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17小时前
查看: 2587|回复: 21
收起左侧

[讨论] 风电巨无霸3000亿蓝图引发质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4 10: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武昌鱼 于 2010-2-24 16:04 编辑 % ]/ G# ]# E& E* m

9 O3 Z% T% V1 L9 C) d/ R" V甘肃欲用十几年时间建成世界最大风电基地,让昔日的“世界风库”变成“风电之都”。* m  d+ @8 Q- z; @: c7 o
届时,装机规模超过三峡电站的50%,相当于建成10个葛洲坝电站或者18个大亚湾核电站,已知的总体投资规模将达3000亿元。
% D4 F7 {: I$ H  T! K; ]但是,  摆在这个美丽蓝图面前的,也有难题:
  V: T. T% S0 D! y8 y& Q) n: j电能送往何处?
' ?0 q7 X- Q; r3 e如何调峰调频?
& w, n( C) r/ R4 k  p- I% L谁又能成为风电的终端用户?
- l9 I9 G( ?- O$ t4 _……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武昌鱼 + 2 发起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2-25 08: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能源危机问题会越来越突出, 寻找替代能源是根本出路., Z1 o" \8 d0 c
希望此次不是面子工程, 以此风电开发为契机, 形成一条相关产业链, 带动大西此的开发.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武昌鱼 + 1 积极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2-25 10: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但愿西部风电的开发能给西部的各项发展带来进展啊,不过甘肃拿地确实是不占地利优势啊,各种架线什么的都不简单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3-17 08: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工信部副部长:风力发电工程多为形象工程/ b. Z, _: c7 E: @
3 d) w# T; ^' j3 ]
“国内纷纷上马的风力发电厂大多是形象工程。”工信部副部长苗圩7日在参加湖北团小组讨论时语出惊人,他认为我国风沙伴存,风电设备受风沙磨损大,上马太多风电项目不合我国国情。 4 l" C% m) J" e3 `+ H: m

# k/ B* x3 ]& A% X, F- l/ T+ v9 F* M苗圩说,国外有风地方没有沙,比如说是海洋风。我国是有风的地方就有沙,风沙对风力发电设备磨损非常厉害。现在风能发电风机应该是20年的寿命,但是如果有风沙的侵蚀寿命还到不了20年。“再过5年,寿命肯定要出问题,特别是甘肃那个千万千瓦级的风力发电站典型的形象工程。”苗圩说。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武昌鱼 + 2 积极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3-17 09: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工信部官员称风电形象工程 酒泉书记愤怒回应$ d1 ~& {# M  Y& k5 V. \

/ t+ x8 S3 O9 E2 S- N4 O6 i: C   工信部副部长苗圩的一句话,让甘肃酒泉的千万千瓦级风电项目陷入尴尬。昨日(3月15日),投入该项目的一些企业负责人也站出来反驳。& `  Z% p+ n- Q( y
    “国内纷纷上马的风力发电厂大多是形象工程。”全国“两会”期间,工信部副部长苗圩参加湖北团小组讨论时,认为我国风沙伴存,风电设备受风沙磨损大,上马太多风电项目不符合国情,“特别是甘肃那个千万千瓦级的风力发电站”。
( G. s% M' O) n) Z% K; {7 X7 l% u1 G# H, Y9 ~7 W
一语激起千层浪。一开始舆论出现一片倒,而在缓过气来后,中节能港建公司、大唐电力、甘肃洁源、中海油等在酒泉投资的央企相关负责人近日纷纷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他们对上述指责感到冤枉。当地官员也感到不解,3月12日,酒泉市市委书记李建华带着些许怒气地回应了一句:“开玩笑!”
7 l% G4 c: X% I5 \  _% e" L" P
% c! g# [" b( r, U事实真相究竟如何?3月12日以来,记者在甘肃酒泉展开实地调查。
' q) C  q! J8 G4 H; P. ^# F4 T! b* e
! a8 ]+ {; h) W6 O6 ]现场调查5 v6 L) x7 i& c$ c" f
) n/ E/ e0 [5 {9 a1 N9 `6 ]
投入风电央企齐奔酒泉+ P; d" l; _3 ?4 \
    苗圩所指“形象工程”,就是位于酒泉玉门市的昌马千万千瓦级风电场项目。该项目被甘肃省寄予了诸多梦想,“西部陆上三峡”甚至被作为该项目代名词,出现在媒体报道之中。0 }, L* d; e; Q% Y: F
   3月13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乘车从玉门新市区出发,向西北方向行进,行至一条蔓延至茫茫戈壁滩的简易公路20公里左右,一排排白色的风车便出现在眼前。
& g; H. t9 _" q1 S3 U3 S3 C5 S& ~   刚刚经历了雪灾的玉门,天空仍是阴沉沉的,戈壁滩的狂风肆虐地呼啸,眼前的风车全部呼啦啦地转动着。: H$ U# s; _2 I& i& ^' h
   这是当地一年中风沙最大的季节。每年春天,处于河西走廊西段、南临祁连山的风带,都会刮起大风。开出租车的李师傅说,如果在晴天,这里的风力发电机组十分壮观,“你望出去是望不到边的。”
  j+ D2 f/ B9 u3 e   李师傅并非夸大其词。自1997年甘肃省首座实验性风电场在这里成功建设运行后,截至2009年底,累计完成风电装机108.6万千瓦,其中并网发电51万千瓦。玉门市政府提供的资料显示,当地已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百万千瓦风电基地。$ ?" ]0 A& a$ c* y- b) i
    但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并非玉门的目标,根据玉门市发改委的调研资料,玉门风能资源理论储量在3000万千瓦以上,可供开发利用的在2000万千瓦以上。1 n. h9 E6 Y2 _* O4 X# \# q( B
   千万千瓦以上的风能资源直接促成当地建设“陆地三峡”的宏伟计划。2008年,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构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后,迅速引来众多央企跑马圈地。2 T4 O5 P3 B/ i* P) t3 j7 T
   “中国节能、大唐电力、中海油、国电、华电、中核电等都来了。”玉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韩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央企纷纷进驻,说明看好风电项目的前景。5 J2 Q6 v! a$ x7 z- B6 Z+ g. q
   中节能港建的20万千瓦风电特许权项目,已在去年12月25日全面并网发电,这被认为是当地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为了在当地“生根发芽”,中节能港建还将一座现代化的办公楼,修建在茫茫的戈壁滩中。李师傅说,这算得上整个玉门最好的大楼了。
& P& h+ C. z% ]- E2 U+ g/ V! x2 \6 {7 B- ^" t) t6 C, w
   企业反驳
: m! F1 _7 Z! R    解决风沙袭击不是难题
6 }6 }" M2 U- P; \0 u% F0 a   “没错,就是说的我们,就是这个千万千瓦级项目。”3月13日下午,坐在全新的节能办公大楼里,中节能港建(甘肃)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节能港建公司)管理部经理苗青强指着窗外整齐划一的风电机组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苗青强的脸上分明带着难以名状的“笑容”。
+ g6 ]3 L: q' k& R9 C$ T1 t/ q0 S    “这居然是‘形象工程’,我们真的很不解。”昨日,中节能港建公司副总经理赵冬生向记者坦言,当天消息出来的时候,他们正在开会,大家都议论起来了,“我个人认为,他(苗圩)是不了解情况。”' d; \2 I+ A- p9 G0 l. O( D. q
    赵冬生认为,相比其他没有风沙的地区,玉门的每台机组的维护成本一年只会多100多元。
/ @, `1 R) l! a) M$ e: N   “西北风沙大,干旱,我们采用的润滑纸不同,还有就是对产电机的密封性要求高。”赵冬生认为,解决风电设备被风沙袭击的问题并不是什么难题,顶多就多一些劳保设备而已,比如抹布之类的东西,所以估算下来,每年也就比其他无风沙的地方多出100元钱,“这是我们完全能够承担的。”
. m! `, B3 y7 L2 [, E! \; x   赵冬生对自己的判断很有信心。他称,自己曾经在全国十多个地方先后担任过现场经理、场区维护负责人,现在做到了中节能港建公司的副总,最多的时候曾管理过400多台机组。“我的经验是,风沙对风机的袭击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F8 I+ M5 |6 O# b* X) X
    “按道理,可能有一些损坏,但都在可接受的维护运行范围。”中海油新能源玉门风电公司工程部经历邓南平昨日下午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 F# {. u$ d8 I$ D9 c% ]& j2 H) |5 Z4 {# v6 a5 P% @' o/ W8 Z
    官员回应+ k- n- B/ K+ u0 q
    市委书记怒称“开玩笑”
. [* F  a- _, k8 d( W. Y7 X  [' J    鉴于这一风电项目的规模巨大,苗圩的“形象工程说”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而甘肃方面一开始对此保持沉默。
' C6 ~* m' }% \& o$ w% w9 j" J7 M  p   上周五(3月12日),在甘肃代表团结束下午的小组讨论时,酒泉市市委书记李建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此“不评价”。随后在记者的追问下,他语气带着些许怒意地对“形象工程说”回应了一句:“开玩笑!”
. |& o. g$ s4 g$ M$ U   随后,他拒绝回答记者关于酒泉市能源建设的方向与规划,以及风电是否产能过剩等提问,匆匆走进电梯离去。, s& j: e, w/ ^) I4 K( ~5 a  p
   在玉门,当地发改委相关人士则用已运行13年的甘肃省首批试验性发电设备来回击上述评论。事实上,上述多位企业负责人也提到了这个项目,他们认为,它是反驳有关“风沙破坏发电机”最有说服力的事实。
% R2 e/ T  F9 Y6 n% N: }/ o. i   上述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这4台发电机组,每台300千瓦,当时是洁源公司从丹麦引进的。从1997年到现在,它们都在正常运转,并随同后来的风电机组一起,并入了国家电网。
7 e" }/ p1 a7 @* h  ?   上述各企业负责人也表示,玉门每年的确有几次风沙,但都是来得快去得也快。风沙对叶片的影响,事实上证明并不大。仅有的粉尘污损,也在可接受的技术范围内,“这都是正常的情况。”
' }) h, F/ R' d& ]( W   穿越茫茫戈壁滩,途径中节能、大唐等所在的风电场后,昨日,记者在三十里井子看到了最早屹立在这里的这4台发电机组。记者在现场发现,由于其显得矮小,很容易与现在修建的风力发电机组区别开来。在机身上,清楚地显示着NORDTANK的产品标志。它们与现在的发电机组一样,仍旧在风中自由轻快地转动着。
7 F" J8 M. M) p7 M; o   另外,也有网友对工信部副部长苗圩的说法提出反驳意见,并质问:“你到过酒泉吗?你亲临过酒泉风电场吗?”但苗圩是否来过现场调研,当地多位负责人均表示没有印象。
5 r' ^/ p9 _! I  上述酒泉风电项目到底是不是“形象工程”?' ?1 N/ J' Z6 V4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武昌鱼 + 1 积极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3-17 11: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是不是面子工程?随着时间向前走, 大家都会看到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武昌鱼 + 1 积极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3-17 14: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建那么大的风力发电站,必定要占用很大面积的土地作为风场。那么这些风场的土地还可以做什么用途呢?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2 g3 l0 K4 q* P0 a* h
另外,风电的发电成本始终居高不下,这也是不能回避的。大家经常喜欢拿北欧和北美来比较,但需要知道,欧美国家的风力发电都是要大量从政府拿补贴的。; _: Z5 W) Z* h0 r1 ?- y' x
第三,风源不稳定、存在季节性,这也导致风力发电的质量不稳定,如果并入骨干网,有可能给主网带来冲击。
; Z! m; X2 K3 M- |! S第四,最近几年厉害一轰而上发展风电,相关企业难免良莠不齐,应该说存在着为数不少的投机企业和投机资金,一旦不能马上创造效益,对风电健康发展的后劲难免造成影响。
, N/ J/ Y+ p; X+ K; n6 W第五,一轰而上发展风电,相关专业人才缺口也很大,很多公司甚至是大公司缺乏人才和技术,这么大规模、这么多公司一起来开发风电,投资效益和运营能力都会打折扣。
 楼主| 发表于 2010-3-17 17: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建那么大的风力发电站,必定要占用很大面积的土地作为风场。那么这些风场的土地还可以做什么用途呢?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G3 \- H6 F+ o- }另外,风电的发电成本始终居高不下,这也是不能回避的。大家经常喜欢拿北欧和北美来比 ...5 v+ N: a9 q0 z: Y5 W, N
iso14000tc207 发表于 2010-3-17 14:31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这么大的项目, 外界有争议和质疑, 应该是好事, 问题帮着提出来了, 想回避也就难了.
发表于 2010-3-18 01: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国家扶持,有希望。
发表于 2010-3-18 05: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投资是国家的资金,利润大部分流入当地正 福的口袋.这年头说真话需要勇气的.
发表于 2010-3-18 13: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邢台
大项目都需要有详细的调研,三峡不就论证好多年吗,这个不知是否也有这样的论证。
发表于 2010-3-19 09: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这年头说句实话真的很难啊!风电本来在中国很多地区就不适合,例如东北,最低气温-40度,风机设备根本耐不了这么低的温度,甘肃风沙大,风机磨损严重,中国人就爱面子从来不从实际出发。拿国外发展风电的地区和我们对比一下,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3-19 11: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这年头说句实话真的很难啊!风电本来在中国很多地区就不适合,例如东北,最低气温-40度,风机设备根本耐不了这么低的温度,甘肃风沙大,风机磨损严重,中国人就爱面子从来不从实际出发。拿国外发展风电的地区和我们对 ...6 W" H; ?7 }8 ~) H5 ~
hot01234 发表于 2010-3-19 09:19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两会期间,工信部副部长苗圩批评中国风电产能过剩,并点名批评甘肃酒泉所建的千万千瓦级电站,而酒泉当地官员近日通过媒体驳斥了这一说法。但毋庸置疑的是,我国风电产能的确存在过剩,官方亦予以承认。( A9 k1 Y) h6 S  _+ v# }4 g# w' s
  不过风电产业最蹊跷的现象在于:这个配套电网至今不完善、大量设备闲置、上网价格被压低的产业,是如何一再吸引大型央企、地方政府挤破脑袋也要进入的?---------来源: 网易评论专题"中国风电, 受热捧的"亏本"生意"开题语.
发表于 2010-3-20 08: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扬州
这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一哄而上。
发表于 2010-3-20 08: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最看不惯有啥东西都一哄而上,不管适合不适合,浪费资源与金钱。
发表于 2010-3-20 19: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工信部副部长说风力发电工程多为形象工程,实在是愚蠢.
" C$ j$ ]/ s: b/ A总说国外好是什么意思,“国外有风地方没有沙”,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吗?
$ o% d. d2 f0 C“风沙对风力发电设备磨损非常厉害”,风力发电设备有什么零部件估计他不知道,风沙影响到哪些零部件他更不知道。非常厉害是个什么概念?* |$ P2 J+ s: f! c. a
有了风沙我们就不能防护而任由风沙去破坏?( T, D  b" |4 M+ B
照他的意思,中国不用发展风电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11: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本帖最后由 lfjliu008 于 2010-3-22 11:26 编辑 8 {) _; M, _' ~4 s- {' q# J& u
两会期间,工信部副部长苗圩批评中国风电产能过剩,并点名批评甘肃酒泉所建的千万千瓦级电站,而酒泉当地官员近日通过媒体驳斥了这一说法。但毋庸置疑的是,我国风电产能的确存在过剩,官方亦予以承认。
# u9 @8 O" ]3 p4 u! e' \" w  不过风电产业最蹊跷的现象在于:这个配套电网至今不完善、大量设备闲置、上网价格被压低的产业,是如何一再吸引大型央企、地方政府挤破脑袋也要进入的?---------来源: 网易评论专题"中国风电, 受热捧的"亏本"生意"开题语.
. j+ H4 \% @* Z: g, v8 glfjliu008 发表于 2010-3-19 11:56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9 ?" P# b$ p4 k  Y
& P: n4 j, ?! n' p

: H( E0 G  o/ b4 N% b转贴, 网易评论专题"中国风电, 受热捧的"亏本"生意"第一部分: 政策信号: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 J. Z1 K* o# A1 X4 l6 I+ k------# }- B( l* l2 I8 O
-------
; c) I, L. U. q& S政策信号: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7 Y) ^, {- b- K4 x, T# i! N. L
. {% b1 r: V; m! M" C
   风电产业处境尴尬 + L1 e1 `* {) w- J$ l% I$ Q
  
8 P9 z* p( y! O6 _8 j   一个人装修房子,当卫生间的所有卫浴设备都安好后,却突然发现没有打通下水道。风电产业就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大量风电场建成后,却苦于找不到接入电网,产出无法送到用户手中。这种尴尬显然不是无知与疏忽大意能解释的。
( i* [/ O$ B; B  实际上在2003年之前,我国的风电产业发展都还处于平缓状态。1985年,我国开始相续引进丹麦、德国等国家的风电设备,但只是小范围试点。1995年,原电力工业部曾提出2000年风电装机量达到100万千瓦的目标,但2004年却只完成了76.4万千瓦。可仅一年后,这个数字就变成了126万千瓦,4年后突破894万千瓦。而如今内蒙、甘肃等省的胃口已经奔向千万千瓦去了,甚至连云南这样不具备风能优势的省份也上马项目。 + R1 q9 v; a+ Y2 |4 s/ O2 C

# e6 d+ y1 v: n, o% _3 r2 o  04年前后,政策刺激下疯狂上马  
% ]$ D/ B' ]" u2 f  2004年前后是中国风电产业的转折时刻,相续有政策利好释出。在“十一五”的风能指标计划中,国家计划推出10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
! H, i  r* }+ a9 w  而发改委亦打破特许,下放了5万千瓦级以下项目的审批权,这实际上给地方开了一个口子,很多地方政府将风电项目拆分成若干个小于5万千瓦的项目,以此逃避审查。据报道,内蒙古一地方政府就将一片40万千瓦的风电场,拆分成8个4.95万千瓦的风电场核准给同一家公司开发。 9 }% @, W- e2 |2 s- @! D
  地方热衷风电项目最重要的原因,是2006年国家颁布的《可再生能源法》,其中对风电项目的扶持多少有过头的嫌疑,该法要求:电网企业应当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为了支持新能源发展,新能源发电的上网电价也比传统电源要高。这种扭曲价格的政策行为,给予了风电投资者们极强的信心。产多少卖多少,这是天下最大的好事。
% J  P6 k) C4 Y- ~6 n7 l0 R* J/ ^9 j- s
   虽然亏损,但仍趋之若鹜 5 V+ o0 r0 V/ O: a
   风电突然“发力”始于2005年国家可再生能源法的出台。这部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法律给风力发电产业描绘出了一幅美好的前景。各大公司像跑马圈地,一窝蜂地上,争项目、争设备。趋之如骛的投资者在招标时亮出“跳楼价”,使很多风电项目仍处于亏损状态。
$ D1 ]3 @( @6 b; x4 Y& T  风电产业政策有着极强的计划色彩,这使得国内不少风电厂距离电网都有数百公里的距离,管道建设需要费用。高额的输电成本和低廉的买电国家定价,电网巨头们对此自然没兴趣,因而政策优惠就很难落实到风电企业上。
/ P5 |4 d9 G9 O" y. e8 X  根据2009年电监会《中国风电发展现状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多数项目等效满负荷运行小时数远低于设计值,但这仍未能阻止风电热。据悉,山东鲁能、三峡等大型国企都有意将风电作为未来重要业务。而内蒙古更制定了2010达到500万千瓦的目标,有意思的是中央对内蒙的规划才100万千瓦。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11: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转贴, 网易评论专题"中国风电, 受热捧的"亏本"生意"第二部分: 碳交易:新的救命稻草?
; c$ \6 m( m9 C* i7 `-------& g1 l, U3 j1 \+ J
-------& j. ^1 Y$ l& l4 {
! r: _1 i7 J" D" a* G
碳交易:新的救命稻草?
7 y, K7 j1 S" z3 X7 c# n' q9 E0 o( s
5 ~( U( X1 X; g3 z碳交易或成风电新的救命稻草。 5 q; N' A8 k  }- K4 w2 v% S

4 h- H9 w0 |2 B6 P6 b. g6 K  是什么原因驱使它们去做这笔看似无利可图的买卖呢?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国际间碳交易。在全球减排的趋势下,中国风电又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 g4 E/ p' X3 ]* Q   2005年开始的“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下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弹性机制。因为有些发达国家不愿降低生活标准,且通过技术减排的空间已经很小,于是该机制允许一些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来抵消自身的减排指标。具体而言,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的项目能得到认证并证明其达到了减排效果,便能得到减排认证,一吨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等于一个减排认证。而发达国家为每个减排认证所支付的价格在10到15美元之间。 8 k. Z6 @! D2 K# h  G" e; W
  据分析,中国已成为这项机制最大的受益者,共获得了1.53亿碳信用额,占到了“清洁发展机制”所发放认证的一半以上。中国众多企业从中获利,比如重庆市的企业,截止去年底,该市企业得到联合国认可的减排总量为184万吨,以时价计便可获得碳交易1.25亿元,除此之外,他们还有30个项目近860万吨的减排量正在等待联合国认证,这笔钱共值5.85亿元。而重庆并非申请获得碳交易最积极的省份。
3 P( B: Y' v1 M& N. E
/ V1 T  w- n8 A" L1 |   中国风电从减排中尝到“甜头”
+ I: ]0 k! ~& Z   风电行业作为新能源产业,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创收机会,实际上行业内对此也毫不避讳,在行业网站中国能源网的一篇报道中,文章开宗明义写到:投资新能源项目,不仅利于环境,还能通过碳交易创收。该文介绍:浙江省第一个大型风电项目——慈溪风电成为新能源“绿色效益”的受益者。该风电场已累计发电7000万千瓦时,碳交易创收约445万元。
; ?' R3 u1 e; o1 t, w  在具体执行中,该厂的减排量计算,是以厂实际发电量作为依据,据测算,慈溪风电场一期风电项目全年可发电1.1亿千瓦时。与相同发电量的燃煤火电比,每年可节约标煤3.18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9万吨,节约淡水27万立方米。换一句话说,在单位产量所获得的减排量不变的情况下,你的产量越大,获得的减排量就越大,碳交易的收入就越多,这无疑有利于中国风电业的建设热情。
: E% D9 k8 ^" c; }8 R. y2 r- t/ E& o  在许多风电行业网站中,探讨企业如何从碳交易中获利的专题文章还有很多,可见中国企业对此的热衷。
& I4 }. v# s: R/ \ % K: q& N- a5 C; d$ k
   联合国指责中国企业骗取资金 * L* z# v7 S2 P. u2 i
   从各种新闻报道来看,中国部分电企进入“清洁发展机制”的目的本末倒置,“清洁发展机制”的一个原则是,该项目必须证明在没有外部投资就不会开展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认证。也就是说,发达国家给中国提供资金,目的是帮助中国发展本来不能发展的节能产业。但中国部分企业却将国外资金当成了发展风电的一个补充或投资,甚至借此盈利。
1 u5 h9 f9 h7 y+ t* V* R   国际上对于中国的质疑一直没有停止过,终于在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前夕,联合国停止了对中国50家风电项目申请信用额度的审批,这50家企业多数为大型国企及其下属公司。
8 ^! Q2 h+ y, F" U   联合国专家怀疑中国正在利用产业政策来骗取碳交易资金。事情的直接起因,是2009年7月发改委对风电电价的新规定,该规定实行定额上网电价,取消了招标制度,四类资源区标杆电价分别为每千瓦时(度)0.51元、0.54元、0.58元、0.61元。据报道,有联合国专家认为,该规定是在有意降低上网电价,从而加剧风电行业的经营困难,使得众多企业符合“清洁发展机制”的门槛。
+ X2 X5 w! a7 g- `2 m: S( u" C. C   中国对此自然是强烈反对,并强调调低电价,是出于宏观调控的考虑,与获取资金无关。这场风波随着哥本哈根大会的落幕而暂时平息,但它也有助于人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上网电价不高,企业利润率低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企业愿意投资风电,而且多数为大型国企。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11: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转贴, 网易评论专题"中国风电, 受热捧的"亏本"生意"第三部分:  产能过剩遭遇的尴尬 % |, }! z9 C5 _7 x. z+ M* }# n
-------
. Z6 }6 c1 x/ `' H4 p7 j-------
+ p- A, d0 L; F1 b/ Q7 u1 f4 {# t, J0 R- O- G; F
产能过剩遭遇的尴尬  9 i5 p6 f3 C) b) w" |$ y; V) D5 D% H
* E+ Z! J  F% `9 P/ d6 _- S% ~2 B; u0 ^
   至少三分之一设备闲置
1 B4 E5 P9 _& N2 D7 O7 V/ u' I
) E; s+ z  i* v5 `% L0 Z  M' y  前文已经说到,我国大量风电项目距离电网过远,而与火电并网也面临重重技术困难,至今难以克服,这使得多数项目处于闲置状态,譬如内蒙卓资县去年总装机容量达到10万千瓦时,但由于电网送出系统的能力太差,电厂发出的电在当地消化不完,外送也送不出去。近一半的风电机组闲置,只有2/3的风电能够上网。
) F% S0 A, A0 j   内蒙古发改委官员曾透露:“目前内蒙风能资源的格局是:1/3已开发、1/3在开发、1/3被闲置。”三分之一闲置,这也和全国其它省份的状况接近。 8 S* i9 T6 O! ~* R* i0 y

% ]# ~1 e0 F5 k) z4 Z   违背“厂网分离”原则
6 S: D; h1 ]: `1 V+ G. C5 p   由于风电发电量较小,约相当于火电同等装机的40%左右,在相同电网等级条件下,对风电的线路投资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网的投资效益。因而电网公司对为风电新增线路并不积极。在这种情况下,不少风电厂采取了变通手段,他们邀请电网巨头们入股风电项目,直接参与电场投资,用利益捆绑来促进他们对电网的投资。然而这种变通手段,显然与“厂网分离”的电改方向违背。
- l* q( Z$ L8 n' e8 M. ? 2 v: C; _: s, u* B' a5 H- I
  威胁电网稳定与安全 : U7 i6 @+ z- i" w' \5 Q8 t
   另一个常被人们忽视的威胁是,现有电网的格局,使得风能反而影响电网的稳定。  
0 l* w8 @+ ?" E% {+ R7 b9 O   原则上,风电占电网的总量不能大于5%,一旦超过,就会影响电网质量,其原因很多,比如风电不像火电、水电一样稳定,风电依赖自然风,总是时有时无。此外,我国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如内蒙、甘肃,而这些地方往往是电网覆盖面最低的,国家电网专家胡兆光就表示:“这些地方一旦电场同时发电,当地电网就将崩溃。”  3 u7 h" q; @. t; q: E  |
  尽管国家电网已经承诺了要在这些地区建设更多电网,但建设速度,恐怕很难赶上风电的发展规模。
" u' C+ _, a- e( Y 3 S8 C1 {: W. ^0 p" ~" [$ Q
  更尴尬的是,它或许并不环保
' p7 k# }; w; Y. U   现有电网不能吸收足够风电还产生了另外一些尴尬,前文提到了最近引发关注的酒泉风电厂,酒泉市计划到2015年安装总发电能力为1270万千瓦的风力涡轮机,甚至超过中国当前的核电能力。但与此同时,由于担心风电的输送不足,当地政府遂准备建设920万千瓦的新燃煤发电能力,以备不时之需。为发展清洁能源而准备高污染的燃料做后备,这局面多少有些喜剧效果。而据一些专家的分析,酒泉市这些新增燃煤的发电力,已相当于匈牙利的全国发电能力。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11: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转贴, 网易评论专题"中国风电, 受热捧的"亏本"生意"结尾语5 T/ N* w' T9 s2 D! i+ U' I
-------
( U, E  ], Z1 x2 a-------3 u& W4 e$ M! J' @, x
4 w4 b6 U* f, N% W
    风能产业最大的悖论在于,由于配套电网等因素的不完善,这并不是一个能赚钱的行业,但仍然有大大小小的资本进入,且愈演愈烈,作为风电产业主管部门的工信部,已经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对过剩的担忧,但这样的呼吁似乎无济于事,在联合国对中国碳交易收紧的情况下,风电行业投资热的秘密究竟在哪里呢?
发表于 2010-3-23 18: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廊坊
一切的技术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关键就是发出这么多的电量去到那里消费掉!
发表于 2010-3-24 15: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本帖最后由 lilin2010 于 2010-3-25 08:39 编辑
9 n" {6 `6 d, h$ t
转贴, 网易评论专题"中国风电, 受热捧的"亏本"生意"结尾语3 d, C  M& W/ U3 F
-------4 m9 D) h, `  D' u: n3 Q" x
-------- w( s  a! Q4 |4 e2 p; P
  B2 A4 n: D1 w* j7 N7 \
    风能产业最大的悖论在于,由于配套电网等因素的不完善,这并不是一个能赚钱的行业,但仍然有大大小小的资本进入,且愈演愈烈,作 ...
& y/ }* G1 Z9 b& _lfjliu008 发表于 2010-3-22 11:22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明知是亏本生意,大家却抢着做,确实有点令人费解, 怎么会这样呢?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