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 外观目视法 好的磷化膜外观均匀完整细密、无金属亮点、无白灰。锌系磷化膜为灰色膜,铁系磷化为彩虹色膜。而铝及铝合金则为无色或彩色铝皮膜。
$ _! c( U& p* Q1 a Y/ g 2 微观结构显微镜法
' S, m1 b0 |+ G2 J 以金相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将磷化膜放大到100~1000倍,观察结晶形状、尺寸大小及排部情况。结晶形状以柱状晶为好。结晶尺寸小些为好,一般控制在几十微米以下,排部越均匀,孔隙率越小越好。( }% |/ i* u2 }# F
3 厚度(或重量法)测定法
Y1 i4 A0 p& S; [- p 对于钢板的磷化膜方法是将磷化板浸在75度,质量分数喂%的铬酸溶液中(10~15)min以去除磷化膜,然后除去膜层前后的重量差求的膜重。% W, d$ z8 c f, N
3 腐蚀性能测定法
- `! j' Y" H2 S B9 N2 h C 最常用的是硫酸铜点滴实验法。现在常与下道工序进行后根据用户要求进行盐雾试验、耐温热试验或循环周期试验等。" T# b( Q2 }% q4 P/ p
4 抗冲击试验
) G- a; `6 N+ O 常常是进行涂装后一起测定,当用49 N•cm 对涂装后的磷化板进行冲击试验时,当冲击后的样板的反面冲击点不产生放射性裂纹时,即可确定该磷化膜的质量较好。% {$ r8 e" U6 @" }; S$ j. V
5 二次附着力测定5 |- |) q, T$ R# \) G/ f0 Z4 Y, x$ l
磷化膜涂装后测定的附着力为一次附着力。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耐温水实验后测定的附着力称为二次附着力。一般是在耐水试验后的样板上用划格法作附着力的测定,以胶带剥离后观察涂膜脱落等级,一般均为平行比较实验。
1 }$ O- @0 a/ T5 r' E3 D; w 6 磷化膜孔隙率的测定9 p: h! q! j; O9 W
取14%的NaCL和3%的铁氰化钾溶液,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为0.1%的蒸馏水溶液,保存在褐色瓶中24小时,用滤纸过滤。使用时将滤纸切成长、宽均为2.5厘米的纸片,用塑料镊子将纸片浸入上述溶液中,提出滴净多余试液,将他覆盖在戴测的磷化膜表面,经过一段时间(1分钟)后将试纸拿掉,观察膜层表面,有兰色斑点处表示有孔隙部分。
|" y- `0 m8 k t: \9 K. U' ~ 7 磷化膜的耐碱性: I, H% i, i1 j! `6 K/ H
比较磷化膜在浸碱液0.1mol/L的氢氧化钠,25度,5分钟前后的质量差,可以得到磷化膜在碱液中的溶解量。6 F: y! j/ o X7 X& @) K" m
8 磷化膜的耐酸性9 c R! f5 h+ p; J6 p1 }% N9 g
比较磷化膜在PH值位为2的酸液中的溶解量来评价磷化膜的耐酸性。; U% L/ E& `9 A
9 磷化膜P比/ m1 e& C! W! X" u6 [3 Z2 ]
P比最初定义为P/(P+H),其中P为磷酸二锌铁,H为磷酸锌,因此P比的高低表示磷化膜中磷酸二锌铁所占比率的高低。P比高的磷化膜其结晶水不易失水,也不易复水,其耐蚀性比低P比的磷化膜好。
: q' |% h1 I; u. Z. F- E& k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