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 e8 l: J' ?7 G7 f" y9 r* T
7 w9 @/ ~* p8 c+ ~【作 者】杨育中主编
$ P. @) {; f$ ^8 V% z* j- _( j/ I
【出版商】 北京市:企业管理出版社 , 1997 # d, e+ _% k6 }& h7 @0 ]
4 V# J. w) l% G; q3 G【ISBN号】7-80001-809-1
; N% k4 h/ k- t. ]& {
2 [$ L" ^& o3 k6 I% }0 V【中图法分类号】G307-62
! R0 y, O/ y& L V+ |
3 M5 W+ s5 p# h# c【页 数】 635 ; 26cm
/ f1 m4 D' \# N! z: r, ^# P4 o# C3 t* r+ v9 K. s
【原书定价】126
9 U6 l/ M* ~1 S' c4 I7 d4 Q1 U
9 J R) L, g- \& y【主题词】标准化(学科: 工程技术人员 学科: 手册)
/ a' H, S' y3 [- _: [4 m4 T$ `- L/ y, ~
【参考文献格式】杨育中主编. 标准化专业工程师手册. 北京市: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7.
* k: N4 k F% D+ o& ?
( c, ^( P* o0 Q/ b8 F7 `7 o5 g' ]前言 -16
& |! d$ A2 y' c( y* E$ T- t目录 -12
+ _+ x1 L" W m k* M目录 1
1 S3 _* S8 b* \ 序言 1 Q! A* V. h8 V+ p3 K, e
第一章 标准化概论 1& V1 d9 @' I+ L9 q
1.1 概述 1/ x- y$ S& E. k' c+ ?
1.2 标准化的发展简史和现状 13 Q, Q- K J: ]7 Z4 y* n% e/ Q
1.2.1 远古时代的标准化 12 H+ y- y7 E8 I' p$ d ~% J
1.2.2 农业社会的标准化 26 \& J( A' X1 K" E) C u
1.2.3 工业革命后的标准化 3
3 D" C* U. b# y 1.2.4 现代标准化 4; W: b, M# V3 }0 ], \) F
1.2.5 我国标准化现状 5
3 [' V: [& h: ^ 1.3 标准化的基本概述和定义 61 y! l- N F& P% |; k
1.3.1 标准 67 Z/ y6 E9 u a' o E, e3 Y1 j
1.3.2 标准化 7) q- D4 a! _1 O1 v
1.4 标准化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8& S# M5 B0 m, @* g9 r2 ~; i
1.4.1 标准化学科的研究对象 8
0 g: d& ?4 t) I! r 1.4.2 标准化学科的性质 8
# C5 a& D7 v# u, r4 q' I. | 1.5 标准化的作用 95 S$ R k8 u: ^& C
1.5.1 标准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9
, B. ~. U+ J! {4 a6 x9 n" t 1.5.2 标准化推动建立最佳秩序,实现最佳效益 10
# W0 g- ^2 k1 O+ W9 w. ^ 1.5.3 标准化有利于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 108 x0 r5 U4 c( b0 y. u' n
1.5.4 国际标准化便利世界范围的经济、技术、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11' k/ V; v2 x! f/ Y
1.5.5 标准化保护人类的健康、安全和环境 11
3 O, y' _; _6 G5 g! n7 [7 f; T 1.5.6 标准化改善了人类生活的质量 126 W4 J& v* }" K* i. c4 R% M/ f& S; S
1.5.7 标准化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12
. [$ x1 U( p9 {9 _5 _8 ] 1.6 标准化专业工程师的职责和素质 136 q/ l9 z" k0 D
1.6.1 标准化专业工程师的职责 13
1 h7 N7 `; Q# W3 P: f) o2 ?; j 1.6.2 标准化专业工程师的素质 136 f$ u2 T, M( k: `) p9 I2 h# M
1.7 本章小结 14
; [( |. w2 K4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14# Q8 |2 c( V0 C! k7 j" A" X
第二章 标准化系统工程 15" |5 r s) h: P0 V0 y
2.1 概述 15
, H {8 R$ ?8 y- B" o( q/ `$ M 2.2 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 15
: h# a9 m5 `% L 2.2.1 系统工程的含义和特征 15
( f2 |& h% g: A. S/ u. \5 Y 2.2.2 霍尔三维结构 18, g& q4 l! l; ?
2.2.3 系统科学的学科体系和各门系统工程学科 20 M1 B: k( g* A3 I8 t
2.2.4 标准化的学科体系 23) V, E) E: d1 g9 U2 P5 K9 L9 |) r& s
2.3 标准化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 26
% B' S3 d! G2 \" b 2.3.1 现代标准化——标准化系统工程的基本特征 267 E* ~; o+ N: R/ W- F
2.3.2 标准化系统工程的工作(研究)对象 279 S) y: C M+ S/ k M
2.3.3 工业标准化系统工程的类型 29
7 R3 A' G2 t7 H2 l0 Q2 z1 n: G3 h. v* | 2.3.4 标准化系统工程的知识结构 305 c5 a3 d% q/ W0 Y3 F
2.4 标准化活动中的基本工作原理 310 p; p" B9 d; G! b% `2 _/ M6 ^0 z7 v
2.4.1 有序化原理 31
- G1 L" D% h2 q: i' E 2.4.2 统一/协调原理 33
, P, p% r& t( w" F$ M, m 2.4.3 系统优化原理 34, o% K5 L" z& x, p+ d0 X
2.4.4 反馈控制原理 37
0 C3 g9 s+ e2 q: \ 2.5 标准化系统工程方法论——标准化系统工程的六维结构 39( o$ N2 w) x4 _1 x
2.5.1 标准的分类和标准属性空间 39
/ c/ k. ~9 U# |0 S% Z 2.5.2 六维结构 40& i) Z6 R# m" c) F, m
2.5.3 应用实例 422 k5 I8 X0 Q" O# s9 Q
2.6 标准化系统的结构与功效分析 44! L8 V1 C$ @- Y) m% ]/ Z; S0 I
2.6.1 系统的结构、功效和流通构成 44
- p. v) D; L8 S- @* ~1 T6 S 2.6.2 对标准化系统的一般分析 48
8 P" C5 o- B8 S: {! @, `: h) T 2.6.3 描述标准化系统的结构、活动状态和功效的参数系列 51* f7 r! I# ]- p5 U% j, x7 j
2.7 本章小结 53
) U$ G9 G# A" O6 p' _/ H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53; a3 ^7 \# \2 s ?8 A+ O
第三章 标准化的若干方法 54
+ H: |0 l- ~/ @* z% C2 f4 V 3.1 概述 545 ^- {: L- g) k3 g8 H3 c3 A
3.2 简化和统一化 553 p6 {! j9 s* J+ _! H4 v9 y
3.2.1 简化的概念 55) f9 P% r, ], V) |( o3 T
3.2.2 简化的对象和应用范围 55+ |+ `$ \! l+ x. G& t
3.2.3 简化的作用意义 56
- h8 G, z T3 ~1 Q+ M- S 3.2.4 统一化的概念 57) F8 [( ?6 @& @# |) E |. c
3.2.5 统一化的对象和应用范围 58& x" Z$ {, P+ d0 B' t& Y4 S% b
3.2.6 统一化的作用意义 58
3 `9 o4 ]) U, h* w8 C- S$ G 3.2.7 简化和统一化的工作程序和原则 59
. C. H5 Q2 W+ Q6 V, T 3.3 通用化 60# ?2 Z+ x4 f& G% ?$ Z: @1 t
3.3.1 通用化的概念 61
: u& \( H0 l3 ~4 e# `9 F) U6 j 3.3.2 通用化的形式 61
6 I- ?: ` X( K5 B- ^ D$ Y 3.3.3 通用化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62% b; m( d( |1 T7 |( L/ H
3.3.4 通用化在工艺中的应用 64
/ X& Y3 D i- `, j8 i+ S+ j" q 3.3.5 通用化程度的评定 656 x. u: e. E% j" G
3.4 系列化 66
! z6 C" e% y. i3 @" c* a% H; B 3.4.1 系列化的概念 66
8 ~4 m5 ?0 _0 F3 W" i1 x: A 3.4.2 系列化的对象和应用范围 66, X* A9 H% M- {) m; w" w/ @- Q
3.4.3 系列化的作用意义 67: T, e4 ]6 I7 l4 o) K
3.4.4 标准参数及其分级 67% }3 `' H# I# c) g3 h9 e* v
3.4.5 产品系列化实施的主要工作程序 72
5 w A0 `& u/ M 3.5 模块化 76$ V. K# S- ?4 C+ D0 L G0 Z F( Z5 Z8 x) S
3.5.1 模块化的概念 76
: h: Y9 c8 q1 Z! q7 u 3.5.2 模块化设计的技术经济意义 77
0 l# V5 @& R6 z 3.5.3 模块化设计的分类 78
" V# o- _* @% F% b/ O 3.5.4 模块化设计的工作程序 79 X4 `$ P' M4 D3 y% A4 r
3.5.5 模块化在若干行业中的应用 83
0 ?4 X. R! D' y 3.6 标准化若干方法的比较和综述 90
- f, @/ l7 G# L: b4 w 3.6.1 概念及内涵的渗透性和交叉性 90- k) p: t$ E5 X' c
3.6.2 标准化对象的同一性 91
+ X# C' s7 V0 \4 K( w 3.6.3 互换性原理和继承性原则的普遍应用 92- j4 k# V' S2 o
3.6.4 产生效益的共同机理 927 G% M- Y$ |1 ]" c7 Q
3.7 本章小结 92) ^3 G8 a$ n @, Z" v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92! c9 [; B3 g# F' n4 x
第四章 标准化法律和法规 94
; d- V J$ q) q2 x 4.1 概述 942 t F4 k5 c9 k) Z, R3 _
4.2 国内外标准化法律、法规的概况 94
9 _0 v d. W+ a, j9 s1 z. x: n 4.2.1 我国标准化法规概况 940 z" S3 c. d4 T" F# f$ z2 U
4.2.2 我国标准化立法的沿革 95* O8 w, q) F& F+ o$ c
4.2.3 国外标准化法规概况 96
' `! N: X$ u& H 4.3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100. b" m! u( o1 K6 _4 W1 G/ D
4.3.1 立法概况 100
* Y! ?" o1 S9 |3 |% U 4.3.2 标准化工作管理体制 101' _1 W$ E; X! _8 E9 @
4.3.3 标准的制定 1031 u. \. i8 w9 k7 }
4.3.4 标准的实施 107
3 g9 D% [, j* e2 W- m 4.3.5 标准化法律责任 109
% {9 M1 B4 x1 T 4.3.6 《标准化法》与相关法律的关系 111+ q1 z& {! W g6 Y
4.4 标准化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112
$ S, k: t+ v: D0 q 4.4.1 标准在法律中的地位 112
9 m0 f% ~# T8 V" E6 x, ]/ I 4.4.2 标准在法律中的作用 113
% _ A# S# x6 p+ V+ B# A& z 4.5 本章小结 1153 {! L$ m1 R' F4 }! b" i0 V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116+ C" U3 b, t- K0 ?0 f
第五章 标准体系与标准的制定 117
* _% z; l- m9 `% J; K& q 5.1 概述 117 W/ ^; A& q' t" K2 G' L- N
5.2 标准的分类 117
% |6 y- T/ z# l: l% L 5.2.1 按标准的层次分类 1185 N" k7 E6 g2 f6 q+ \3 \
5.2.2 按标准的约束性分类 119
7 v& G2 Y" r7 j9 C 5.2.3 按标准的性质分类 119
: ]( B4 z* \/ W. N5 a- D1 m 5.3 标准体系与标准体系表 120
$ `0 ]8 }0 W7 G! Y 5.3.1 标准体系的概念 120
5 s$ b p2 {$ ]# J' ?+ D8 P 5.3.2 标准体系表的作用 120' z, |/ J8 @$ K% L$ w8 ]
5.3.3 标准体系表的结构与形式 121" T1 X& |# s) A U5 i+ R# f
5.3.4 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原则 124
# R! u0 i8 q7 a5 u+ N0 V 5.3.5 标准体系表的编制程序 1257 V+ |5 z' R( L8 c' X
5.3.6 标准体系表的使用与管理 125
$ x1 V6 U6 ^. z( J* j: m; Z* A 5.4 制定标准的原则 126
1 J" F' N0 h" f; \& J; v8 c* M 5.4.1 保证标准的适用性 126) J7 R$ r+ C8 z5 v) k
5.4.2 保持标准的先进性 1268 R" z' J8 E1 n2 v0 f+ l
5.4.3 注意标准的统一性与协调性 126
' v/ T6 |% Z; B% x 5.4.4 注重标准的经济性的社会效益 127# Q& ?" A, h+ }, |; \3 \2 Y
5.4.5 标准要符合我国国情 127
% w5 Y' |4 ]$ D" @9 [ 5.4.6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127
5 l( J1 j$ L/ N5 | 5.5 标准制定的程序 128
* V3 P. K. Z1 R% _8 T 5.5.1 制定标准的一般程序 1289 P, V7 b1 K1 g- f* c3 ~
5.5.2 不同层次标准的制定程序 1356 H& G: h( y; d( G o5 {
5.6 标准制定工作的组织 140, A. |8 v$ ~9 R1 a% k8 n! L. y
5.6.1 标准制定人员的素质要求 140; I; f8 {. I. b* u$ h
5.6.2 标准制定工作的组织形式 141
% t8 v G7 t5 \2 v7 ] 5.7 标准的编写方法 143
9 D% j7 a! Z3 z( ] 5.7.1 标准编写的基本要求 144
a/ [. c& X i: X 5.7.2 构成标准的要素与内容 144
& C: I# ^6 v" G 5.7.3 标准内容的层次划分 147' n0 Y$ ~9 x Q# r2 x
5.7.4 标准内容的表述 148! J9 v& M# I9 A( n# F0 I% J, T. }
5.7.5 几种常见标准的编写特点 148
; z+ d, a: m& @( R 5.8 标准的复审 152
4 {& V- R: O& e7 v7 O* ? 5.8.1 标准复审的必要性 152
, i6 H+ {+ A& m7 | 5.8.2 标准复审的办法与要求 152! w! j8 J" H4 u( v- y& {
5.8.3 复审结果的处理 1536 z5 E2 F" \' M( `& q
5.9 本章小结 153
% H- W6 B6 J6 U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1545 a& `% z5 o' C. D+ G
第六章 标准化工作系统 155
* F* p& P' K# i 6.1 概述 155
9 m) ]1 ]3 Q: U' L" w 6.2 标准化工作系统的特征与组成方式 156$ O2 E/ K5 H$ e8 ?! X3 o# ^
6.2.1 标准化工作系统的特征 156
/ Y) o+ U* M* G W* Z' ~: O 6.2.2 标准化工作系统的组成方式 157" `; s5 Z: W- B3 A7 \
6.3 我国现行的标准化工作系统 158. o* M2 z" Y4 L+ f( O( ~' v% V
6.3.1 我国的标准化管理体制 158
5 n9 ^- q" s+ W) L, R8 y 6.3.2 不同层次的标准化工作系统 158
4 u/ |' t9 `9 X 6.3.3 标准化工作系统的技术工作组织 161! Q7 \6 w7 m& M$ p6 P/ G
6.3.4 项目的标准化工作系统 163
# s) v- ^9 B4 S& l# T7 T 6.3.5 标准化工作系统的管理文件体系 164
# }$ ]) `5 h/ `3 b( f 6.4 国际和国外标准化工作系统简况 165
* `8 O3 G7 f- Y! c2 Z, d* I 6.4.1 国际上标准化组织的层次 165& x, K! Z1 ~- X$ d9 v( Y
6.4.2 各国国家标准化组织的几种形式与特点 167, n2 ~; V4 ]% d" p% p& }6 N3 y2 h
6.5 我国标准化工作系统的发展趋势 168, s( \7 ~- D3 g# Z; u$ k) G" a
6.5.1 标准化技术机构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168
) o4 Y# Z# ]; ]2 u1 o( n1 a 6.5.2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进一步完善 1697 a U, \6 U7 U3 ~- y* W
6.5.3 充分发挥学会、协会在标准化工作系统中的作用 1694 ]3 |2 d9 L7 U; Q
6.5.4 企业标准化工作系统对市场经济的应变能力增强 169
+ Y' s! }- u" j3 L: ]2 ?8 D- M. ? 6.6 本章小结 1703 q7 w8 y( I; o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1707 C* e3 v; q% l6 i
第七章 标准的贯彻和标准化效果-费用分析 171
, k6 v) g$ P( P P4 \5 Q0 _ ], N 7.1 概述 171
* g6 k1 R" E# {( u 7.1.1 贯彻实施标准的要求和原则 1715 }' y& O7 C4 u) P
7.1.2 贯彻实施标准的两种工作模式 172
* `# R& O7 B2 }, \- U 7.2 新产品贯彻实施标准的工作程序(贯彻模式Ⅰ) 173 l) k# }! t& S% \- X9 N
7.2.1 新产品研制阶段标准的贯彻实施 173
* p* i6 p) V: ?/ C" i: N 7.2.2 新产品成批生产阶段标准的贯彻实施 174
) @! u+ B! Y4 n5 N9 n& M0 G 7.2.3 新产品贮存、使用阶段标准的贯彻实施 175
- M2 ~# Q& {- O8 Z& |# k; X 7.3 老产品贯彻新标准的工作程序(贯彻模式Ⅱ) 175) R P0 `, V7 _9 z, @" K
7.4 标准的选用、剪裁和生效 177& F7 R7 ~) f3 J, ]
7.4.1 标准的选用和剪裁 178# P. ^6 W6 i0 N
7.4.2 企业标准的生效 181( r2 |3 \! e7 x0 V4 ~
7.5 典型的标准贯彻实施程序框图 182
8 L9 n) L( S' |+ T 7.6 标准贯彻的组织 1823 ^) O0 d: Q7 c; i+ d) G
7.6.1 以系统工程思想指导标准的贯彻 182
' ]) q' R) u4 ?8 }# f# n; c8 W8 { 7.6.2 根据不同的工作特点组织标准贯彻 183
2 U1 m' {$ g& J* W% V2 { 7.6.3 各级组织在标准贯彻中的任务和职能 1859 I3 H% Z4 L+ H8 ~" n: H, u
7.6.4 标准贯彻实施的监督和控制 186
! r3 c' s" F/ }+ w9 z( P* F4 X 7.7 加强标准贯彻实施和监督的若干途径 186
0 f; ]" F& ^$ c/ e3 |( Z0 h 7.8 标准化效果-费用分析 1907 T* u( U4 e; J3 e1 z+ Y5 w; ?! F
7.8.1 标准化效果 190( N- K; g/ @+ T6 ^% P w% R, P( f l
7.8.2 标准化费用 192
* x7 x1 ~; q- c% ]( m0 C+ q 7.8.3 标准化效果-费用分析 194
o2 ^, J# F1 m6 ^9 }1 I- U( [' } 7.9 本章小结 197
: _: l+ V( u3 [' [( X- `& d7 s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1986 A* z X" o! s% U
第八章 标准情报管理 199
; ^6 o. I. N$ F. T9 c1 p9 Q4 @ 8.1 概述 199
) |+ Q' g6 v3 b& D6 ?5 Y; L 8.2 标准情报管理的作用、特征和内容 1999 D Y6 m: y2 W
8.2.1 标准情报管理的作用 199, b- C( J+ z* C
8.2.2 标准情报管理的特性 2007 n: B+ J2 s3 h" g8 b6 P- G
8.2.3 标准情报管理的内容 200# E! n7 M6 [. N7 z
8.3 标准文献 2035 T% O6 q5 X6 G5 Y
8.3.1 标准文献概述 203
4 A( k4 l3 x$ C! D 8.3.2 标准文献的特征 204$ j0 _$ Y6 r8 B& F; ?
8.3.3 标准文献的情报价值 205
) V1 }8 u5 X+ ~- Z; b 8.4 标准文献分类法 206% a& Z& C- @! U5 q- X
8.4.1 标准文献分类法的种类 2062 Q7 A$ N- L1 Y+ ~8 L
8.4.2 国际标准分类法 208
0 A. S, ^& g8 E8 i9 X 8.4.3 国际十进分类法 209$ c f1 L; ]' p# L
8.4.4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 210* b* N; V7 x- v" E4 \- V3 _" Y
8.5 标准文献的检索 212 ]4 {0 L6 G- F% B! R0 H2 \: P
8.5.1 文献检索的概念 212
1 f8 a* h1 R' ^ 8.5.2 标准文献的检索工具 212
% E0 \% H' d' D 8.5.3 检索程序与方法 2132 |. k% t: W: v/ ]3 J" k4 h1 p
8.6 国内外主要标准文献及其检索 215
& M2 ^( D$ ~. t, z: t) ?% t3 q/ A7 ~ 8.6.1 我国标准文献 215
0 S: W5 a m1 b 8.6.2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 217+ L' q6 i8 [2 K
8.6.3 国际电式委员会(IEC)标准 218
# A4 x/ l7 h7 H% k! S 8.6.4 美国国家标准(ANSI) 2206 j+ z- \) {- }! g }" D8 e
8.6.5 英国标准(BS) 221
! I$ x7 n J8 i& u4 k 8.6.6 德国标准(DIN) 223
& Q1 _) [. N3 L. g- [' m 8.6.7 法国标准(NF) 224
1 E* b: S i- ~" W( W% t# V 8.6.8 日本工业标准(JIS) 226& } q/ p/ v8 L8 C9 S5 C
8.7 本章小结 227
# ]& b% y F8 _ \- z& |7 n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229! x3 d& L1 `( G* n: \
第九章 产品标准化 230
6 E: \: V. ~8 |7 }) f# J8 r 9.1 概述 2306 S/ Q0 ?0 Y: p1 F/ C
9.2 型号新产品标准化 2302 A2 J# {9 o: h$ c0 Y
9.2.1 型号新产品标准化的作用意义 2300 w2 Y- D# E# G0 b! u- i
9.2.2 型号新产品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 231" ]+ q5 F. s t I0 r
9.2.3 型号新产品标准化工作的特征 231
. y- ~0 Z9 a6 f, d) G 9.2.4 研制各阶段的任务和内容 232
6 @3 Q# e4 a6 c8 {# q! T* @ 9.2.5 标准化工作系统 2387 h l- I, @2 f, w7 Q/ d
9.3 综合标准化 240
; L1 S7 R7 f, j% B 9.3.1 综合标准化的产生和发展 240
, V& S( R+ j; U 9.3.2 综合标准化的定义 241% l' |3 J: O- ]& S
9.3.3 综合标准化的特征 2427 Q% ?9 p6 a' K2 c
9.3.4 综合标准化的对象和工作程序 2433 j: {: f! ~" G1 W' e& R
9.4 综合标准化和型号新产品标准化的比较 251' c8 Q* B. ]. v) [; B
9.5 本章小结 2527 M b( i7 _& W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252
7 N0 y: l" j+ t8 K' a8 J 第十章 企业标准化 253. N* u: h) |9 F' }* H. T
10.1 概述 253. t2 F* y$ @' A8 k% x! Y% [
10.2 企业标准化的特性和基本任务 253- B5 g/ P# V2 C- }3 Q1 h: q
10.2.3 企业标准化的特性 253
, f- `2 W: m8 K, v3 { 10.2.2 企业标准化的基本任务 254+ D6 \, D2 b7 U% b$ ~5 N6 }! N
10.2.3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规划、计划 255
4 u; K* \7 R' u4 n4 A 10.3 企业标准化工作系统 256! S6 C1 Z3 ~* K
10.3.1 企业标准化工作系统的组织原则 256: ]6 v- H% n, J$ n' T$ \; v
10.3.2 企业标准化工作系统的合理结构形式 257
; o+ f) p7 W% ~, O! E 10.3.3 企业标准化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260% D5 Y9 Y n- B$ z7 j% }4 H% Z a
10.4 企业标准体系 261% N0 c2 i$ G8 ]+ G1 Q
10.4.1 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 261
/ A5 `) H6 _, `7 m* N3 ?5 h 10.4.2 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结构形式 263
. W2 m( K2 ?! v# D$ S! |! s 10.4.3 如何建立企业标准体系 2676 j2 p$ O4 r! j( e# }( N8 ^& b
10.5 企业标准的制定、实施与监督 269
0 }8 T, [+ D: K 10.5.1 企业标准的制定 2696 ]6 {1 }$ \, t" j" }; e+ s
10.5.2 企业标准的实施 270
8 L4 T1 W* h' Y6 R0 z! l 10.5.3 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 271
" V- _ O5 Z ~% Z 10.5 企业的几种专业标准化工作 272
3 U: n3 ^# N; i/ E7 j# p1 I 10.6.1 企业产品标准化 2726 c; i4 t* j) j! z
10.6.2 工艺、工装标准化 2760 _/ u( A( ^( N# ~; i9 f( V/ }$ e
10.6.3 原材料标准化 278
- v( n0 D7 {& r" e 10.6.4 标准件、外购件的标准化 279
# c2 r5 i2 x& v- ~' v/ ]/ \ 10.7 企业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的标准化工作 280
/ L2 n1 l) V# |& j! Y% p2 _ 10.7.1 企业技术引进与标准化的关系 280
9 p1 D/ d0 A. m( s, U 10.7.2 企业技术引进全过程的标准化工作 281. p5 N: U# j0 o/ y9 Y
10.7.3 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的标准化审查 285/ ~3 x$ |; e2 t7 Q: l2 [! _8 I
10.8 本章小结 286
/ w! Z4 K' o% t* J" |. D L1 v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286
; B+ ^. U0 m' ?6 J# ? 第十一章 国际标准化和采用国际标准 287! ~/ K( F1 T f) y, P3 a
11.1 概述 287
6 s4 ~# J( K& u" E$ Y 11.2 国际标准化 287
% z1 H" x6 T( z9 M& f 11.2.1 国际标准化团体 287
2 U H: K* A3 Y- B4 x4 P 11.2.2 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290/ A s$ @0 N: @" p# V+ X, e
11.3 采用国际标准 292
1 ^( _6 o6 L4 L* i 11.3.1 我国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规定 292* j9 E0 }* z3 j; }6 s# _' d- B5 Z
11.3.2 采标工作的方法 2940 D$ ]" g4 Z: R2 J7 s
11.3.3 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 296
# {; J8 x5 d0 n* c6 w! | 11.4 国际贸易中的标准化工作 297, X; I6 ~$ w7 k) j
11.4.1 标准化与国际贸易 297# ~8 p0 h7 W$ i4 j d
11.4.2 国际贸易中的标准化工作 299) x' {9 D/ h+ U" u" W' t L
11.5 本章小结 302
0 L- ~. K) G' C! C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302$ q$ A6 |2 @+ q
第十二章 信息技术标准化 303
5 E3 n$ `$ H$ Q( g( D 12.1 概述 3038 j9 S" y k) Z
12.2 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和主要任务 303
L2 q1 y, J5 D/ p) } 12.2.1 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303+ X- q# V3 u2 l8 K2 D
12.2.2 信息技术标准化的重要意义 305- b. g8 X2 I" F! |/ k& d. b
12.2.3 信息技术标准化的主要任务 306+ X. A5 X L! `6 e2 p+ ]! x+ {
12.2.4 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基本原则 308* {2 B6 X: w9 @( I1 N+ m! b6 u
12.3 信息技术标准化涉及的范围和主要研究内容 309( T: l% q6 F l4 [
12.3.1 信息技术标准化涉及的范围 309- Q7 e7 m( B+ w
12.3.2 信息技术标准化的主要研究内容 3181 A/ n. c, h% e3 w2 x* v
12.4 信息技术标准化的状况及展望 319! _, G- w% l0 r% `
12.4.1 国外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发展概况 319/ {) }0 f/ D2 ?0 C* T' N
12.4.2 国内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发展现状 323
* l, f6 M9 p' d8 [! e( A4 o 12.4.3 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325
$ c8 x* [3 O! f: ]# z- c. Q 12.5 本章小结 326
* P2 d2 a: Z2 z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326
/ L' ~' d/ P! f# a 第十三章 农业标准化 327
" ] N" u! d" H, z: h; f' @ 13.1 概述 327# v2 U$ i; r U
13.1.1 农业标准化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27
9 ~% P2 l# F6 n% z 13.1.2 农业标准化的特点 328) O. |! C& c" Z6 a* I
13.2 种植业标准化 3299 `) H) P' k: M3 b( [2 s! Z. ^
13.2.1 概述 329$ D6 F& y+ z% }. D: Q1 A+ D
13.2.2 种植业产品标准化 329
+ C5 s6 `! G6 c' p3 ` 13.2.3 种子苗木标准化 330/ B8 K, b1 h C: O/ z
13.2.4 生产技术规程 331
, a6 X& y& ?- A 13.3 林业标准化 331
z- z0 O: @7 E$ `) g3 y 13.3.1 概述 331
! I" G9 B3 j2 {# W5 R 13.3.2 林业基础和通用方法标准化 332
8 [$ ]/ P5 B/ x5 U c 13.3.3 林木种子和苗木标准化 332
% g( N7 r% h/ i4 @7 T& T& P 13.3.4 造林标准化 334
: d/ p$ t4 J- h* u5 }0 h4 ]+ e 13.3.5 森林经营管理标准化 335
+ W% i$ e/ ?! T& {; ]$ k% J. e& ] 13.3.6 林产品标准化 335
* k+ b- Y" G4 h# F( r* {4 Q 13.4 畜牧业标准化 3370 u3 Y4 ~% a7 A6 Q7 H
13.4.1 概述 337
1 B; ]( i% v5 z3 H' V" U. a" ^" Y8 ` 13.4.2 畜禽品种标准化 337
/ x, C* Z' t1 @0 e 13.4.3 饲养标准化 338
1 |$ _, H# `7 I5 h 13.4.4 畜禽产品标准化 339
, \6 J X' ^* u& k i( f6 o" d 13.5 水产业标准化 3402 ]! f- E# w+ E; v
13.5.1 概述 340
% ]5 V2 @3 G/ Z! J 13.5.2 苗种标准化 341* W9 i! M- W$ |) W. G _# i
13.5.3 养殖标准化 342
7 V4 o. X7 q/ N3 b2 b' k 13.5.4 水产品标准化 343
7 _. [+ C+ K" j$ J. i 13.6 农业综合标准化 344 h6 O7 b7 V9 U8 ~5 t
13.6.1 概述 3444 J5 q* `- P: `" a" {( L( q
13.6.2 农业综合标准化的特点 345, r/ ^2 J& i/ _9 {6 K* M+ Y w7 a
13.6.3 农业综合标准化工作程序 345
% z `! j, {- N% ]' d 13.6.4 农业综合标准体系的内容 3464 D0 {7 _2 z9 a% ^( d( H% t- Z
13.7 国际农业标准化概况 346
8 e4 b+ f, R& a4 {0 n: i7 U 13.7.1 概述 346
6 N9 i" `. r7 ~( D- l* D 13.7.2 相关国际组织介绍 351
* h$ e4 T6 h! M1 z4 z9 q5 e 13.7.3 有关国家农业标准化情况 354
. F" E( h" J1 m# j 13.8 本章小结 355; B$ l% Y3 ?# F+ h$ h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3558 ~& g! Q- f7 [1 Z9 [8 p
第十四章 服务标准化 356
& M$ n N3 y% y* q2 {* D 14.1 概述 3565 O1 A7 ~8 u$ j. o( H5 [9 `1 j
14.2 服务和服务特性 356 J+ u/ L5 k7 C, k
14.2.1 服务和服务提供的概念 356* m+ g/ T$ N, [$ J
14.2.2 服务需要 357* ]# G/ E2 m3 b8 ~
14.2.3 服务特性 358
6 \& ], t: ]. a2 ]( J2 ~% T 14.2.4 特性的控制 3604 f2 C, D' T5 n) ^3 x* d# q& e
14.3 服务指南标准 362
% v9 `$ M8 k4 J/ } 14.3.1 标准的适用范围 362& y8 H8 b1 C$ X" @( s, f' \: [
14.3.2 质量体系原则 3630 N1 l0 _3 f/ V) j" `) z
14.3.3 质量体系运作要素 3645 m( p7 ~0 b5 L" C; S) S d" w: u; K; b5 Z
14.4 本章小结 3710 x% w/ U+ C( h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372! @- E( `9 s+ [5 a) J: [% q
第十五章 标准化与质量管理和计量 373; }( {; ^: f! v! G! q# e
15.1 概述 373
) k5 v! b) Q6 N, W! L/ G1 h" i2 ~ 15.2 质量与标准 373
9 q) l* J2 Y5 B 15.2.1 质量的定义 3735 o$ \8 t- t ]" y! {
15.2.2 标准中的质量要求 375
0 a7 H1 F0 A" S2 n3 ] 15.3 质量管理与标准化 377
4 A; ^5 G4 N" K5 o# x K/ Y 15.3.1 质量管理的定义 377
! |4 G" \' U# Z( `9 b 15.3.2 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的关系 378
8 D. U6 S) ?3 R* y' \2 ^ 15.4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380* t( A# G% ?8 T" D
15.4.1 标准的适用范围 381
/ t$ E; n) r. ^! p4 @& c" g 15.4.2 与质量有关的基本概念 381) U6 c& H& y5 l( W
15.4.3 标准的选择和使用 3832 |* V6 o( e. {' f
15.4.4 质量体系及其要素 383
# n1 z# I, K& e' m8 P6 W 15.4.5 质量保证模式 386- l$ o8 I7 o2 S# W# \
15.4.6 质量体系建设 387' c% c& X# X$ X$ i& U1 o
15.5 质量体系认证 389
+ I: X* T; E, U" k0 A1 X: m2 R 15.5.1 产品质量认证与质量体系认证的关系 3907 q! r2 M$ G: e# r+ f
15.5.2 质量体系认证的程序和管理 3918 {3 }6 c: C# u5 f9 |; J$ r
15.6 标准化与计量 392
% G0 l; @* o" L' [ j 15.6.1 计量 392
7 d& x2 K" Y: [+ W0 j 15.6.2 标准化与计量的关系 393& a# f. x) Q, J5 T+ c0 X% H
15.7 本章小结 395
+ J' B6 G8 `/ d* F1 {: h' U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395 y/ V& K3 r5 ^* o. D' I
第十六章 标准化的发展趋势 3964 W5 F* @4 s" L" l8 o- I' d
16.1 概述 396+ S7 X$ ]+ p+ {( J$ S2 x- x8 a
16.2 标准化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需求 396: i! b: }& y& l& b
16.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标准化的要求 3967 E: S. S2 y! w4 |6 j6 v
16.2.2 新技术革命对标准化需求的趋势 397
0 M( p7 ]: W8 e! E! m7 f 16.3 标准化的发展展望 400
* j) y3 [: B" P/ k6 h P5 x 16.3.1 我国标准化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 4008 s8 a& n d" u' N$ I ]* ~. k
16.3.2 标准化向新技术领域的拓宽和倾斜 4001 {, E4 I8 W$ g9 q3 [% y7 E4 h
16.3.3 标准化与新技术开发融为一体 4016 h/ G8 V4 n: \& W: n
16.3.4 标准化在国际和企业两端级别的强化 401, |! w5 [2 n2 @+ N) U' \2 H" ~
16.3.5 标准体系的复杂化 4026 _$ f/ T, N T6 ~1 {" g2 ^% x% }
16.3.6 标准体系动态性的增长 402
* b* [% L6 W+ b, V( M 16.3.7 标准化研究和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4034 @# C/ d9 P$ d- Y
16.3.8 标准化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4035 n4 L7 X2 F; _7 V$ F6 F, ^/ k
16.4 本章小结 403" |4 g1 f5 s& c( G1 I* {" J5 Y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404
7 c. L' F, w% V4 F7 v' V 附录 405
: o- e, Z9 x4 f) I 附录Ⅰ 标准系统与依存主体间的平行分解法 405
$ w1 g) [4 U' y# | 附录Ⅱ 定性预测的主要方法——德尔菲法 411
@1 w. E. z6 E, A 附录Ⅲ 网络分析技术 414$ ~6 }6 b- x8 o! K8 ]
Ⅲ.1 网络分析技术的特点 414
0 n! I9 k& g$ A7 l5 m4 n Ⅲ.2 网络分析技术的基础——网络图 4150 [( ]9 V0 y! B4 }) C# W' b
Ⅲ.3 网络图的时间参数计算 4184 q5 d, T* e6 M6 j+ ?& ?
Ⅲ.4 网络图的分析 4200 Q$ B" R# W+ @3 _ F9 h
附录Ⅳ 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 423
- {) H. Z$ o5 m, w8 y- t2 P) I 附录Ⅴ 价值分析法 429
( ?$ G+ a4 q9 p0 u. V Ⅴ.1 价值分析的基本概念 429
2 ^6 E& B: d1 R4 O4 S Ⅴ.2 价值分析的活动程序 430( H2 Z! [& g5 [! @$ J$ y N/ z
附录Ⅵ 编码技术 438( a. |1 x+ E C K
Ⅵ.1 概述 438
1 B( J2 u A" x, r3 j+ B) a% p) v Ⅵ.2 信息编码的基本知识 438 `* H3 w. I& |, J
附录Ⅶ 工业工程 455' t: e: N$ }9 N
Ⅶ.1 概述 4559 ^' [$ T9 i7 E
Ⅶ.2 方法研究 457" s" H m' h7 S% U% I/ }3 |
Ⅶ.3 工序分析 463+ ~& t* S5 r% G7 N: Z( g
Ⅶ.4 动作分析 464
7 F6 ?9 {% a, U. b9 L9 P/ o Ⅶ.5 应用工业工程制订工作标准 4661 R0 F p2 e" |" m# p% q
附录Ⅷ 标准代号、标准化出版物、标准化机构 470
8 P0 o: f' J( L0 g Ⅷ.1 中国标准代号 470
& O, ~! k4 v+ [. Q/ u Ⅷ.1.1 国家标准代号 470
/ q/ t+ F. r: q1 F! u& g Ⅷ.1.2 行业标准代号 470
4 }6 u0 ~1 v* F- E2 H Ⅷ.2 国际标准代号 472
; Q3 l4 K- c1 e" w Ⅷ.3 国外标准代号 473
7 L5 B; G+ P, i Ⅷ.4 中国主要标准化刊物和出版物 4755 P+ ^' Q% W9 Y; O
Ⅷ.5 重要基础标准目录 477
0 B3 Y" j j8 q1 b0 o5 E# C Ⅷ.6 中国标准化管理机构 479" _! W' \" c# n5 m; ?! \6 U7 t
Ⅷ.7 中国标准化研究、服务机构 480 [/ {2 e3 F$ Z& H& _
Ⅷ.8 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一览表 482
! z5 b/ x$ k1 n7 h0 g# O- R. G- R# y# _ Ⅷ.9 我国参加ISO各技术委员会一览表 499
{- o! @8 `. i+ ~ } Ⅷ.10 我国参加IEC各技术委员会一览表 511* B8 i7 ^& u7 H% d) \- ~! x% T/ z5 ~8 }
附录Ⅸ 单位制、符号、表达法 517' n/ b7 M+ U7 i/ m
Ⅸ.1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517 f7 h$ D& k3 g" w1 h
Ⅸ.2 法定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常见使用错误 5205 G9 K4 j1 T4 B4 o" |( S+ f7 m1 L
Ⅸ.3 应淘汰的常用计量单位及其换算 523* m% s2 T* j3 V7 e# }% e7 @
Ⅸ.4 常用物理量的量、单位和符号 5283 D* Y" z& ]. D/ A
Ⅸ.5 常用数学符号 537) k& N. j7 _/ {, g+ _9 F0 V
Ⅸ.6 数值修约规则 5407 g6 M* M( M/ |7 G
Ⅸ.7 标点符号用法 544+ b5 }/ A& n+ _4 C. c4 I: y1 w" T
Ⅸ.8 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 550
8 V* ^" h8 J$ j5 O3 r7 } 附录Ⅹ 与标准化有关的法规文件 5524 E! X" V* O s0 G- _
Ⅹ.1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552
1 U2 m) Z9 N9 j; t$ w- L# l Ⅹ.2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555
- C L8 e3 d% l Ⅹ.3 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561
' E, I% u, E7 N, G( ~/ S0 h9 _( J# Y0 v- G Ⅹ.4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 581
( T; r+ [9 h; S7 ^5 q: B Ⅹ.5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587
- a) @+ G O5 N* V$ n Ⅹ.6 地方标准管理办法 591& a: `# l% j& ~1 X/ y: w: P
Ⅹ.7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 594* i; w; M- c9 t- q* I
Ⅹ.8 关于推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若干规定 599
) l$ R( \/ a }" O Ⅹ.9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管理办法 601' U% T* d: z; I; V* w; Q4 `9 H) |
Ⅹ.10 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管理办法(试行) 604# w G! w6 w4 ?) j+ R' _0 V
Ⅹ.11 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技术活动的管理 606 x' f+ e7 q) G+ n9 {/ w
办法 606 A" P8 } u% r# N2 O. B
Ⅹ.12 贸易技术壁垒协定(GATT/TBT协定) 622* r) Q/ O2 P } S0 D4 @5 V
应助:http://www.3dportal.cn/discuz/viewthread.php?tid=906653&extra=page%3D4%26amp%3Bfilter%3Dtype%26amp%3Btypeid%3D815 ~6 y1 z7 r% K5 c5 H
添加书签:446行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