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11天前
查看: 2180|回复: 15
收起左侧

[求助] 关于钻孔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5 12: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浙江嘉兴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2GrMo是首钢产的,粗车后经热处理消应再精车,转入下道工序钻直径4.5孔孔深100,在钻孔时发现钻入困难,钻屑成粉状不连续。以前不是这样的。后经热处理高温(650度)回火,硬度降至20HRC但钻起来还是不行。不知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请教高手如何解决。
发表于 2010-8-5 14: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A型:2 J  R) y1 R6 l: |2 ^* o6 ?" Z  p0 |
这是车削之中最容易产生的切屑,切屑会死死地缠绕在工件上,会导致刀具进刀时垫上铁屑而导致崩刀,而且会挂花工件,还会使切削液无法均匀地到达切削区域,这是最坏的切屑,很多车床要一边切一边找人拿钩子勾走切屑.. t2 W+ c. m: n4 @
9 x% \7 }5 f0 w: I  y" g6 S' i
B型: 4 A0 D- c( l- n9 a$ ~
我认为是最合理的切削参数下会产生的切屑,要机床、工件刚性都很好,切削参数合理,冷却均匀,震动小才会切出这样的屑,基本上从进刀到切完都是一条过卷住的屑,但有非常大的弱点,清理时很麻烦,要准备好大钳子不断地剪断一条过到处缠住的切屑,特别是平床身的车床,全自动化的生产线不适合使用,尤其是一些还带自动压缩排屑器的车床就更麻烦了。但此种切屑对机床、刀具是最好的,要加工到最高精度时也只会在这种切屑下产生!7 K' h' S) F3 q/ _
5 t! B- i3 P: Y2 W( x2 r3 p
C型:
8 f* e% G5 Y: O切屑力开始不稳定波动,但帮助将切屑打断为一小段一小段,自动化生产线上经常要产生这样的切屑,以方便清理!5 J: |" v% F$ i) H; g  Z. k+ l+ `! O

0 @1 v6 l& B: b) ]% S3 }D型:
  r2 _) Q# K% P4 Q* O4 j: m切削力进一步不稳定,震动变得更大,切屑进一步变短,一般自动化生产线调节到C型切屑之后,到刀具使用磨损到一定程度,切屑自然会从C型号变成D型的。
5 W0 ]3 ~# r) y7 m5 U8 v( O- H- N0 }, y6 z
E型:
5 v& ^& ~7 K8 u切屑力已经很不稳定了,震动非常之大,切屑变成非常之碎,此时加工表面质量会很差,正常用新刀具是不应该产生这样的切屑的,也是从C转变成D,再从D转变成E的。
) \& ^5 P+ r" d0 E# p1 C% D4 w; @7 i
# p& P# C9 q  }6 ?) N以上是参考锻造塑性好的钢材参考而言,在车削易车铁,铸铁等脆性大的材料时,基本只能形成C型以下的,无法形成B型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asdolmlm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8-5 18: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资阳
2楼 好强 学习了
发表于 2010-8-5 19: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是不是钻头的原因,钻头钝?
 楼主| 发表于 2010-8-5 21: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嘉兴
4# asdolmlm
0 P, w; q& r% ~不是钻头的问题,以前就是这样钻的,没发生过这种现象。钻上去好象很硬其实一点也不硬。
发表于 2010-8-7 08: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是震动导致的现象,钻头与工件固定的问题;
8 `  p) S0 l( {" k1、工件没有固定好,或者是固定的方法刚性太强;
# o/ x8 |& R) k$ r0 _0 y% {2、钻床震动;8 d" K1 W4 G. v( y
3、钻头震动,中心转轴的同心度不好;
发表于 2010-8-7 10: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本帖最后由 walworth 于 2010-8-7 10:49 编辑 ) x8 u, N' l$ h& R

8 X% t7 T) C9 g! [. D粉状还是小片状?粉状从来没碰上过......
1 @  A5 |2 g- c/ {' k3 F5 x1 @7 m5 r* U" E
按道理说楼主也是行内人士,机床主轴震动,钻头跳动过大等毛病应该不会没发现,那么最有可能产生的是钻头磨削问题和材料问题了,建议该批产品中,找一个废品,用较大直径的钻头试验下,看其切削状态如何,例如10MM钻头,如果产生同样毛病就很可能是材料问题,如果没有问题,那么搂主该去找找钻头的毛病了
# X0 A( E. x* I+ ]3 X0 b
& o* c' I' m  ^8 k/ z" p7 g1 y) WHRC20度,基本就是42GrMo的材料原始硬度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8-7 14: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嘉兴
7# walworth
- y6 b' R0 b( c+ E很小的小片状,开始还以为是硬度高,钻头磨过N次,插花键时倒没什么异常。询问车工反映这批料不好加工以前内孔车二刀现在要车三刀才行。材料从火花看好象碳含量偏高,已去做光谱分析。
发表于 2010-8-9 12: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本帖最后由 walworth 于 2010-8-9 12:56 编辑 4 u: d/ K6 f: u  ~2 ?
7# walworth : [4 n! [1 ~% h8 ?: Y
很小的小片状,开始还以为是硬度高,钻头磨过N次,插花键时倒没什么异常。询问车工反映这批料不好加工以前内孔车二刀现在要车三刀才行。材料从火花看好象碳含量偏高,已去做光谱分析。  U3 R( i  }1 p+ i0 _/ L0 b
zjjxtch 发表于 2010-8-7 14:02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 H( ]0 d. f# P8 n+ j8 F
+ d$ ?9 V# p% s; F' C  p一般情况下,这种大厂出来的材料不太可能出问题,不过也有可能是材料供货商内部出了问题,但可能性还是不大!4 l7 ^4 U1 H1 `3 H. L# n3 t2 |

3 {, [+ }, Z/ y( G3 c1 G6 W$ X我觉得,你们可以在材料上找找原因,因为调质后硬度要求低,热处理单位肯定在淬火后要进行较高温度的回火,因为不知道楼主产品壁厚是多少的,所以以下可能性也仅仅是个猜测,,我怀疑热处理单位用提高回火温度,减少回火时间来节省成本,检测方法可以切割开一个已经热处理过的报废产品,对其表面硬度和内部硬度进行对比,,,如果差距较大,那么就可能是热处理厂偷工减料了. 在表面层被车加工掉后,内部材质性能不稳定,导致切削困难.5 W8 N6 z6 n* w. Q  b

" Q) M  y! n5 K7 U/ F* M8 ]% y4 y一般材料,如果车削困难了,钻孔就更麻烦了~~~
& e& g( V. N+ {3 c& [- t6 U0 Q
+ a4 \9 d5 \: H' Y' VHRC20多,应该很容易加工的......直径200左右,我这边单面车削量基本在4-8MM之间(大连6150普车),只有硬度过HRC35才会加工困难...
发表于 2010-8-9 13: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去应力退火后的材料加工就会碰到如楼主描述的状况,你后来又回火,所以组织情况更不好说。建议如果能先钻孔解决这个问题,再做其它步骤可能会好些。当然也要看工艺情况了,如果有图,最好发张图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17: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嘉兴
这个零件的工艺是:下料___钻φ40通孔___粗车___热处理消除应力处理___精车___钻端面上φ4.5深100孔___插内花键____淬火38~42HRC___ 精车外园螺纹___发黑处理____入库
6 p1 k, A5 z( t% Q) T没有经过调质处理,想把消应处理改为正火不知会不会好一些。正火处理对淬火肯定有好处。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17: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嘉兴
10# hktourist 9 F6 J# t; i$ J% U
去应力不是退火是用低温回火。不过也想把这道工序改成正火处理。你认为会好一些吗?
发表于 2010-8-10 08: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不知道你买回来的材料是什么情况,如果是正规型材,并用锯床落料,那么并不需要正火或者回火处理::; b) B) _$ v) l. B

! U1 N0 {# M1 p建议工序如下  f5 [+ L. A1 N" ?7 I0 w! A: Z2 ^
1 C1 |+ m+ l2 J
正规材料,加工后产品壁厚超过20MM的情况)
; _$ I& h; U# r5 @2 [% Y  }下料___钻φ40通孔___粗车___精车___钻端面上φ4.5深100孔___插内花键____淬火38~42HRC__去应力回火_ 精车外园螺纹___发黑处理1 ~, K, J* P0 A
" M2 B) \+ j; D& _0 @# g
材料性能没底的情况下,建议如下处理:! R" b8 i. Z7 r. u8 c; E9 m- ^# i
下料___钻φ40通孔___粗车___正火___精车___钻端面上φ4.5深100孔___插内花键____淬火38~42HRC_去应力回火__ 精车外园螺纹___发黑处理  c+ J, Q3 _, n. \1 ^

$ y( R- v$ g3 A) |- w6 p理由如下:多出来的正火只是为了改善材料性能,而回火只是为了消除淬火产生的应力,如果材料没问题,感觉无需多道工序,如果材料性能有问题,那么再加一道正火就比较好,但建议正火冷却不要风冷,最多空冷就好~!冷却速度过快,还是会产生一定的应力.
发表于 2010-8-10 10: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莱芜
都是企业生产,添加过多的工序,恐怕不妥,即使添加也必须合理、合时。如果加工原因还没找清楚,还是从基本找起为好。小直径深孔本身就不容易加工,看看工装是否合理,当然钻头质量一定要过关。
 楼主| 发表于 2010-8-10 17: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嘉兴
本帖最后由 zjjxtch 于 2010-8-11 11:53 编辑 5 D" I  D4 }; q7 E, L
9 ^7 i& q/ [, Q1 k* t
化验结果出来了:C 0.4868   Si 0.2306   Mn0.56   P0.019   S0.0189   Cr 0.971   Mo0.1689   Ni0.036   Ai<0.001   Co0.0089   Cu0.0578   Nb0.0033   Ti0.0010    V0.0049    W0.0101   Pb0.0016   Mg0.0012   Zn0.0020   Fe97.4  
9 h$ b9 h# S/ e! ~含碳量超标了,但这会有多大的影响呢?今天又仔细看了加工过程感觉震动很严重,这不象是机床自身的原因(刚钻20mm的孔一点问题都没有),握住机床手柄如握机枪把手似的。只能用手动进给,机动怕断钻头。余下的原材料是肯定要退掉了,但真正的原因还是下不了结论。
发表于 2010-8-11 08: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炭超了几个不是主要原因,该找找其他的毛病,热处理上可用多用点心!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