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1050|回复: 3
收起左侧

[分享] 培训为什么会“没劲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21 21: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陕西汉中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培训为什么会“没劲儿”
作者:黄胜国
  从某种程度上说,培训对员工而言,是一种福利,培训可以帮助员工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培训对企业而言,常常意味着成本,培训费时费力还费钱。按理说企业费尽心思组织员工培训,员工应该对培训很积极,实际情况却并没有这么理想。
6 F1 `9 t. h9 o- g6 X( M2 x  国内不少企业都存在员工觉得“培训没劲儿”的现象。比如:人力资源部组织培训,不少员工会找借口请假,不参加培训;参加培训不准时;培训时不认真听也不记笔记;培训后不及时总结,不对培训的内容进行消化;不主动提出培训需求等。这些现象提出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企业在培训上的投入究竟有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
, v  w% h+ z- V# j- v( x7 ]7 j  投入要有产出,这是企业经营的逻辑。企业在培训上投入了,理应得到应有的效果,比如员工的思想和心态要有所改善;员工的技能要有所提升;员工的执行力要有所提高等。单从培训本身来看,这样的要求是十分合理的。但培训不是孤立的,他只是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培训这个环节要发挥作用需要整个企业系统的支撑,如果孤立的看待培训,就会产生“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培训短视症。6 ^5 I: c' f+ u7 a/ W
  1、企业要有学习的文化。
# }/ C8 ^4 W- f9 }- O, `# H6 I我们经常会看到同一个行业里不同企业文化的差异,比如有的企业“酒文化”很浓,下班之后几个同事会聚在一起吃饭喝酒,喝酒成为打发闲暇的一种重要方式;有的企业“赌文化”很浓,一有闲暇几个同事就聚在一起赌钱,更有甚者还偷偷在上班时间赌钱;有的企业“粉红色文化”很浓,员工喜欢游荡在诸如KTV、酒吧、夜总会等娱乐场所;有的企业“游戏文化”很浓厚,不管是上班还是下班,只要有机会就会上网聊天、打游戏、打扑克、看电影等,总之这些文化都不是学习型的文化,也都不是企业想要的文化。在这样的文化下,员工的心思都不在工作上,更不要说为了工作而学习,企业组织培训,一般效果不会很好。也有不少企业“学习文化”很浓厚,员工的学习欲望比较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高,比如,员工会主动提出培训需求,珍惜公司给予的培训机会,有阅读的习惯,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培训班、讲座、MBA班、网络课程等,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企业组织培训,收效都是比较显著的。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建立学习型组织,培育学习文化的重要性。
1 x# `) F! m6 Z6 L0 y/ W% o8 c  2、员工缺乏培训的动力和压力。
) J$ ]3 J7 v0 a5 C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分析,组织成员的行为都是有动机的或者是迫于某种压力。如果员工找不到培训的动机或者企业也没有绩效考核压力,他们就不会主动参加培训,更不要说认真对待培训了。很多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甚至是没有,员工没有树立目标导向和业绩导向,员工缺乏“通过培训――提升自身能力――进而提高绩效――获得奖励”的思维习惯。由于没有绩效考核体系,甚至是吃大锅饭,员工也没有什么压力,觉得维持现状也可以,员工感觉培训对他们意义不大。7 j  z+ y0 a/ {+ l
  不少企业没有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更不用说做员工胜任力评估了,这样员工不明确自己在企业的晋升路径,对未来的发展很迷茫,不清楚向上晋升所需要的素质与能力,不知道如何获得这些素质与能力,这些直接导致员工对培训的认知不足。9 K+ ^+ }9 V) ~: E$ F
  此外,惰性是绝大多数人身上都有的毛病,如果没有监督约束机制,员工很容易在工作中产生惰性。企业引入竞争和淘汰机制,会给员工一定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员工会寻求Crack压力的方法,通过不断学习来增强本领是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的方法。4 `) u% p; _1 ~: j' j8 j
  3、企业缺乏培训管理体系。
# M$ Z* Q0 C$ s: Y企业培训管理看似很简单,但真正做好并不容易。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培训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扮演了一个并不重要的角色,随便挂在一个人身上,就让他负责了。培训没有制度,没有流程,没有调研,没有测评,没有跟踪反馈等,培训的效果自然要打折扣了。培训要发挥作用,需要构建培训管理体系。4 M* u6 y, R4 o1 B+ J8 l
  4、企业组织的培训要符合受训者的实际需求。& ~& [' r) m  V' a8 B
对培训的评价本来就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企业做培训决策应该先调查一下,根据企业发展的要求,员工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员工自身感觉哪些方面比较欠缺,综合多方面因素,再制定具体的培训方案,选择相应的培训产品。在这些决策里包含了很丰富的内容:培训的需求、培训的目标、培训的受众、培训的内容。这样做出的培训决策才有针对性,在企业内部才有市场。很多管理者在做决策的时候,并不是这样做的,他们先看市场上什么培训产品受欢迎,然后买进来,再组织员工参加培训。有的员工就觉得培训的内容跟他的工作没有太大的关系;或者培训的内容他已经很熟悉了,有点炒现饭;有的员工觉得培训跟企业实际相差太大等。总之,培训要有的放矢,把有限的培训经费用在企业和员工最需要的地方。
0 B& N3 F3 [" _4 C, B( e8 u( ?  5、慎重选择培训老师。
) r% ]2 ^& K8 L+ P+ y不是名气越大越好,名气越大的讲师费用越高,其培训不一定就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对培训费用的挤占也比较严重。所以,在选择培训老师之前,要充分考虑企业培训需求的内容、层次及员工的接受能力。老师选择不当,员工不认可老师的资历、见解和授课风格,培训自然就会让人觉得“没劲儿”。
5 h/ p. t5 _! s  6、培训时间的选择也很重要。/ N% R( o1 N! P5 ]% T
培训安排在周末或者节假日,员工身在培训现场,心却四处飞扬,这样的培训效果也不会好。实际上,很多企业喜欢把培训安排在节假日里,企业的逻辑是:培训是福利,员工在节假日里培训是在接受福利。实际情况是:当闲暇变得十分宝贵的时候,员工就会反感甚至抵触占用节假日进行培训。/ ?- T) {3 k0 b' m
  综上所述,培训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环节,培训要产生预期的效果,需要企业整个系统的支撑,尤其是企业文化、企业绩效考核制度、晋升与淘汰制度的支撑。培训本身也是一个系统,需要完善企业培训管理体系,有针对性的通过满足员工的培训需求进而解决企业的一些实际问题。重视培训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企业不应该简单的把培训当作一种成本,或者当作一种福利发给员工,应该把培训作为一种投资――着眼于构建企业持续生命力的战略投资。
发表于 2008-2-22 16: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廊坊
多数的企业培训是短期培训。直接了当的说培训的动机不纯,纯粹是为了应付质量管理体系。
6 Z, b, z/ Y9 t培训的内容且不谈,就看培训的对象基本上是针对新员工进厂的培训。要求是进入企业进行三级培训:厂级、车间、班组。厂级和车间能够培训到,到了班组的培训可就不是简单的理论和操作培训,往往与企业的最基础氛围有关,师傅不教徒弟,徒弟看不起师傅, 本来两人的年龄相差不多,徒弟的学历高过师傅不可避免的发生同类的现象。
! q! {; p! p4 j6 C+ |3 x. ^  j: Y主管的在职培训比较少,人员的思想和意识没有太大的提高。培训的内容和时间往往发生可能发生冲突,原因多数的主管已经是成家。  U$ S0 m2 A- P
还有一个问题制约着培训工作。老板怕花钱,这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Paul_peng + 2 积极参与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2-23 11: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培训的兴趣来自两方面,一是工作职位的压力,当一个员工无任何职位压力时,通常不会主动参加培训;另一方面是企业文化的要求,如果企业管理层不重视培训,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发表于 2008-2-25 11: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原帖由 qffm 于 2008-2-23 11:00 发表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 o) {8 Q) }5 K. _培训的兴趣来自两方面,一是工作职位的压力,当一个员工无任何职位压力时,通常不会主动参加培训;另一方面是企业文化的要求,如果企业管理层不重视培训,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 C/ i5 o2 ]3 D+ E
( _$ ?6 l) Y' U9 {( U  B
严重同意以上观点,我更看中企业内部的动力不足!要求不高,持续改进的动力缺乏!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