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5216|回复: 39
收起左侧

[讨论] 为【机械】再活一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9 13: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抉择是在懵懂的年龄,奋斗是在充满憧憬的年代,遗弃是在本末倒置满目追求GDP的国度,重整旗鼓用心投入则是对社会的冷漠以致是生命的升华。这一辈子,无意义,为专业活一回,只为高度和深度……
/ D& X+ N8 r% F; {5 U( ~7 p4 L       可是,当我用心了,却发现中国企业的制度以及专业本身都面临着许多问题:+ M: T2 ]4 H5 g- _
第一,机械是肉眼能看到的,任何人都可以指手画脚,特别是权高,自以为见多识广又不尊重理论数据的人;" X. k  R& \: l1 I# R& q+ g
第二,中国工程师普遍是依葫芦画瓢。虽然,抄袭也是学习的部分之一,但是,没有深入研究“葫芦”的特性就去设计“瓢”,
* |- w! @4 `! s2 O产生的结果往往是,A、强度不足或严重过剩;B、出故障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 P: E' c0 L& C( z' C第三,迷信“德国”、“日本”迷信国外技术。
4 f! a' q% o0 \6 Z  ?, n说起这个,我得说一件发生在自己身边真实的事。就前几个月,公司的产品发生了一个减速机断轴的事件,我对系统的强度和减速机- X5 H" B3 {+ @4 P+ h8 a, H! i
都验算了一遍,发现这套产品主要出现以下问题,A、减速机安全系数不足,也就是抗扭强度不足,主要表现在输出轴直径偏小;; E, c8 W3 ?$ T* r8 u' }
B、链轮直径偏小,导致链条拉力太大,超出减速机输出轴许用拉力(其他就不罗列);于是我写了一份报告给科长,说减速机
+ R: ~* J( e: {直径偏小,并且,电机和减速机的配置有点问题,领导看完之后也没说什么,最终不了了之。无独有偶,时间过了没多久,又发生
9 z4 ?& F9 l2 K了一次减速机断轴事件。这时,我另写了一份比较透彻的分析报告给设计部经理,这下,他让机械总工(40多年经验)和科长(20多
5 ^$ n2 r4 l, E, j7 K* ^/ n/ b年经验)一起调查原因,他们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是德国知名的品牌,应该没有问题。我当时听到这句话时,也没太大反应,
7 Q! R1 O6 u6 A) D就是心理觉得悲哀。(有问题没问题,只要你会算,是有办法算的。接下来也是我正要说的。)
' @6 |$ \* x/ ~( J  d. G第四,企业领导过于相信“老资格”和所谓“经验丰富”的人。( B% q1 L# `( X7 o( ^0 ~
我明知道我的计算结果和判断对的,就算我把提议告诉老板,老板又会把问题折回到副总工或科长那,而科长和副总工是“重实践”" F$ t& G' ?1 g" }- a* i
“轻理论”,在讨论问题时,往往是逼上眼睛摇摇头说:这个加厚10,那个放大1.5。这类人往往是“忽悠”能力比较强,优先1 c+ N3 S/ u, @0 u' y" B& U# A
取得了老板信任,在企业拥有足够的地位,所以可以颠覆“理论”。
0 _# I, G) q1 h       当大家看到我说的“理论”时,也许还会怀疑我是不是太年轻,“理论”存在问题,那我就实例分析一下我所采用的“理论”+ t* j+ g. e/ q3 {: ~5 N6 j6 ?
方法。也举身边发生的真实例子:我们厂内的水平螺旋机,长度5~8米,目前都是用2.2KW的;我在试机时,测了' k0 e! ^, y7 D( t( Y) |3 r
一下它的工作电流,稳定在2.5A左右(额定是4.95A),这个时候,很多人(包括前面提到的“老资格”)都会错误地认为,使用效率
0 |# V5 j! E. f' W5 k/ r3 d& K. ]超过50%(2.5/4.95),其实,认真地研究一下异步电动机,就会发现P=1.732U*I*COSΨ*η,U=380恒定时,而功率因素COSΨ和效率η
% j% {2 ?* X# d是随负载率变化而变化的,于是我找了电机厂要来了不同的负载率所对应的功率因素COSΨ和效率η,最后算出电流为2.5A时,功率仅
% q& p% `2 r0 w" U. T! B7 J# _使用了三分之一,明显为“大马拉小车”,按经典公式( P=Q/367*(ω*L+H) /η )计算,与所得的结果相当吻合。(在此,顺便提一下,
( u& \& W- |2 Z3 t% y* ?, y5 u- L( y: T螺旋机经典公式也有问题,螺旋长度较长输送量较大时,不可迷信——题外话)如果将功率缩小为1.5KW时,可以省下3个链轮和一条
# D' g" W) K( j  V5 ^链条的钱,一台就省1000(我们量挺大)。(还有很多,就不多说了)3 ^. n7 p' m/ G9 N/ H6 I
       深入了,就会发现太多太多“机械设计产品”的诟病,和现有工程师的设计习惯,“依葫芦画瓢”产生的结果就是,第一版安全系数
& q1 @6 r$ W* a' }0 |% _5 |: U4 J是2,经过几手之后,那些担心出问题的人,就会稍微去放大,最终是2*1.2*1.5*1.2……安全系数是10或者不小心出现安全系数小于1,而设计者却浑然不知。
3 R$ |9 f8 n( I: B. k改变这些状况的,恐怕只剩时间,只有时间才能推翻谬误。- g6 n# w' a, b+ W3 Z0 r# C  {5 L
国人真不应该看高德国人与日本人,我们不过是“负二代”与“富二代”的区别,绝非能耐。% B' B2 G) d9 G
当明白这些,就剩时间去推翻“谬误”与“看法”,真希望中国机械早日登上国际舞台或者地位上一台阶。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0 收起 理由
天际孤帆 + 10 个人实际工作经验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2-19 14: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中山
本帖最后由 混世不恭 于 2010-12-19 14:50 编辑
5 Y5 ~& H$ V4 X* J% G$ q4 {$ @. Q$ w" @  m5 f7 v+ v0 P
的确是这个样子的,我们做得是轿运车辆,虽有一些是抄袭别人的东西,但是自己也有设计部分,但是老板凭自己的想象,他觉得该加厚材料的就叫加厚,而做技术的根本不敢插嘴,这个样子这些高技术的也没什么可以改进的,我也不知道是大部分老板都是这样子的还是自己运气不好遇到这个
发表于 2010-12-19 14: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首先讲朋友的标题实在过于醒目了!; |# f) {  B0 u: ?( B- A" O
所说的这两件事情前一段时间在本版区都曾单独讨论过。
  W# m! \5 E, Z/ ~" v第一个问题,减速机自身或许没有问题,可是能否满足你的工况要求这是关键;螺旋输送机的动力能力选择,和你所输送的物料特性(重要参数之一是材料的松装密度)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不但要满足正常工作,还要能够承受一些异常状况。设备故障分析调查过程中,操作者和维修人员的反映更为可靠。7 Z* i" c, F2 ~8 f) d; G
个人以为,如果设备经常出现同一故障,肯定在设备一些细节上存在通病,所有的经验和理论都是寻找故障发生的真实原因的不同手段,只有按照这种方案改动后设备原有使用情况取得明显改善,类似问题不在出现,方可认为是有效对策,可一般情况下正确的意见只能是在最后方被接受。放眼望去,各行各业大多如此,这不是机械行业的悲哀,实在是人生的悲哀。3 z5 H# k0 z( ]" n& m
再说一下你所说的“依葫芦画瓢”的事情,真正的“依葫芦画瓢”还算不错的,有好多人往往在这个过程中不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在那里异想天开,结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 C- `( G  O* y9 N: I' R9 V个人意见,谨供参考。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plc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2-19 15: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遇到问题不要提前说出来总有一天领导会开会研究解决你再说出来,如果你先说了领导永远也不会再提这事了,他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让你出风头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9 17: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遇到问题不要提前说出来总有一天领导会开会研究解决你再说出来,如果你先说了领导永远也不会再提这事了,他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让你出风头的。: ]- \# L2 L" ?0 Z. z; J4 j3 @9 J
pproee88 发表于 2010-12-19 15:15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1 h0 j5 x* L% v+ y7 R$ J" y1 ?
* N$ E- E4 n% ?1 h7 W这位兄弟真是高人,一语道破天机。) y4 f5 I) N; y' ]5 L1 C
+ E; k# n/ S, K! ?7 ^* [' o* Q1 B# w
这也是我不敢再提的原因:' m1 v/ k3 y5 b' Y: o" s5 d6 |

" V" D  [* F, T6 W1 T: b首先先得罪“首长”,  然后老板又把问题交给那些“首长”去调查判断  ;" v5 R7 H  Z, v% @

( y& P( O0 n! g7 I% V “首长”调查判断的同时,绝不会让我出风头,一定会变通“理论”以达到类似的结果,
% z. k* t4 X( p. a* s " g1 ]* p5 J: o2 f  b
或者把结论说的更丰满一点;
3 D! V2 g5 g/ t
; t& |% i  U4 i) V* f0 F# D最后,本是一个专业改善的提议,不但落不得好,反而得罪了“首长”。
7 J6 r; U% m. g, c9 T& u; E- {
9 b+ I# V+ |# h5 b1 i如果不说吧,那么,平时就得照错误的方向延续下去,如果有一天,老板自己发现了,估计得摔杯子了,“一群废物!”
& R- z! P& l. q0 a$ U
5 y! X- L2 b/ h呵呵,有时挺为难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9 18: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首先讲朋友的标题实在过于醒目了!9 B8 u6 l. {/ x9 d. D
所说的这两件事情前一段时间在本版区都曾单独讨论过。
0 g2 d/ w+ M+ e" }0 Q: E第一个问题,减速机自身或许没有问题,可是能否满足你的工况要求这是关键;螺旋输送机的动力能力选择,和你所输送的 ...3 |7 t1 r# O( N+ Q8 p( x4 W+ e
wakang 发表于 2010-12-19 14:58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 P7 a# l. t2 i' Y% V) K9 W* G$ n
呵呵,关于题目,是我心里的真实想法啊,买不起房子,又不会瞎折腾,就想好好地做自己的专业,也算让自己活得有点乐趣和“价值”。8 J- I& r" @: E) C6 X9 o
+ O8 H" u) [! Y3 s; L, H, t
至于减速机,是工程师和德国某品牌销售员的错,一个4P马力的电机 与 一个只能承受3P马力的减速机,怎么可以匹配呢,对吧。  [  H  `- ^( w9 i  X9 w2 h
; J* I/ u/ q' T0 h/ h+ R
至于螺旋机,确实应该考虑特殊工况,但是,本例所说的,已经太大了。最恶劣的工况和工程出现的问题我都综合考虑了,认为可以) h/ i7 c% P. ?- T4 S

* d; O) t4 [* Y7 c) L降功率。2.2KW(60转),对于送冰,足够了。之前发生过,螺旋叶片打弯(4mm),安装人员脚被拧断,都可以在侧面说明我所考虑的& S: j& v9 a7 `

* `: \; e; `: l/ w特殊情况。7 T8 q5 F" G0 b2 ?

8 t0 e/ G& T- j  e! l呵呵,不过从你一席话很具概括力,一看就是会用心钻研的人,谢谢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9 18: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的确是这个样子的,我们做得是轿运车辆,虽有一些是抄袭别人的东西,但是自己也有设计部分,但是老板凭自己的想象,他觉得该加厚材料的就叫加厚,而做技术的根本不敢插嘴,这个样子这些高技术的也没什么可以改进的, ...
, X& B" ~/ [# ^6 |混世不恭 发表于 2010-12-19 14:49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9 |3 a8 |4 M, o1 U$ ]( y) I5 S  l& P% W2 \* p3 }2 i

$ u1 _% O) b# w呵呵,很少遇到尊重技术的,也许是现在的工程师给人的印象普遍不好,或者说,我们的技术远不如国外
) x8 m- Z! X* ~( \' w 1 x+ T6 H7 c. e6 l: x0 L: {
所以,直接推到出中国工程师“差”“不行”,自然就得不到尊重9 u9 i4 _- P+ ^% o

: ?; I& V+ f2 K; c; {看来还得熬几十年啊,不知道到时会不会扭转状况,呵呵
发表于 2010-12-19 20: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孝感
我也有同感 我们光模仿了 数码像机光干这个了
发表于 2010-12-19 21: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淄博
为了中国的工业献身吧
发表于 2010-12-20 09: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碰到个明白人就是福分啊
9 J( s6 B; F" s# S3 t" n: |
. E. D: ~+ l0 D& X  A2 `998看了应该知道
发表于 2010-12-20 19: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嘉兴
本帖最后由 zjjxtch 于 2010-12-20 19:59 编辑 ( D8 X+ m: q( a- E6 v1 O/ M4 R% `
# t/ }; a& p. M0 A! N! [3 B
你们公司的产品上配德国的减速机,真牛!按你的说法是德国的减速器有问题还是你们的“画瓢”工程师型号选错了?如果是选错了型号,那不能说德货有问题。另外,我们的钢材质量、热处理水平与发达国家没法比,所以有时就只有把安全系数取大一点。
发表于 2010-12-20 23: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非常高兴能看到楼主这样的机械设计同仁,对技术工作和专业能如此的求真、求实。% q# r* d) E* f1 V. ?' }$ ~
作为真正的专业技术人员就应如此,不迷信,不盲从,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设法多从不同角度求证疑问。若只是人云亦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就算不上是什么真正够格的科技人员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天际孤帆 + 2 鼓励交流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2-21 01: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自己要打好基础,在设计的时候要推算是怎样设计的,他的方案还有没有能够改进的地方。
4 `9 }2 w( `" y( T我觉得即使是外国的机器好还是电气好,还是有改进的地方,外国的太注重理论,有些实际情况还是没有考虑到中国的实情。
发表于 2010-12-21 22: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我们老师也说了,中国就没有学术,全是抄的,你抄我的,我抄他的,他抄你的,以前人家写书那叫:“**著”,而现在呢很少看见这样的了,都是“**编”。都是根据现有的改编的。
发表于 2010-12-22 01: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是转的还是自己写的啊/.
发表于 2011-1-13 17: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新乡
简单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吧:作为一名技术人员一定要立足现实(以科学为依据,以现有条件为出发点)进行设计。不迷信国外,但要尊重科学,德国的机械与材料世界文明可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好多东西不是一个人能提高的,它需要国家的支持与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来来取得成绩。比如,国产钢铁与德国的钢铁,做机械应该明白。至于国内设计人员比葫芦画瓢的做法,我是赞成的,至于赞成的原因很多。世界上先进的东西谁不抄袭,包括军工产品。我认为二楼说的有道理“画虎不成反类犬”。不管做什么都要经过认识,改进,创新。在任何公司,年轻人提出的尖锐问题都会遭到质疑,但明智的领导都会让有才干的人员为自己工作。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天际孤帆 + 2 鼓励交流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13 18: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金华
本帖最后由 czy12 于 2011-1-13 18:07 编辑
  o9 X+ Z3 o- L, X3 T/ y( v: _
机械是肉眼能看到的,任何人都可以指手画脚
% f; \1 P+ Q+ v4 I$ u, R
对的。因为普通的机械在生活中处处可以体现,简单到只是长高宽等尺寸的变化。所以阿狗阿猫都以为自己是机械专家。
" [( i# ?+ g0 C5 ~1 l$ h. q就如我厂里的一个工人,有点小聪明,便以为了不得了,可用材料现场拼凑法拼出个简单的电动车架。他说,要什么图纸!
  t# [  G7 d7 n. i6 E; [殊不知,你可以按你的想法做,但是,这样只能你自己知道怎么做,如果你让别人按你的意思做那就不行了,所以,机械技术人员和那些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我可以用图纸让远在天边的别人按我的意思做。而那些人却不行。# b" p; [9 ^& T+ c+ e
我也会画图呀?又有人说了。
6 n& C5 K# h! q是的,你会画,但只有你自己才看得懂。另有一工人高手,喜欢充当技术人员,画图设计(当然是很简单的东东),他技术要求中写道:; }7 I* M  S0 T, h! n# Z4 h2 R
为了让钢管回弹量减少,必须控制45号钢的弹性模量和抗弯模量,调整压轮的压力时,应该克服钢材的弹性模量和抗弯模量。这两个模量对本零件很有害处,不好控制。
) Q6 W1 t; I' E( `0 L倒!!!
( D9 C/ e' q$ ~- U
6 ?- i% R; h: R/ `1 m那些标注只有他看得懂。
发表于 2011-1-13 18: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 E6 d: V, G8 f3 q
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
9 c+ R" S: e' |反对经验主义' O7 \- B3 |' x* Q
----------------------
+ w0 _3 l: {: }4 o( ^1 U. B# [0 M你从书本出发,靠的是理论的功底
( I2 _# D2 A: ]3 r  P9 R6 Y6 N他们从经验出发,靠的是见多识广和经验
4 {7 A" b2 }! x. t  e从理论到实践和从实践到理论,回来指导实践都没有错的# s7 B! o$ p# k( w8 {2 z
但是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6 |8 D( f- z( P9 K0 L7 `那种螺旋输送机, y# n2 ^" u& T( N' `+ u" z$ d
我们也遇到过的" v9 ^& R- k# ^4 E- X% k) k3 I1 M" f
例如输送某种含水的物料
$ A" ]2 {- g& V8 a  U! C你可能在家里实验一点问题没有% C, X  y: Y- q& [& i- J
可是到了厂家断了
* l# p  M6 \; i- w2 B3 C+ j  ?% s0 V为甚么?1 n3 r/ ~2 [9 O( Z  Z
加的水控制的不好* u, c$ C5 Z! F! A$ u
阻力大了" G8 o2 S% R; f$ J, y
这个并不是设计的问题
8 V4 t1 @$ w, F  Y1 M) Y3 A0 O$ }/ A-----------------------2 f5 j' g6 _* l- g
安全系数与设计的成本有关% G/ ?3 Y* _0 y! c  N: v
你觉得安全系数大了
2 O, @) Q4 \0 r* ^浪费了
& n% Y% @0 j6 [/ r可是老总是这个想的6 y% o- V8 ?- ], |6 b
就那个轴我送给他值几个钱?
/ z: @  m0 a: y1 s$ \# D如果万一有问题
: w& N( I! v' ]2 h' R/ r* v$ U请客吃饭,拆除,装配的费用不知道要大多少9 O- v8 O; W# T. ~
,还不包括扣下的10%的货款不给。
9 u) I1 ^) X* J4 o5 E-----------------! j: k0 U' F! q; f% }" x. E
你也别以为老工程师甚么理论不懂+ j' w" P. f3 K' @, X/ O( b5 l
同样是科班出身
1 f5 M, a* h, z不比你差
5 g! H/ e! i5 R- a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天际孤帆 + 2 鼓励交流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14 11: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身为机械行业的一员 受教了  专业精神和态度还是要看自己  做好本职工作  对得起自己的敬业精神 至少得提高自己的专研精神
发表于 2011-1-14 12: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为中国的机械工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发表于 2011-1-18 13: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既然选择了,那就坚持吧。在坚持的过程中,根据如何处好人际关系,适当变通,会有看到彩虹的一天的。
发表于 2011-1-18 15: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说白了 中国机械行业就是你超我 我超你  没有创新点  这种弊端不是中国机械行业内技术人员素质低 个人认为首先是企业体制问题  好多业内人员都是不是为了技术而搞技术 缺乏创新的热情  目前国内机械行业薪水普遍偏低也是技术人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心理的根源 相当一部分人员到了35岁都不会从事真正的技术工作 因为搞纯技术没钱途 现在的中国社会普遍看不起搞技术的人 一是么钱途就是个酸秀才
发表于 2011-1-18 19: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说白了 中国机械行业就是你超我 我超你  没有创新点  这种弊端不是中国机械行业内技术人员素质低 个人认为首先是企业体制问题  好多业内人员都是不是为了技术而搞技术 缺乏创新的热情  目前国内机械行业薪水普遍偏低也是技术人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心理的根源 相当一部分人员到了35岁都不会从事真正的技术工作 因为搞纯技术没钱途 现在的中国社会普遍看不起搞技术的人 一是么钱途就是个酸秀才# P. Y- p) D7 A) `
*****************************************************
1 N$ T4 M. i. ~6 B$ U. u4 [1 J( Q你小看一个抄字了
8 G0 B# _" k: n% S或者你片面的理解了抄字了9 ?1 m, z' h, G6 f
小日本的一个包装机械
, m, o" `! q6 z$ X我们抄到像花了3年的时间8 h) w2 ^! ^- ]+ m1 B; P4 g
机器就在面前; Z: `. o' z. g( t
随便你抄
3 j, Y5 @; U, P% ^但是$ Y# z$ O" I& g$ i5 B+ @
第一:
, q; `; J6 D6 S. M3 \( ?4 i) t它的原理你搞清楚了吗?
# e9 k  N9 M2 |) j  M# d. l第二:它所有的材质你搞清楚了吗?这些材质相当于国内的什么牌号你搞清楚了吗?如果想替代,如何替代?% N+ b, E3 u* i. `
第三:它所用的所有的标准件你搞清楚了吗?从哪里采购到这些?: [7 H+ {3 \! q8 m
第四:它们的连接方式你搞清楚了吗?
% P( Z) B9 L  B1 n: o1 M. j5 m4 N第五:它们的加工工艺你搞清楚了吗?
/ q2 s4 s: B" P6 a4 I2 C5 O0 B6 [第六:它们的技术标准你搞清楚了吗?实验方式你搞清楚了吗?
2 u1 C! u8 z# p~~~~~~~~~~~~~~~~~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天际孤帆 + 2 鼓励交流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19: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说白了 中国机械行业就是你超我 我超你  没有创新点  这种弊端不是中国机械行业内技术人员素质低 个人认为首先是企业体制问题  好多业内人员都是不是为了技术而搞技术 缺乏创新的热情  目前国内机械行业薪水普遍偏低 ...9 B6 ~0 A" t. c) o2 w) P7 S1 s
千军一将 发表于 2011-1-18 19:27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F" @. w4 E- k# U) Y6 A' Y; M
) o+ U, J! _9 V- C

3 @2 {: e# {! D6 F好好努力吧,为中国的机械行业多做点贡献,为中国的机械地位——多做点贡献,% y& o9 L1 V( w9 l: @4 g0 V' c, D2 @+ U( ^
; e# T, T" w+ P- M

; w4 A; X9 X, w( w% `这个老帖可以不用顶了
! H. A3 w& T& G1 G5 L/ n5 K9 d
$ h) E/ m) Z( R# T
; @# s6 r; |% v* H/ K因为我知道其中轻重2 x  g8 x5 o( b* h) t

& M1 h) w8 T- g" c; s 4 K- |9 s" ~  Y; M
专业的深度,不仅仅靠经验,还要勤奋和悟性
发表于 2011-1-25 12: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4楼说的好啊有同感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