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11天前
查看: 1706|回复: 1
收起左侧

[讨论] 关于轴承问题的终极解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3 20: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X$ e9 n. ?2 }* J: K8 C

2 T$ i1 m+ L) U9 N% I9 z5 t2 G9 |
" c$ g7 e! ~2 }' j/ C$ K关于轴承问题的终极解剖轴承属于精密零件,因而在使用时要求有相当地慎重态度,即变是使用了高性能的轴承,如果使用不当,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性能效果,而且容易使轴承损坏。所以,使用轴承应注意以下事项:
! p& b! Z" A( j一、保持轴承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
, @# ^* Z1 X7 y4 j) R7 m' f即使肉眼看不见的微笑灰尘进入轴承,也会增加轴承的磨损,振动和噪声。/ e& \4 {) t4 a  o

: {- w0 q3 r5 a; S1 [: ^二、使用安装时要认真仔细& h% A; [7 U: U3 X: P) c
不允许强力冲压,不允许用锤直接敲击轴承,不允许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7 R$ Q3 h5 D+ K5 r5 X1 Y" q
三、使用合适、准确的安装工具9 v$ ~$ w' P/ t' @# a
尽量使用专用工具,极力避免使用布类和短纤维之类的东西。
/ _3 d5 W" T+ ~# A* |  E四、防止轴承的锈蚀  x9 y! o  f3 F
直接用手拿取轴承时,要充分洗去手上的汗液,并涂以优质矿物油后再进行操作,在雨季和夏季尤其要注意防锈。% j# R6 U2 v* l, V, ?3 `9 J' K
  不过,在某种特殊的操作条件下,轴承可以获得较长于传统计算的寿命,特别是在轻负荷的情况下。这些特殊的操作条件就是,当滚动面(轨道及滚动件)被一润滑油膜有效地分隔及限制污染物所可能导致的表面破坏。事实上,在理想的条件下,所谓永久轴承寿命是可能的。6 t/ v- Y) @/ ^8 v$ C) d! E

! H" b! C. j  Y( j8 W轴承寿命' q  [# V) N7 O% k/ I" n2 _" g) a
- w; w' f# x- [7 S
  滚动轴承之寿命以转数(或以一定转速下的工作的小时数),定义:在此寿命以内的轴承,应在其任何轴承圈或滚动体上发生初步疲劳损坏(剥落或缺损)。 然而无论在实验室试验或在实际使用中,都可明显的看到,在同样的工作条件下的外观相同轴承,实际寿命大不相同。此外还有数种不同定义的轴承“寿命”,其中之一即所谓的“工作寿命”,它表示某一轴承在损坏之前可达到的实际寿命是由磨损、损坏通常并非由疲劳所致,而是由磨损、腐蚀、密封损坏等原因造成。! G0 b2 N' d7 t! S
- Q: x$ T0 ]7 q& p& h; k
为什么轴承会磨损坏?8 G0 M" t: d2 A1 \

/ Q: }: L! ?. t  仅有部份的轴承在实际应用中损坏。+ Z5 b  Y& B8 ~/ }1 A/ C( q' I
  大部份的轴承抽坏的原因很多——超出原先预估的负载,非有效的密封、过紧的配合所导致的过小轴承间隙等。这些因素中的任一因素皆有其特殊的损坏型式且会留下特殊的损坏痕迹。因此,检视损坏轴的承,在大多案例中可以发现其可能的导因,大体上来说,有三分之一的轴承损坏导因于疲劳损坏,另外的三分之一导因于润滑不良,其它的三分之一导因于污染物进入轴承或安装处理不当。
9 y. T; p+ o7 k  j; s$ B9 G然而,这些损坏型式亦与工业别有关。例如,纸浆与造纸工业多半半是由于润滑不良或污染造成轴承的损坏而不是由于材料疲劳所致。 & _* E1 q- z9 q) x5 T: N
对策- B2 ]- L( O" A
损伤事项    原 因    措 施
% p4 b; G1 V# w- d$ l' y剥离    载荷过大。安装不良(非直线性)4 k2 x  j5 l8 @) T, s- O
力矩载荷 异物侵入、进水。
$ T# R9 N% A: b" y1 G& a+ F润滑不良、润滑剂不合适
, S; \$ j. T- m; ]7 h2 I轴承游隙不适当。轴承箱精度不好,轴承箱的刚性不均& Z8 \' o5 [: F# P- V3 h+ s# n! A
轴的挠度大 生锈、侵蚀点、擦伤和压痕& t8 d% x% N+ _
(表面变形现象)引起的发展。    检查载荷的大小及再次研究所使用的轴承
6 Z" y) T# U8 H2 z改善安装方法
" e& F  X& [/ [0 {0 d& M改善密封装置、停机时防锈。! ]. Y  Y' k9 q% F+ n
使用适当粘度的润滑剂、改善润滑方法。
+ [' ^1 P# E; e, j: f检查轴和轴承箱的精度。
# D6 p; M% s1 n( o) O% L; F, P$ X检查游隙。- r% l6 U& _! _9 u% i
轴承在承受载荷旋转时,内圈、外圈的滚道面或滚动体面由于滚动疲劳而呈现鱼鳞状的剥离现象。        0 [' N; G( I" u+ w6 M
剥皮    润滑剂不合适。
. s3 o6 i) V/ H6 f% D7 P异物进入了润滑剂内。, T5 {  v9 x5 h/ {( b
润滑剂不良造成表面粗糙。# T- x* F, H" H6 B( O
配对滚动零件的表面光洁度不好。    选择润滑剂
+ o2 p" g# v; y, y- X- b改善密封装置! n; z' L  F$ F
改善配对滚动零件的表面光洁度。. m2 o9 U7 m+ b$ ?) [, |
呈现出带有轻微磨损的暗面,暗面上由表面往里有多条深至5-10m的微小裂缝,并在大范围内发生微小脱落(微小剥离)        
1 S; {7 V( Q( \1 [' r, o( m7 ^断裂    安装时受到了打击。. s( W8 g; C5 {
载荷过大。
5 A9 e2 x3 ^( ~/ Q. M9 Y. y跌落等使用不良。    改善安装方法(采用热装,使用适当的工具夹)。 ) _5 a6 w6 R. b6 U' ]0 v
纠正载荷条件。' U9 D* j4 d  l
轴承安装到位,使挡边受支承。
0 I4 P" W/ v& H5 \, \所谓断裂是指由于对滚道轮的挡边或滚子角的局部部分施加乐冲击或过大载荷而一小部分断裂。        0 z/ }# V9 C+ u! A6 i
卡伤    过大载荷、过大预压。4 X8 C( `; J* l
润滑不良。
7 B  g+ [# T9 y8 a) b* i( r异物咬入。8 E* J  D! ]& m
内圈外圈的倾斜、轴的挠度。. j8 k& a; T# B8 u- s: J
轴、轴承箱的精度不良。    检查载荷的大小。
/ V1 y6 p+ O# X; L  I1 L/ p/ r预压要适当。
- m/ P8 x' o7 f( U改善润滑剂和润滑方法。
! c- t, ]0 ~! {/ v* [检查轴、轴承箱的精度。3 Y* p$ A& t+ s. q( p+ d0 z3 N
所谓卡伤是由于在滑动面伤产生的部分的微小烧伤汇总而产生的表面损伤。
3 @0 I& Y3 s- ]& ^' ^滑道面、滚动面圆周方向的线状伤痕。$ w2 h/ t; u. Z
滚子端面的摆线状伤痕
- i/ \9 m7 j  L3 M靠近滚子端面的轴环面的卡伤。        $ ^, }( t0 \8 n; r# |: V
擦伤    高速轻载荷
1 Y/ v& T  P2 n: [急加减速
) F4 \" e/ D- l9 s0 z, _  s' [' S3 `润滑剂不适当。
: j4 a1 o9 T- o6 `6 W水的侵入    改善预压' W- h% E; q! I+ X
改善轴承游隙- {. d+ w2 Q1 Z6 e& h# T  G
使用油膜性好的润滑剂
: X! x7 ^7 k! c& ~4 H* `改善润滑方法6 y7 p1 o5 \' [* H! J( ~- d, Y
改善密封装置' j. R' W6 W) k7 p" ]$ v$ C
所谓擦伤,是再滚道面和滚动面商,有随着滚动的打滑和油膜热裂产生的微小烧伤的汇总而发生的表面损伤。产生带有粘着的表面粗糙。        
6 b6 A% j3 J( M6 s9 _% @, b7 }裂纹和裂缝    过大过盈量。" u) A2 E& ]8 s) A
过大载荷,冲击载荷。( O9 Q7 C. F6 x- {" K, b2 E/ ^
剥离有所发展。
' {1 a  ?: _  T2 n. D! v: z$ x由于滚道轮与安装构件的接触而产生的发热和微振磨损。" T  x$ j* u* w9 W7 H
蠕变造成的发热。. |5 }, n3 `+ z0 g
锥轴的锥角不良。
# t& `: j* T9 i4 I9 e+ _( D5 `轴的圆柱度不良。$ V! G# d1 z# D! Q: Z
轴台阶的圆角半径比轴承倒角大而造成与轴承倒角的干扰。    过盈量适当。
" o1 a0 l  v% Q! _0 ^检查载荷条件。% e) N; }% [- d7 G0 [6 L
改善安装方法。
5 I4 X3 h6 f  O轴的形状要适当。
0 M- @) h, N/ e4 c# c所谓裂纹是指滚道轮或滚动体产生裂纹损伤。如果继续使用的话,也将包括裂纹发展的裂缝。        
, d  Q  E1 }" x) g* I$ U7 w保持架的损伤    安装不良(轴承的非直线性)。5 N3 y8 ?! e! I4 v' w& z
使用不良。
/ l. }* O% c7 ^( @1 B0 M9 x力矩载荷大。( {" [+ p8 ]/ ?
冲击,振动大。
" C% [: X$ m# B2 S( e转速过大,急加减速。9 @+ w& a7 @3 m: k% X
润滑不良。9 y5 ?8 n4 u  S
温度上升。    检查安装方法。
* Z: F% Y2 N, ~; d* D: d检查载荷,旋转及温度条件。
$ Q: T# d+ Q7 ^降低振动。
( d, q& _2 t6 a# t纠正保持架的选择。( \! d. Q9 E+ H$ e5 M+ o
改变润滑剂和润滑方法。
' I& L- \8 s7 |/ I3 f7 z4 M* W保持架的损伤有保持架的变形,折损,磨损等。+ j, j0 |% \* e* t4 D( `: ^: c
柱的折损。: u# D9 ?- w/ R$ x# E& f) M
端面部的变形。& Y* g" l) I- F. L# j, f6 ~
凹处面的磨损。
1 t- o6 r" I* d" C8 s导向面的磨损。        * F% o( M' Q3 U& x  H
压痕    金属粉末等的异物咬入。) T* y4 _8 P8 ~5 q6 d; J  }; k9 R
组装时或运输过程中受到的冲击载荷过大。    冲击轴套。3 L* ]3 E7 P6 Q5 X
改善密封装置。
, t  h6 ~; K! H, R过滤润滑油。
1 k% d0 {& ?. Q7 }/ ^0 [* L改善组装及使用方法。" t- a6 ~; B; n% D' u
咬入了金属小粉末,异物等的时候,在滚道面或转动面上产生的凹痕。5 v/ T. V! Z6 g8 A- i1 `) ~) s
由于安装等时受到冲击,在滚动体的间距间隔上形成了凹面(布氏硬度压痕)。        % c, F5 O, l: v7 g
磨损    异物侵入,生锈电蚀引起的发展。
4 x% C9 t- E8 E/ B润滑不良。
$ x! h5 J5 V$ A9 m6 n1 P由于滚动体的不规则运动而造成的打滑。    改善密封装置。6 D" j8 A9 m  X+ C" d) X
清洗轴承箱。  d) v/ ^$ p2 n0 T/ D( x/ R
充分过滤润滑油。
( F6 Q) Q5 x% T$ D检查润滑剂及润滑方法。
5 e2 T" E$ _, q  C防止非直线性。0 [; z9 Y' s- }3 Y* N5 O) p3 q
所谓磨损蚀由于摩擦而造成滚道面或滚动面,滚子端面,轴环面及保持架的凹面等磨损。        
1 C3 g& w) J3 _* H. K梨皮状点    润滑过程中出现异物咬入。
; K" Q4 N7 L6 B$ F由于空气中的水分而结露。% u6 ~' E% Q1 \# s0 Q7 Z% i
润滑不良。    改善密封装置。% _" o6 P* c* b" ~' K/ `% e% `. w
充分过滤润滑油。
2 T' V" p9 \+ w" G使用合适的润滑剂。) R/ u8 F9 R6 F8 _/ B, U" m
在滚道面上产生的弱光泽的暗色梨皮状点蚀。        
! M0 ~0 I  `3 P* U5 i微振磨损    润滑不良。4 ]! M  J' D7 }. E2 _: v
小振幅的摇摆运动。
+ u+ ~' j5 e& H* U过盈量不足。    使用适当的润滑剂。
* h  Z& U" F* c7 g# \+ a, m加预压。
0 A" V4 ~/ ~% ^# U4 V检查过盈量。0 H5 X3 c4 a2 R; @% Y! r! l$ l5 w* A
向配合面上涂润滑剂。
: k. b4 B; `* w: `, P由于两个接触面间相对反复微小华东而产生的磨损在滚道面和滚动体的接触部分上产生。0 Q# A0 d9 }( F) `
由于发生红褐色和黑色磨损粉末,因而页称微振磨损腐蚀。        0 @9 m- t4 G5 S3 H) D. d/ O, V, n
假性布氏压痕    在运输过程中等轴承在停转时的振动和摆动。
2 j3 W) e* \$ w* e振幅小的摆动运动。
0 c, v9 A/ ?$ J; @* U润滑不良。    运输过程中咬对轴和轴承箱加以固定。% [) C, @* A( A& W
运输时对内圈和外圈要分开包装。
" o& W1 Q+ [8 P0 H# b( I% A加上预压减轻振动。
0 d. i) Z- M% z' y* r( q0 m' Q& f使用适当的润滑剂。9 m, d" t/ e' l3 b' @5 {; H
在微振期间,在滚动体和滚道轮的接触部分由于振动和摇动造成磨损有所发展,产生累似布氏压痕的印痕。        1 x3 F1 ^2 T  W' q8 c4 x% q3 |
电蚀    外圈与内圈间地电位差。    在设定电路时、电流要不流过轴承部分。/ B! [4 O7 W5 N' Z
对轴承进行绝缘。% q  K/ n8 _- @2 S2 o% D
所谓电蚀是指电流在循环转重的轴承滚道轮和滚动体的接触部分流动时、通过薄薄的润滑油膜发出火花、其表面出现局部的地熔融和凹凸现象。        
, h8 j/ o; H; q; [" m蠕变    过盈量不足或间隙配合。
# H( q/ N. Z0 H( r6 p( I! i! s紧定套紧固不够。    检查过盈量,2 d3 B1 v* p/ o. N  G; i; b
实施止转措施。! R8 s& _3 i8 X
适当紧固紧定套。7 M  K  y: n, b# X7 d( o
研究轴和轴承箱的精度。
  V6 y2 T! h" J2 \" b+ K轴向预压。
4 [% \, ~% d% V- G! }1 O滚道轮侧面紧固。  h) R# }5 r# ?* l
粘接配合面。. g" t( Y4 W1 j+ S9 _) H
向配合面涂润滑剂。
; p1 u4 _# B! G- Z" V9 K8 @所谓蠕变是指在轴承的配合面上产生间隙时,在配合面之间相对发生滑动而言,发生蠕变的配合面呈现出镜面光亮或暗面,有时页带有卡伤磨损产生。        
/ [8 r: O# Y. `" t$ C1 J变色    润滑不良。
# n9 @3 b, x  B与润滑剂的反映造成热态浸油。1 q9 h3 E% l0 h
温度上升大。    改善润滑方法。
/ D' C) A; a7 \  S& \# d5 A3 k由于温度上升和润滑剂反应等、滚道轮和滚动体及保持架变色。        3 c3 p7 S4 u: C) S2 r& f4 [- C$ X' a
烧伤    润滑不良。6 A) O4 P+ v, ?$ f
过大载荷(预压过大)。9 v! i# N% t9 d) t: M8 m  V+ t' i
转速过大。
$ s- a4 X5 k$ ?2 h  N游隙过小。( t5 w6 t% n) ~9 z8 K. H
水、异物的侵入。
! Z; M& j5 z/ b5 c* }- L轴、轴承箱的精度不良、轴的挠度大。    研究润滑剂及润滑方法。
! i$ Y: z0 W- C2 R纠正轴承的选择。4 j- Z- c1 r. @6 A- W4 e9 q, ?2 Y
研究配合、轴承间隙和预压。
5 S/ I/ X% c7 ~+ r8 h* g* d改善密封装置。! f2 S8 N4 g- Q# E% W7 u8 X0 w
检查轴和轴承箱的精度。& q( s! e/ m9 }9 F$ q; ~. P' N
改善安装方法。3 r# }: L, Y: }  f9 U
滚道轮、滚动体以及保持架在旋转中急剧发热直至变色、软化、熔敷和破损。        
0 e; U" o4 {6 E" _1 A生锈、腐蚀    水、腐蚀性物质(漆、煤气等)的侵入。2 h  E0 B$ \- W+ s7 w# V
润滑剂不合适。' L( a  H; E4 {  K" K
由于水蒸气的凝结而附有水滴。# g3 O9 s" n# p# b' h
高温多湿时停转。
8 S9 A6 C% Z$ Q+ I# E7 }运输过程重防锈不良。
: V  |$ g& i3 s3 z3 |" H9 U8 g保管状态不合适。0 F) ]# r+ Q2 ~7 L
使用不合适。    改善密封装置。2 d. U- k2 A8 U6 q5 `
研究润滑方法。& q$ M7 \& W6 J2 d4 C9 L, U+ t
停转时的防锈措施。
2 ^1 m/ \5 T. c- ^" o7 d  v改善保管方法。! X. v/ V+ I& h4 _; f* [
使用时要加以注意。
3 i. @' q# X: V9 m9 g/ H轴承的生锈和腐蚀有滚道轮、滚动体表面的坑状锈、全面生锈及腐蚀。        7 T# d3 S* K! t0 m! X
安装伤痕    安装、拆卸时的内圈、外圈倾斜安装、拆卸时的冲击载荷。    使用恰当的工具
  ~$ ^5 j5 ~: T/ u: G9 j使用冲压机而防止了冲击载荷。
4 r$ p7 h0 o% Q  T0 [& O安装时相互之间的定心。/ G: l* S9 t; u! g3 h- o) i

, Z7 G; D8 F3 u
发表于 2010-9-11 10: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1# 1356384907 谢谢楼主的资料。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