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7737|回复: 25
收起左侧

[讨论] 力士乐型液控单向阀SV型与SL型在使用上的区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3 13: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安阳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力士乐型液控单向阀有两种形式:5 ^/ D( K8 }) y: h, N7 P2 W
内泄型SV与外泄型SL两种。它们在使用上有什么区别。
! ~/ r, k  z- j; i. @1 ]结构如下图:
0 C6 _; v& T' n6 t1 ^
/ {  |' w6 f% a/ t# I untitled.GIF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江边 + 5 鼓励发起技术交流贴,谢谢您的积极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7-3 14: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SV型无泄油口,由于控制活塞的环形面积处于P2油道中,会承受一定的系统油液压力,为保证用控制活塞能可靠地操纵主阀芯,X口需要一定的最低控制压力。" j) v- M: _7 P; N4 X- R) ?( F1 c
SL型有泄油口Y,使控制活塞的环形面积与P2油道隔离,不受其压力影响,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相同条件下X口所需的控制压力。
8 U# @2 r5 c' _; d0 G7 M
/ @7 _7 [' p( M[ 本帖最后由 cdxwg 于 2007-7-3 14:0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江边 + 3 积极参与技术交流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7-3 14: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马鞍山
楼主这个问题正是我前些天想讨论的,大家看下下图这两个回路的区别是什么?
未命名.JPG
发表于 2007-7-3 17: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力士乐型液控单向阀SV型与SL型在使用上的区别

我来说说希望对大家有用。
/ E* J3 `% X  {* E首先此两种阀是锥阀结构,用于有压液压回路的隔离,防止负载失压和避免执行器在液压闭锁时爬行和漂移
; E- I# @! w/ m0 `6 Q0 W5 m) n& \sv不带泄油口,SL带泄油口。我发了张两阀的截面图,
1 r! y4 }' f" p% T3 O) l* q正常闭锁情况的力:SV型系统的压力作用的环形面积力(8)和弹簧力共同构成了阀反向不能流通截止力所以反向截止。而SL型由于有泄油口(控制活塞4的环形面积与A隔离)所以系统压力油作用的力的面积在(9)上和弹簧的力。图上用红线画出。
' G7 c. d5 e5 T* Jsv要一定的释放压力而SL不需要(由于这种开启的特点可以是有压的流体平稳释放而不会产生压力冲击这是他们最大的特点)。可以这样想SL要比SV的反向开启控制力敏感。9 g1 |! r/ s2 E; Y
对于斑竹的图我想问一下是不是用的SV...A型的带卸载功能的就是图中左边的那种。/ ^) L! X$ M8 X! R5 @

% x6 H& V5 z4 G2 p. \[ 本帖最后由 wuwanfu 于 2007-7-3 17:50 编辑 ]
{94967982-2176-471A-8D03-B4CA39443498}.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6 收起 理由
江边 + 6 鼓励积极参与论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7-3 22: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英文的不好意思
未命名.GIF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江边 + 3 鼓励技术交流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7-4 21: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原帖由 江边 于 2007-7-3 14:39 发表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 M1 Y& s% t1 G7 ], A: l4 @; Z楼主这个问题正是我前些天想讨论的,大家看下下图这两个回路的区别是什么?
* J4 s; V5 G2 P5 S$ x* e. T
1 N. P* B7 K$ A2 u% O
有背压要选带外泄的
5 R! J' ~! f8 [: v1 n" M* p没有背压可选内泄的( W* \3 W  o$ k& f
左边的图液控阀后直接接油箱,无背压,选内泄的
+ S" M+ @; O+ H1 \" v$ t& `( `* V右边的图液控阀后有单向节流阀,故选择外泄的,
5 S: _1 x) E% O( n! `& e: r4 m$ h' ~) y
[ 本帖最后由 cn_young 于 2007-7-4 21:13 编辑 ]
未命名.JPG
发表于 2007-7-6 11: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台湾
看看内容,属楼上版主cn-young的回复最为明确,3楼的剖面图SV的是两段式开启的,旁边SL是标准型的.
发表于 2007-7-8 01: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临汾
选哪种阀主要取决于回油的背压问题.
发表于 2007-7-8 17: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我认为5楼的虽然是英文资料但很实用,能够说明问题,我翻译一下,SV型用于系统A口没有压力或压力很低的场合,因为其泄 油孔与A相通使控制压力升高,SL型有单独的泄油孔所以不会影响控制油压力,可以用在A口有压力的场合,对于A口没有压力的场合也使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晨砂 + 5 鼓励参与技术交流!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8-7 10: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楼上的各位大侠讲的很清楚啦
9 t& }/ }3 `1 c% d: U6 \9 I3 H6 l
6 U8 |& c; \7 x/ _6 H我认为主要是看应用场合
" ^# w# `, r6 \+ t4 |4 t+ {8 F) `4 b1 w6 c
如果负载小且安全性要求较低(比如装配零件夹紧),可以用反应灵敏一些的SL型
; b( C# f: L3 G$ N1 {* d如果负载大且安全性要求较高(比如重物的安全锁定),可以用调速刚度好一些的SV型
 楼主| 发表于 2007-8-7 12: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驻马店
这样的经典的讨论在论坛里还有很多。
. U# C7 a% I* X& r0 p      建议斑竹是否能设立一个独立区,把这些大家分析得比较全面、有一定的代表性、经典的主题集中到一起。也便于以后的补充。7 S$ ^% @3 v7 h3 `6 s6 F3 }
      
发表于 2007-8-7 16: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我再来说一下:
/ K3 B% o; Z) q无论是无泄油口的SL还是有泄油口SV我们用的大部分是带有预开口的,没有预开口的会引起压力冲击。
0 {2 G0 D5 M+ ]* [: R8 j1 xSV对先导压力的最小值有一定的要求,应为A口的油与活塞腔相通,而SL型A口的油与活塞腔是不通的故对控制油的压力没有影响。所以SV不可以用在A口受压的场合,而SL则可以。
3 _. F) G8 y$ o6 j其实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别本人归纳了两点:
( S. e' v: _  g% q* m# C1,A口的有与活塞腔有无相通,直接影响到控制油的开启压力和A口能不能受压。
* V) u7 U6 N8 {, K6 d$ A. o, |2,两者压力油的作用面积不一样(见本人发的上图)。$ @2 r" D2 \6 Y
同时本人支持9616的观点应该开一专区!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晨砂 + 5 鼓励参与技术交流!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8-8 06: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铜陵
来迟了,我也来讲两句:8 f$ j2 ]! g# P' Z6 v
SV型主要用于:
4 Q% [8 W6 O9 ~, J6 I1、预防管道破裂时的负载下滑。
- D6 [7 f1 R  t2 o5 `2、隔离有压力的工作回路。
9 M6 C$ r3 |, ]; g3、防止负载时的爬行现象。
; a! }+ c' ?2 s* V- t+ K8 q1 Q' l( xSL型主要用于:2 }8 X1 X3 ^( F0 M2 e2 F
1、对先导压力影响不大的场合。, @+ R( ~* r, f: a
2、液压端口作用力与先导力相反,可用于进口控制。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8-8 17: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焦作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8-8 18: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差动联接的时候,必须用SL型的液控单向阀。如果使用SV型,油缸无法伸出。泄荷阀芯是减少换向冲击的。
发表于 2007-8-24 21: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佳木斯
向各位老师表示敬意.
发表于 2007-10-2 10: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周口

回复 #11 9619 的帖子

应该这样,这样实际应用的例子讨论我们最需要,谢谢
发表于 2007-10-2 11: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大家分析得很透彻啊,其实通过这样的讨论才能够使大家学到更多的知识
发表于 2008-3-11 13: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学习园地

谢谢各位老师透彻的分析和广泛的交流,我们也在不断的提高
发表于 2009-8-17 12: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这种帖子很好,但讨论的太少了,感觉不太深入。是不是大家再接着讨论呢?
发表于 2009-8-17 23: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玉溪
如果加上流量与压力公式解释就更完美了!
发表于 2013-6-8 17: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谢谢大家  学到不少东西
发表于 2013-6-8 21: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太原
很好,各位一一道出自己的心得,很好!
发表于 2013-6-8 22: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太原
发表于 2013-6-8 22: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太原
我找到资料了,其实很简单,有图有文字,就是不知道图怎么上啊,急急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