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1天前
查看: 2412|回复: 3
收起左侧

[已解决] 那位大侠有厂区噪声污染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2 11: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谢谢上传,
发表于 2009-11-18 22: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东营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当今的环境污染问
) j) A. F, Y) t6 j; K% x题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国家和政府将环境保护作为—项基本国策,把实现可持
' w2 R+ A2 G. A$ ~% X4 |, {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的战略目标,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方针、政
. l- H7 f. D) r8 Z- a2 v策、法律和措施,逐步完善法律体系和管理体制。已形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 ?8 B( L$ e  s% d' J( E) Y8 x
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境法律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明确; T' W, x! Y7 [8 W
规定,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P; Z: X8 @# h8 i- l) {9 _9 T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6 |4 w6 ?$ d% W  A
统一监督管理。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监督管理的内容包括制定地方环境法规和
7 R" p" R' c8 Z/ [/ _+ l环境质量标准、会同有关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做出评价、污) v6 E" T# L8 f& x2 n
染物的排放监测与治理等。对新建项目,为了控制新的粉尘污染,《中华人民
* e" j" _% |; A' `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了新建设项目的审定内容。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7 v* B' D# U! d
书中,必须对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规定防治措施,经批准后,1 A3 o2 [4 ~+ N9 J4 s
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 Z0 \9 a" T0 N+ [' l" F  n  E0 }! J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新建工业企业和现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应当采
  Y7 Z* X! W2 S  }- _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设备和工艺,采用经济合理的废弃物综合6 K( ]& ?* Q/ |. J6 k' c
利用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
0 Q. c* S- e7 b7 G# S    中密度纤维板建设项目有时往往会引起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7 F& H& ]" b* y6 ~8 h+ ?3 G. d1 t7 \6 `9 i& u) W
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状况、环境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环境影响评
1 y0 k! n9 q7 C价是在研究确定场址方案和技术方案中,调查研究环境条件,识别和分析拟建
* l/ F) k5 h. O, r+ w) Z项目影响环境的因素,研究提出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措施、比选和优化环境保护, m6 ^1 L5 h4 S+ Z  r0 i% |% W! l
方案。中密度纤维板项目的主要污染源有废水、废木料、废气、废渣、锯屑、粉; f; b7 ~; O- w  D7 v( n5 Q0 t
尘和噪声等,其中尤以废气、粉尘和噪声影响最为严重,如不进行彻底的处理,) g4 c& ~1 i& ~' r
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形象和经济效益。4 M* _% }+ Q( |/ c9 R( V$ ?

! s8 M) ^* G/ u% G" f' [  x5 K    环境影响评价' V5 [3 W2 m. p6 j8 e

. |+ V' x* ]% W    1、环境评价基本要求
+ b1 K5 X! u1 i. s+ X3 m7 T$ }5 n  x8 [8 T$ X* {. c+ p% y
    工程建设项目应注意保护场址及其周围地区的水土资源、海洋资源、矿产
( d4 v# w9 _# r  i: e资源、森林植被、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项目环境影响3 k7 L6 s" ]) F$ C; W4 N
评价应坚持以下原则:
7 u& }: m. o9 F% c) J+ @# t( e! d: R7 W- d
    1.1.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功能规划的要求。, S/ X* y/ d- r+ ~. y
1 S6 R+ p; p6 D# P) T1 W7 v
    1.2.坚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的要求。
) k. K& O. `# f" G
5 K/ \/ S6 I! m( n6 H* ~" _    1.3.坚持“三同时”原则,即环境治理设施应与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s8 K( U1 R+ c5 M6 [
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 f' _2 p" c5 g* D: U& I3 u/ A+ S3 B' f* w* Y1 F' o8 V
    1.4.力求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在研究环境保护治理措施时,应从
& K$ d, g9 `) R5 N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力求环境保护治理方案技术. i# x- ~7 g( P" {3 r, |$ w
可行和经济合理。! p. M; I2 T- H1 N1 o/ R3 g
4 ^2 ~7 G7 |) w$ i8 Z
    1.5.注重资源综合利用,对环境治理过程中项目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
% O& k, V) ]! E' @+ O' I, @2 w$ \弃物,应提出处理和再利用方案。" i. z* E" m( z& e7 h! }

# I3 n5 p0 j, f+ }8 K3 z    2.、环境条件调查& ?3 I6 R9 H  |$ ?& r" o) h; f# w6 S

% n( d8 u/ m$ m$ ^! G    环境条件主要调查以下几方面的状况:
2 `% E6 S0 E+ l5 M
0 p. p! {( G+ Q) ~0 f% Z    2.1.自然环境。调查项目所在地的大气、水体、地貌和土壤等自然环境状2 p9 l8 j" Z+ h5 ~! ?
况。
  ^( l& y: m/ p4 ?5 j% p. C; Z. Y7 O$ e" R
    2.2.生态环境。调查项目所在地的森林、草地、湿地、动物栖息和水土保持0 h9 v; v  a- e6 l  e6 g* o
等生态环境状况。
* f. h. R3 w/ _. [, H1 S7 a* ?
% G' @- P  Q. o/ l4 Q0 q    2.3.社会环境。调查项目所在地居民生活、文化教育卫生和风俗习惯等社7 P- B, a$ k7 u5 D5 Y8 Y& X! N
会环境状况。9 Y, A; c0 Q1 E1 V2 e7 ?& B. g

" [- f- H/ ~' p/ v% M/ U8 f    2.4.特殊环境。调查项目周围地名、名胜古迹、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等环; W# y- [' g5 R8 v9 B' p
境状况。9 {! p) c. W) F% N+ L1 M

' O$ ?7 H' g& {2 M    3.、影响环境因素分析9 t! g/ _+ G6 z2 |! t

  A. B- O# M* s5 K. M    影响环境因素分析,主要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破坏环境,生产运营过程中) T& k7 k* K$ Y6 D4 ]- z: l
污染环境,导致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因素。1 ~- o/ ?; v9 P5 R5 C& x

9 D$ |( f* U$ z  l    3.1.污染环境因素分析
( P! |% O$ L5 v1 S3 I. \& k  G+ D  L$ u% C- @
    分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源,计算排放污染物数量及其对环境的; q) E% Q+ P$ n9 q/ ^
污染程度。5 S# ^' X( ^4 Q6 U

9 I  s, b% C  r  c7 M$ b' d0 V+ \   3.1.1. 废气。分析气体排放点,计算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有害成分和浓
5 `, @3 T# Z! y  G度,研究排放特征及其对环境危害程度。) B4 f! L0 C- _5 N+ G" j
0 O; s- w# d* z, \- w; Z" a" F* K
    3.1.2. 废水。分析工业废水(废液)和生活污水的排放点,计算污染物产生量
9 i2 i+ N! y& L% J与排放数量、有害成分和浓度,研究排放特征、排放去向及其对环境危害程度。
1 W1 z9 [  U, t+ L1 e& B
1 f- x* w' r0 X2 K    3.1.3. 固体废弃物。分析计算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与排放量、有害成分及其对
( m, [! w  d; g; q' d5 h; w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 M3 D# |% F7 o, \, l
6 z6 H* u& g, e( N& O# f
    3.1.4. 噪声。分析噪声源位置,计算声压等级,研究噪声特征及其对环境造
$ c: @. ^* u6 @成的危害程度。. a  H1 M) D, y. c
6 k4 ~3 d: q7 I: A6 o
    3.1.5. 粉尘。分析粉尘排放点,计算产生量与排放量,研究组分与特征、排放
6 v% p2 G% R- |9 O) |- U方式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 D2 {* m( W7 X9 {' \- f

& r) v' ^# @8 T" D8 a+ H& B* g    3.1.6. 其他污染物。分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波,放射性物质等污染物发
( R% ?" b+ `2 O+ B生的位置特征,计算强度值,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危害程度。
  e! d! M: p' k    3.2. 破坏环境因素分析, j/ d5 M% o8 t  _  z; R; _/ \; Y
     分析项目建设施工和生产运营对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因素,预测其破坏7 j. k5 ]8 j1 o3 m
程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9 d$ R& A% B- }: Z/ P/ c' n/ x: i5 @% l7 [  A1 D
    3.2.1. 对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的破坏。2 [/ Y+ o. C" o1 m( n# c

) [# _6 J  v0 l1 C' n. p$ L    3.2.2. 对森林草地植被的破坏,如引起的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等。$ G" L7 E. o# r# ]9 H
) p! b) N3 j$ {6 A4 U
     3.2.3. 对社会环境、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和水源保护区的破坏。
( h; u; h0 D* R" h% m8 b& \
1 ^' X, m- Q5 w1 F) ~; R: j    4. 环境保护措施9 K- e/ f4 A  X1 A( D( r" ]2 H. `
    在分析环境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
3 I) q% f% u: c6 _; V' k律、法规的要求,研究提出治理方案。
7 Y+ e6 ^; {# p7 {' n# w( z- z: z0 m8 s' q
     4.1. 治理措施方案0 _$ k  N0 D  J) B- Z( o

+ C* Q1 o7 r/ d8 J* [    应根据项目的污染源和排放污染物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治理措施。
$ d$ f+ x4 n* E& ~
$ K1 ]: i% m4 r7 {8 E    4.1.1 废气污染治理,可采用冷凝、吸附、燃烧和催化转化等方法。
5 x2 G0 |  \1 ?, e1 G0 j: Z7 a6 k3 p7 u: y0 E
    4.1.2. 废水污染治理,可采用物理法(如重力分离、离心分离、过滤、蒸发结( F- g( l4 u) V7 R/ m- n6 h9 [
晶、高磁分离等)、化学法(如中和、化学凝聚、氧化还原等)、物理化学法(如离
% `& b  V& f" c+ S0 r子交换、电渗析、反渗透、气泡悬上分离、汽提吹脱、吸附萃取等)、生物法(如自
! s: g' g6 r% m6 L4 a然氧池、生物滤化、活性污泥、厌氧发酵)等方法。
8 @  _' e4 g' u  e8 z! Z    1.1.3. 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有毒废弃物可采用防渗漏池堆存,放射性废弃( B1 x, C# _, v' [# C2 H* J
物可采用封闭固化,无毒废弃物可采用露天堆存,生活垃圾可采用卫生填埋、
  t  x7 {  c4 E* K4 x) a堆肥、生物降解或者焚烧方式处理,利用无毒害固体废弃物加工制作建筑材- @& J4 C7 W0 Z5 y: m2 G" z
料,或者作为建材添加物进行综合利用。' Z& u. M7 }5 t

8 b; x6 \1 i+ W( h$ O     1.1.4. 粉尘污染治理,可采用过滤除尘、湿式除尘和电除尘等方法。8 X0 V" }6 g6 D& @6 t
- i; y& O; g4 g; X
     1.1.5. 噪声污染治理,可采用吸声、隔音、减振和隔振等措施。
$ y1 D' p' j; B8 X, ?' P. _+ L8 s' T9 H0 i4 `! h
    1.1.6. 建设和生产运营引起环境破坏的治理。对岩体滑坡、植被破坏、地面
! s& R+ {( x! u' a2 w* H塌陷和土壤劣化等,应提出相应治理方案。
8 `1 t4 e5 |# c: p4 l9 ?$ j& W1 ~/ E3 z
    在可行性研究中,应在环境治理方案中列出所需的设施、设备和投资。) y: V9 K" L& u+ G* @+ C- \* f: F% |
* y* ~! Z! e9 _
    4.2. 治理方案比选* [* t. B4 O, k( ]8 N+ t
    对环境治理的各局部方案和总体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并做出综合评
1 `" w7 F* Q! s3 S! B) |6 g价。比较、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 E4 ?% J2 c' @. z" F' k/ r
7 l$ U, t' M6 X    4.2.1技术水平对比,分析对比不同环境保护治理方案所采用的技术和设备0 D9 ~8 h+ O: j0 O5 z
的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和可行性。
- S" n( t. Y/ i. X8 C$ C8 S  U- x4 Z$ N" O  \: Y# J
    4.2.2.治理效果对比,分析对比不同环境保护治理方案在治理前及治理后环) t7 Z! a0 j+ R9 z! @
境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能否满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
' e! H" `( J2 O# w/ d! L# @; h% S  W
    4.2.3. 管理及监测方式对比,分析对比各治理方案所采用的管理和监测方式
3 m! Y1 w/ x/ F0 F的优缺点。
! c  x; q9 v/ N: T5 g; r* |/ t0 V+ W5 @& X  ^+ S0 `
     4.2.4. 环境效益对比,将环境治理保护所需投资和环保设施运行费用与所获
" ^* J1 H: G* T6 V5 h) s得的收益相比较,效益费用比值较大的方案为优。7 L7 A; D; Q9 e8 z- w4 F, D. ^0 u# e. q
      治理方案经比选后,提出推荐方案,并编制环境保护治理设施和设备表。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武昌鱼 + 3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1-18 23: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下面链接中都涉及到工厂的噪声治理,供参考:
) h  M/ _" j5 y0 u6 \http://www.cnkdzj.com/xuankuang/200908/2009083104.html
4 f: q; q( m$ u% @( G$ Q, ?2 yhttp://hjing-0001.blog.163.com/b ... annelAdminPriv=true
发表于 2009-11-19 08: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每个工厂的情况不同,噪声源和噪声强度都有差别,而噪声又可分为机械噪声、流体动力学噪声等。工厂噪声污染治理可行性研究要基于噪声源特点、噪声强度、所处环境功能区的噪声控制标准等确定,不可一概而论。别人做好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也不一定有参考价值。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