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1-30 09: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将淬火后的金属工件置于室温或较高温度下保持适当时间,以提高金属强度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室温下进行的时效处理是自然时效;较高温度下进行的时效处理是人工时效。. A& v: b* j1 T$ s, I7 R9 e
双相不锈钢 1 m) [( Q5 b1 f. n8 @) x+ B( u
& g+ V1 p, x R6 ?( t
通常进行不同的铬含量和镍当量的组合可以得到铁素体(α相或δ相)和奥氏体(r相)的双相组织。如果以铬含量的多少来进行分类的话,可分类为18%Cr系、22%Cr系、25%Cr系和28%Cr系。同时为确保r相的量需添加4%-11%的镍,为提高其耐蚀性需添加不多于4%的钼。在最终经1050-1100℃固溶处理后,在α相基体中分散有不多于50%的r相。在400-1000℃下进一步进行时效时,生成金属间化合物、碳化物以及氮化物等各种析出物。 0 S& a0 G. O. E4 v
0 U+ V- ^, N, |- u9 ]# M 在双相组织中,铬、钼和硅等铁素体稳定元素浓缩在α相中。而镍、锰、碳和氮等奥氏体稳定元素浓缩在r中。在时效过程中最有影响的是σ相,可造成σ相脆化。另外时效还可产生M23C6,也和铁素体型不锈钢一样发生475℃脆性。 / M) @& R5 ]3 n/ V
5 y# v* d& X7 A, x' T: I
5.沉淀硬化型不锈钢 2 ~6 T ~& V4 Q5 D D
& g2 Y& D7 O/ n
沉淀硬化型不锈钢是除具备不锈钢特有的耐蚀性外,还可通过进行时效处理实现沉淀硬化的高强度不锈钢,根据基体的金属组织情况,即根据铬当量和镍当量之间的平衡情况,沉淀硬化型不锈钢可分为马氏体系沉淀硬化型不锈钢、半奥氏体系沉淀硬化型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系沉淀硬化型不锈钢、奥氏体系沉淀型不锈钢和铁素体系沉淀硬化型不锈钢。
# s- w; o! D' K/ _" S3 O7 F8 p( G+ n5 u4 v% y
马氏体系沉淀硬化型不锈钢,铬和镍的含量少且铬含量和镍含量低。由于马氏体相变结束温度高于室温,因此固溶化处理奥氏体相冷却过程发生马氏体相变,在室温下为马氏体组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