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3-19 14: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X/ c5 J4 Z% J1 @0 v) V2 N) Q
那个时候已经有了!如:整孔摄像机(我第一次在广州听说,然后想到还有更高级的间谍工具可以用),我还设想过偷一台摄像头搞研究呢!(因为没钱,所以……,不过由于存在道德约束,没有付诸实践)) [$ w/ E, M7 B4 i
- L; K% D8 ^8 G! l: V5 y# j' p6 L2 R
不过即使没有摄像头问题也不大!直接用超声波或者微波搜索目标即可!
, u* O" z" B, F$ c ~/ W, s/ M, r8 u5 M% k: n. T8 r i
准确一点就是: 非光学成像与识别技术
" u7 Y$ {) T% v成像技术问题可能不是很大,+ n) I6 }" N) Z* t, z+ p
关键在于识别技术,
6 p% s& D: r' S$ K+ I* J, i& c
( A+ P* R2 J1 g) d; d c3 s; |现在的计算机还不能准确辨认出某个人的图像
* w* \. |' A( k6 B, ^但是便认出他是个人类却不是非长困难
' @. g6 ^( S: x1 k5 v s" f+ s* U7 T" V9 j' L$ F
我趋向于把战斗机器人准则定位成:杀光战场上所有会动的非我方人类。6 N# y# i" A9 l% \
那样技术实现的难度上会降低很多!! d7 [% k% v, U$ N9 Q8 D! w
2 I, a( k- X) e0 k/ Y
/ M: \( U2 b, a& M
( y# a+ e/ y* g& J9 k9 e* h他只是前期的敢死队而已,用于特殊作业和辅助攻击,
7 H& R: @8 ^7 h, U+ L5 M" x关于灵活性,我觉得并不是非常重要,只要能保持在可以接受的程度即可!
* p; T: a+ Z. x/ [另外,也可以在操作人员头上采用类似 3D镭眼 和 头盔瞄准相结合的虚拟现场技术
5 Y# k# r/ f: `那样可以提高该机器的灵活性 和 战场的感知度
' p, j8 u' G! g8 a7 z* g! }. W# P N# s" y- ~; W
[ 本帖最后由 David_dai 于 2008-3-19 23:1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