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3天前
查看: 3529|回复: 21
收起左侧

[已解决] 淬火后组织问题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5 11: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德国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想请教个问题,就是淬火之后中心残余组织问题。! k$ n8 m  K9 i9 I( ^' L2 N
我们公司使用的材料是弹簧钢,C含量在0.38-0.41之间,si在1.5左右,Mn约0.6,还有极小的P,S。) k# i0 E2 q' U3 O( v
热处理工艺为加热至910度,淬火,淬火介质为水基淬火剂,温度为40度左右,请问淬火后中心残余的白亮色组织是什么?( r: \& j/ l/ ~; B
有人说是残余铁素体,有人说是残余奥氏体?, O" X2 V" F. W
谢谢!
发表于 2010-1-25 12: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应该是铁素体
发表于 2010-1-25 14: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台湾
1# 0909091 1 Y+ n) V* g' @% B: ~6 N/ E2 P
残余奥氏体較有可能
发表于 2010-1-25 17: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湘潭
如果是铁素体一般旁边会伴随着黑色的屈氏体 贝氏体等其他组织7 W' N+ h3 J6 g+ o' w
如果是残余奥氏体一般旁边是马氏体
- D: {6 i+ ~, ?7 g1 I) M由你上面的已知条件(中碳、低mn)来说  铁素体可能性比较大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tdragonfu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25 19: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太原
铁素体铁素体
发表于 2010-1-26 10: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应该是残余的奥氏体,淬火后,粗大马氏体组织使钢件淬火态微区内应力增加,微裂纹增多,零件的变形和开裂倾向增加;由于奥氏体碳浓度高,马氏体点下降,残留奥氏体量增加;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tdragonfu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26 14: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宝鸡
请上传相关照片,否则不好判断?
发表于 2010-1-27 21: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对中低碳钢而言,应该是铁素体.
发表于 2010-1-27 21: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请问楼主以上您描述的组织有对工件哪方面造成影响
发表于 2010-2-2 23: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工件的厚度有关,一般来说心部应该是铁素体,工件比较厚的话也有可能产生白色羽毛状上贝氏体,最好上传图片一看便知
发表于 2010-2-3 09: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如果冷却速度慢没有淬硬,有铁素体的可能性。& A. |6 J3 H: Y) ^, N+ g
但据楼主所说的情况:中碳910度水淬,一般来说应该是残余奥氏体吧。
' M; Y; b: x$ T) u5 L+ Q. t7 q7 D γ→M+残余γ
. k/ _5 y& F1 K7 {0 h5 U( D供参考。
发表于 2010-2-25 08: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应该是残余奥氏体
发表于 2010-2-25 11: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传金相图片吧
发表于 2010-2-25 12: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水淬,冷却速度快,一般来说是残余奥氏体。3 M  @2 `# v, D/ C. W  k% H6 e* D
γ→M+残余γ
发表于 2010-2-25 12: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忘写了,上面只是根据经验推测的意见。如果有条件,可取样进行X线扫描,看看有没有奥氏体γ。
发表于 2010-2-25 16: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宁
弹簧的线径相对于其它工件的厚度来说应该是比较小的,从工艺上来推,淬火时如果冷却速度比较快,会造成奥氏体无法完全转化成马氏体而形成残余奥氏体,残余奥氏体与铁素体组织颜色一样也为白色组织,可能就是残奥。
发表于 2011-7-15 20: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910加热,材料应该完全奥氏体化了,弹簧钢的工件可能也不会太大,又是水淬,淬透性应该是没问题的,因此,不太可能是铁素体。
发表于 2011-7-18 16: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同意楼上的,加热到完全奥氏体化温度,淬火介质为水基淬火剂,冷却速度比清水冷却速度慢,组织没有完全转化,所以说是残余奥氏体
发表于 2011-7-30 11: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新乡
说没有用,有金相照片就有依据了。
发表于 2011-8-3 17: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在淬火组织中,出现白色的小块状物,有可能是铁素体,也有可能是碳化物,还有可能是残余奥氏体,甚至几者都有.
, p- h) l( f7 c在亚共析碳钢中,出现白色块状物,只能是铁素体或(和)残余奥氏体(若碳含量低于0.4%,只能是铁素体).+ N; a: }2 x8 K
但残余奥氏体是过冷奥氏体转变后的剩余产物,因此其只能分布于马氏体针的间隙.+ [& T0 D, L, W2 i) |0 O' I4 I
铁素体由于形成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分布形态:加热不足形成的未溶铁素体,其分布多呈弥散分布的碎块状;
9 V  V# o- v$ v' @% o冷却速度不足形成的先共析铁素体,常呈网状或断网状,有时由于数量极少,还不容易发现其有向网状发展的颗粒状物.
发表于 2011-8-3 19: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此材料中碳中硅低锰,硫磷可不予考虑。
! Y; p1 r4 |9 Q( g" K1.中碳:对于亚共析钢来说,随含碳量的增加,组织中珠光体含量增多,铁素体含量减少。但同时最终形成碳化物的可能性也再增大。- U0 p2 {3 f: K7 `
2.中硅:硅的作用是降低材料的淬火温度,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和抗氧化性。; I$ ^' E3 D$ F. C
3.低锰:含锰弹簧钢中锰含量为0.6---1.3%,处含量下限,对材料性能影响有限。但锰能提高钢的淬透性、加快奥氏体的分解速度。( t3 @7 U' `) _& n% E" L
4.由于材料截面积较小,保证了材料的完全淬透。6 K6 _4 u; m  b/ k) l
5.从理论和实际来分析,中心残余白色组织到底是铁素体还是残余奥氏体呢?其中,含碳量较低是形成铁素体的内因,而完全淬透是形成残余奥氏体的内因,那么,哪个因素更重要那?那还得再分析。C含量在0.38-0.41%之间,小于且接近完全形成铁素体碳含量的临界含量(0.4%),按理推断,应该是铁素体。但此例中,完全淬透所起的作用要更大些。由此推断,白色组织应为残余奥氏体或残余奥氏体加碳化物。
发表于 2011-8-3 19: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由此推断,白色组织应为残余奥氏体。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