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11天前
查看: 5820|回复: 9
收起左侧

[原创] 【原创教程】【平面摄影出三视图(模型里转)】(适用CAD2007以上版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9 17: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shaonx 于 2010-5-12 21:38 编辑
5 J/ ]3 y$ T. q+ A9 ~  I  M' Q. N
4 @/ `0 `( f' E5 {【原创教程】【平面摄影出三视图(模型里转)】(适用CAD2007以上版本)
% `' o9 {7 v$ i8 t% ?  p
& b7 c( X  w$ p, Q( f6 X& w1 I    本人(shaonx)在【三维实体转三视图】(教程)里 http://www.3dportal.cn/discuz/viewthread.php?tid=518445,介绍了用2个命令:“设置视图(solview)”、“设置图形(soldraw)”,来进行从三维实体到三视图的转换,这2个命令在CAD的各个版本中都有,是通用的。但这种转换的方法只能在“布局”里转换,有很多不便之处。/ Z3 ~! _( h. o/ x
& p5 y8 z5 d  _: M
    在AutoCAD2007版及以后的各个版本中,还可以用“平面摄影(flatshot)”命令来进行三维实体到三视图转换,这个转换过程是在“模型”里转换,这就给很多的后续操作带来了方便,如绘制“剖视图”、“截面图”、“转向图”等等。
+ A3 h# @  s# x; g) M+ t: G
. t+ B7 f# {7 V3 P  v' B    经过本人(shaonx)一段时间的研究试验,总结了一套转换的方法,自我感觉基本上还是成功的,因此特意做了本教程,以飨广大的网友。希望本教程会给大家带来方便。1 N* O2 n% M0 O2 r- _

5 l) [( F# i3 S: u2 u* d$ E$ r8 [    下面,就是用“平面摄影(flatshot)”命令来进行从三维实体到三视图转换的一种、也是最基础的方法,我使用CAD2008进行操作的:+ Y" `; L( X  k( T. o! O% B

! F  E' `, F3 h2 s8 ^3 @9 h+ o1、打开CAD,大家看到如下图的界面工具条的放置有点怪,这是为了使绘图的窗口界面最大化,便于大家看的清楚。最上面的“建模”工具条,到后面还要换成“标准”工具条。最下面的命令行,就省略了。* _9 [8 H7 Y+ I5 v
   先画好三维实体或者打开已经画好的三维实体,可以是线框图、或消隐图、也可以是着色图(2007版以上中的“真实”或“概念”),我这里为了讲解的清楚,使用了“概念”。
% b  `! Y6 Z7 d; q; _5 V   在三维实体上,我们先要有一个空间概念,即三维实体在转成三视图后的“俯视”、“前视”和“左视”的方向,如下图:
) Z; V  {) n0 q9 i2 k8 L  X1 b9 k3 {( e$ m
ps01.gif
* G: N* j# f: [, f/ [
4 w7 c3 L0 K7 L% h0 G. B- v2、按照刚才的三个视图的定位,以前视图的方向为基准,用“复制”命令,将三维实体往左边复制一个,注意,要打开“正交(也可以按F8)”,复制的这个,在以后转成的三视图里,作为“俯视图”。
2 u" F: `' k) n8 @
" G$ i$ u+ h4 L$ k( n: t; o ps02.gif
+ [0 y8 ]& F) s2 v) n$ i. Q0 j" H6 {! _: _
3、将刚做好的2个三维实体,还是以前视图的方向为基准,用“复制”命令,往后面的方向,复制2个,可以一起复制。注意,还是要打开“正交(也可以按F8)”,复制后的这2个,在以后转成的三视图里,将作为“前视图”和“左视图”。如下图所示:
# a3 ~: g" z# Z5 t9 S. K! J% L7 C- R& t# ^5 d
ps03.gif 0 U  w" s4 n4 y' q; r

" f5 ~+ r( f( ^4、大家知道,三视图是二维平面图,二维看到的只有X、Y轴,而面向我们的,则是Z轴。
9 g5 z0 P+ L: l6 u' b0 D   因此,下面要进行的就是将三维实体在三视图中要看到的面,朝向Z轴。作为俯视图的实体已经朝向Z轴,就不要动了。后面2个(前视和左视)要进行转向,将前视方向朝向Z轴。
( [$ ]4 p8 ~- x  k7 _   操作:点击“三维旋转”命令按钮,选中后面2个实体,指定旋转基点,如下图:. F' J0 _$ o' f. J

) L6 z+ o. M: h6 T! l- s0 T ps04.gif + \, s( J' R6 o' Q
0 N) l) v2 ^9 U9 B# I
5、指定了旋转基点以后,在三维旋转的旋转轴上,指定X轴,即沿着X轴方向旋转,在命令行中输入:-90,旋转90度,回车即可。
5 Q7 ]$ @' K) W( {& Y% ?& H/ v
* K4 {1 l: v' C  Y ps05.gif & ]: V4 Z+ M& f3 i6 Q

" z6 V: X4 G4 C6 M1 c6、如下图,我们已经看到后面的2个实体的前视方向都已经朝向Z轴了。下面,再对右后面的实体进行三维旋转,使之左视方向朝向Z轴。
" Y3 F. g: t" j4 d$ D   操作:点击“三维旋转”命令按钮,选中右后面的实体,指定旋转基点,如下图:   / n4 c4 J2 Z: n& z% ?

% r% v! j+ e. }. o ps06.gif $ G) [: e, w. ]( R
1 q  l* _# S/ F( w! s
7、指定了旋转基点以后,在三维旋转的旋转轴上,指定Y轴,即沿着Y轴方向旋转,在命令行中输入:-90,旋转90度,回车即可。
$ `& ^7 Q9 E- w/ v4 f+ e9 D1 H) C5 U5 v
ps07.gif # V6 E; f, b6 F

4 s6 K: C1 o! w9 X8、通过以上的几步操作,我们已经将要转成三视图的三个实体的朝向,都旋转到位,如下图。注意:最上面的工具条已换成“标准”工具条,马上要用到。
8 L* V; s  w) u8 ]' k   下面,先将以后要在三视图中显示为实体的图形(即右前面的那个)处理掉。" S& h' _' P: I" R" \
   操作:点击“原点UCS”命令按钮,把UCS的原点移动到要处理的实体上(什么位置都可以),目的是为了以后派用场时方便找到到。& |  W0 g/ F( L
  e6 [$ ?- [  B6 P# i$ K
ps08.gif
1 J& ]& W) L0 T# m2 H" I( Q& J+ I/ n0 y6 E- H2 c3 T) O! u
9、接下来点击一下“视图UCS”命令按钮,注意看看UCS坐标的变化。
4 j7 u0 ]6 y" p   这时的界面是在XY平面,相当于在俯视图界面,这一步非常关键,因关系到后续操作的插入三维立体图形。
9 G" `4 F( B" ]. U  I- x0 G. [
$ t7 x$ t' h) D' b% m ps09.gif $ L) H; e4 U$ T3 D# k7 B3 I  E
$ k6 E0 g, c6 K% Y. P4 [) q
10、选中右前面这个实体,点击“标准”工具条上的“剪切”命令按钮(或CTRL+X)。
$ J& k+ ?/ e9 \$ ~& l, x$ i8 K, A8 W& X; E8 F4 W
ps10.gif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0 收起 理由
woaishuijia + 20 经验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5-9 17: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11、这时,模型界面里就只剩下要转换成三视图的三个实体,如下图。
9 f0 q4 ?2 `3 U5 o" p7 W    点击一下“世界UCS”坐标按钮,使UCS坐标恢复成原样。/ h/ b: k+ e' n- H5 D, x3 r+ Q
. S+ j' }7 ]/ E7 u+ @  S/ W
ps11.gif
. T4 K4 w- B0 f8 }* w& l) L$ C6 n1 J4 \/ e' E7 }3 E
12、点击“俯视图”命令按钮,这时,界面就转到了俯视图,三视图的雏形已经显现,注意看UCS坐标的变化,界面是处于XY的平面里,见下图。# V  F% ]0 l& U* F4 F  c9 g
8 V( ~+ s7 _' [; _( H- O
ps12.gif
; d2 v1 }0 C* N1 E2 C6 ?9 @: f+ O7 u( |
13、点击“二维线框”命令按钮,三视图就转到了二维平面的图形。
; [1 ]* [4 w+ W) J+ f    如果,在一开始就用二维线框操作的,本步骤可以省略。' t8 `( n  l% S0 S: U# d9 X
" |" M) J: q3 z9 c; }) M% l
ps13.gif 6 V! J) V# {9 f8 J/ t2 I

% I$ K# ?5 N% E. m# l14、如果碰到三视图的分开距离过大、或过小,可以用“移动”命令,将各个图形移动一下,注意要打开“正交(或按F8)”。
% R$ K* B% f* Z8 {# k) R2 N    点击“原点UCS”命令按钮,将UCS坐标的原点移动到三视图的中间位置,大概即可,没有强求的位置,目的是为了在平面摄影转换后能方便地摆放。
/ x) k0 J0 c( ?6 K- d
6 U7 \! h+ k% `3 x# ~3 b+ o4 W8 N ps14.gif 4 N' |5 Q% R. y7 ]' j& j
8 x% J2 U4 P7 d( a$ a; R+ o% A
15、在命令行里输入平面摄影命令:flatshot,回车后出现平面摄影的对话框,如下图。' u( L: x  T* @9 a
    在平面摄影对话框里,上半部分是“目标”,使用其中的默认值“插入为新块”,不用改动。
  Q' s; S+ L2 {4 b8 a! j% K% \5 {0 a+ q! a( E$ C, A
ps15.gif
3 }1 ~+ ~6 p, J" G, S$ d  E* H* b0 g# Q5 s- r- f7 B- B
16、在平面摄影对话框的“前景线”里,可以用默认,也可以设定。
+ L- `8 ?: l) W9 M3 l- P8 ], M' ^$ \    “暗显直线”就是三视图中看不见的、用虚线表示的部分,在“显示”前打上勾,在“线型”里选择虚线,如没设定过,选择“其他”来设定一个虚线的线型。) Y2 z. h) S3 B" K, i  ^4 F
( J) `* q) b" h7 S3 C5 V
ps16.gif % y# F, f8 E! b, Q  w

4 f2 \5 H: Z* k% i. f5 i17、在上一步选择“其他”后,会弹出“加载或重载线型”的对话框,从中选择合适的虚线线型。我一般都用HIDDEN的线型,选中后点击确定即加载了该线型。0 Z- g& H! ?8 U. D) y

( W* V0 j: S- z% v* z$ Y( l ps17.gif
5 R/ r4 K1 G6 @+ ?0 S  f, x8 T) W3 v6 |+ u
18、在接下来的“选择线型”对话框里,选择刚加载的HIDDEN线型,点击确定即表示在“暗显直线”的“线型”里有了虚线的线型。) ?  t; y: y$ B; j, L& i. w
% |3 A; U9 E4 Z6 ^. Z- f
ps18.gif % N  T- h+ y: ^0 V; r6 ~  f

  w0 o# I3 p9 G- E9 p19、“暗显直线”的“线型”选择加载后,又回到平面摄影的对话框里。0 L+ Q8 f. U0 @3 A0 o% b. l
    在“暗显直线”的“线型”下拉框里指定选择HIDDEN线型后,就可以点击“创建”,开始三视图的转换。9 N# \  N  n7 r5 [4 c

, z" p) J& A! t- k8 Z4 P( O ps19.gif : d" ?" Q& M  K- [  i1 j
# n$ z) E) v# E2 w
20、新创建的三视图,是一个完整的块,由于我们在上面第14步骤里指定了UCS的原点,因此,转换成的三视图会随着鼠标的指针移动,不离左右,可以便于安放位置。
3 H$ R. W8 a- a: c' i    在点击指定了放置位置后,命令行里还会提问:X、Y方向的比例因子,以及旋转的角度,都直接回车即可,表示不缩放和不旋转。
* G9 e3 \+ G4 K; q% `$ p6 p
3 D* y9 j8 E- O0 ]7 b' | ps20.gif
 楼主| 发表于 2010-5-9 17: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21、三视图创建后,将原来的三个三维实体删除。2 O; z3 O& Z' I% O! H: Z0 J# ~0 k
" e" l. u1 V9 P% K; R8 m7 m
ps21.gif
' j" _2 ~1 D% K
: j& v/ O9 }) c22、接下来,点击标准工具条中的“粘贴”命令按钮(或用Ctrl+V),在第10步骤里被剪切的三维实体出现了,由于我们在上面第8步骤里指定了UCS的原点,因此,粘贴的三维实体会随着鼠标的指针移动,不离左右,可以便于安放位置。1 N2 l, o4 U. m0 h4 S% L) _
( |+ q/ c) `$ t+ F/ M) i  A/ P: J3 K- c
ps22.gif
( ~6 E* s, `1 y& Y" z7 ^" U" O6 m1 c* m  l% N% h# q
23、下面,我们点击一下“真实”或“概念”,使三维实体成着色体,如下图。
: [! F! L- C0 ~: i2 f1 y/ j' c    大家可以看到,由平面摄影(flatshot)命令转换成的三视图,依然不变,这是因为转换后的三视图是一个平面图的块,而非原来的三维实体了。% E0 ?. N! R, C' Y
    看到三视图里虚线的比例不大舒服,我们来调整一下。; {& o; u* c1 ~

! d$ A6 z$ `/ A  e- x! S: i ps23.gif
0 X3 }$ e& d, X6 W
; W2 h5 B: U+ u7 `24、打开“线型管理器”,设置一下“全局比例因子”即可。
, p+ h5 U4 z1 [1 p- |* w, a. e* x: R& ^' B9 S
ps24.gif & r" _5 a  o/ C
4 N" l% G* T$ j) h
25、现在再看一下,三视图的虚线就舒服多了。- \0 P1 r7 }; Q* r( v2 Z/ y. j6 ~
    点击“分解”命令按钮,将三视图的块炸开。& B( Z: D# K$ u- M' E" g
0 ~, L7 @# z1 E- {' t9 h& }
ps25.gif ) d/ _0 D* B+ ?8 x" W
$ y( I1 {3 W9 p1 i+ \. C( @
26、选中已经炸开的三视图的所有线段,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快速选择”选项。, ^$ x8 K, o$ J  y, B. K
- @! u# i1 _. G, c# z# O1 `
ps26.gif / ~# O0 H" o% v

. b2 _- t4 \. S  O* k5 N27、在弹出的“快速选择”对话框中,选择线型不等于虚线,如下图,点击“确定”。' J, ]9 d& m+ ^6 n" B
3 y; ]- x& ~( i4 I7 F1 H0 F8 L
ps27.gif
$ j1 B0 O3 L6 n" j' _) E  y- a0 H; w
28、如下图,大家可以看到,在三视图全部被选中的状态下,虚线已经不在被选中的状态,而其他的实线都还在被选中状态,我们修改一下线宽,如设置线宽为0.35、0.4等,同时打开线宽显示。
9 r3 m5 a* P( N2 P, o
$ B& T# c- s9 k" S5 G) M ps28.gif
* E3 @5 Y8 W$ s
: G6 n( w" X) y, f: M29、如下图,就是我们所完成的利用平面摄影(flatshot)命令转换成的三视图,含三维实体,主线稍粗,辅助虚线常规。
1 o+ h& |" ~4 L* Q# O$ o+ @8 i    最后,再给三视图做上各点位的标注,在模型界面里三维实体转换成三视图就完成了。- m  g! p# \! d: o# g3 C
( C/ R6 f% y6 N! X: }! Q% N3 h
ps29.gif   F( S7 u4 N) p8 i+ Q$ B3 a

& Z! @" B1 I: v+ K3 q, P    / a7 s; J9 r" C8 s
    最后,对本教程的操作,及后续的操作,有几点说明:
1 u2 L6 `, }* t! R/ k, f( I( N2 x& Y! V6 N' f* d) _& K
1、对本教程操作步骤中第8、第14步中,指定“原点UCS”这一步,可以跳过不做,但在第20、第22步中就会出现转换的三视图和粘贴的三维实体,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不过还是可以通过显示全部图形,再移到一定的地方。
6 n2 k0 @. m3 P/ u$ i) F0 S3 J  O6 Q% q. g5 I  M; b" o0 Q1 o
2、对于第5、第7步的三维实体的旋转方向,由于所画的三维实体处于各个不同轴测图中(如东南、西南等),三维旋转的旋转角度的正负值是不一样的,要通过自己实践来掌握,但操作步骤、原理都一样。
  q8 {* S4 Z$ y& J" i- W8 n4 `1 M- i
3、如在后续操作中要作“剖视图”、“截面图”等,由于到最后(29步),转换成的三视图已经是分解的平面图的线段,大家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修改、变换线型,添加填充图案等操作来实现,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 s& |6 R2 A) a1 [8 h) D
8 E$ v/ H  `3 Z3 o( T# C: {
4、如在后续操作中要做成、或添加“转向图”,可以在进行第2、第3步操作时同时操作,也可以再增加复制一个三维实体,什么位置都无所谓,因第14步还可以调整实体图形间的距离、位置。
; F/ B6 V1 j$ t   要做成转向图的实体,如果角度特殊,需要将此三维实体的需要显示面,用三维旋转的命令,转到朝向Z轴,也就是在“俯视”时看是正面即可,吃不准的时候,可以边旋转,边转到俯视状态下看看。
+ h  ]5 _; e5 w; a* T7 s' z0 H7 d6 O% g4 I3 O, Z" |
    利用平面摄影(flatshot)命令,在绘图的模型界面里,将三维实体转换成三视图的教程,看上去好像很复杂,其实在操作熟练后,还是很方便的,也很快捷。我现在一直是使用本教程的方法。
4 u6 B0 G" u9 J5 {+ [6 O0 n. l) a  d+ i
    本教程比我过去发表的【三维实体转三视图】要简洁的多,那个【三维实体转三视图】的教程,虽然适应各个版本的CAD,尤其是低版本的CAD,但需要通过“布局”来实现,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要进行某些后续操作的(如制作“剖视图”、“截面图”、“转向图”等),还是感觉到没有本教程方便。  s. y8 M& A; b+ |+ j8 B2 w

# w3 |: \* Y2 t4 D" Z  n) T5 J    其实本教程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你要应用本教程的方法的话,那使用的AutoCAD版本则必须要在2007以上才可以。
3 B3 ?$ d% [2 {$ X) G, H; A# G
    总之,这两种三维实体转三视图的方法,各有所长,大家可以借鉴使用,按需应用。
发表于 2012-9-3 11: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阜新
shaonx 发表于 2010-5-9 17: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q9 w: \; ?7 g1 ]4 D3 e6 F
21、三视图创建后,将原来的三个三维实体删除。

2 O/ ]& |5 j; @' h. x% @受益匪浅  支持lz
发表于 2012-11-13 17: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感谢楼主的无私分享,能下载下来学习就更好了
发表于 2012-11-27 11: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建议楼主做个PDF文档,可以下载就好了
发表于 2013-1-8 10: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我一直用着以前的方法,非常感谢,学习了。
发表于 2013-1-10 13: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云溪/huaix 发表于 2012-11-27 11: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 v" {( p  g/ S建议楼主做个PDF文档,可以下载就好了

% C! i( O( {2 v: j; V可以自己复制到word  然后转成pdf啊
发表于 2013-1-10 14: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帮忙整理了一下  弄成pdf格式的  供有需要的人分享

平面摄影出三视图(模型里转).pdf

1.21 MB, 下载次数: 17

发表于 2014-8-24 21: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威海
步骤10的等轴测实体剪切后粘到FLATSHOT的平面图中,怎么也得不出正确的方向,我知道是坐标轴没搞明白,好好想想,这个教程真是太好啦!真是没有想到今天会有这么大的收获。希望更多的人都能看到老师的教程吧!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