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3-19 10: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12、Cu
2 n9 Y: U& j, Q, E1 @(1)铜的有益作用:
: ?8 y& y P; M' L, c0 L0 S) t# A. w1)能提高钢中奥氏体的稳定性,所以可提高可淬性和淬透性,在A体钢中加2
/ l+ A$ E% }* _% X3 m. |# j' |1 w~4%Cu,可提高抗酸力。! z4 |% }' Z. g0 Z, u7 B
2)有强化铁素体的作用,在铁素体中加Cu,可提高它在某些还原性介质中的耐蚀性和改善钢的韧性。/ g& H8 ~9 U& y& Z4 n" g W
3)在低合金钢中加入0.20%左右的Cu,特别当和P联合使用时,可提高钢对大气的抗蚀力,当含Cu量超过0.75%时,可以经过沉淀硬化处理提高钢强度。; p3 b, Z! K& B# q0 `' K2 G1 \: D+ y
4)Cu是一种强烈的石墨化元素,用于炼制石墨钢。(Cu钢的时效硬化是因为Cu在α铁中的溶解度变化很大,在830℃时达3.5%,到20℃则降至0.35%,所以含Cu>0.35%者可促进时效硬化。)/ _. R0 [) l) m% i/ s3 O X$ S
(2)铜的不良影响是:
* I5 _9 s5 s+ y' B% L# N1)含Cu量较高时将导致钢具热脆性,而使热锻轧加工困难。& ~9 [4 T6 q4 e5 Z& X
2)含Cu过多会使矫顽力和磁滞损失增加,于磁钢不利。
* }+ b# C+ }1 Q9 m% @+ ]3)“铜脆”——在钢的缺陷一文中指出当Cu>0.2%时,加热过程由于表面发生选择性氧化,使Fe先Cu而发生氧化,而表层Cu含量即相对增加形成一层薄膜,然后向扩散形成含Cu网络,在1030℃即容易锻裂。适量加Ni可生成熔点较高的Cu-Ni固溶体,可降低“铜脆”。
0 Y# C) W7 l( i综合来说,含Cu<0.7%会溶于α-Fe中,促使碳不氧化,对磁性无大影响。含Cu=0.5%时,防锈能力可提高15倍;含Cu>0.7%时将出现不均匀混合物,而使矫顽力和磁滞损失增加,并使铜变脆。% F7 K; T; q1 ~ T5 c5 I
(3)一般合金钢中含铜量:
% s+ t8 \" V+ j7 P1)硅钢:含Cu=0.2~0.3%) X% S8 `7 V( c' a2 O
2)轴承钢:含Cu≤0.25%,且Cu+Ni≤0.50%,因为Cu会引起时效硬化而影响轴承精度,Ni会降低淬火层硬度。
" _0 m+ ^- }" z3)低合金钢:Cu≤0.2%(对低合金高强度钢,合金元素含量一般地都限制在≯0.2%范畴)。
" _1 y3 K, L; g4)不锈钢:含Cu=2~4%(Cr18Ni9Cu3Ti等)。
Q; Q p4 }1 q/ Z9 h$ R5)石墨钢:含Cu=0.6%; v: q1 g( G' z! I) h" ~) w+ O1 A5 Q
. E5 [0 }6 g3 k
13、S
/ M9 K6 G5 _ k- i5 `% d- h5 Y x(1)硫的有益作用是:
9 J4 k k8 @+ |! @; }* d1)由于其切屑发脆而可得到非常光泽的表面,所以可用于制要求负荷不大而具高表面光洁度的钢制件(名为快削钢)。
6 b+ H/ j3 N/ g5 f2)某此高速钢工具钢进行硫化表面以达到如下目的。7 h# ~2 z3 u$ Q/ H' l" n0 Z
(2)硫的不良影响是:4 x4 v: G8 r5 u
1)引起热脆:主要是因易生成(Fe+FeS)易熔共晶体分布于奥氏体晶界所致。
2 [' R( i. T7 p" b |6 g1 o2)硫能使结构钢的塑性银屏剧降低,使工具钢的淬裂敏感性增高。8 s) h6 W, _; d( J2 s: L8 |
(3)、一般合金钢中的含S量:3 F8 U! Q* E) N" X9 Z/ {+ g
1)一般地说,硫对各种钢均为有害的杂质元素,所以均限制它的含量。; }( U: L) A$ [. ^" U% b* A
普通碳钢S≤0.05%,酸性转炉冶炼,18MnSi及25MnSi钢允许含S≯0.05%).
8 @* `+ G1 u& f轴承钢S≤0.02%
) ~; k! s g& i+ R1 i V优质碳钢S≤0.04%+ J3 i( @, S r* H* b
高级优质钢S≤0.03%" K) Q8 |5 `& W i5 f
仅有极个别要求表面很光洁的钢(如Cr14)有意加进少量的硫(=0.2~0.4%)(Cr14可做螺钉、螺母、磁轮及其它螺纹零件,其表面光滑,耐磨性好)
( n* w# Q0 u' O/ `2 i
) L9 M7 D- l4 N: @14、P
" L6 ?, d- ~5 i(1)磷的有益作用:
: v9 o8 R2 L1 e! }! U9 F% P1)由于其切屑发脆得到光洁的表面而加进快削钢,制受荷不大的零件。8 H+ ]/ g+ x8 k, ?1 q* D
2)某些高速钢,工具钢进行磷化表面处理以达到如下目的……
: y9 {% N$ B; r7 g, i3)磷可提高比电阻,且由于容易粗晶而可使矫顽力和涡流损失降低,于磁感而言,则在弱中磁场下磷含量高的钢磁感会提高。而在磁场下则磷含量增高而磁感略有减弱。含P硅钢的热加工也并不困难。所以硅钢中有时加磷,但由于它会使硅钢具冷脆性。所以其量甚微≯0.15%(如冷轧电机用硅钢含P=0.07~0.10%)。
6 e6 A: {! ^& i1 h' w/ ?+ h4)磷是强化铁素体作用最强的元素。(P对硅钢再结晶温度和晶粒长大的影响将超过同等硅含量作用的4~5倍。)6 V" t) X% s% u+ Z+ v
(2)磷的不良影响:
, e5 G- q2 A/ |) B+ J3 f1)磷溶于铁素体中,会使其晶格歪曲,晶粒长大,而且有冷脆性。P>0.13%时脆性特甚,P使钢破断能转变温度增高的作用比碳强约20倍。
, z, _& a& b, p, ~5 [2 q# n2)和Mn一样使钢晶粒粗化。
7 d0 D4 z6 i: n& l( o(3)一般合金钢的磷含量:
' s- j8 c5 {. d' d% w! o' [普通碳钢P≯0.055%
) A0 k5 i! ~/ C$ K轴承钢
* Q" R+ e0 s& j% X5 `P≯0.027%
) ^, z1 }6 v& ~$ J8 l0 c7 I3 C( KP+S≯0.045%
! L1 n6 L. n3 @+ A5 ^) m优质碳钢
# s9 U% }# d: l8 m7 s e* C0 @# iP≯0.045%* L7 z$ O5 D. s0 w e
" z0 w j$ l. ~8 h! b" f
合金钢
3 O6 z {% Y$ O% S6 HP≯0.15%
+ B9 [. @/ g$ Z U) L0 ^8 gP+C≯0.025%
J0 p h8 R7 L高级优质钢: S2 i/ C) a+ M. N0 V* x* o, R
P≯0.035%: a: g# d" [# x: S Q
: G& t F! b& K; {0 v' { V
15、B
, P0 s: d, z9 i/ L6 R(1)硼的有益作用:7 s+ T* [' j6 P7 v6 t. ?
1)钢中加入微量的硼(0.0005~0.005%)即可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此时对其它性能等无影响或影响甚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Ni(Cr、Mo): B6 Y& h# s8 f' ~& ?
2)硼对钢的淬裂敏感性影响很小。- B' A* l1 q9 f) J0 b9 W
3)结构钢中的硼会降低钢材在正火后的冲击值,但在淬火+低温回火后,却能得到良好的冲击值。* E4 m- E. d! e3 Y4 O7 u6 @
4)低碳硼钢渗碳性能良好,表面碳浓度不易过度增大。所以可得到高强度和疲劳强度,渗碳后可直接淬火,对缺口敏感性也很小。渗碳硼钢以含C≯1%为宜。) n" \/ {- Q0 R7 F: O; |8 Y
5)中碳硼钢在调质后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其回火稳定性,回火脆性、疲劳极限与强度、硬度的关系等基本上同无硼钢)。
. P% o- S P. p) S9 m6)硼钢的热加工性能良好,同一般合金结构钢。' T9 {+ j- F5 O+ L2 Z
7)硼溶于固溶体,晶格变大,使强度提高,晶界中硼有阻止再结晶扩散作用,所以可增加钢的热强性。
# D& ?) E, e/ Q7 `. B7 V/ S
" D7 U) U4 O% |" W3 n(2)硼的不良影响:
2 w! `2 C5 o: n/ L; [% }2 Q% X& R1)含B量超过0.007%时,容易引起脆性(有说珠光体为此值,其它类钢可多些)。
A) F: {% w9 g3 v5 p& y) W2)会降低A体晶粒粗化的温度,易粗晶,但加铝可改善。# d( [; L- J7 \$ U
3)在尺寸硼钢热处理时心部易生针状铁素体而影响机械性能。3 M9 B# l: A! f3 b* m1 \) E7 S/ x
4)硼与O、N亲和力很强,易生非金属夹杂,且因此应多加硼量。为克服此缺陷可于冶炼时加0.1~0.12%Al和0.06~0.04%Ti以脱氧,去氮(Al、Ti未考虑烧损值)。
3 _- c. \8 v9 y! S& d6 o- M+ |& {& H一般合金钢中含B量:0.001~0.005%
- }, n! h0 q! \! s! i {: Z(目前仅合金结构钢中有硼钢含值如前,而其它含硼钢还少见到,国外硼钢品种较多,但其含量均不超过0.005%,否则淬透性反而变劣)。
7 p2 r" Q' R3 d5 Z$ D% C- j, K# A/ ^- _
16、N: R: h, }9 V4 Y5 `# s/ V7 u% ^
(1)氮的有益作用:
3 V, e+ Z8 ]7 h& U2 E1)N亦是强烈的A体形成元素,在这点上它与Ni相似,比Ni作用强27倍,特别在不锈钢中得到广泛注意。它有可能是代替Ni的重要元素之一,特别与Ni其同作用,稳定A体效果更好,尤利代Ni。
1 l A b' s" ]; E$ ?. R2)N还可在复杂的A体钢中借氮化物的析出而产生弥散硬化。因此,可在无显著成绩脆性的情况下提高它的热强性。' G+ z6 Z% T6 u: {
3)N能提高高铬钢,特别是含V的的高铬工具钢的热硬性。N能使这些钢的二次硬度的回火温度的间段增大,并使此间段向更高温方面移动,所以可得到较好的综合性能,在高铬钢中N还能改善其热加工性能。
" @! }& A! }5 o4)N在铁素体中可促使A体形成,由于γ相的出现,可减小晶粒粗化倾向,所以可改善钢的韧性和焊接性能。( g' k- B) y, D( V% o- o; L
5)N对磁钢的影响较大:如当N溶解在钢中的固溶体状态存在时会使矫顽力稍增而磁导率降低,当形成AlN、FeN等非金属夹杂影响就加剧。N还是引起硅钢片磁时效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说一定数量的夹杂对得到取向组织是有益的。所以它可阻碍位向不适合的晶粒生长。从而使取向合适的晶粒加速成长。N对取向冷轧变压的质量也有很大影响,过多或过少的含N量都不易使N量使冷轧硅钢片获得大晶粒和高磁性。适宜的含量是N=0.01~0.1%或更低至0.001%,但要获得更好磁性,最好能在热处理后将冷轧硅钢片中残留N除去。) A- F* I: R0 N3 d1 w
6)钢的表面渗N,可使它得到高的表面硬度(RC70)500~600℃中进行和耐磨性,高的疲劳极限和抗蚀性(600~700℃中进行)。$ k' {/ A( O/ k9 H5 K4 P$ n
7)铬锰钢中加入0.35~0.45%以上的N即可得单一的A体组织。
9 d8 |0 y, e5 d% R$ M' X(2)氮的不良影响:; _0 S$ Y4 B3 I6 m
1)它与合金元素生成氮化物是非金属夹杂,更重要的是降低了合金元素的作用。
8 s, |" ?/ [8 N; K& H! L) @2)含N钢在退火过程中因氮化物析出而会显著降低它的塑性。
! B$ p% r8 \& y) h* B3)含N钢在锻造过程中N会产生挥发,所以工业用钢中含N成分标准是很难拟订的。
& v o# v2 ^; l. @0 C4)由实际表明,在一定含量的Cr,N钢中,必有一与其相适应的最小Mn含量,如低于这一Mn含量,钢在凝固时N就会逸出,而成气孔。例含Cr 15%,N 0.45%,Mn的最小含量为14.5~15%。5 g' p. X" R9 L; O# c" f$ h4 o1 Q0 o; O3 F
(3)一般合金钢中含N量:7 h+ i+ [* Y9 f8 P7 G" ?" m
1)硅钢(冷轧):N=0.01~0.1%或更低至0.001%( n$ q% D7 u/ d [
2)不锈铬钢:N=(1/75~1/100)Cr%
- Z1 w7 x4 S5 r" `% }) w3)氮化钢:38CrMoAlA、25CrMo2VA等$ h0 W& f& X. C# {5 T! X
Cr18Mn10Ni5Mo3N钢其含N≤0.3%(用于尿素工业),有铬锰氮钢及铬锰氮镍钢等。如Cr17Mn8Ni5N,目前铬锰氮钢因为具有良好的耐氧化可抗腐蚀的性能,其它性能需求也不坏,故它用来代替铬镍A体钢而取得相当成效,但无镍之铬锰氮钢,因为锭中容易产生严重气泡而未能多用。$ K- r+ i0 s- R9 |$ a- F8 h* Q
注:TiN常呈规则晶状,颜色金黄。2 y5 ]/ i' s7 y' V4 h
E3 N2 y/ G+ J17、H
u- Q/ c& g7 H" a( Q. n& f氢的作用:
) c; O7 A+ p/ G' J4 c4 D) O1)H 能提高钢的磁导率,但也会使矫顽力和铁损增加(加H后矫顽力可增大0.5~2倍)。( P) c. i9 i' H1 x
2)H与C作用能生成甲烷(CH4),所以H 的存在会促进脱碳。, C5 ], S- R( w
3)H是一般钢中最有害的元素。因为它是产生钢中白点的罪魁祸首,实验知钢中形成白点的危险含H量为5~6cm3/100gFe,主要是因为A体可溶H量大,而冷至低温珠光体则溶解度大大减小,所以当冷却过快,高压氢气来不及析出钢外,高压氢的张力与其它诸种应力作用,即可能超过材料的σb,因此产生许多微裂,此即谓之白点。实践知640~650℃最易使A体转变为珠光体,200℃则最关于钢中的危险含H量,不同的资料有不同的数据。
" ]8 ?7 O5 ?8 ^+ i% w5 P# }$ J; B& m; }) Y3 s. w
18、O1 t9 ~+ r; b' D* _+ ]
氧的作用:3 B) ]+ ]+ B3 q0 b5 e. c% q
1)残存于钢锭中的氧,或扩散到金属表层的氧,均易使晶界氧化而形成脆性的氧化物夹层,把(A体晶粒隔绝开来。以至在随后的变形加工中引起晶间裂纹(后者也即常说的过烧)。实践知,只要钢中含O量超过0.03~0.04%,其强度和塑性就明显下降。
2 j5 d1 L0 V R2)氧与碳的作用,可能将钢中碳烧损以至造成脱碳,但是当有过量氧的情况下,则表面脱碳层将被完全烧成氧化皮而反而成了一层保护膜,而使脱碳过程减慢。(此时烧损金属较多,其作用还要看氧化皮的组织改善性。, f& O* L) R- D. W$ b* X# u
3)氧会使硅钢中铁损增大,磁导率及磁感强度减弱,磁时效作用加剧。
* c3 b2 m5 ?: X O4)FeO在高温时稳定,但当温度降低至560℃以下时则易分解成Fe3O4及α-Fe,钢加热后在空气中慢冷则可能出现Fe2O3。(钢中氧化物塑性差,氧化后则几乎无塑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