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9天前
查看: 2654|回复: 9
收起左侧

[求助] 加热时间公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5 17: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浙江嘉兴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加热时间的计算公式中一般都是按厚度来计算,这对于大零件是很方便的。但对于小零件有些时候就算不准了,只是凭经验来做。大家在生产过程中是怎样算的。
发表于 2011-4-6 08: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所谓的经验时间,也是按照零件的厚度计算出并大体修正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12: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嘉兴
本帖最后由 zjjxtch 于 2011-4-7 21:33 编辑 # {5 P; u9 ^1 g9 [# W1 o
. s* X8 y( C$ |! u$ Y2 c
2# qilupzh
% `/ u3 @, `3 I( I* k2 M5 {我说的不够确切实际上应该是“保温时间”,我们的产品退火时不管零件的大小及厚度只要重量够装一炉(2.5t)保温就是5个小时。不知大家是怎么做的,想交流交流。
发表于 2011-4-6 14: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加热保温时间和材料、炉型、加热目的、装料量、装料方式有关,现有的计算公式也有按经验总结的,但比较粗糙,因此按实际加以调整确保达到加热的目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19: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嘉兴
4# laohuw
& H6 X. J$ v' ]* h3 E8 U加热肯定没问题因为有温度计,但是否“透”这就较难确定,这就是想问有什么好方法。
发表于 2011-4-6 22: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2# qilupzh  
+ S8 J1 V* Z' u说的不够确切实际上应该是“保温时间”,我们的产品退火时不管零件的大小及厚度只要重量够装一炉(2.5t)保温就是5个小时。不知大家是怎么做的,想交流交流。' H2 m7 d: N6 z3 v+ e( H$ s5 J" H# |
zjjxtch 发表于 2011-4-6 12:35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太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21: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嘉兴
6# qilupzh ( ~8 J2 m2 @0 a5 y
本意是对原贴内容的补充。因为原贴是提“加热时间”我想知道的是“保温时间”,所以才向你作个说明。没有其它意思。
发表于 2011-4-7 23: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6# qilupzh 5 B( i2 X! l' w4 g6 R" `
本意是对原贴内容的补充。因为原贴是提“加热时间”我想知道的是“保温时间”,所以才向你作个说明。没有其它意思。
" k7 k- a/ o& e9 o# L7 yzjjxtch 发表于 2011-4-7 21:35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 b# X& ?+ S  s2 L- n0 B我的意思是,一律5小时,太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20: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嘉兴
8# qilupzh 8 a1 c. J) [- Q
是太长了吗?
发表于 2011-5-12 08: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炉型、材料、加热目的已定,你可以通过几个方法来测定是否加热透:一是直接将热电偶侧头埋入你认为最难加热透的地方,二是通过取样测量(机械性能等)看是否加热透了。我认为在加热时间上要稍微保守一些,因为一旦出现废品就损失大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