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的都很有道理,可好象漏了一个卸荷的没有谈到-----就是液压马达,我认为液压马达也是卸荷回路的;
7 L: a2 T* W. E+ y9 @. A+ w# d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7 N: P) `- @0 d- n常用的液压马达的结构与同类型的液压泵很相似,下面对叶片马达、轴向柱塞马达和摆动马达的工作原理作一介绍。* k/ y3 v$ w3 @$ F0 H/ M _
1.叶片马达
+ K. Y& ]. ` d图4-2所示为叶片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图。
8 w" y3 C' ?$ w% k/ k当压力为p的油液从进油口进入叶片1和3之间时,叶片2因两面均受液压油的作用所以不产生转矩。叶片1、3上,一面作用有压力油,另一面为低压油。由于叶片3伸出的面积大于叶片1伸出的面积,因此作用于叶片3上的总液压力大于作用于叶片1上的总液压力,于是压力差使转子产生顺时针的转矩。同样道理,压力油进入叶片5和7之间时,叶片7伸出的面积大于叶片5伸出的面积,也产生顺时针转矩。这样,就把油液的压力能转变成了机械能,这就是叶片马达的工作原理。当输油方向改变时,液压马达就反转。$ F8 O' z0 o* w8 g* y
当定子的长短径差值越大,转子的直径越大,以及输入的压力越高时,叶片马达输出的转矩也越大。2 _- w8 R' S+ z( R; ] `! n
在图4-2中,叶片2、4、6、8两侧的压力相等,无转矩产生。叶片3、7产生的转矩为T1,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假设马达出口压力为零,则:5 c& A q* G9 U+ f
8 G I9 H. v4 @" q. \8 @( v( |0 t
(4-12) 式中:B为叶片宽度;R1为定子长半径;r为转子半径;p为马达的进口压力。
% N1 ]3 f3 k1 l叶片1、5产生的转矩为T2,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则:
1 _" Q f K7 |! W( o V, S; w$ t. y
(4-13) 由式(4-12)、式(4-13)看出,对结构尺寸已确定的叶片马达,其输出转矩T决定于输入油的压力。
1 `- G% q4 {. I& X: N( p; h E由叶片泵的理论流量qi的公式:
% k" @$ L" z0 T7 j" a5 t H6 N" l" |得:
, A+ ^" e E6 w2 q' en=qi/2πB(R12-R22)
; N0 v' f( S$ y+ e J(4-14) 式中:qi为液压马达的理论流量,qi=q·ηv;q为液压马达的实际流量,即进口流量。由式(4-14)看出,对结构尺寸已确定的叶片马达,其输出转速n决定于输入油的流量。. k7 w. t1 t& N7 _; ~% `! _
叶片马达的体积小,转动惯量小,因此动作灵敏,可适应的换向频率较高。但泄漏较大,不能在很低的转速下工作,因此,叶片马达一般用于转速高、转矩小和动作灵敏的场合。4 B, q. B( H' @0 }$ P
2.轴向柱塞马达
3 Y. }8 f) c- T8 ?$ y轴向柱塞马达的结构形式基本上与轴向柱塞泵一样,故其种类与轴向柱塞泵相同,也分为直轴式轴向柱塞马达和斜轴式轴向柱塞马达两类。3 y- @- [4 C% T5 G
轴向柱塞马达的工作原理如图4-3所示。
/ R; K" i z! T |/ d2 y2 y当压力油进入液压马达的高压腔之后,工作柱塞便受到油压作用力为pA(p为油压力,A为柱塞面积),通过滑靴压向斜盘,其反作用为N。N力分解成两个分力,沿柱塞轴向分力p,与柱塞所受液压力平衡;另一分力F,与柱塞轴线垂直向上,它与缸体中心线的距离为r,这个力便产生驱动马达旋转的力矩。F力的大小为:$ v* x- E9 `" R: Y7 @% S
式中:γ为斜盘的倾斜角度(°)。
, t6 w) D$ S, U" O2 Z6 u这个F力使缸体产生扭矩的大小,由柱塞在压油区所处的位置而定。设有一柱塞与缸体的垂直中心线成φ角,则该柱塞使缸体产生的扭矩T为:/ y& R, n$ |0 K/ B
$ q3 K7 f& X: A% A W3 i& j9 KT=Fr=FRsinφ=pARtanγsinφ8 T1 Y L0 u( x: ~
(4-15)
式中:R为柱塞在缸体中的分布圆半径(m)。
+ N4 y! g m- r# R0 t随着角度φ的变化,柱塞产生的扭矩也跟着变化。整个液压马达能产生的总扭矩,是所有处于压力油区的柱塞产生的扭矩之和,因此,总扭矩也是脉动的,当柱塞的数目较多且为单数时,脉动较小。! H4 f9 D8 c4 M3 A
液压马达的实际输出的总扭矩可用下式计算:
`& I5 \$ K' O% b$ F1 R; VT=ηm·ΔpV/2π* l0 @2 C, q( S6 p) x
(4-16) 式中:Δp为液压马达进出口油液压力差(N/m2);V为液压马达理论排量(m3/r);ηm为液压马达机械效率。
2 s& t- P- l6 p3 F9 v1 v8 {从式中可看出,当输入液压马达的油液压力一定时,液压马达的输出扭矩仅和每转排量有关。因此,提高液压马达的每转排量,可以增加液压马达的输出扭矩。
0 g% W8 S- G4 R3 d) o& M1 Z3 n一般来说,轴向柱塞马达都是高速马达,输出扭矩小,因此,必须通过减速器来带动工作机构。如果我们能使液压马达的排量显著增大,也就可以使轴向柱塞马达做成低速大扭矩马达。
# V' _2 A, q3 H Z1.
$ W. @8 u- l9 V: E% Q$ s4 O: U1.
% R% B* y7 n) r% y d2 F6 i, r4 M摆动马达
; ?0 Q9 M8 [7 _摆动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见图4-4。( D: |7 z/ _2 C: l& X; Y
! d3 L, J. v6 y0 E9 E2 ?图4-4(a)是单叶片摆动马达。若从油口Ⅰ通入高压油,叶片2作逆时针摆动,低压力从油口Ⅱ排出。因叶片与输出轴连在一起,帮输出轴摆动同时输出转矩、克服负载。
5 C- e+ g0 z5 W$ }$ h3 A此类摆动马达的工作压力小于10MPa,摆动角度小于280°。由于径向力不平衡,叶片和壳体、叶片和挡块之间密封困难,限制了其工作压力的进一步提高,从而也限制了输出转矩的进一步提高。
$ a7 C$ x" r2 K- V6 p' L图4-4(b)是双叶片式摆动马达。在径向尺寸和工作压力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是单叶片式摆动马达输出转矩的2倍,但回转角度要相应减少,双叶片式摆动马达的回转角度一般小于120°。
9 q7 g+ k! X/ o$ ?6 C叶片摆动马达的总效率η=70%~95%,对单叶片摆动马达来说。
, l- ^+ T4 G, d" ]0 h3 \% n设其机械效率为1,出口背压为零,则它的输出转矩:" c, O3 K* N& x# a9 P
T=PB =P (R22-R12)4 b+ o( \- ~4 e; Q5 W( F w% `
) J- F% g& F5 Y4 g; T) e/ n" ~: ` 式中:P为单叶片摆动马达的进口压力;B为叶片宽度;R1为叶片轴外半径,叶片内半径;R2为叶片外半径。- X7 @6 F; e3 P% z
2 }, s# z1 K5 A/ ?& L$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