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9 06: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合肥
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色谱技术丛书)
9 e: O* @7 { ?! @内容简介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k/ e9 ?. C" x$ `
本书系统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器的基本原理、仪器构造及应用,对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荧火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以及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等的结构、性能、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d H4 B7 T# ~6 R- c3 M9 f
% m8 g W$ b5 M& [: z9 u
3 o) N1 C U" R% S# z目录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第一章 液相色谱检测器概述
* I/ j E5 f! }/ H# e3 e第一节 检测器的发展5 P$ y5 i" y4 m6 C9 F3 j& ?5 b7 @/ S
第二节 检测器的分类
( u1 n! B$ U9 M一、按检测器性质或应用范围分类
: Z8 H/ M0 I7 ?6 l# G! m) f, @9 E二、按测量信号性质分类
/ |5 q% L6 F: Y |3 A: V" T三、按测量原理分类
" n- V* [2 N1 k) |$ w3 S. X" G5 a四、其它分类- R. f4 W# n& Q+ u# o* V
第三节 检测器的性能指标$ C; |+ i2 H; a. n) z& e) g
一、噪声和漂移8 ~& @6 l6 N' t5 S
二、灵敏度* R# q- I! J4 S% z* k8 _: Q
三、检测限
! c) j/ y( P" ]- y3 A* d& x四、线性范围
& h" e6 P% F* P7 Y; @! {五、色谱系统的最小检测量和最低检测浓度
5 K2 d7 M# E1 S六、影响色谱峰扩展的因素7 c f8 X9 R P
七、其它参数$ I8 X! O( F5 I/ _" B' P2 \, g5 o
参考文献% s6 \$ S7 Q$ O- @
第二章 紫外-可见光检测器2 |7 c; x2 X3 T: [
第一节 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
6 `' G' \7 Y8 u一、工作原理; W% P- U& o9 u5 p5 y3 W( A
二、检测器的性能
$ ?4 G+ ?$ h6 K$ S- P(一)噪声和漂移
& j/ z' @! l) ^+ }7 z(二)线性范围
L/ d; {* p( n(三)温度影响
" d0 ?9 B( ~& z$ Z, c(四)其它
S8 I3 @9 F& z) `9 ?0 X第二节 仪器结构
" L# [ O3 v) Q# x# o4 S5 S" J) [一、分类
, z5 S" S7 Y6 h; S! |" \二、结构
0 t% ]1 l" {7 Y(一)固定波长紫外-可见光检测器5 n, J8 _5 j- i# @$ u9 l" v
(二)可变波长紫外-可见光检测器5 C5 `: ^* c, A6 a3 _7 W
第三节 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9 n% f! i2 J4 I" @2 Z% I一、工作原理和仪器结构6 d) g. l* x! {9 ]2 P! ]9 g
二、主要特点和功能6 }% V d7 C' K2 W! m2 J
(一)色谱峰的准确定性
( s) T0 x9 u( E6 C% J- A(二)峰纯度检验$ [- v- |+ {) R0 ?
(三)峰抑制$ [% t1 j5 h5 T' e. R7 b3 Z, R
(四)宽谱带检测3 e# o) \3 q9 c& x. S! x" S! f
(五)选择最佳波长7 ^% E6 J2 K2 K
三、主要应用# X# f' Y4 j' {4 s) p
(一)在药物学和毒物学中的应用* C3 d) S. T9 |* L F
(二)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 X& c! F4 p q3 l) s( W
(三)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 J1 K' H8 Y3 {8 n7 [9 D/ j(四)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o u- v) c3 {/ k/ D9 L& b
参考文献 E" U/ @0 [5 r9 t$ ~
第三章 荧光检测器
% R+ m; W+ ?6 r8 [+ }第一节 荧光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和仪器结构& ?: M+ e# P+ k( \' E
一、工作原理. _. A. B: u& k+ A: p
(一)荧光的产生
6 Z. }9 q4 T. ?) n1 x m" J(二)定量基础
/ O" K7 s" |8 x: s5 `(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U c# o2 M1 o4 x+ {
二、仪器结构1 _3 i' h, P, N% R
(一)基本结构
# g2 g) ]+ ~$ Q- S2 s; p$ ?(二)常用的荧光检测器
9 `% J) F- t% f三、荧光化合物的检测& I! Q, @" L2 S) q2 ]
第二节 荧光检测器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e; i+ z. N" P) G( V
一、荧光检测器的特点
0 o) n! r9 n6 T3 B% K二、荧光化合物及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
* Q* d6 [+ ?5 `& ~(一)荧光化合物8 A5 @* I0 a2 t2 A' z. J
(二)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
# r# U6 h1 k8 s2 E三、荧光检测器在环境及生物科学等方面的应用
7 Y8 R( t) I' ^0 t$ \) E9 q第三节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 s. z; `* d0 `/ O0 p
一、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的组成
. h) L/ b3 j, B$ @8 a! [(一)激光器
: Z9 M5 ^- J- d: C8 X9 j0 ?(二)光学系统0 g( \" U) E% _# E7 P3 ~
(三)检测池
( y2 F p$ @* U! j$ F/ ^$ C(四)光检测元器件$ A3 G" g3 r! @: H$ D
二、双光子激发荧光检测技术( s9 N7 b: i7 T j0 L6 `& x( P- T
第四节 液相色谱的长寿命发光检测! k- q y# p, L! S
一、磷光检测法% {2 O* x0 p" D
二、镧系离子溶液发光检测法9 k! _, @* N* t6 g( m. Y
参考文献# I( S) g4 U5 M$ t1 M6 L+ u# R
第四章 示差折光检测器
f) P8 o5 c5 ^第一节 工作原理
$ ^: V4 M0 W& C5 D' V1 j# D7 O一、示差折光检测器的工作原理
: B5 _, Y# o+ R' E二、示差折光检测器的特点! A8 t3 a, d O) M- h
三、示差折光检测器对色谱系统的稳定性要求7 M, K+ f& b; x( X; C$ U9 C
四、示差折光检测器的校正
8 {, S: a2 ^. p" h第二节 仪器结构
8 K# [* X+ q& W" h一、折射式--偏转式示差折光检测器
$ I; v6 _6 F* T2 X7 x. ?二、反射式示差折光检测器--弗列斯涅耳折光仪
. m* M6 ]* V7 r5 u; d三、干涉式示差折光检测器
8 J. V. w h8 C8 R! H h8 f/ k四、克里斯琴效应示差折光检测法
$ C- _4 W& @5 q& X, `第三节 无标准定量法( x) j# R" z: r, t
参考文献2 g+ @9 a ?$ ~8 A
第五章 电化学检测器
8 A0 B1 V- n( F" |7 L9 t+ P. G第一节 安培检测器: G& W/ z: Q" \2 c
一、工作原理
& p7 ^- d8 S+ B5 l: z% H(一)基本工作原理' C1 Z3 n5 o" }( d7 m3 f
(二)扩散电流
" {) g/ U. ]; S# y7 u f二、仪器结构
' f9 w; p% ^5 y; h0 R0 W7 O(一)电极
" {* ~, D6 X/ u1 j(二)电化学检测池
% |( b5 Z9 C7 \# \; g三、测量技术# y# a8 N$ C( Y% W, M) M4 T! n
四、对流动相的要求$ W, _1 f, ^( i# Z/ l% L. ]' ?9 ^
五、安培检测器的应用和发展
! z. `0 o; `* o, ~7 H第二节 电导检测器
& ]* s2 j/ Z1 c) \5 y4 @% B一、基本原理和仪器结构: Z$ \0 a1 H; A2 u
(一)基本概念, U5 o8 C$ k# }
(二)电导池的导电过程5 G v; o! ^8 ~ P
(三)测量电路
4 \ |) R G3 }& q; E; ]6 \(四)电导检测器的结构
?9 O( g$ e5 m3 q9 E* a二、电导检测器的发展、应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 g3 q: v; j- ^4 r6 R1 [/ J(一)发展及应用
6 O$ H; ^- ?+ N: z(二)使用注意事项6 I. P; r, }# l/ P. m/ s" |
第三节 其它电化学检测器, s# \# a6 @2 ?6 _
一、库仑检测器类
/ P8 Q' M5 _ H(一)库仑检测器3 q/ |7 S" ]9 O" K2 Y/ Q' p& K& g1 f
(二)库仑电极阵列检测器
0 l8 Z3 o+ _) l0 P二、电势检测器6 P; ?( S# S K' S' u
(一)离子选择性电极& k( D; P0 b0 r; \* L
(二)应用
i6 O3 }0 d/ D: _. W三、极谱检测器
7 r7 P4 D H/ t四、介电常数检测器
$ P( [$ V' ~2 \% C/ v五、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r! |7 g; ~! x [/ t
六、电化学检测器的应用和展望
2 S w8 ^# K# f0 k8 l参考文献
# Z9 a/ G! ^2 g, Z; T# J第六章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 z# ~" j a F, h7 ?; Y第一节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和仪器结构
: e& S; C9 e7 k( \7 O% ^6 G第二节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特点及限制
% v' V/ L; W4 t7 D0 S# Z% \0 q第三节 影响蒸发光散射检测的基本因素
8 F% q T" |. i. h4 H8 [一、雾化载气流速
0 F1 e, p, V. t; K& k( D9 R二、流动相的流速
$ i3 A6 w) d# Y9 p' M# U三、漂移管温度% @! M3 ? y$ o! J3 j! S" U8 ~
四、流动相中盐的组成和浓度
; D$ L, C! v1 l8 D& _" M5 ?第四节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应用/ _/ {+ e: ^9 ~6 W, t d7 ~
一、药物分析/ ?9 f" ]3 Y; n
二、生化物质分析
! v- _. ?, H3 i三、其它方面的应用
, k% m- G; i- h: |( i, w' x. [参考文献: n% F0 T* @3 J, _5 Q1 g$ V
第七章 其它类型液相色谱检测器8 ?5 ^9 W. p/ w: @. f. V
第一节 化学发光检测器
0 D# d- |+ m [* E& N* X一、化学发光法的检测原理和仪器结构
0 @( V& } x7 O+ ~. k( p二、化学发光反应及应用8 o! Q2 ^% E4 a* ^) a
(一)过氧化草酸酯化学发光反应: ]- C' O* o8 b3 C- _ e% b" A( d
(二)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 q9 y4 o u; N. f' N5 d
(三)光泽精化学发光反应9 F. U: w! S& @/ Z% ]2 e2 S
(四)生物发光反应
- I- S8 @$ @; u$ a' P(五)电致化学发光反应
& _7 I9 n f* [) L7 }(六)其它化学发光反应
0 C- p2 r$ [! _/ v第二节 手性检测器0 ^- f& x! u9 I/ k
一、旋光检测器
& T$ r3 ]; m' Z" i2 E5 i(一)工作原理: R. G% C& q; u( N
(二)基本结构
. r( p$ o/ l; V1 x7 \5 |$ a(三)应用8 ~3 j! C' i/ [* @
二、圆二色检测器7 |) c# Z4 I4 k2 L0 O" h
(一)检测原理9 b& ^; W) u7 P4 U. S
(二)基本结构0 O4 ?$ D: o9 n6 W
(三)应用与发展
$ I# q1 |% S3 x* R0 c' o1 l第三节 分子量检测器 T1 M& v+ W. o) R
一、间接法检测器/ \2 t* X5 n- b, T. M( e
二、直接法检测器3 a% ~' G4 ]# l/ D/ w3 F+ L* ?- p Y2 f
(一)自动黏度计检测器
* b# Q/ V2 T/ |(二)小角度激光散射检测器
6 p: M( y- {4 \; Z: V M(三)激光光散射检测器的发展
& k' D$ x1 p* J5 ^' c第四节 放射性检测器- R Q b: K: n) C G: h) _) P& t
一、检测原理
% H9 |- L* S* x' T% N/ v二、离线和在线检测
" l" D& d" Z G三、均相和非均相计数系统
- l, p! b" S5 p& W# h) o四、特点和发展! |( C% Z) N3 [; a7 f4 u1 y
五、应用
, K: e4 ~" v$ ~3 n; S第五节 热学性质检测器: R V: n# u4 X. t
一、光声检测器(PAD)
. F; |3 H& X4 b, p. Y二、热透镜检测器(TL)
4 b9 m- v& P2 k `三、光热偏转检测器(PTD) 0 c! S4 I r# s, M
第六节 光电导检测器
3 |' U8 }1 c/ \& s+ B; r6 k% i第七节 磁旋光检测器
; ^1 j2 T8 w. J# a" o参考文献$ k0 m9 v! L) H: l3 Y$ X' f
第八章 液相色谱检测技术; I; t, D+ m+ ~6 z" t8 ~5 V
第一节 液相色谱检测器的联用
+ h! B/ P- H6 m; I" O. c! I% s2 k一、串联0 ~6 s; z; f* r# j# K: k
二、并联
1 [! L2 w. r6 S! Q3 W- ?- E' l三、一体化设计! M6 @$ T- w. c# t/ v8 J8 d0 `" ]& o
(一)一体化检测器
2 d$ ?( j7 M9 I& }' T2 _(二)微型池一体化检测器
0 g# |) t$ X$ O- e! W4 z& [5 p第二节 液相色谱仪的联用技术
/ o2 v% H6 ~& Y: ]8 {% h* k一、液相色谱仪与质谱仪的联用
; d) F! F \" j6 |+ H(一)LC-MS联机技术: D$ t2 n4 K: u, C5 z$ Y0 e: Z
(二)LC-MS能够提供的质谱信息
) D; z. M9 h* u, f5 F- W(三)LC-MS联用的应用
; m* G) _/ D. f! D/ f二、液相色谱仪与其它仪器的联用
# Q% D. V1 J+ U! I, U1 Q- {(一)与红外光谱仪的联用
& _% I( s2 d8 H1 |" K/ m% {9 W; ~(二)与核磁共振的联用
; t5 _/ R$ L" ]7 {% }; `(三)与原子吸收、原子发射光谱仪的联用
% x$ I& H2 ^3 K8 ]+ S% ~& P(四)与电子自旋共振光谱仪的联用, L9 S1 ^8 d# q) E5 K& \) m( E# \% f
(五)与表面增强的拉曼光谱仪的联用 Q& t% B; E: O
第三节 气相色谱检测器在液相色谱检测中的应用. n# @" L4 n7 l* I5 V
一、液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检测器的连接2 {. u. h0 p1 H
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应用
& G% F1 n" D' U& G' X: D7 ~* v三、热离子化检测器的应用, M' R# Y3 }5 o. i. I# T5 L+ m
(一)火焰热离子化检测器
4 m$ Q. G! ~6 I! Q8 o(二)无火焰热离子化检测器2 D, l- l- D! X/ B, B; J
四、火焰光度检测器的应用
: l* n8 K; a2 E5 D- ~ N五、光离子化检测器的应用
& w3 G& M0 A/ A6 R4 z B1 B六、电子捕获检测器的应用
0 |! c6 X) C3 V- F% F/ O4 Y七、气相化学发光检测器的应用
0 l1 K0 K; _/ W$ n5 f7 N8 S2 C0 e八、总结与展望
$ {5 z3 ?% b* o0 k0 v3 J/ p第四节 间接光度液相色谱法2 z+ U9 m' _% O4 c
一、检测原理& U1 R& r( E: V) ~5 g$ \
二、应用
Z! y5 s6 l2 c* e4 l b(一)含芳基的胺类及季铵盐
5 Y" R& z% u3 l(二)芳香磺酸盐7 Z. c0 f# t/ t6 O# I
(三)金属络离子
; K. k- A+ [3 |+ j第五节 化学衍生液相色谱法
& r/ m: ]& j$ D/ ~* B4 d. m一、衍生反应+ r: U8 Z7 E' W( _
(一)紫外衍生反应( z r8 A. M9 `8 A9 |- @8 i$ p7 @
(二)荧光衍生反应
9 L L7 C) K" }" Q. S7 N(三)电化学衍生反应
[' P5 U6 L; J
! c* R- G9 [2 P# ]; O, P& ]( D- O6 ~, \# k m
8 p5 |2 [! P6 v5 m. z
: e0 a3 Z0 J/ D) ]# d/ L9 l, U
, _, v/ Y) [+ \* K
液相色谱检测方法.part1.rar
(1.91 MB, 下载次数: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