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12945|回复: 27
收起左侧

[讨论结束] 大家都来谈谈联轴器的安装找正的经验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5 19: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湖南湘潭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最近公司为了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开展了一系列的讲座。其中包括了联轴器的安装找正的知识。但我听了老工程师的讲解之后仍然有很多疑惑,例如:什么时候运用三表法、一点法?在测出各组数据并根据数据计算出了结果,在调整我们是否要考虑轴承、半联轴器所在传动轴的运转状况(主动还是被动)的影响?如有影响怎么样消除?我真心希望各位朋友能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为我解答一下。欢迎大家共享资料和各位宝贵的经验。
发表于 2007-11-15 20: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绍兴
我以前所在单位有好多弹性圈柱销联轴器,找正时就用一断锯条,先用断锯条紧贴在一半联轴器外圆上,看另一半联轴器外圆是否与前一半联轴器同心,然后在90度方向上再测一下,以此来找正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hero2006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1-15 21: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发表于 2007-11-15 21: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抛开联轴器的制造误差谈安装找正,有如隔靴抓痒。
5 i# j7 m4 Y' ?" [; o- k: Z8 S& N& R) V/ F
那些弹性圈柱销联轴器本身的外径与内径误差有的就达1、2mm,怎么可以依据外径找正。. k/ h9 x+ |4 w) k  t. _' W
" D! ^# ]! M) }
我们使用的重要场合的高速、高负荷联轴器,都是自己设计。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hero2006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1-17 07: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我们也是自己设计' Q- w! U, V5 |$ J! P
十字的多
# w: {* |& s0 f安装时工人师傅上下调整找感觉------转动灵活
9 p# S$ z0 p7 s7 Q9 _( X( u4 T8 q一般没有问题
发表于 2007-11-17 11: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我们一般是采用锥形锁紧环,自动定心.
发表于 2008-3-16 21: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泉州
需要比较精确的时候我们都用三表法,消除误差比较好。
发表于 2008-3-17 07: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英国
原则上联轴器的同心度,越接近越好. 一般来讲, 其要求是按转数和联轴器的设计来的. 根据我的经验, 关键设备可用激光对心仪或三表调对心, 如汽机等3000转以上的设备. 对于1500转以下的设备, 用直尺靠靠也应足够. 原则上其同心度, 应按设备手册来, 经验非常重要.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hero2006 + 3 积极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17 17: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宜昌
联轴器的安装找正要视设备的转速、联轴器的形式、对找正后同心度的要求而定。不同的联轴器、找正后不同的同心度要求,其找正的方法不同。对于转速低、找正后同心度要求不高的联轴节,而且联轴节的制造精度比较高,那么可以采用YJPLL的方法。对于要求同心度要求高的联轴节,就要采用3表找正法。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hero2006 + 3 积极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17 19: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三明
大家都这么牛呀!1 i* U0 U  z' N
小弟学习了!感觉学机械很罗嗦呀!不知学习机械专业有什么好的方法!
发表于 2008-3-17 20: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太原

回复 10# 的帖子

学机械的基本方法就是不怕罗嗦,不能怕麻烦,认真细致地研究每一个细节,必要时要进行分析计算,研究透彻,只有这样一丝不苟地工作,设计出的机械产品才能可靠使用不出问题。
发表于 2008-3-18 05: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江门
学习了,原来联轴器不是买回来装上去这么简单!
发表于 2008-3-18 10: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我见过用激光的方法找正,此方法不是仅仅局限于高速。我见的场合是用于水平镀膜设备的圆靶主从动端的对中,其速度应在10m/min(直径150mm)以下。主要是镀膜的膜层要求较高所致。" }' Z/ |# t" b6 E+ n" l, A
6 O. _4 y. E) [5 c: I
激光找正,以我的观点,并不常用。
% D- w. E0 b. m0 ~# p5 Z7 w/ W4 W , k! y2 r2 g8 L7 c2 q% @) M/ u
故,还请介绍一下“三表法”,其实施细节及适用场合。
0 ?8 a8 Q) T/ F3 s& Y$ l
$ ~3 \. t( v9 p7 p7 N$ r 4 a- Q+ M; |5 S* ~2 o/ z
以上。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hero2006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4-7 2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起重配件联轴器找正是设备检修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找正原理虽简单,但实践性很强。在小型机泵上经常应用的找正方法有单表法、双表法及三表法等等。不论哪一种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水平面内比垂直面内的找正容易出错,反复性强,耗时多,计算繁琐。
% z5 I- i  X. _1 ]6 u+ P现介绍一种用于水平面内的找正方法,能使找正速度得到提高;具体方法如下:
+ N* f( R7 ?, F2 c4 y& z(1)固定起重配件联轴器电机一侧外支脚,移动内支脚,直到电机与泵中心偏心线为零。为保证电机不任意活动,在固定电机一侧支脚后,另一侧要用顶丝顶住。 : u  B& m$ ?9 L* D
(2)固定联轴器内支脚,移动外支脚,使两中心线偏心为零。 # C* G" P( r" H5 _7 H
(3)以上两种方法重复几次后,可使联轴器处于良好的对中状态。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4 收起 理由
hero2006 + 4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4-7 22: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长治
本人认为连轴器找中心就不用考虑那么多了,按照设计值找好,高差偏差±0.05mm问题都不是很大,张开就要找好了,最好是能控制在±0.01mm。关键是对轮连接前的同心度,直接影响到开机后的机组振动指标。
发表于 2008-4-8 22: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原帖由 偶爱本本 于 2007-11-15 21:56 发表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2 E' z  G, S! D
抛开联轴器的制造误差谈安装找正,有如隔靴抓痒。9 H5 v2 o& `! i  F! @/ P7 k

0 `3 A( J8 G) R. w* Q7 H; K- _9 F那些弹性圈柱销联轴器本身的外径与内径误差有的就达1、2mm,怎么可以依据外径找正。
) [% |( l7 Z3 h& }$ N* o6 _; V( |/ @8 C( O" V
我们使用的重要场合的高速、高负荷联轴器,都是自己设计。
4 X8 N! k/ F2 |! q/ b
第一次听讲:联轴器的大外径和内径误差有1、2mm。应该不是机械行业或刚进入这行业的。
+ Y* @. Z) N. {  X9 Q- e9 C8 X& I一般情况下,内径与轴配合,是有公差较严的,如 -0.03、-0.056 |+ m- X6 a0 J! ]/ f
                    外径无配合,但和内径不同轴度一般是≤0.05 或 ≤0.1,外径公差较大,如 -0.15 或 -0.2 ,大端面垂直于内径(同一次加工),还是同轴的啊。
  y* k. E( y3 b: Y1 l所以,校正外圆是一定可以的!!!
- Y1 P8 w1 P# J9 u! I6 f方法如下:
" t8 l/ o2 W0 }# {; s①粗的办法是先用一段“锯片”固定在半联轴器(Ⅰ)上,转动半联轴器(Ⅱ),最少是4×90°的位置,同理,再反过来校正半联轴器(Ⅰ),即可。
4 O" e& u6 t- W( N% g5 W; O# ~- V②精确的办法就是在以上的基础上,再用“百分表”或“千分表”来校正,方法同上。
' x6 d; f+ A2 v1 R1 a' I/ _③只要设计合理,按照以上方法,基本可解决该问题。
发表于 2008-4-8 22: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哦,写错符号了,内孔是+0.03 或 +0.05 。7 [: d7 i0 q* }2 U' c' P
原来写的是轴的公差啦。
/ E& H# x# d0 X0 z, l2 g$ s特此更正。
发表于 2008-4-8 22: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原帖由 偶爱本本 于 2007-11-15 21:56 发表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 c9 s. E; w3 J抛开联轴器的制造误差谈安装找正,有如隔靴抓痒。* I7 t) d) b0 A1 E/ v

( c9 r1 d, q$ C! C  ]那些弹性圈柱销联轴器本身的外径与内径误差有的就达1、2mm,怎么可以依据外径找正。- A: v% Q- _, s: y
) F! L7 n' G+ e% S% k4 f* R
我们使用的重要场合的高速、高负荷联轴器,都是自己设计。
6 }: p0 C& ?% n. _) ]# j( o
回复4#楼
$ K0 k1 q8 M. N第一次听讲:联轴器的大外径和内径误差有1、2mm。应该不是机械行业或刚进入这行业的。
. k+ e) y8 n, p# D一般情况下,内径与轴配合,是有公差较严的,如 +0.03、+0.05
3 U; i' K3 B+ P' X0 Z( K                    外径无配合,但和内径不同轴度一般是≤0.05 或 ≤0.1,外径公差虽大(与内径一次加工),如 -0.15 或 -0.2 ,% G' e; u; E! J" N+ T& B
                    大端面垂直于内径(同一次加工),所以是同轴且垂直的。
$ u4 p& J  X9 ?6 c( q9 `# g所以,校正外圆是一定可以的!!!# v, m4 z3 g! s; O5 z6 p8 J
方法如下:
8 x7 B$ D3 l8 W( a* e①粗的办法是先用一段“锯片”固定在半联轴器(Ⅰ)上,转动半联轴器(Ⅱ),最少是4×90°的位置,同理,再反过来校正半联轴器(Ⅰ),即可。
3 Z! M. y6 {* }# T# D②精确的办法就是在以上的基础上,再用“百分表”或“千分表”来校正,方法同上。
4 s7 m  q- \9 k$ @; T! j/ |③只要设计合理,按照以上方法,基本可解决该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hero2006 + 5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2-4 00: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郴州

123

一般是采用锥形锁紧环,自动定心.
发表于 2008-12-5 19: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書上的方法如下,我的安裝經驗是打表。# A# D6 W% h, t; h# F1 @. k$ N
0 z0 b: z* j4 Z
   联轴器的装配方法
6 l& C7 M1 K6 V! p  W5 \9 }8 w3 u+ T在联轴器装配中关键要掌握联轴器在轴上的装配、联轴器所联接两轴的对中、零部件的检查及按图纸要求装配联轴器等环节。 + k3 y6 y2 S6 I* A, n
一、找正的方法 4 A9 v  N- G0 n# E5 `. Q
联轴器找正时,主要测量同轴度(径向位移或径向间隙)和平行度(角向位移或轴向间隙),根据测量时所用工具不同有四种方法。   p7 \" ?7 O5 M# _

! Q8 n! ?& _  I! a* F3 h; B利用直角尺测量联轴器的同轴度(径向位移),利用平面规和楔形间隙规来测量联轴器的平行度(角向位移),这种方法简单,应用比较广泛,但精度不高,一般用于低速或中速等要求不太高的运行设备上。 & J! Q& `: P8 F) B& J0 T

  ?1 F& z& j: O* j/ s6 l用直尺及塞尺测量联轴器经向位移  用平面规各楔型规测量联轴器的角位移 3 M7 Z  S2 b0 L2 V) ^
5 v2 E" Q5 x" I+ E" R# q& y* _
(2)直接用百分表、塞尺、中心卡测量联轴器的同轴度和平行度。调整的方法:通常是在垂直方向加减主动机(电机)支脚下面的垫片或在水平方向移动主动机位置的方法来实现。
- t! f4 C1 a  Z# X! G3 y二、联轴器在轴上的装配方法
# Y/ ~* M2 v; y& `" a9 w联轴器在轴上的装配是联轴器安装的关键之一。联轴器与轴的配合大多为过盈配合,联接分为有键联接和无键联接,联轴器的轴孔又分为圆柱形轴孔与锥形轴孔两种形式。装配方法有静力压入法、动力压入法、温差装配法及液压装配法等。
- F# V' a8 j! C(1)静力压入法:这种方法是根据装配时所需压入力的大小不同、采用夹钳、千斤顶、手动或机动的压力机进行,静力压入法一般用于锥形轴孔。由于静力压入法受到压力机械的限制,在过盈较大时,施加很大的力比较困难。同时,在压入过程中会切去联轴器与轴之间配合面上不平的微小的凸峰,使配合面受到损坏。因此,这种方法一般应用不多。 ! i/ @% p( I' I3 G1 \7 C5 V, E
(2)动力压入法:这种方法是指采用冲击工具或机械来完成装配过程,一般用于联轴器与轴之间的配合是过渡配合或过盈不大的场合。装配现场通常用手锤敲打的方法,方法是在轮毂的端面上垫放木块或其他软材料作缓冲件,依靠手锤的冲击力,把联轴器敲入。这种方法对用铸铁、淬火的钢、铸造合金等脆性材料制造的联轴器有局部损伤的危险,不宜采用。这种方法同样会损伤配合表面,故经常用于低速和小型联轴器的装配。 . T- w) J: F  a- r6 z
(3)温差装配法:用加热的方法使联轴器受热膨胀或用冷却的方法使轴端受冷收缩,从而能方便地把轮联轴器装到轴上。这种方法比静力压入法、动力压入法有较多的优点,对于用脆性材料制造的轮毂,采用温差装配法是十分合适的。温差装配法大多采用加热的方法,冷却的方法用的比较少。加热的方法有多种,有的将轮毂放入高闪点的油中进行油浴加热或焊枪烘烤,也有的用烤炉来加热,装配现场多采用油浴加热和焊枪烘烤。油浴加热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取决于油的性质,一般在200℃以下。采用其他方法加热轮毂时,可以使联轴器的温度高于200℃,但从金相及热处理的角度考虑,联轴器的加热温度不能任意提高,钢的再结晶温度为430℃。如果加热温度超过430℃,会引起钢材内部组织上的变化,因此加热温度的上限必须小于为430℃。为了保险,所定的加热温度上限应在为400℃以下。至于联轴器实际所需的加热温度,可根据联轴器与轴配合的过盈值和联轴器加热后向轴上套装时的要求进行计算。
+ @! W! c7 T( c1 u7 ]3 M% k! U(4)装配后的检查:联轴器在轴上装配完后,应仔细检查联轴器与轴的垂直度和同轴度。一般是在联轴器的端面和外圆设置两块百分表,盘车使轴转动时,观察联轴器的全跳动(包括端面跳动和径向跳动)的数值,判定联轴器与轴的垂直度和同轴度的情况。不同转速、不同型式的联轴器对全跳动的要求值不同,联轴器在轴上装配完后,必须使联轴器全跳动的偏差值在设计要求的公差范围内,这是联轴器装配的主要质量要求之一。造成联轴器全跳动值不符合要求的原因很多,首先可能由于加工造成的误差。而对于现场装配来说,由于键的装配不当引起联轴器与轴不同轴。键的正确安装应该使键的两侧面与键槽的壁严密贴合,一般在装配时用涂色法检查,配合不好时可以用锉刀或铲刀修复使其达到要求。键顶部一般有间隙,约在0.1-0.2mm左右。
. Z6 I% H5 E$ j# {7 W; A高速旋转机械对于联轴器与轴的同轴度要求高,用单键联接不能得到高的同轴度,用双键联接或花键联接能使两者的同轴度得到改善。 9 V6 l& a3 T3 U
三、联轴器的安装 0 N2 `9 I' C# S- D
联轴器安装前先把零部件清洗干净,清洗后的零部件,需把沾在上面的油擦干。在短时间内准备运行的联轴器, 擦干后可在零部件表面涂些透平油或机油,防止生锈。对于需要过较长时间投用的联轴器,应涂以防锈油保养。 4 W1 i6 b* D6 {6 B1 z( ]
对于应用在高速旋转机械上的联轴器,一般在制造厂都做过动平衡试验,动平衡试验合格后画上各部件之间互相配合方位的标记。在装配时必须按制造厂给定的标记组装,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按标记任意组装,很可能发生由于联轴器的动平衡不好引起机组振动的现象。另外,这类联轴器法兰盘上的联接螺栓时经过承重的,使每一联轴器上的联接螺栓能做到重量基本一致。如大型离心式压缩机上用的齿式联轴器,其所用的联接螺栓互相之间的重差一般小于0.05g。因此,各联轴器之间的螺栓不能任意互换,如果要更换联轴器联接螺栓的某一个,必须使它的重量与原有的联接螺栓重量一致。此外,在拧紧联轴器的联接螺栓时,应对称、逐步拧紧,使每一联接螺栓上的锁紧力基本一致,不至于因为各螺栓受力不均而使联轴器在装配后产生歪斜现象,有条件的可采用力矩扳手。
% n) y! v0 k+ N对于刚性可移式联轴器,在装配完后应检查联轴器的刚性可移件能否进行少量的移动,有无卡涩的现象。 8 A7 G9 }+ t) u; H8 V
各种联轴器在装配后,均应盘车,看看转动是否良好。总之,联轴器的正确安装能改善设备的运行情况,减少设备的振动,延长联轴器的使用寿命。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虎强 + 3 积极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2-6 16: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本溪
原帖由 ylm826 于 2007-11-15 19:32 发表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 k6 {1 m, K1 l  Y0 ]最近公司为了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开展了一系列的讲座。其中包括了联轴器的安装找正的知识。但我听了老工程师的讲解之后仍然有很多疑惑,例如:什么时候运用三表法、一点法?在测出各组数据并根据数据计算出了结果, ...
:handshake
031EFE32A8052E15EEBC4E8E83BC7DC9.jpg

联轴器找中心.rar

172.04 KB, 下载次数: 33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虎强 + 5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2-22 14: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学习了呢    谢谢
发表于 2009-2-22 16: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淄博
普通的找个钢板尺就可以解决,重要的地方还是百分表、水平仪阿
发表于 2009-4-25 08: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很好,不错!
发表于 2009-6-1 15: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回复 1# ylm826 的帖子

我使用过的只是一个表头,像三表法只是听说过,没亲自去做。- T2 G7 k5 u6 r6 |3 S4 v) J
个人感觉,使用表头反而不如眼睛看的准确,呵呵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