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4650|回复: 19
收起左侧

[求助] PLC控制的正反转控制中,采用双重联锁是否加延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9 16: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淄博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PLC控制的正反转控制中,梯形图中采用双重联锁,外部接触器线圈加联锁,是否在梯形图还加一个定时器进行延时?如果外部不加联锁,可能会导致短路,但外部加联锁后,应该不会短路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9 16: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淄博
另外星角降压起动也存在类似情况,请大家讨论。
发表于 2009-11-23 09: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楼主多虑了,首先PLC的扫描方式是顺序扫描,所以互锁以后正反转的梯形图输出不会同时得电;第二,电机正反转接触器的切换通过二次回路继电器控制,可以取接触器的辅助触点在继电器回路实现互锁----硬件互锁。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lsq12345 + 3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1-23 09: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据我所知不会产生延时
发表于 2009-11-23 09: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洛阳
加延时是常识,并不是考虑PLC输出短路,而是要让开正反转接触器断开或闭合时间.
! ?+ _  F% ]. ?2 Q) U8 i即使你加拉这些互锁,一样可能发生短路,那就是接触器触点粘合,所以在要求很高的设备中,还有很多其他保护手段.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lsq12345 + 3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3 11: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淄博
我所指的是如果外部不加联锁的话,由于PLC扫描时间很快,一般几个微秒就可完成扫描,即使在梯形图中加入了双重联锁,接触器外部不加联锁的话的,容易导致两相短路事故的。我想外部加入联锁的话,可能会避免这种情况,但现在很多书中介绍时并没有在外部接线线圈处加入联锁触点,这是很危险的。如果在梯形图中加入延时的话,可以效果会更好的。
发表于 2009-11-23 11: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洛阳
原帖由 PLC123321 于 2009-11-23 11:04 发表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 A, h1 P* w: z- C) x5 C4 F, u% l我所指的是如果外部不加联锁的话,由于PLC扫描时间很快,一般几个微秒就可完成扫描,即使在梯形图中加入了双重联锁,接触器外部不加联锁的话的,容易导致两相短路事故的。我想外部加入联锁的话,可能会避免这种情况, ...
你的原贴:PLC控制的正反转控制中,梯形图中采用双重联锁,外部接触器线圈加联锁,是否在梯形图还加一个定时器进行延时?如果外部不加联锁,可能会导致短路,但外部加联锁后,应该不会短路吧?
  c6 s6 {- X4 c 你是想讨论呢?还是出题考试呢?
发表于 2009-11-23 12: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在PLC控制的正反转控制电路中,梯形图中采用双重联锁,你考虑的PLC扫描时间很快,怕会因为二个接触器同时动作,而引起主电路短路,这个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不管是PLC,还是继电接触控制电路,它的触头都是先断开常闭触点,再接通常开触点的,所以,不会出现常开和常闭触点同时闭合的。外部接触器线圈加联锁,只会使电路更加可靠。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lsq12345 + 3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1-23 13: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一般来说都要加外部的互锁,利用接触器的开合时间差来确保不会瞬时短路,这是在至今为止验证了的事,不用探讨啦。唯一的可能是当接触器触点烧死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lsq12345 + 2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1-23 15: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外部必须加连锁,PLC输出触点会粘连,发生误动作.
. Q. i" W7 b+ S) O内部必须加延时,PLC动作时间为US级别,接触器是100MS的,反应慢多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lsq12345 + 2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1-24 11: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首先PLC控制的正反转控制中,采用双重联锁时,你在程序里加了联锁就不需要再加定时器了,因为就在机器内部而言是不会有短路等问题了。至于外部,则一定加互锁,这是安全问题,主要避免程序过长是人为设计的失误造成短路。同时也起到增加安全系数(冗余量)的作用。总之一般来说内部程序中能加互锁就加互锁,反正触点很多,外部为了安全必须加互锁。
发表于 2009-11-24 13: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我强烈再加上我的意见:必须加上延时
! K9 Q" a* V( D; a- [# T' j5 C如图,假设P0是反转信号,那么程序扫描时有上到下,既正转P40先断开,然后反转P41接通,由于是在同一个扫描周期内,也就是说正转断开与反转接通在同一时刻输出,此时问题:
7 U5 N% I3 U- h) @1,如果外面没加上连锁,则会出现短路现象!!!!!!!4 z5 T0 ?1 c/ J& C$ e
2,如果电机功率大,接触器会发生起弧现象,即使加上连锁,有时也会发生短路现象!!!!!!) ~; K2 n% ]+ y0 L
3,即使连锁不发生短路,但电机在正转时突然断开然后立即通电反转,电机停机时强大的反向感应电动势还没来的急放掉,又加上电源电动势,再叠加转子反转电动势,势必造成电机烧毁!!!!!!
1 C. M+ Y- m7 `7 o/ c% X所以延时必须的加上!!!!!
发表于 2009-11-24 13: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图补上,刚才忘记了
9.jpg
发表于 2009-11-24 15: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应该加延时,并在硬线中有联锁
发表于 2009-11-24 17: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连锁是肯定要的,确保控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但是你要直接PLC控制,是指全自动控制,还是半自动(有按钮或者其他)控制。如果全自动的话我感觉应该有延时,如果半自动的可以不用。
发表于 2009-11-25 10: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一般有经验的设计人员都会在外部在互锁的,这样就从硬件上保证了不会发生短路情况,我的设计习惯是在软件中同时加上互锁设计,这样既简单又可靠,而不是加延时,因为延时时间的确定也是一个问题。
发表于 2009-12-12 10: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感觉没必要去加了吧!!. c# M7 b& B5 \# I6 ?6 p8 |
  没什么实际的用处~!!
发表于 2009-12-12 11: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需要加延时,同时在硬线中有联锁,从硬件上保证不会发生短路情况
发表于 2009-12-12 13: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原帖由 zhongzhengyi 于 2009-11-24 13:34 发表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 X  b9 a3 T8 C0 Y3 \我强烈再加上我的意见:必须加上延时+ @* N7 s2 G% c$ p! j
如图,假设P0是反转信号,那么程序扫描时有上到下,既正转P40先断开,然后反转P41接通,由于是在同一个扫描周期内,也就是说正转断开与反转接通在同一时刻输出,此时问题:! ]3 ?/ a7 \6 j# a
1,如果外面 ...
: ^3 E  i6 W8 `% G2 `4 r* z
如果对程序设计时考虑安全或避免人为出错的因素的话就加上吧。
' E  ?) i2 V2 }, R. m如果在生产生活中,目前我还没发现有那种应用需要做到电机正转还没1S就反转吧。9 ]9 }9 o( e$ r2 _7 M
在以前小功率老式车床上有用到正转时会反转(车牙时)。实测电流跟启动时差不多,时间也很短。# @, \% m' _' `: F
不知各位有发现在那些上有类似的应用吗。提出来供后续编程时参考
发表于 2009-12-12 21: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鄂州
正如3楼所述,你在plc程序中加了互锁,在接触器上也加了互锁,还是有短路的可能性 只是几率降低了。所以在plc程序中互锁部位加延时是没有必要的9 f! M" F& u. r/ |* `. d
另外,你可以在加个机械互锁,如正泰的正反转接触器装置和某些天车的控制箱内都有这种装置。7 `& S/ x+ |- t; q6 J4 u& g! I* A
但是,最终还有有故障发生,这是不可避免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