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8 09: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在轧轴承的使用过程中,可发根据轴承损坏的情况来判断轴承游隙是否合适。
1 ~/ `) |/ M! U( Y, |6 | s6 D( v (1)、轴承烧毁,如果不是因为“辊爬”、相关零件相蹭和润滑不良而引起轴承过热,则可以认为轧机轴承工作游隙过小造成;. E1 n& k" e% {- \& R8 x# y
(2)、轴承套圈和滚子碎裂,如果不是原材料、轴承质量、冲击负荷过大及安装不良等原因,就可以认为是轧机轴承工作游隙过大,使轴承负荷包角过小(理想负荷包角是120度--150度),造成材料单位面积应变压力大,滚子负荷大引起的。
* x$ O* n" U4 g. B: d& ]3 T6 l另外,使用不同厂家的轧机轴承互换使用时,一定要注意轧机轴承游隙的选配标准是否一样(也就是轴承外组件内圆尺寸及公差是否一致),内圈滚道尺寸及公差值是否一样、游隙是否一样,否则轴承不能互换。. D. N% {+ m: H0 n0 p5 h! u
3、轴承配合
9 `. R7 ?$ m& h+ h2 [ 合理可靠的配合精度也是轧机轴承能够正常使用的前提条件。轧钢机辊系中四列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是承受圆周径向载荷,因此必需要与辊颈过盈配合,外圈是支承集中载荷母需与箱孔过盈配合;配套轴承由于只承受轴向载荷和轴向定位作用,且要求装卸方便,故轴承内圈与辊颈用间隙配合,外圈不能承受径向力,与箱孔为大间隙配合。
! J! }: |6 T( D# {# s, m7 p具体配合可参考下表:! v P1 h5 b& h- ]0 {
轴承形式 配合公差
! A5 n: f% \4 f% s- N* u. }$ K- I 公称内径 配合公差 公称外径 箱孔公差! m- N5 K! S, l& Q" Y$ z
四列圆柱滚子轴承 d≤180 n6 D≤500 H7或G7/ |7 z; X+ I+ X
180<d≤250 P6 8 ?9 R" d }0 G% b' f6 M7 m3 m
d>250 r6 D>500 G7
" D' G1 m: j* ~$ E. J7 B" v/ U7 D' z/ A配套轴承直接装于辊颈上 所有尺寸的d- @4 r# ~- I: X$ }8 y2 G
f6 D≤500 +0.600~+0.800
+ E7 A" |7 F3 F5 l/ f. n9 D D>500 +0.800~+1.400- m9 [3 Z$ h* b @7 ?/ ~7 n) E
配套轴承先装在轴套上再装于辊颈上 所有尺寸的d K6 D≤500 +0.600~+0.800
% ~9 X& q# v2 p" X7 a 所有尺寸的d1 H7/g6 D>500 +0.800~+1.400* U/ V& i' a) E8 c# l
d --轴承内径, D--轴承外径, d1--轴套内径
a4 ]2 v1 i6 J' [& q为了保证轴承的配合精度和可靠性,对辊颈、箱孔及相关零件的配合表面及端面要提出必要的形位精度及粗糙度精度。具体可参考GB/T275-93《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的配合》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