z& U9 W0 s3 \# |+ ?
二、新形质丝的开拓
' l; [; p. `+ V. x0 F; J! G8 G( o三、物理化学加工# D, q9 |7 e* [6 q% a4 v
第二章 蚕丝和真丝绸精练% ` ]5 t% q3 y; ]. C5 `- g) n
第一节 概述
$ K3 u: N4 _# O0 Q1 M- ?一、精练目的* E3 ^) M% f% C" }3 @- v) v' l
二、丝胶的溶解性; c m, L% C# d2 F
三、练减率' y# N9 \& T: n: h9 s9 M. K, M6 }
四、精练用水1 @! K3 w* H. b& |
五、精练后水洗
/ ^( O9 m' c0 K7 K. e六、影响脱胶的因素* x/ p* q5 R0 v3 }2 |2 x( F6 @1 \
第二节 精练方法
5 g& M$ D/ n8 k4 ^# _. }3 U一、常用精练方法
- m, J3 X+ V# N8 l" T$ _, H8 M二、精练方法发展新趋向
[1 Z4 o- V, W" O$ x# L ^& x: X第三节 复合精练剂
) h, }4 q1 }" s9 n一、复合精练剂的发展
4 M8 r- r& N) W/ s" S; L0 O1 ^二、复合精练剂的制备
# q2 v4 R* V. e三、精练剂的自行复配' x4 L5 F* y% v. K6 A; i5 p
第四节 全脱胶和部分脱胶
7 y. f! V! Y. r一、全脱胶! r5 w5 s6 l: }8 g, L$ v
二、部分脱胶
) L/ b0 W4 ]/ K; x1 O+ Z% ?; _第五节 精练程度的判定& _4 z- k; S/ g
一、精练程度判定法
9 G; h L7 b! x3 i二、蚕丝的损伤3 C+ z0 `* c% y& B n# x# B
三、丝胶残胶量与染色性的关系
4 k7 U4 _: O& n* n. Y四、丝胶与丝素的识别
7 r2 J& l* l- Q5 Z5 r3 t第六节 漂白
# V1 B; t/ g5 X- e一、漂白方法6 k( S, o8 S5 X& t, ]$ d; z0 P0 Q3 D
二、练漂一浴法6 ?7 e8 n/ [5 Q2 t2 X
三、荧光增白剂增白
3 i" e' y. s% d+ |6 `1 n第七节 精练设备和工艺
3 ]; U; I# a; M* P2 }/ j* ]一、挂练
1 A4 N# E- h+ {5 f/ f4 a; v$ G! l二、平幅连续精练
~& }8 f, \! l. k q* a三、星形架精练' ?6 Q$ s7 o' s2 O0 `$ V) p
四、高压精练2 n8 x6 c8 P% Y3 s
五、袋练0 z& u9 k0 k; k K" c+ K, r
六、泡沫精练& H# h( r& o8 ?6 H" O
七、喷射精练
4 J! z7 Z o8 f' L# W4 R ]第八节 真丝针织绸精练
' ?& r) }2 O* ~- V+ p" ~( F一、真丝针织绸精练特点% Y: f1 Q% {2 X& K8 j1 y$ S
二、真丝针织绸精练设备$ o0 `" J, y4 t" B1 E
三、影响真丝针织绸的脱胶因素
! S' u- D" i# d$ s' ~! n6 ~8 w四、真丝针织绸的精练方法
4 Q, H4 Y: v% J( v( O$ V7 V# E* j五、真丝针织绸精练工艺举例. ~" N) v3 u. n' o( \
第九节 野蚕丝的精练漂白; Y' S+ Y* [7 L$ A8 A
一、野蚕丝9 b2 e* s& d/ |! l& b7 O
二、野蚕丝的精练特性7 o, ?/ P# g0 `, T) k
三、精练方法
& t) E, s# ?1 j: m) Z& o$ }四、漂白
* k/ R3 N/ X! l( _& j第十节 关于自由调节丝胶固着率的研究, {1 E3 r9 g/ I9 |% m: Y z) a5 a
一、六甲撑四胺与醋酸混合液处理法
4 g! ~& R+ H* y二、采用特定的精练剂自由地控制脱胶的程度/ j7 ] D+ y C
第十一节 生产中若干重要经验
% x% b& F8 \! J% i+ T D# X一、蚕丝练白绸黄白档的漂白
8 D O, i0 n: O. o, x; [二、蚕丝色织物低温精练
* n) H/ T/ k1 }* f5 q三、精练引起皱印的防止* u6 s1 C* ^8 V! b; m
第十二节精练技术发展新动向8 z: _/ G) I# D% z6 ?
一、蚕丝练漂技术的发展8 h; z1 J- p0 s& i
二、精练设备的发展
4 ^7 G7 J% d" [# A- k0 S ?三、真丝绸精练工艺的监测与控制
" P1 E) X1 T5 u. Q( e6 {第三章 蚕丝和真丝绸染色# F2 O P- P2 o2 _9 @, Z* N g) r
第一节 概述. U/ v5 v1 x. h/ f6 E
一、蚕丝染色的特性
4 V6 p% y8 |( X$ u二、蚕丝发色鲜明的原因
& M; K- L5 f# t三、蚕丝的染色机理
+ R" o- J3 d+ ?6 W0 M$ E. ?四、影响染色速度的各种因素
3 \3 o0 Q' W, _* X( a% u五、染色常用染料
" q1 V' \: C' f. x; N$ a' b& ], _第二节 酸性染料和直接染料染色( A$ W! C% o; r% G! t
一、适用于真丝绸染色的酸性染料和直接染料& s) `! r5 W& v9 G+ e
二、染色助剂- k! m' C" G0 Z8 H3 c m [
三、三种染色方法举例; Y2 i6 ^ U5 Y. R& T9 ?* @
四、新染色技术的研究, C" \; X" n/ f
第三节 酸性媒染染料染色, e3 {" Y# `7 f6 s
一、染色特点和染色方法$ J2 t. D) D- Y, M) v# y; C
二、不用六价铬盐的新媒染法
# H4 k- E Q+ e: f8 q" x第四节 活性染料染色" i" W) }2 x, q0 F* h# M, m- [: n
一、适用于蚕丝和真丝绸染色的活性染料
9 k, `' [3 E0 A) R& V- e二、染色机理: H0 I( H5 u3 j3 p4 Z' T
三、二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常用染色方法, j" `+ y1 M* S: \: p$ f
四、提高一氯均三嗪型等活性染料上染率的途径" o- K+ J% N# p
五、其它活性染料染色
/ N8 z/ M+ ?4 I2 v$ W六、冷轧堆染色 R# v2 l D+ H8 a& C, U
七、新染色技术的研究, R e Y! m; e; k# x* h3 Y
第五节 阳离子染料染色
1 a1 u) p/ N# i' v9 V3 K! }一、染色特点和染色机理: Z+ f6 `6 @# }( k7 \, W9 E
二、常规染色方法2 I) `) }4 j. X! @9 ? `" h4 l
三、提高真丝绸阳离子染料染色湿坚牢度的途径; Z3 \6 B% ?9 E
四、新染色技术的研究
/ p( P. D6 B' ^, I! j4 S j第六节 还原染料染色4 [/ }2 B6 F9 V; {# Y9 w4 V- D
一、染色特点( V6 s b( B' x. h- w7 w' f
二、染色机理和染色要点
7 U4 _; x! q% k6 n三、染色条件0 |* o& r7 l/ @
四、真丝绸还原染料的吸尽染色法
! P6 u: J& O9 P五、真丝绸还原染料连续染色
6 W4 B: p: R- C$ u8 _第七节 天然染料染色
; ~5 Y6 p4 `9 ~一、天然染料染色的特点$ e& R7 w" V. w2 v+ \: B
二、天然染料的分类9 q* r6 W$ e3 ~2 S% N6 K! b
三、天然染料的染色机理
& U* C8 s8 @ j4 P四、真丝绸植物染料染色的方法
6 k; p9 c* `. v3 W五、天然染料染色新技术的研究7 ?* Q! Z; v# P6 Q- M" D- E9 E
第八节 真丝绸深色加工技术
% y& k4 M. E- }$ z# y. e" @* t一、蚕丝和真丝绸难以染深色的原因+ d+ Q2 C3 C% h# c! s9 q& g
二、提高蚕丝和真丝绸染深性能的方法
9 G1 U& A0 Y4 R i6 Q6 q* |第九节 贵金属超微粒子染色' ` b+ x% d. e
一、贵金属超微粒子染色发展的缘由
! a: l) Y* Q; N L6 U二、金溶胶及其制备方法
/ z) e$ k8 n j% m三、真丝绸用金溶胶染色$ S* L2 Q3 M9 U( D+ _! c1 X
四、染色绸上的金微粒子2 _' w6 ] B7 w0 q! v9 A5 U7 ?
五、其它贵金属的染色% D3 Q0 o9 b; L0 d; K# Z
六、脱色法
& h o! B( ~- @5 U3 x0 {七、金溶胶染色的用途% {* _& n: {" x
第十节 染色设备和工艺- P i2 T N/ a5 C- v) H
一、视品种选用染色设备
& V l6 c& a j" [; L8 |4 d二、常用染色设备和工艺6 q+ P7 z+ h* g& ^9 w
三、真丝绸染色设备发展的新趋向
$ T( e2 ~0 F7 o' A# s8 Y第十一节 真丝针织绸染色
) B7 W4 t2 B, m; P9 u1 v一、染整对真丝针织绸形态稳定性的影响
- O! d* y+ s* }二、真丝针织绸用染色设备" ~7 v/ }# a7 L9 R6 t* k! q- ?
三、真丝针织绸染色用染料
3 F, y7 b# a Y( n: ?! F四、染色举例
; @! B0 t2 V" j五、真丝针织绸用X型活性染料练染一浴法
/ M+ g8 O" ^0 r e! l& P0 |- a$ P第十二节 野蚕丝的染色 N% x: j4 W5 v e
一、野蚕丝的利用( W) f. V: O+ A/ S4 E/ E1 U
二、染色特性 c/ Y) Z" w: T; b$ }" e$ B
三、野蚕丝及其织物的染色! ?5 R6 ?( N* {( z( f
四、天蚕丝染色
. k/ N, w9 r9 q( g( l! P五、柞蚕丝与家蚕丝的同浴染色
# a8 q* k! V: X# k& r6 u2 O第十三节 手工染色技术
) r M2 c8 b9 }6 ^/ A一、手绘1 U* j! V* @5 w8 ?4 x
二、扎染
4 h! B& o2 m* K* Q2 Y三、泼染$ i) s. C/ k+ q3 l( ^
第十四节 不匀染色
" h% z4 D9 W% L. u5 y2 z一、不匀染色的种类
% c4 c% P2 L( I/ v, ], s; ]. @二、开发途径
5 t* M( |1 Q5 D5 w+ ?9 f1 Y* B三、不匀染色发展的新趋向
2 t# u7 d" T u* t6 i" e第四章 真丝绸印花
# U8 {1 H0 A7 W+ F7 @% p7 o第一节 概述; I. s# d# ?6 K( h7 j
一、家蚕丝绸和柞丝绸印花的特点& Z! r v1 n, d
二、真丝绸印花方法1 m7 ^/ c/ d; W" Y' _) k1 i' P
三、真丝绸印花工艺流程及提高印花精细度的途径( H+ v' D1 O) t
四、高精度制版新技术6 d9 N( [8 v$ m8 t' |; `' w& G
第二节 印花浆料9 H" \) {8 o0 {; v E3 N* r6 K# ~
一、糊料分类* j* z! l4 l( ^' @7 K
二、印花糊料的十项指标及其测试方法
% c+ f/ P" d/ `三、意大利应用的真丝绸印花糊料
4 v9 y$ C7 v* _( d& j8 p5 O% } }四、国内应用和开发真丝绸印花糊料的新经验% Z! }4 `4 W L- z
五、真丝绸印花糊料的优选
- b3 r1 M* w& Y' U. e. G' A第三节 真丝绸印花方法5 z& x0 B& U0 m: E, f. U
一、直接印花5 z+ V6 {* p+ J. {8 Q$ C8 \% x: f
二、拔染(拔印)印花
1 x: g3 D* i9 j Q& n三、防染(防印)印花4 `2 N2 u5 j& H9 y- n' Y# @$ w
四、渗化印花
# a; b8 z% N6 x+ z5 u& E五、渗透印花# N+ l8 Z# f8 }9 L1 B# X; \, ]
六、特种印花
3 A$ @# o! b# B0 F& q3 c第四节 真丝绸印花技术发展新趋向; r$ p5 C1 E( \+ T3 j! `
一、平版印刷印花8 i3 u% ?) n0 J6 H' B/ w# X
二、印花和整理一步法
6 w; o( D, x0 p- Y' b三、真丝绸用还原染料印花
: w" Z& x8 h, e# ]* Q" w第五章 真丝绸整理
8 e' `5 f$ u: w7 K1 Q$ s第一节 概述
: \1 t- W+ k6 M) U$ C1 I0 Y一、真丝绸整理的目的$ } J v7 E& z
二、真丝绸整理的方法
5 @3 L1 t: o+ e# `' `第二节 防泛黄整理# o p, U7 D# ^0 B
一、真丝绸老化的原因
6 B; u. O9 o1 y( v/ @% z5 d二、防止真丝绸泛黄老化的对策
/ C, t3 l" R/ D8 E/ @9 O1 z三、防泛黄整理的进展
1 x3 l/ r% ?9 v* s% D0 m% x/ o四、真丝绸简易防泛黄法/ q$ e3 _5 ]9 ~1 ]% q- n
第三节 抗皱整理
6 w5 y+ Q7 a. d: F一、真丝绸抗皱加工的研究方法# y( B' x6 v' k3 w% R- i2 [3 F
二、缩合型树脂
2 t2 O) \' D/ \三、反应型交联剂(环状乙烯脲系树脂)1 _( l- {( S4 ^4 J* X6 ^, D
四、水溶性聚氨酯
8 C+ O- p7 A- M五、有机硅系树脂
0 J$ E; _- U3 h0 |, p3 F3 X! P! r六、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盐(PEGDMA)* \2 G+ J- E8 v
七、环氧化合物
9 _$ U' H: L! W X( D八、多羧酸——无甲醛整理的新突破
# S3 M p: @' d* c; A( k第四节 防缩整理
, ~1 R$ N; j+ \一、真丝绸的缩水特性' z! k [( u7 D. Z) d# ^' P
二、在生产中影响真丝绸缩水率的因素
+ Q- E+ d+ ?. Y" \三、防缩机理8 C) X4 S. M+ m# |5 j8 M _
四、降低真丝绸缩水率的途径: F7 E: Z s* u6 e9 y' n! ~3 R9 F
第五节 接枝聚合整理
; ~7 _9 n% B! i) v一、何谓接枝聚合
5 M: t! \! ` @9 S/ e二、蚕丝接枝聚合加工的目的$ R' Y* {- d. J4 z7 f
三、蚕丝接枝聚合加工用主要单体
* u' ]) A1 J7 }四、蚕丝接枝聚合的工艺路线& X% p$ q0 o$ n4 Y, B9 W! c3 C
五、蚕丝接枝聚合加工的方法
6 S! e$ |( h, s) H9 }( Q3 f( T六、有代表性的单体在接枝聚合中的应用
1 c% b2 t7 A( J3 t七、蚕丝接枝聚合研究的新进展
. o0 n4 p5 f2 h! K! _( z. U6 S第六节 增重整理
( k: @% i- q. [; \一、增重整理的重要意义% d$ L6 a5 r; g# z# h
二、增重整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K7 E; U# s* a/ F0 L' j; Q
第七节 丝胶固着整理
; a( @" g. C. v8 T! B3 E; j一、使丝胶不溶化的化学药剂
! F8 p6 Q% r; x0 k二、丝胶固着法的进展
) E9 u I+ o/ P8 m: p* g第八节 丝鸣整理& B6 _& J- ^$ U7 p4 T8 i9 A
第九节 防霉整理
m, q, E* l: `+ e T+ z! o: L- i一、真丝绸发霉的原因
* x( L* A: e. A0 ]+ G9 x3 K二、防止真丝绸发霉的方法
- B1 K/ f# x; e% m% l三、真丝绸防霉整理的进展2 |4 m/ o5 h3 p2 x. r. l* ~8 O
第十节 化学改性整理6 ~" W2 {0 N: G# ?
一、烷基化: B6 k# M2 b7 y2 D
二、酰基化
( \/ w4 k7 b# D7 J5 J3 J三、重氮化
" C, b- r! c! r4 `! l& M. z四、甲醛化& A4 t! T! t5 g
五、脱氨基化
+ ?7 Q2 _4 F- a& `" Z六、卤素化+ C, ~) s+ _' i, a' o
七、苯酰化4 d$ G; O( G: V _( U2 `$ j- G
第十一节 盐缩整理
4 {* u7 A$ \- W0 r' O+ \一、何谓盐缩整理& P6 a! s0 \5 X( b- q! Z( c
二、盐缩整理的利用4 Q0 W/ v6 ?% i: \* c& b* _
第十二节 折皱整理) F# b d- |3 b$ Y( D
一、折皱整理兴起的原因+ ]! h$ H$ [2 ^# G) K) M$ ?4 d
二、折皱加工的种类与机理. w) ]; k8 X" n6 \! ]8 r- n
三、折皱整理技术
" A% O3 t5 f% T+ W四、生产实例
; w' Q6 ?: x" _3 o. ~第十三节 砂洗整理! M; M- P8 B% i! P
一、真丝绸砂洗整理的特点( k0 T% B/ ^0 Q0 v' P
二、真丝绸化学砂洗的机理7 g8 Q6 J7 ^0 b g7 @
三、砂洗用助剂和设备
3 A1 T# C" d* r9 z7 ~- z四、真丝绸坯料砂洗实例
5 n) Z' o7 x. p8 l7 u# [' D7 ^/ q五、砂洗技术的新进展
' N- D0 Y- w/ }' o5 f4 k* X第十四节 柔软整理. B1 r: x4 e5 X0 d2 d0 v
一、机械柔软整理2 S0 l. k$ |: x/ P
二、化学柔软整理
- p# ]' ^6 x; }3 F$ K7 n第十五节 拒水整理
8 ~- S* H) w$ i; }# p' W4 c$ A一、防水和拒水的异同
7 ^+ K3 V. T$ E- h' l7 v, G2 s/ N二、拒水剂的类型6 d0 p: j+ H8 @3 _# c1 X1 R. u
三、拒水整理的新进展
1 L6 v9 e. s, I2 M第十六节 防污整理
" g, G7 l' y0 c6 _$ @8 ^第十七节 阻燃整理! n6 Q2 e; j1 y2 {- n
一、蚕丝纤维的热裂解和燃烧性能分析( `4 q0 M0 c/ B0 x; O$ `( q
二、阻燃机理及对阻燃整理剂的要求. g% ^- g& ^6 j- K! |6 }$ K# _
三、阻燃整理技术的进展6 {9 x+ Z' C+ ^) u3 p D
第十八节 抗静电整理* E6 Q" j7 ~0 I8 ?$ S
一、真丝绸的静电性能
6 x) @( b' K* S" k0 E; H1 p5 @二、抗静电整理的方法, H, [5 T9 U( p6 a3 s, w& S0 ~
8 _8 e) K! R4 e5 s) |$ G- [[ 本帖最后由 richardlwg 于 2008-9-2 14:06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