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2678|回复: 5
收起左侧

[转帖] 提高质量记录有效性的办法和途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4 09: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前言:如题,为什么要写下这篇文章呢?在企业做ISO9001标准已经多年的今天,再来谈这个话题,似乎有点可笑。可是,事实上,ISO9001标准贯彻到今天,真正通过标准提升管理水平的组织能有几何?怎么做才能摆脱决策无依据,管理粗放,体系成本回报低的局面?  m8 I1 J/ ?6 _$ u2 s5 F+ l
          以偶所在企业为例(好在领导不来这个论坛,说说也无妨),质量记录的实施重点仍然停留在对各种质量记录的标识、收集、归档、存贮、保管和处理上,因为标准要求,审核员要看,所以必须要记录,并且要存档备查,即只重视符合性,忽视有效性。$ W0 v2 `- B9 n3 |* l0 x1 f) o
) w% V0 m" ^& R$ I: [4 t& J. i
          那么,质量记录有什么作用呢?偶认为,质量记录有以下3个方面的作用:
4 k: u4 t; ~8 T. d
; u! h% \' W0 [  b4 r* p( g          1  监督操作者对技术和管理要求的实施情况;
" k0 s; K6 T9 p6 U' G7 d4 Q( |3 `' `- m2 B# d
          2  为上道、下道工序传递信息;
- q4 _& e) m4 m8 y, f- K6 b/ ?# n; l5 J3 e+ O! p! u
          3  为管理人员改进技术和管理提供信息。
4 e, k% v/ q# p* J4 T; r: H& j! \# l" z0 R6 X- O
          上述第1方面反映了质量体系的符合性,企业通过设立各种记录,来监督操作人员对手册、程序和各种技术管理文件的执行情况,为产品提供质量方面的证据。
; c; J5 @  k" c+ g
# f- K( J0 U0 u. b8 m6 X( m* Z          上述第2、3方面是实现质量体系有效性的重点。
. o( n/ N4 e. [3 v5 i* r( J8 R. Q* s4 E
; p5 F$ T6 P* _) ^5 l7 K& I
          那么,如何提高质量记录的有效性呢?
* c5 P5 j- Q$ f1 O# ?% Y
7 |' p' d6 {$ V" ?" R5 n% {          要提高质量记录的有效性,首先,应从质量记录的设计开始实施控制,要明确质量记录设计人员的职责,对每一种记录的设计、每一个栏目的设定,都要由相关人员(如操作者、下道工序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逐一审定,经验告诉我们,事前工作细致一些,会增加记录的可操作性;记录的设计人员还要考虑尽量使用数字、代码、符号等简便的填写方式来替代文字填写,以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X4 g* {$ I; C
- L  [, x& U" p" i7 n7 q' S  e) |
          其次,应加强监督,即监督操作人员及时填写记录,真实反映操作者对相关技术文件和管理文件的实施情况,要体现专业特点和管理者的意图;要能够提供产品合格的证据。
+ B" m8 N9 l8 ?' Q0 \' r$ o* s+ o2 \6 s6 C! W
          最后,应该注重有效信息的传递,即让信息流动起来,形成信息的“闭环”,如上下道工序信息的传递,以便为管理人员改进技术和管理工作提供信息,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z) `, g9 G1 P* |$ {' ~# s0 i
, n! p5 ^( J( K0 T4 o0 Z" Z
          让信息流动起来,形成信息的“闭环”,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尤其在管理基础相对薄弱的民营企业,实行起来更加困难。但是,如果不去管理,永远不会规范和提高,永远在原地踏步,所以,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要着力强化的环节,希望会有一个提高。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svw0936 + 5 好资料,感谢您对论坛的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6-24 09: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要充分发挥记录的作用,记录的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是关键。
7 H( j/ k' C% j8 I0 v" Z就像楼主所说的,还要形成信息闭环才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Y305799518 + 1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6-29 09: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宁
很多企业把质量记录流于形式,应付检验,记录数据不真实,纯属浪费人力物力,记录数据的真实性对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但是对于加工制造行业来说,想做好这件工作并不容易,现场环境不允许,对于一个配件而言,每天生产几百件若是按照比例抽检的都记录不现实,再说也无法做到测一个数据记录一个数据。所以,质量记录要想做到实效性不容易,质检工作量加大很多。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Y305799518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6-29 09: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信息流动起来的关键是要让信息成为后面流程必需要的,而不是只供审核用,如果在体系的考核中加强对信息使用的考核项,情况就不一样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Y305799518 + 1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7-7 11: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信息流动起来的关键是要让信息成为后面流程必需要的,而不是只供审核用,如果在体系的考核中加强对信息使用的考核项,情况就不一样了。7 [. o; Y; S) }
j.chen404 发表于 2011-6-29 09:44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3 V; C3 g; K/ b! T  P# f* ]8 q

- h1 ^( o* z# E5 m' W+ \: w关注运行效率的体系就能发现这些。我见过一个女的TS16949审核员,很牛,能发现其他审核员发现不了的东西。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Y305799518 + 1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7-7 16: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合肥
要做到质量记录的真实、有效性,还得看是什么行业,某些行业做起来相对会好些,特别是非标产品,产品记录有很多数据都是假的(并且检验员要做到检一个尺寸就记录一个尺寸也是几乎不大可能),主要就是为了应付第三方审核。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Y305799518 + 1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