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前言:叫好与挑错/ n+ j, Z. W$ K7 |/ C: o3 _; Z
一年以来,特别是近半年以来,围绕着易中天《品三国》所展开的争论,堪称是我国文化生活中的一大奇观。报刊和网络上搞得沸沸扬扬,一方面是好评如潮,另一方面又是嘘声不断。我浏览了网络上和报刊上的一些言论,数量虽然很多,但多是相似的重复。千条万条,概括起来,也不过那么几条。观点方面的,主要是对曹操的评价是否恰当;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的提法,是否会对世道人心有消极影响等等。方法方面的,不外乎这种讲法是否有失教授的尊严、有失学术的品位?还有什么庸俗化、娱乐化、粗俗化、娼妓化等一大堆帽子扣了下来;对学术与商业,学者与电视的关系等命题,也都见仁见智,各说各话。
; I* C/ O$ n7 N$ k有人问我:你对易中天现象及其《品三国》的看法如何?我的回" c& q I% l$ Z8 B
答有两条:一是叫好,二是挑错。这就划清了两条界线:一是划清了与“易粉”、“乙醚”的界线,他们是光叫好,不挑错,这有失理性。二是划清了与“反易”人士的意见,他们是光挑错,不叫好,这有失公正和厚道。
2 B1 A% g, ]& f2 q/ w- p为什么叫好?因为易中天对普及历史知识做出了贡献。把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从追捧影星、超女、歌星、玩电子游戏、看无聊的肥皂剧的现场拉到“百家讲坛”来。能多了解一些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总比拿着个荧光棒在台下起哄、迷失自我强得多。人人争说易中天,人人 品三国,总比人人争说那些娱乐明星、人人去关注“超女大赛”有文化品位。: S P' z# g$ h4 S
为什么挑错?因为我在拜读了《品三国》之后,发现它在内容上还有许多瑕疵,心中感到不安。这书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对很多青年人影响更大,不能用错误的历史观点、历史文化知识来误导他们,所以我要义无返顾地来挑错。易中天在《品三国》中说:在赤壁之战以前,鲁肃、诸葛亮和周瑜,帮助孙权算了三笔账:政治账、联盟账和军事账;现在我要帮助易中天算四笔账:学术账、知识账、逻辑账和语言账。& r: W( n! f1 `6 t
有人断言:“我想易中天之所以会‘火’,本身就说明他的历史知识至少不会有‘常识性错误’,是经得起市场检验的。”(《易中天,史学界的超女》,重庆出版社:《为易中天补牙》,39页。) g# L- |5 O+ P* K
但在我看来,易中天的要害之处,不在于他的讲史方式如何,而在于史学观点和史学知识方面不时出现错误,甚至在解读、翻译古书方面,也有些底气不足。有人说:易中天不是学历史的,就不该在电视台上讲历史。我以为不然,史学界这一亩三分地不是禁区,应该欢迎任何人来玩,不管你娱乐化也好、商业化也好、借鉴于评书、相声的手法也好,凡是有利于普及历史知识的做法,都应该受到欢迎。但不要把科学的历史观点搞乱了,不要把历史知识搞错了,不要把古文资料翻译拧了,逻辑上不要欠通。这是一个底线,一个最起码的要求。正因为易中天在这些方面存在着问题,所以我要挑错,要帮他算账。0 k. ^9 Y7 ^2 y: }$ E2 A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需在不断地清算自己、否定自己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百家讲坛”也好,易中天也好,都需要不断地有所改进、有所提高,作出更好的节目,写出更好的书来,为普及文化知识做出更大的贡献。
" B2 \* r2 F: U$ ], y我为易中天叫好,也给易中天挑错。叫好不忘挑错,挑错是为了再叫更大的好。当然,希望易中天先生和广大读者也给我挑错,说得文雅一点,就是提出宝贵意见。至于叫好,那就不敢奢求了。
( ^! s( p" g9 o$ v( Z% a1 W- i- T; A" |0 v, l3 N2 z* Y5 y7 J4 L8 C
[ 本帖最后由 yijianpiao12 于 2009-8-28 08:1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