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9-27 08: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本帖最后由 点识 于 2010-9-29 21:44 编辑 * \# X; n+ g; i8 v, g
: A6 V4 I4 E1 l* V9 e" u3 ~, n
此类问题,并非很复杂。所以,没必要说得太过“啰嗦”。既有此问,就只好再多“啰嗦”几句了。
9 c* Z' K7 Q" O$ r1.上料:
& |0 X0 }( s1 t' y①入轨:分别设置两个振动给料器,负责将大径件和小径件自动送入各自专用的输送“溜道”;3 g* a# b1 ]1 i' k
②输送:两个件分别通过各自使用的一条角度适宜的“溜道”,连续送达装配工位(出口设置可控之“挡”)。因产品属圆柱形体,所以,既可采用轴线横卧的滚动上料,也可采用轴线竖直的滑移上料(视需要增加适当的驱动)的方式来实现;9 g" k1 y( B, z( }
③上料:将两个待装配件,分别“滑”、“推”或“转位”(视需要选用具体传动结构方式)到各自的待装配定位“模”位置(保证两轴线同轴);% n( d' W- W) @
2.装配压入:采用机械或气动推小径件进入大径件之内;3 w; l% U% o; z& O9 C
3.下料与集料:将装配完组件“推”、“拨”或“转位”(视需要选用具体传动结构方式)到成品集料器中(可按摆放需要设计具体结构形式);0 E/ E/ }% M$ U8 W+ c9 ]7 n
4.动力:具体动力的采用,可视自家具体工艺条件和习惯来选择。成本上,相互差异不是很大。
s$ B' Q. f6 r5.总体布局形式:既可采用占高不占地的集成方式,设计成一“台”自动机,也可采用平拉铺开占长不占宽的流水方式,设计成一“条”自动线。8 O) ]! z8 n' {' V# g% |/ P
6.风险提示:实际应用,须由专业设计人员具体“执笔”,盲目行之,后果自负。哈哈! + M H' w% S, l: S0 | b, ^, z
$ f# O9 A/ z, v g
以上方案,属于友情帮忙,信口道来,仅供参考。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