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楼主: eric.bo
收起左侧

[讨论] 关于液压锁实际应用的原理图大家看一下(热烈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3 10: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感谢大家把这老帖翻出来讨论,回帖说的都很细,原图中用的是手动换向,手动换向时,换向时间,换向速度都不同,当无杆腔做功时,手动换向保压,这时理论上无杆腔是一直加压的,直到节流节止时为止,应该说系统保压是能够完成的,不会因为关闭时间长短使液压系统失灵,而当手动换向阀前端,因各种原因失压,而手动阀本身也有泄漏时,液压锁就人启动,防止液压缸下落,这时的液压锁时起到安全作用的。其实液压锁在应用过程中,是有很多用法的,一个液压元件,我们要活用它,不能总是按部就班的来用。在这里不是要锁它而是能锁它。乱说一通不一定对,希望多多指教,再谢谢翻出这个帖子的老兄,让我学习了。
发表于 2009-8-4 0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这个讨论非常好,建议加精华。
发表于 2009-8-7 17: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恩 赞成25发 没错,,
发表于 2009-8-7 23: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我认为Y型阀好一点,如果要考滤油泵起动时处于泄压壮态的话,就只能选用M型阀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10: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江门
感谢大家对这个帖子的关注,这个帖子发这里有两年了,大家一直都在讨论,对参与的坛友表示感谢,我重新从头看了一遍大家的回复,小结一下吧,但是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见识的也不多,只能将各位的观点摆这里,做为大家的一个参考。扩展一下知识面。
6 r% S+ E' J' F1.首先说一下液压锁(双向液控单向阀)常用的组合是H或Y型方向阀+液压锁,用Y型阀最好。这是教科书上和老师教的。也是最常用的。各位坛友也都一致认同的。
+ r8 {. p. D7 R2 F# L2.书上的原理图用到M型方向阀+液压锁的用法,从大家发表的观点看,也是没问题的,我总结一下大家对这样用法的看法:
2 F/ k) p! x' N1 Y 首先这四个油缸是串联的,这应该是考虑到实际应用,包括制造成本及结构设计,尽量使系统简单,而采用的,为了防止系统发热,采用了M型阀,是油缸不工作时,全部回油箱。
/ j( U  V9 ^) W3 ~第二,就是这四个油缸是竖直工作的,考虑到安全方面的因素,使用液压锁来防止在换向阀换向时,油缸由于自重而导致下滑,造成误动作而出事故。
+ M, i5 C/ v- d# G: _第三,由于每个油缸的动作依靠手动换向阀来控制,为了减少操作开关,以及手动换向阀换向时间比电磁换向阀时间长,故而在使用M型换向发后,再增加液压锁,以保证安全。同样是出于安全考虑。
6 o  ~1 n+ y5 M第四,在这个系统中,对四个油缸的锁紧要求应该不是很高,允许液压锁及M型阀有一定的内泄漏。
# }& m- L+ ~7 {; ]/ F- t& J4 V# s# O
3.大家说道液压锁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配合的,总结大家提到的,有O型换向阀+液压锁的,和M型液压阀+液压锁的,希望大家能把实际使用的案例多讲讲,如果可能,多多分享给大家啊。另外大家有说到工程机械中经常用到这两种组合,可惜我对工程机械不熟悉,没这方面经验,不敢妄下结论。* R3 {: o  W6 S: P
4.关于液压锁的用途,主要是用来锁紧保压及定位用,对要求保压压力及定位要求比较高的,推荐使用Y型方向阀或H型。对要求不高的考虑安全及实际应用及结构设计方面的,可以考虑选用别的机能换向阀来组合使用。这里又提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常说的按照工况及结构设计要求,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组合。实际应用中能达到我们最初设计构想即可以了。引用74楼shifeng18回帖的一段话“液压设计不能循规蹈矩、一成不变。搞机械设计、电气设计、液压设计首先是搞清楚动作目的、环境要求。至于使用什么方式实现是各显神通、各有千秋、途径广泛。”
! \0 O0 c$ P9 L& K& l4 j! q只能总结这么多了,其实不能叫总结,只能是小结一下吧,希望大家能够提供更多的案例来讨论,扩大坛友的知识面,在不同领域,可能应用有所不同。再次感谢大家!!
发表于 2009-8-8 11: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我有一次实际的经历。我们一个系统对保压要求不是很高,只是对位置有所要求。起初用M型机能16通径电液换向阀,不带液压锁。结果M型的过渡机能是H型的,当设备运行到头的时候,会出现换向瞬间下移一点,当时公司没有过渡机能是O型的,就用了一个液压锁,也能锁住,消除了电液换向阀在换向过程中的泄压,及位置下降。但是整个系统噪音相当大,造成管路振动严重。最后还是换成O型机能的才好了!
发表于 2009-8-14 18: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廊坊
这么用理论上不行,实际应用没什么问题的,这还用讨论什么呀,实践出真知。
发表于 2009-8-15 14: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很好的帖子,关注了很长时间,y型阀配合液压锁其实也只是多种工况中的一种应用,楼主发的图,自有适合它的工况,发热小,等等优势以后的实际应用完全可以借鉴。) a& O1 s  Y+ i, d/ Z
     tiger524朋友提到的T口承压问题,我也有同感,也考虑了很久,此方案也许只是工作压力不太高的情况下的一种选择。
发表于 2009-8-15 17: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原帖由 奥凯 于 2007-7-17 12:05 发表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0 _1 u: h9 @. f0 a) [0 N" N
4 k/ I0 N2 u9 d
7 R( @5 a' k& E# U4 t0 ]( Y个人认为:搂主对液压锁的使用的理解有些片面,有点犯教条主义。用M ,O 型还是用Y型视工况而定,有些场合液压锁适合配M ,O 型有些场合液压锁适用配Y 型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因你用筷子吃面,就不让我用勺子喝汤。
同意这个观点,因为我在张利平的液压气动技术速查手册上就看到过这样的O 型换向阀与液压锁搭配使用原理图(医院里面的X光机透视站)
发表于 2009-8-16 15: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M型换向阀中位不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因此,对于中高压系统不可用,只能用于低压系统。
发表于 2009-8-17 05: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尼日利亚
我熟悉的好几种工况的液压锁也是用Y型的。至于道理嘛我赞同HWXIE721说法,必须保证液控单向阀的控制口泄压。
发表于 2009-8-17 10: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楼主既然看书了,就应该把选用M型阀的目的说出来啊,里面讲得很清楚了的.
4 o4 [1 l3 m6 W+ |  ?; k" a( }/ M8 @这个油路的工况执行元件可以单独动作,相互之间不影响,9 P5 l; P4 f5 |/ `: W0 M/ S
当然,里面也没说压力多大.
发表于 2009-8-18 09: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应该是根据系统流量和流速来的,回油速度背压考虑,,Y型中位回油背压大的情况下不要谈保压,O型加电磁溢流,也是常采用的,其实书是死的不能一概而论,看工况和实际使用状况
发表于 2009-10-3 19: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精华就是不一样,不过目前我只能看看大家精彩的讨论了,节日快乐。
发表于 2009-10-15 09: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用Y型的,80的缸托400公斤物体12小时没有明显位移。
发表于 2009-10-15 10: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使用M型机能的换向阀加液压锁可能会在液压缸停止时出现反复的抖动几次才能停下,这就是液压锁的控制压力没有及时卸掉造成。
发表于 2009-10-15 11: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本人认为这是可以的,因为液压锁是需要一定压力才能打开的,因此在方向阀关闭的过程中方向阀还未换到中位液压锁已经关闭(这要看液压锁和阀的反应时间,如液压锁不能及时关闭,则M型肯定不好),不涉及液压锁不能回油的问题。不过习惯上的认为还是Y型比较好,能确保方向阀关闭后液压锁回油压力快速到0,而M型则在方向阀关闭后存在油路的残存压力,需要一定时间压力才能卸掉,虽然不影响液压锁,但在有些特殊环境下,这个压力达到可以打开液压锁,就出问题了。7 p0 J$ \+ e& U$ \" |
愚见,请多指教6 e3 V+ q# m" u" B

# q! B1 M; {7 K[ 本帖最后由 memfei 于 2009-10-15 11:31 编辑 ]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0-15 20: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不要迷信书本。尽信书不如无书!

有的书上的内容,一看就不是工厂里真正搞过液压的人写的,是学院派的老师们写的,没有什么实战经验,所以....& r: `: }5 j: h
尽信书不如无书!  好多东西,一定要自己真正搞过才知道!  工厂里搞液压的师傅是最好的老师!; N  u3 E5 f( h; A% a% v
7 X5 b/ q$ m6 [
张老师的这种画法本意是能用于多缸的一种状态,并在不工作时实现泄荷。2 u, b( m1 D+ }; b
但实际上,这种情况下液压缸不动作时,只能采用由溢流阀实现保压状态下的流量泄荷!(由于是靠溢流阀实现保压状态下的泄荷,有溢流损失,有发热情况,这是其唯一缺点,又需要靠冷却来实现。)9 A$ ^8 d2 w: ^

2 q3 b- ?9 v+ v- F[ 本帖最后由 aa9f9 于 2009-10-16 08:09 编辑 ]
发表于 2009-10-15 22: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三明
液压锁当然配用Y型的换向阀好,但在像这种串联油路方式用Y型就无法实现了。用M型虽然实现了串联油路但也只能是控制个缸的换向阀依次动作才能使各个油缸达到使用效果,根本不可能会同步。这个应该是个可分为四层升降的平台,靠四个油缸逐个升降来达到一定高度的控制油路。
发表于 2009-10-15 22: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原帖由 zhangbo2140 于 2009-8-3 10:40 发表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 P& A, k2 S$ b6 `5 |感谢大家把这老帖翻出来讨论,回帖说的都很细,原图中用的是手动换向,手动换向时,换向时间,换向速度都不同,当无杆腔做功时,手动换向保压,这时理论上无杆腔是一直加压的,直到节流节止时为止,应该说系统保压是能够完成的,不会因为关闭时间长短使液压系统失灵,而当手动换向阀前端,因各种原因失压,而手动阀本身也有泄漏时,液压锁就人启动,防止液压缸下落,这时的液压锁时起到安全作用的。其实液压锁在应用过程中,是有很多用法的,一个液压元件,我们要活用它,不能总是按部就班的来用。在这里不是要锁它而是能锁它。乱说一通不一定对,希望多多指教,再谢谢翻出这个帖子的老兄,让我学习了。
. E) z1 k; A' y: m0 ~0 B
基本上是我所想说的
发表于 2009-10-15 22: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原帖由 aa9f9 于 2009-10-15 20:58 发表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7 L4 Q  l+ R* M4 z* X" U1 v有的书上的内容,一看就不是工厂里真正搞过液压的人写的,是学院派的老师们写的,没有什么实战经验,所以....( P3 i$ F0 J/ x% z
尽信书不如无书!  好多东西,一定要自己真正搞过才知道!  工厂里搞液压的师傅是最好的老师!
7 o: }7 G0 s( @1 X
; [5 k, z  ]1 J张老 ...
从相关标准上可查出! Q! ^# {  y( N% T/ a
O型中位机构泄漏量是相当大的,可以认为是Y或者什么的4 v/ A' ]  v$ A3 \& c
你考虑得太理想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0-16 08: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原帖由 日暮彷徨 于 2009-10-15 22:52 发表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 D3 B0 r& @0 P9 R从相关标准上可查出, O& T$ \$ q( o8 Q! P/ _9 f4 |
O型中位机构泄漏量是相当大的,可以认为是Y或者什么的" R: H, h! a0 X8 Y, g
你考虑得太理想了

" n% W& ~; X- A6 H
7 G% r0 H8 ^4 _' e! C+ `; T/ |$ G+ F+ [+ {: Z4 Z% L: ]

, m$ g$ S$ q" y. @^_^,谢谢夸奖!
9 B7 D1 _/ K/ a: a* l现在基本好多液压书(包括教材)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只有经过实际经验,才能出真知!
发表于 2009-10-27 15: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关于液压锁的问题

我用E型电磁换向阀锁住了,但是我用E型电液换向阀却锁不住,所以E型阀可以用,但不知为什么电液却锁不住
发表于 2009-10-27 15: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液压锁问题

我在设计中叠加式液压锁有与E型电磁换向阀用,可也有与Y型用的,我想请问高手,这二种情况在什么工况下用?
发表于 2009-10-27 16: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论坛中这种帖子要是再多一点我一定会天天泡在上面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