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6-8 00: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你们老总说得不错,这样做内审更容易,且更方便查出系统的问题.
! O" x; N) l1 _外审总在提按过程审核,实际很难执行..就是因为时间,空间的限制(如一个问题可以涉及多个部门)
9 l# r: T# z1 A内审就没有这种限制了; U' w3 ?. f4 j2 b
当然,这种审核检查表初编是查对麻烦点
& j$ z1 a# ~! c7 p: b; M对体系的理解也要有一定深度.再来对比一下两种审核
# M3 e; q H( |: A+ i- b3 M部门模式审核
: V% ~* X+ T( q1 b. m优点:按照部门工作的职能安排、以部门为单位关注问题,不至于导致混淆、关注部门的过程和产品、服务、能够检查部门是否满足要求。 , `2 L* P% e+ f: [1 x
缺点:审核员需要对产品有一定的了解、对不符合项产生的原因不能深入追踪、体系的实际有效性和部门接口关系不易审核、审核关注符合性多于有效性、审核中关注文件比关注实际要多、对审核发现的严重性不易判断等。 & v. X0 [+ [3 @5 d
而按一个过程来就没有上述缺点,但对审核控制要求较高,不然易乱.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