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8-23 14: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鸡蛋造假,一度被认为是扯淡:画鬼容易画人难,谁还会认不得鸡蛋?还有,鸡蛋一个才多少钱,谁有那份闲工夫?
# {0 C' n% a$ ~* g* o0 b
# r. h: U" u; U7 u W/ H$ q3 w 这些“产业瓶颈”很快就被突破了。如今全国许多地方发现了由多种化学品混合“孵化”而成的假鸡蛋,却毫无营养,经常食用还可能使人痴呆。
1 A: w# S+ S7 W6 q% i7 E7 L+ y2 F6 B+ ?0 D# m
今年元月,广州工商局捣破一假鸡蛋生产中心。位于广州市郊的的东旺副食品及蛋品批发市场就是闻名遐迩的假鸡蛋集散地。一名蛋商说,三四年前这里就有假蛋了,批发价每只0.15元。更为恐怖的是,掌握造假秘方的公司竟然开班授课。
' o9 y. E- {1 l$ S) B. p% O3 [" l' [6 ]) d y" L }5 T
有记者走访了“假蛋学堂”。这家科技公司业务范围广,不但教授造假蛋的技术,出售生产洗衣粉及粉笔的机器,还兼卖防狼喷雾等。“‘人造鸡蛋’就是金蛋,每只利润4倍多!”一业务员说,他们的假蛋技术是独家秘方,每人学费560元,另收道具费69元。+ S5 ]: [0 M8 \& h
1 b$ r" D5 L7 L* y+ u8 a “学堂”内有多间培训室,采取个别教授方式。培训室不大,设备简陋,灯光昏暗,没有空调,厨柜内堆满了大量化学用品,台上有天平、试管及一批化学仪器。第一堂是“理论课”,由20多岁的谭姓女导师负责。她首先向学员派发一本小册子,书上写有“人造蛋生产技术”、“保密技术,翻印必究”等字眼。“这本是秘籍,学完之后如果不记得步骤,可以照本书来做,好多外省人不方便来广州,就寄信来邮购,每本131元。”- R0 Q* j9 }1 w9 _1 Z
7 W; A2 K3 q7 S9 }2 C3 ?! w) v; a
“上课时要把风扇关掉,以免化学品味道外漏。”女导师首先示范制造蛋白。她小心翼翼地将一瓶粉状物体放上天平秤重,然后倒入一盆温水内,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约一个半小时后一盆晶莹剔透的蛋白物体呈现眼前。她继而用少量化学物品“明胶”用水拌匀,然后添进蛋白再搅。
* T2 [# Z. I9 v# E6 {: A/ B0 J( ?
7 v! C) x8 F0 s$ y! b 第二天,女导师再混入适量的“酸钠脂”、“苯甲酸钠”、“邻甲基纤维素”及“白矾”等,“蛋白”就制成了。接着女导师开始教造蛋黄,“蛋黄其实就是蛋白,只是加了色素的原因。”她将部分蛋白状物体倒在容器内,加上“柠檬黄色素”,搅几下就变成了鲜黄色。" ^7 E2 j. |- r- F1 J% Z" `' [2 D
; B$ U2 Q" t* J9 ~ @- J
假蛋如何穿上外套?原来全靠一个塑料模具,以及含有“氯化钙”的“神仙水”。塑料模具有两个凹位,一个椭圆形,一个圆形。女导师边做边说:“圆形的造蛋黄,将蛋黄倒入模具,再倒入混有氯化钙的水在面上,就会产生一层薄膜,包围蛋黄就可以定型”女导师将蛋白倒入椭圆形的模具内,加入成了形的蛋黄,再倒上另一层蛋白盖面,照例倒入神仙水,使蛋的最外层产生薄膜,很快蛋形就浮现出来。
X* h7 u. x! |3 _
1 @5 J, L, ^) R4 \1 d, ?* {2 j' D# k 最关键就是“包壳”阶段了。女导师以明火煮熔“食用石腊”再混入“石膏粉”搅拌,温度控制在50℃,将假蛋放入白色溶液内反复转动,捞出冷却风干后,完整的有形鸡蛋制成了。人造蛋的材料可以在化工原料店买齐,非常方便,不少内地饮食店会派人来学习,以真假混合的方法做菜。4 l, d9 m. j5 b3 n' E8 ] K
1 N1 T7 g( K6 C, d 假蛋外形像模像样,味道又如何?煎荷包蛋时蛋白虽然出现不少水泡,但“仿真度”十分高,口感跟真蛋竟也相似,只是略带碱味。第二道菜是“蒸水蛋”,真假鸡蛋混合的效果更佳。% W8 Y6 |1 R; B
' V( O+ G N+ V$ S& b+ V 据当地工商部门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若生产经营的食品掺入有毒或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属于刑事责任,会转交检察院处理。有律师表示:“参与教授技术、投资生产和安排分销的人,一旦串谋欺诈罪罪名成立,最高刑罚监禁14年。”
* s8 L% ]; X) J
! y. U& p* l, ^8 K t/ ]! H( w可以把鸡蛋放在强光下照看,观察蛋壳上有无气孔,有则是真的,没有就是假的。如果从外观上看还不能辨别的话,可以打开一个鸡蛋,看一看鸡蛋的内壳有无一层薄膜,有为真鸡蛋,如无则是人造鸡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