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SW在企业中的使用心得SolidWorks是一个三维CAD软件,它功能完善,可以进行三维实体曲面建模、渲染,完成动画。现在,随着SolidWorks的功能日益完善、使用越来越贴近用户,价格也越来越低,使用SolidWorks的企业也越来越多。: e. Y. W4 X1 C5 \" @
0 C( i: [' L* w7 M& V. [' A' q
但目前大部分培训材料讨论的多是建模渲染的技巧,而国内大绝大部分的技术、设计人员必须要把自己的设计完成平面图纸和工艺文件,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设计让别人明白。(毕竟完全直接使用数控加工设备的企业不是很多。)我们的技术人员大部分时间不是在思考和设计方面,而是用在图纸的绘制上。其实SolidWorks在图纸管理和工程图方面也是十分强大的,正确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工程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事半功倍,解放生产力,真正成为“工程师”。
* {) v3 }1 ^; D5 w. z: r我和我的同仁使用AutoCAD已有十多年了。不谦虚的说,应该是国内使用ACAD最早的一批,怀着对Autodesk公司无比崇敬的心情,后来使用过他们的MDT。随着PRO-E、UG的流行,也曾是他们的一族。而现在已完全使用SolidWorks,因为设置好的SolidWorks,设计和出图时间绝对比ACAD快,
; n: i" r: I/ ?! \- J' g4 @& g4 |而且它最大的好处就是,直观、图面错误少。一旦有新的系列产品的设计,或者有部分部件改动再出一套新图纸和三表几乎不用什么时间,而且不担心会错(如忘了改装配图上的尺寸、线条、图号等)。下面就把我们的一些心得分享给各位同行。
7 b) U& s1 U3 [3 d: u! Q" f$ M
& \) X5 n3 F& s% A1. 首先,当然要掌握SolidWorks的基本三维的建模、装配并学会如何出工程图。废话??No!!因为这不是我们讨论的关键。其实只要掌握基本的就可以了,因为企业中大多数的零部件并不复杂,顶多是有点繁。建模技巧高了,只不过建模的特征树简单点罢了。; {% C p4 z% \+ J2 J
, u: q, c0 \+ ~; u6 d ~& z! H
2. 建立“模板”——templates。包括零件、装配体和各种幅面的工程图。这样在“新建”时,可以直接调用你保存的“模板”直接工作。. F* k' T8 e7 a$ p+ u1 G6 g" N5 { c
% c; f0 X4 G; R3. 必须学会使用“配置”——ConfigurationManager。因为企业中大部分零部件都是系列化的。结构大同小异,只不过是尺寸改变、多几个孔、加几个特征的区别。在装配图中也是多几个少几个零部件。这样可以节省大部分建模和出图的时间(绝对地省啊!)。这样也可同时建立好常用的“标准件”,如紧固件,密封件和常用件。网上可以到处下载,特殊的你也可以自己制作。(让别人制作是要拿银子换滴!)- M; p! j" R& K2 E8 z
5 H* ~* d- [. M/ Q ], H4. 使用“配置”的同时,SW会建立基于Excel“系列零件设计表”,你可以直接编辑来改变零部件的尺寸和结构,而且这在出图时也很有用,它能直接粘贴在工程图上作为同结构不同尺寸的表格。这一点SW考虑的相当全面。(可以添加、显示、隐藏行列)。符合我们的出图标准和习惯。
' j0 K- G- `5 F% X% d( x
7 Y# m( V+ Y* h/ A: [6 V4 ^5. 标准件推荐使用SolidWorks自带的ToolBox- o D- f8 |( y
1 G8 _; f; S( e1 ~% j6. 如果你对使用“配置”还不满意的话,你还应该学会使用SW的“设计库”。+ d( F& F- l3 e# K" {) n
建模部分就谈这么多,下面谈谈工程图
6 M# k% E5 ^5 G5 v$ g2 b5 M' q0 j0 C
. I: o6 j- f) x1 j% B. w% X7. 零件和装配模型建立和使用“属性”。这是最关键的一点。这样对出图来说的好处大大地。根据企业图纸和技术文件的需要,建立好每个模型的“属性”,如名称、代号、重量(SW能根据“密度”自动计算,但必须建立)、材料、备注、图纸幅面(如表面处理情况、借用情况)、仓库货号……等等。“属性”可以建立在“模板”中,其具体的值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更改和设定。6 S0 k; u4 N. a' T5 h
; C" l% N) E2 `/ _8. 在工程图“模板”中设定“文字”和“属性”的“链接”。这样一来,在空白的工程图中,一旦放置了零件或装配体,图纸上的如比例、重量、图号、材料、名称、技术要求、表面处理等需要填写的文字,就会自动完成,而且会随着模型的改变而自动改变。* A9 W& `5 @8 B; o5 K& [9 |1 K5 i( R2 o
* m% K( V. t/ w$ }. k
9. 根据企业和国标要求建立你自己“材料明细表”。最近几年新版SolidWorks中有两种“材料明细表”,一种是SolidWorks本体的,一种是基于Excel的。两种表SolidWorks中本身有“模板”。但你肯定无法用。因为你定义了自己的“属性”。照它样子自己建几个,来满足你的需要,完成装配图上的“明细表”和工艺文件中的“三表”和“图样目录”等。具体如下:
) y2 Q) }3 Z; U7 `
' {/ h& K8 G$ o0 [" f8 ua) 装配图上的“明细表”建议用SolidWorks本体的,编辑起来比较方便。当然生成明细表时,按照标准要求应该选“顶层零部件”。
* l5 z: _% M/ o h! ?8 m% t. {3 P: R
b) 总装图完成后另存一个“备份”,然后用基于Excel的明细表出一分包括“全部零部件”或“缩进式”的明细表,包括的内容应该是各种“属性”的组合,或全部的“属性”把Excel表格另存。干什么用?对了,这就是“三表”和目录啊!Excel表格强大的编辑和计算功能不用我介绍了吧,而且转换到word或Access数据库中只要你稍微动几下鼠标。
^" V$ H% N2 `9 B
7 l" p- {! h& G其他
2 \; g( C5 t( r$ |- l! h10. 为使工程图符合国标,也必须再动些手脚。! S/ L& t, }2 [) t: L. y
1 w0 Z' B% P" b" h5 X; N
a) 设置好工程图的层和颜色、打印时线条的粗细和颜色。: ?/ V$ D3 l% q& O% } S3 P: {
& e" g6 ~0 V: r
b) 字体和字体宽度的设置
* M" ?, Q3 j9 G- y* s2 L T' A5 w- V
c) 为“粗糙度”建几个带“值”的“块”。因为SolidWorks的粗糙度为细线,不符合国标的粗线要求。) Z# H( t; ^# h- w. S9 I( Y9 a
! E& v# h. U' z
11. 应该在系统上安装一个PDF“虚拟”打印机,这方面的软件很多,有收费的,也有免费的,SolidWorks 2007已经自带了这个功能,但可能不稳定。这样交流图纸、存档、更改管理也比较方便。2 h, _6 M# f$ C
1 a- h' O% B3 r
12. 懂得利用“宏”,并根据API函数修改“宏”和增加常用的操作。这也是SolidWorks的一大特色。我就利用它建立了许多常用的工具,如添加尺寸,更改剖面线,转为ACAD图纸等。最有用的就是更改“属性”值了——在任何时间,尤其是在完成装配图出明细表。在三维建模时可以完全不管它,先出明细表,然后在装配图上点取零部件直接更改,明细表直接就会自动更改。2 \% q7 w1 p, ~1 ]3 _5 m4 [, R
7 J& H, W# z% t) m' f( c* i13. “宏”建立好后,应该建立“快捷键”,使用起来一个字“爽”!!
) d+ p1 T K* D- V
1 z ^7 L+ v, ~ \# @14. 根据实际情况使用“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6 d5 A" x9 S. U8 P" w F
/ ]3 i4 w7 P/ N2 `1 F% \: ]15. 以上提到的方法,全可以在SolidWorks自带的帮助文件中找到,各种模板和宏网上也都能找到,我只不不过总结了一下具体的用法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