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9 06: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合肥
本帖最后由 lufan2009 于 2010-1-9 06:05 编辑 - l" w# a' Q0 ~
& H$ A9 `5 \2 c
气相色谱检测方法(色谱技术丛书)
9 ~! q/ E% h7 H3 i# A* x2 ?; r( w% L( E7 D描述
Y/ F* Y, l; y2 a' r. y' w/ V | 本书对气相色谱检测方法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全书共十章:第一章概述了气相色谱检测器的发展、分类、要求;微电流放大器、记录和数据处理系统。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介绍了热导、火焰电离、氮磷、电子俘获、火焰光度、原子发射检测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征、检测条件的选择、使用注意事项和应用等。第八、九章对质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光电离等9种气相色谱检测器作了简要介绍。第十章为快速GC检测和多检测器组合检测法。书中编入了大量近年发展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实用性强。附录中给出了某些公司(厂)生产的气相色谱检测器性能等信息,供读者查阅。
8 U$ X/ C* l# j. U 本书是为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气相色谱分析人员编写的。可供气相色谱分析方面的研究和分析人员参考,也可作为气相色谱仪研制人员、管理人员的参考书以及中专、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教材。
9 H& b; m. ]4 K/ C0 R( [第一章 概述
. `1 G: x# }$ }# x* c第一节 气相色谱检测器和气相色谱检测方法
9 a9 w- H }, i 一、气相色谱检测器. T% l) G$ G1 r' u( v' M# s
二、气相色谱检测方法
2 k$ w, F" S( m7 Y" {$ c% j第二节 GC检测方法发展简史9 u1 j1 T8 d: Q0 h/ \
第三节 检测器的分类
3 h6 l5 z- m3 m& [ 一、按性能特征分类/ I. W0 g- A( y7 ^5 J4 `4 S
二、按工作原理(检测方法)分类 H& @- N Y/ Q/ D$ k
第四节 检测器的要求& ~- D' w$ D* D" O' }0 A
一、噪声和漂移7 x& o" e4 a/ I# ]& I4 O5 H# t
二、灵敏度和检测限
* \0 L- [% U& F5 G 三、通用性和选择性8 Y, ^/ A* d0 E: i. z
四、柱后谱带变宽1 Q, E) f/ L) f+ _' s
五、时间常数. ~9 @' Z: t& h: o7 c
六、相对响应值、线性和线性范围5 E) O. Y+ H, U3 p+ {4 ~
第五节 微电流放大器
8 |) w' T) a( t% G# |' Q 一、放大器的作用
. M- |* z9 t# c# u% n" a4 k& d# O 二、放大器的种类和技术指标& }! u' D! N# O
三、放大器的操作: d2 j. m* S( ]6 W
第六节 记录器和数据处理系统 d- S0 H8 l; r
一、记录器
H! e" j7 u: Y' B" d$ ` 二、色谱数据处理机
$ E: v4 o1 I/ V7 G% W% p) [ 三、色谱工作站
0 P* m& @) F8 b# ]* p9 }参考文献
% M, r. n! n, v7 z3 o- L第二章 热导检测器
- p0 ^( s, x$ a( d. v/ _" ]第一节 引言
" g: h7 b S% Z第二节 工作原理和响应机理& O$ e7 M& R+ [2 z, u( n) v7 c
一、工作原理1 Z* O7 w. M5 U
二、响应机理
& L3 k T. n* o7 J第三节 热导池的结构和检测电路$ [& n% s( ~9 m
一、热导池的结构
5 A( M# m$ a* ^ F 二、检测电路
! V4 }6 f) i4 r4 c9 l7 g3 Y第四节 单丝流路调制式TCD
, a; t4 ]. q: i3 O/ f第五节 性能特征
" [6 q! ~6 G- h6 n7 c3 U 一、通用性+ Y& N3 U/ P4 _; _ T7 Y
二、灵敏度2 B( I9 Y: l* x* r, I
第六节 检测条件的选择" K5 w8 f. G( w( V- D- K& c2 W3 U
一、载气种类、纯度、流速和池压力
$ S5 Z/ i; ?: T' b* T/ _ B7 _ 二、桥电流* H+ z I/ X& w& L0 I! T2 ] C0 }7 q, w
三、检测器温度
; i4 V5 }1 F7 p! |7 i8 ?第七节 使用注意事项* V1 S4 Z$ }4 c0 f( Q- [: t- K2 @* |
第八节 应用2 ~+ ^2 J' T7 \# Q1 Q
一、石油裂解气的分析9 J9 F5 e' L+ u1 `+ J0 f
二、水及氧化性化工产品的程序升温分析9 l5 e c* X2 E5 ` @8 O
三、空气中痕量氯气的直接测定1 h0 c/ O Y; [5 Y
参考文献
6 s4 [: t r# }/ v g第三章 火焰电离检测器0 J$ X4 Q0 z1 m8 ~' [2 y' p# ^
第一节 引言' y; A" v: s7 b. p( @
第二节 工作原理和响应机理: B" g" i" R( H' Y7 f8 ]( P+ K
一、电离检测器
1 Q, g8 u4 r- w: d 二、FID工作原理和检测电路
0 | ]2 Z; \ E# P/ m; f 三、响应机理8 ^' Z. \; S. k. ]
第三节 FID结构
# @/ i3 _% I: y& e/ L6 `, [ 一、喷嘴内径和材料# A; c P' m- k; S
二、电极形状和位置2 V" T$ i3 L ]* p) j
三、极化电压- ^6 w$ f# H% _
第四节 性能特征; O; e) z2 K+ G# s
一、灵敏度和池体积- B- F( [7 y+ X/ G9 k
二、相对响应值和有效碳数
- ~) L. @1 U; v+ i6 p6 X, n 三、线性、线性范围和定量准确度
! H2 T/ j' N* q8 L e第五节 检测条件的选择8 I$ y# S; J3 d& i, e/ o; @- e
一、毛细管柱插入喷嘴深度& Z5 b7 {3 m* L; ]; ^' {" e
二、气体种类、流速和纯度9 h& O6 i1 g+ M$ x# c$ I5 |
三、温度
) n8 N( V, G* W7 l 四、柱后压力 Z2 v8 @2 j& |. Z
第六节 选择性的改善
+ V1 H- B. H1 M$ R第七节 使用注意事项
5 s5 B/ ?' M: q. w第八节 应用$ ~0 H9 G( s9 E1 K! }
一、烃类工业分析
. J% d. o( v6 ~9 [2 h: s Y 二、水中挥发性极性有机物的痕量分析
5 n! V) O) ]- q参考文献
7 Q/ s2 s: s$ `9 h$ K+ H( [第四章 氮磷检测器/ Y5 F) ~/ h9 n; ^8 }' ^2 R% @
第一节 引言
* w. H, i. a( ^# h/ o& v第二节 工作原理和响应机理+ U- [) C9 D- }5 K9 r( M
一、工作原理, Z+ X( |7 Z' [1 |7 \9 k
二、响应机理
4 H+ }$ L/ t/ ?6 [6 e第三节 电离源的设计& s- k) q9 A& Z- m
一、电离源的成分8 J. L. B1 }: ?; y7 p( E
二、电离源的形态. h2 X6 m/ L' x7 U1 C- H
三、电离源的供电方式和加热电流
. ^9 P, y; _! b+ F3 |: ]8 \5 k 四、极化电压( D8 b1 n# U: P
第四节 性能特征
5 E( O$ ?0 k$ s i0 H {. p& x 一、灵敏度和专一性# u6 i4 d6 ^5 R; n1 F
二、响应值和分子结构
" X( _8 W! f3 H K: p1 \ 三、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6 Z7 N+ }( x" L: g第五节 检测条件的选择/ S& s+ W, p7 }- @3 j
一、加热电流和基流4 P! D m- g4 T9 x
二、载气、尾吹气、氢气和空气流速3 H( g& X: y( K: x4 o( g s; _
三、检测器温度
7 X7 w; j: ~" \% ]第六节 使用注意事项
6 [. X" C0 _+ n' A第七节 应用
( S+ @; |3 S% Q, W( j0 T4 B0 P 一、痕量氮、磷农药的检测
7 A2 p4 { P& h 二、血中茶叶碱的分析" _" C& v5 v1 u' L
参考文献
) a" _" \: L: d第五章 电子俘获检测器, U8 i, D' x4 o
第一节 引言$ E% w: X% d8 |8 i' J# J d
第二节 ECD工作原理和响应机理
/ m3 }5 t# {/ K) Z) G; P1 k" ~$ u 一、工作原理
+ f2 F$ p7 ?- w5 W9 l 二、响应机理' i* F1 T) _& }1 X+ c U
第三节 ECD池结构和检测电路; i2 l4 R$ o* ?$ G
一、电离源4 K8 _9 J+ d( u
二、ECD池结构和池体积) N6 V. }6 y: i9 ?; ]
三、检测电路; b6 ~, L' w; M( ?
四、库仑型
6 g; a. ^+ [" I: J( t/ y, ~第四节 性能特征4 k/ {5 P4 b9 N; F+ T- W2 W9 y# g
一、灵敏度: U' T6 `# }, p; f& ?" I
二、选择性
/ A+ X0 R5 ~: [0 X d2 [3 c 三、线性范围
; B: z2 g1 C7 d# k2 E第五节 检测条件的选择, z6 r; S9 a6 |: P6 o# B: w
一、载气种类、纯度和流速, c1 D, x9 S) h- z' E
二、色谱柱和柱温5 e' v6 c5 B4 I, g u' F
三、检测器温度
' Y* ?# w4 y& O6 F/ M9 Z; i h 四、电源操作参数. a0 r. ?! U- C' [# w2 Y/ d3 Z
第六节 脉冲放电电子俘获检测器
, I) N3 x5 l0 b" Z3 H 一、放射源的弊端 h- ^. q. p* Z) [2 S I7 \3 I
二、非放射性电离源& a$ F4 I) m& t( D
三、PDECD
% ?. ^2 }) L4 f/ i% r& R: q3 z第七节 ECD选择性的改善" ~5 Z& w) ]$ U. T; y
一、化学敏化ECD
! w9 x* I& |4 `; V) C5 N4 m! u& s4 }! s 二、光致电离调制ECD
7 F: u7 _8 Q' [% ~2 ^- l第八节 使用注意事项
: l$ |, _ k* {+ s第九节 应用3 [8 L: O4 i" h
一、有机氯农药(OCP)和多氯联苯同类物(PCBs)的分析% z1 m! n$ @- Q1 N; o' N( `8 f& T+ E! Z
二、饮用水中三卤甲烷的直接进样分析
+ v5 ~' h# V9 v: q3 h- H" j( z参考文献" ]: w! ^ D' L5 n7 |0 X
第六章 火焰光度检测器! Q+ @' H0 W) u$ b: x7 {0 l9 S. ]& x
第一节 引言( N" s5 k- j$ p+ p9 ?$ |
第二节 工作原理和响应机理
8 w7 l& Y- z- K: ?" [7 Z1 ]5 p" b4 T 一、工作原理$ \" W* o; }& ]8 {( H8 z
二、响应机理
+ U5 Y4 {& r2 L* |8 a# ]/ s t第三节 FPD的结构, w" d8 C3 w+ O3 i) ]- |
一、单火焰型8 U5 C5 c- Q$ ]% m; H0 ^
二、双火焰型
' M6 R) i& p* I$ R# e* } 三、脉冲火焰型% I6 P! j3 t+ N7 s% `8 x- D
第四节 性能特征- J5 D$ N% f% |' n+ {8 p+ r! n
一、灵敏度和选择性# E# n$ d2 }, u, k4 Y4 m
二、线性与非线性( e% C# i0 S4 x& }
三、猝灭# Z. ?* e4 q8 ~& k/ f
四、响应值与分子结构
7 i8 G6 ^9 q5 \) L& U 五、线性范围3 J& ~9 Y( E7 L6 p4 V x' _
第五节 检测条件的选择' M" T p( ?3 Y' ]. V8 Q( v
一、硫、磷检测2 f, Q0 t1 C8 F8 c/ T
二、其他杂原子有机物和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检测
4 d6 a; ^$ E2 O5 U1 u9 m4 m+ n+ \第六节 使用注意事项9 V0 f/ E' F2 l/ _ \# ~0 m$ G9 o' q
第七节 应用 C: t/ U3 B& p) ~$ I, o
一、磷化合物的痕量检测$ @0 d, ]0 p7 b* P* ?3 u
二、PFPD对苯中痕量噻吩的测定! Z9 r, W: Y2 A" l7 q( T
三、环境中有机锡化合物的痕量检测) P7 s! f8 c& \" i) |5 [+ w% }) V2 x+ R
参考文献
' @/ g3 E: Y4 d6 i3 _第七章 原子发射检测器, C( u9 G+ z$ d8 d( S/ S
第一节 引言
/ V# v# O: ~# C; p; d0 i第二节 AED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部分
0 l1 c7 K: T1 J+ @) E) c4 E5 l 一、工作原理
( |& K) p; j) {. C6 }# @: b 二、组成部分$ j. V+ J! o: p+ |
第三节 性能特征% R! T) E, @% }
一、多元素同时测定+ h/ [1 p/ F6 n* Y4 Q, P5 l# J
二、选择性和灵敏度) z% ]% [! \# a/ t
三、光谱图和元素证实
1 D$ c; N& d- ?0 A& S1 ~ 四、等摩尔响应和实验式3 @) \' D+ X9 H5 r2 f( B/ E' h4 q+ c+ N
第四节 检测条件的选择* Z4 s T8 n! U7 _
一、元素分组
3 V; E& ]$ r9 `4 `3 i( ]7 {5 N5 i* D 二、尾吹气和试剂气
0 L4 S% l& Q$ j# a 三、GC参数
! M3 n) E4 [3 Z$ A: v9 |第五节 使用注意事项* D" v9 {$ s8 h& K
一、了解系统状况+ \, D' a4 f1 O5 ^
二、注意谐振腔内压力
& ]5 _5 Z c) I5 N2 }; u 三、及时维护和更换关键部件' }. ~. i+ u7 D/ H x& {
第六节 应用
- |, J7 C3 r1 U6 a) _" h 一、某些非金属元素的典型应用实例. _4 T; U; F" U* w
二、金属元素的分析6 x. v5 j& r0 E3 n$ Q' I
参考文献5 \3 g0 C: p9 m9 G! }( w1 Z1 ~4 S( O
第八章 质谱和红外检测器0 {4 A8 z6 `/ W! G8 A$ F4 k' r ]
第一节 引言) f1 M; e6 _4 K5 I* P
一、联用技术2 s9 I x& r# v3 |
二、发展
. h6 X: w# r/ J* E/ ?' S; Y$ n第二节 质谱检测器# g( _) c6 I9 N O. `; A
一、MSD结构和工作原理* K. v# U6 |& T. Y+ p+ p1 C& X
二、谱图类型" m0 |( |# M+ C( [7 X
三、性能特征4 M1 A/ N- d- a; [4 G8 e/ J) m
四、检测条件选择和操作注意事项
5 |1 Z8 w" \( g+ `+ H6 X第三节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 H' J! w3 A2 z" Q* u G 一、FTIR光谱仪(光管型接口)的基本原理% {' \3 N0 Q$ n5 G( ^2 c% e9 H" e
二、接口的种类" J1 N7 B9 @7 G! j" b& Q
三、谱图类型 |2 J4 P" s6 T* c" x
第四节 应用) b6 j$ E% {& K4 ?. G- G
一、MSD的主要应用范围5 X; ?0 R0 l0 v {7 _
二、FTIR(和MSD)的某些应用实例
: V& J( E5 n* ]* b: y! J# Y0 ]参考文献
2 l2 c7 }% U0 @第九章 光电离和其他检测器
4 E# C' q7 H. B( X5 x( a+ v第一节 引言
" q1 p/ J8 w, z# `第二节 光电离检测器
4 I0 f# u. S+ K0 m: d 一、PID结构和工作原理
6 a2 |. X3 x0 Y# y1 o 二、性能特征" [; Y6 {+ E' O/ {6 n: g5 k# C
三、检测条件选择和应用' o+ N: b" b0 n
四、无窗式光电离检测器
' F8 O; k0 M: O第三节 氦(氩)电离检测器6 H" Y @6 n7 L: T& S4 c
一、HID( Q" ^) i+ n7 O* r9 {# y; h0 @% F0 m# k
二、改性氩电离检测器(MAID)) y+ U- T5 J1 i, B( g" s) W
三、非放射性HID: H7 {8 ~% c2 G* j2 b
第四节 表面电离检测器7 }# _- Q: q W# a
一、结构和工作原理
& q& h$ Y" N. ^- u0 f& x+ J7 V% L. c, _, C# n/ o+ [
% @2 q+ ?- q2 n6 u
0 {3 N# s9 C2 u' |* @6 l- t! i& M$ y. P' t1 P
; j8 w; g/ s' t1 u# @$ d
- z7 Y3 q5 |! W
气相色谱检测方法.part1.rar
(1.91 MB, 下载次数: 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