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932|回复: 0
收起左侧

[搞笑] 巧讥和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6 11: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巧讥和尚    隋朝人卢嘉言到寺庙拜佛,顺便到僧房中看望。有个和尚善于论议,卢嘉言便与他谈
话,互相戏弄,这个和尚难不倒嘉言。在座的另有两个和尚,见状也帮这个和尚,双方论辩
交锋,往复几个回合,三个和尚都败下阵来。嘉言笑道:“三位师父均不懂樗(chū)蒲赌
博的游戏,为何要与弟子辩论?”
    和尚问道:“我们相互辩难,为何还要懂樗蒲?”
    卢嘉言即言道:“你们难道没听樗蒲的人常说‘三个秃不敌一个卢’,师父们与我辩
争,怎能取胜?”
    在场的人闻此言哄堂大笑,三个和尚也无话可应。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老师不可嘲    东汉人边韶,字孝先,教授几百人读儒家经书。有一次他在白天坐着打瞌睡,弟子们便
私下嘲笑他说:
    “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
    边韶暗地里探知了这些话,想起《论语》中曾记载孔子感叹自己很久没梦见周公,就立
刻作嘲语反驳道:
    “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
    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
    嘲笑的的弟子们听了这话,十分惭愧。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编草苫与织绣锦    《诗经·豳风·七月》中有“春日迟迟,采蘩祁祁”的句子。隋朝卢思道曾与寿阳人庾
知礼一起作诗。庾知礼的诗已经作完,而卢思道还未作成。庾知礼便利用《七月》诗的句子
作了个藏词语说:“卢诗何太春日?”这是嘲笑卢思道的诗迟迟不成。思道马上反唇相讥:
“自许编苫快,嫌他织锦迟!”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诵诗相讥    唐朝有僧人名法轨,身材矮校他曾在寺中讲经,有个叫李荣的也来与他辩论经义。法轨
在高座上诵诗嘲弄李荣:
    “姓李应须李,名荣又不荣。”
    李荣应声续道:
    “身材三尺半,头毛犹未生。”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妙语得官    后魏人孙绍,官职为太府少卿,年纪很大了,也没能提升为正卿。有一次,高帝召见
他,问道:“陈年纪怎么这样老?”
    孙绍答道:
    “臣年纪虽老,而臣‘卿’还‘少’。”
    于是高帝提升他为太府正卿。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驴和马    晋人诸葛恢与丞相王导争论姓氏的先后。王导说:“为什么人们习惯说‘王葛’而不说
‘葛王’?”诸葛恢答道:
    “譬如人们习惯说‘驴马’,驴难道能比得上马吗?”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截鼻补眼    隋朝有僧人三藏法师,其父本是胡地商人,他本人生在中原,但面貌仪容,仍是胡人的
样子,深眼窝,高鼻梁。此人对佛经很有研究,而且口才很好。有一年四月初八佛生日时,
三藏法师设斋演说,当时朝廷官员、道俗听众达千余人。有个大德法师和几位官员向三藏提
问辩难,三藏均随问即对,义理不穷。最后,有一个小儿,姓赵,年方十三,从众人中走
出。众人看三藏法师口辩敏捷,无人能胜,而且刚才参与辩难的都是德高年长的高僧、官
员,忽然见这小儿欲上前辩论,个个都不觉失笑。只见小儿神情自若,上前就座,大声向三
藏提问。三藏见是个小孩,便即说道:
    “此郎君子,声高而身小,何不以声补身?”
    小儿应声反驳道:
    “法师因弟子声高身小,即问何不以声补身;而法师眼深而鼻长,何不截鼻而补眼?”
    众人听了都很惊异,纷纷起立大笑。当时已是初夏,法师左手持如意,右手摇团扇,因
为众人笑声未定,法师自己又在思量答语,即用手中的团扇遮住脸,低头思索。小儿又大声
说道:
    “圆扇团团,形如满月,藏不住兔,掩不住狐。”
    众人又大笑。法师只好拿开扇子,用如意比比划划,开始论辩。话未说完,如意头却被
挥落。小儿即起身对法师说:
    “如意既折,辩锋亦摧。”说完行礼而去。三藏恼怒又惭愧,越发无话可应。众人见状
无不欢笑。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幼儿机辩    《论语》上记载孔子评论周代礼仪说:“郁郁乎文哉!”是说周代礼仪丰富多采。又记
载孔子说:“草上之风必偃。”是说统治者的作风像风,百姓的作风像草,风往哪边吹,草
往哪边倒。晋代王绚,是王彧(yù)的儿子。他六岁时,外祖父何尚之很赏识他,教他读
《论语》。古人有避长者名讳的规矩,读书遇到与长辈名字相同的字,要改读成别的字。当
读到“郁郁乎文哉”时,因为“郁”和“彧”同音,而且吴地人称呼父亲为“爷”,所以何
尚之与外孙开玩笑说:“这一句可改为‘耶耶乎文哉’。”
    王绚立即拱手回答道:
    “尊者之名,怎能拿来开玩笑?如果这样,‘草上之风必偃’是不是也能改为‘草翁之
风必舅’?”王绚说的“翁”即指何尚之,因“尚”与“上”同音;“舅”指何尚之的儿子
何偃。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聪明者不长寿    南朝齐主客郎李恕,身材矮小,却穿一件长长的袍子,卢询祖的腰很粗,却捆一条短衣
带。李恕开卢询祖的玩笑说:
    “卢郎腰粗带难匝。”
    询祖马上反唇相讥:
    “丈人身短袍易长。”
    “丈人”是对老人的尊称,因李恕年纪大,所以卢询祖称的“丈人”。李恕见没难住卢
询祖,便又加一句:
    “卢郎聪明,必不长寿。”
    卢询祖立即答道:
    “我看到老大人白发苍苍,也就知道自己不算太愚蠢。”
                                        ——唐·朱揆《谐噱录》

一只凤    《论语》上记载有个楚国狂人路遇孔子时唱歌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晋初人邓
艾口吃,与人说话时常自称“艾……艾”。晋文帝司马昭与他开玩笑说:“你说‘艾艾’,
共有几个‘艾’?”邓艾立即对答道:
    “楚狂人唱的‘凤兮凤兮’,指的是一只凤。”
                                        ——唐·朱揆《谐噱录》

鳖踢脚    苏东坡与司马光议论事情。司马光的说法,与东坡不合,东坡说:“您这番议论,像鳖
互相踢脚。”
    司马光不解其意,问道:“鳖怎能踢脚?”
    东坡说:
    “所以我才说您是鳖踢脚。”
                                        ——宋·苏轼语明·王世贞次《调谑编》

方口和尖口    唐朝有个进士姓“單(单)”,他到官署应试时,官署里的人把他的姓误写成“”。
他便请求说:
    “我虽然出身并不在名门世家,但姓氏也不愿被人随意改动,请为我改正过来。”
    官署的人说:“方口和尖口差不多,何至于这么认真?”
    那人立即反问道:
    “那么,‘台州吴儿县’改成‘吕州矣儿县’,行吗?”
                                        ——宋·天和子《善谑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