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12-10 09: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本帖最后由 hhq426 于 2010-12-10 10:01 编辑
( J! p- l, ]: e; l7 e
' E7 X2 Q4 [0 p( y9 o2 Q* p&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与电脉冲加工都是利用电火花放电对导电材料产生电蚀现象实现加工,其原理都是一样的。线切割只能加工通透的各种直线、曲线的零件。上下同型或上下异形的零件。电脉冲则可以加工具有复杂形状的型孔和型腔的模具和零件;通透的或不通的零件,加工各种硬、脆材料,如硬质合金和淬火钢等;加工深细孔、异形孔、深槽、窄缝和切割薄片等;加工各种成形刀具、样板和螺纹环规等工具和量具。
% K0 E! E [* m/ a" v7 l% u电脉冲加工技术:
% _/ `4 o$ M9 A$ j/ c无需操作技巧的自动加工编程系统
1 @9 A# I7 L: a1 g F编程专家系统
8 ]/ R/ F8 F4 h1 aAUTO加工模式下,自动生成加工程序:操作者只需输入简单的加工要求,系统将自动生成从粗加工到中、精加工的多级加工规律,自动编程,实现自动加工。
! C; |: L4 t$ {* o/ f模块化功能6 w/ m6 K# n1 R+ g6 b& L
CNC软件操作系统具有定位/加工/编辑/设定/诊断等功能模块,采用对话方式界面,即使不了解NC程序,也能正确操作机床。
9 M8 B% i9 U# {/ x8 _0 J8 r1 B, K自适应控制电路和自动清弧电路
1 ?6 u5 P3 [9 G) L+ | Z# I结合系统配置的丰富摇动功能,可实现对每次放电间隙的精确控制和自动极间清扫,抑制拉弧,变得高品质的均一面加工。
+ W+ `, {8 t: {9 W; N! v手动加工模式下,用户可以创建适合于自己的加工条件库,以弥补数据经验不足。
8 v5 f; v' c- b9 N5 x高性能加工:
+ N4 z8 l/ i# ^0 w O超精边* M/ E; O8 T& w! I( l
在接插件等精密模具中,对细小圆角半径的要求越来越高,超精边可加工出0.01mm的微小圆角。: K+ a" `# U+ M& `" n' y. h
工件材质:钢(SKD-11)& o5 C' R- ]5 u0 ]% Z% e' x$ f
加工深度:0.3mm* ]% J: n) l. q% M. ?
表面粗糙度:0.8mRy
$ k. |5 @( d) U超精面 a( n" [% D. u0 F2 G9 h" A
常规的加工会在放电加工面产生比表面粗糙度更深的针孔,与之相比,超精面是没有针孔的加工面,能缩短研磨工序时间。
9 Z7 \, D+ _# a(不能改善因粉屑导致的粗糙)# p$ ~2 p/ K) f8 ?) {
使用电极:铜40mm
% B, n: n( V# z* G工件材质:NAK80( n7 h5 Y# s# H, U0 g
u级的加工精度; @6 @; p% i9 P/ [) n" O
四孔定位加工' h9 ^+ w7 d {; P2 s3 G
机床高精度保证和CNC系统,实现工件在机自动测量,相当于三坐标测量机。) q/ q! h) ~( f6 ^6 d
高效的加工
: k+ a* p! M: i# `: g使用高速软件的抬刀功能,主轴抬刀速度可以实现≥6m/min的速度,伺服系统的跟踪性能大幅度提高。高速抬刀能够使电火花加工蚀除物有效排除,实现高速度、高效应和稳定的放电加工3 [6 y8 b# i9 [
精加工(仿生眼镜片模具)
* P+ _' e8 Q0 a4 ~材料:紫铜、钢
9 w! Q) _* p. a) ]尺寸形状:φ40mm,深度4mm
) _/ @/ e* n3 p( I3 G3 j# {+ b% R4 M表面粗糙度:Ra≤0.5um3 O2 j5 @7 K' h( x$ m/ z1 ]* s
加工难点:槽宽0.26mm,间隙控制要好,加工表面要求均一性、低损耗。
6 j7 O l# |9 A( A: R. x+ t$ G使用C轴加工(内螺纹加工)
! R2 s! h3 ?- B( v! r5 x检测技术:9 q% H8 V& m9 o( M& p
丝杠、导轨、电机等选用国际一流品质的产品,保证机床长期使用的精度稳定性和保持性,具有高刚性和高灵敏度。 x2 S. b, u+ D+ N5 S) D, m8 j# F
数控轴采用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和高精度滚珠丝杠直接连接,减少传动误差可提高刚性。' G) N0 A2 T8 b/ c' \
机床产品依据日本JIS标准制造,在20±2的条件下进行精度检验,出厂留有足够的精度储备,保证数控轴运动的精度。
1 s' Y: W. K/ u# i6 B; v5 S% ]: _/ W电气控制系统可进行步距补偿和间隙补偿,进一步保证各轴的定位精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