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3天前
查看: 2126|回复: 1
收起左侧

[推荐] 锻造比的计算方法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3 23: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锻造比是锻造时金属变形程度的一种表示方法。 锻造比以金属变形前后的横断面积的比值来表示。不同的锻造工序,锻造比的计算方法各不相同。
* V4 Y" I- ^- B: U1、拔长时,锻造比为y=F0/F1或y=L1/L0
! M: O" x' `! }& g; ]# L$ ~- e* L式中F0,L0—拔长前钢锭或钢坯的横断面积和长度;* w) e0 x& X' O+ U, ]
  F1 ,L0—拔长后钢锭或钢坯的横截面积和长度。. O& Q# F) R: i4 s
2、镦粗时的锻造比,也称镦粗比或压缩比,其值为
  @/ @) `' F' d0 c4 ty=F1/F0或y=H0/H1: x4 r, Z' k# |
  F0, H0—镦粗前钢锭或钢坯的横截面积和高度;
0 j* h& W  |  J1 a! }  F1, H1—镦粗后钢锭或钢坯的横截面积和高度。
( B: t/ D1 V7 V5 b, s. J/ s! S! R4 o. E0 {9 b
锻造比是锻造时金属变形程度的一种表示方法。锻件的组织和机械性能与很多因素有关,而锻造比是影响锻件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对于用铸锭(包括有色金属铸锭)锻制的大型锻件和莱氏体钢锻件,正确选取锻造比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对于某些大型锻件的中间坯料,如涡轮盘、压气机盘等的圆饼坯料,轴、框、梁等的预制锻坯,锻造比也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T7 D' }6 M$ i
5 D" {  n; M9 f* _; O
1,锻造比永远是正的,变形前后的面积之比的计算永远是对的,即大面积变形成小面积时,用变形前的面积除以变形后的面积;反之类推。2,用长度比较时要当心:同形状变形时是可以拿长的除以短的(体积不变定律),不同形状变形时是绝对不可以的,例如八角锭拔长成方形时,只能用八角形除以方形面积。! P" R$ [2 S5 w* g) P& {- l- B+ z
以上的说法还应补充:- N+ g% J! M! _# S: ?* F
锻造比分为工序锻造比、火次锻造比和总锻造比。4 V* q4 j+ Y4 W6 S+ W6 }% m7 v
当只用拔长或只用镦粗,而进行几次锻造时,则总锻造比等于各次锻造比的乘积,即* O' |, D, r/ E, D+ A4 t) W
              y总 = y1 * y2 * y3 …
! ?: x$ P. i1 [  |6 r( [如两次拔长中间镦粗或两次镦粗中间拔长时,总锻造比规定为两次锻造比相加,即
8 M7 ^2 y! f' N) f% n4 ]              y总 = y1 + y2
- B4 {7 r; F& l' U2 U1 b0 W, ^; x7 d' }$ e$ l3 b
    此式中未将中间镦粗或中间拔长的锻造比计算在总锻造比之内。3 U" L. D7 j' B7 x6 {- w" @
+ R+ ~9 {2 b& M0 C
锻造比是自由锻里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的,在大型锻件锻造中,更注重锻造状态:应变场、温度场等等。如果在很小的进砧量下以每次很小的压缩量锻造,它的心部压实水平远远不如大进砧量、大压下量的锻造状态——小压缩量多次锻压积累的变形效应都集中在锻件外层,而我们追求的往往是心部材料的压实。每次洽谈大锻件合同、碰到用户提出“锻造比要大于多少”时我总要解释一番,其实关键的还是看最后的组织检测和探伤情况。
' Z" X$ B) P/ m/ o. Z# t$ e3 J- K+ n! i至于模锻,更不必拘泥于锻比的数字,计算机模拟变形状态时注重的是“场”的概念,起码是四维的——一个数字没法说清复杂的变形效应。它只能概略地表述某个主变形方向的变形程度。
发表于 2010-6-14 09: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有些零件真是不好计算锻造比的,比如模锻的弯头,用的材料和弯头直径相近。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