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如何提高设备开动率
& o, r- Z2 h$ D9 f* h7 V' ^ 提高机加工自动线的设备开动率,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如何利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提高设备的开动率,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工作经验。本文就此目标的实施,通过“TEAM的参与、问题的分析、瓶颈的解决、因素的关注、完善与总结的运作”等几个方面解决问题的思路,来探讨如何达到提高设备开动率的目的。 0 H3 o1 F( B4 O. ]# G
5 Q, [. K1 ]2 v% I: G: {
汽车制造的动力总成中,发动机、变速箱机加工自动线的设备开动率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纲领和发动机、变速箱的制造成本。如何在原设备的设计能力上来保持设计能力或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开动率,这是现场支持部门和现场管理人员工作的挑战内容。 ' n& s- J4 U; U: t1 j% T
* L1 w5 f8 T3 B% Q. g! c
真正能够反映设备开动率高低的是在生产线三班运作时。设备开动率的高低,最大的因素是设备的维修及保养时间和刀具调换时间。故一班、二班运作时的设备维修除了即时维修外,不到万不得已时,相关人员可以利用设备停机时做TNPM(Total Normalized Productive Maintenance全员规范化生产维护)、PM(Productive Maintenance生产维护)。三班运作时的设备开动率,才是真正考验和反映现场管理部门与支持人员的真实能力。要提高它必须捕捉解决瓶颈工序各种影响设备开动率的不利因素。 , T2 s- }! N9 A& k. p) J% }
TEAM的参与 . v- S$ _0 ]9 s j6 }5 J
2 i* u! P: w, p4 t; { 要提高加工自动线某个工序或工位的开动率,需由规划、维修、刀具、质保、采购、化学品、生产等人员组成的TEAM来共同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工程师、技师、高级技师等复合型人员组成头脑风暴型的团队,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合作。通过不同角色的组合,相关问题由相关人员负责,其他人员积极支持、相互信任、共同互补,发挥团队的最佳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TEAM建立CIP(不断改进)的会议形式建立例会制度,协作与配合的充分实施,相关人员对新问题及时分析解决,老问题跟踪总结,最终达到共同的目标——提高设备开动率。% H$ a! I5 r$ k% x& a* t
1 T Y. o: [5 w. y- I7 V# u! y9 i9 L0 L
/ [. @0 M L9 w7 r8 ~问题的分析 0 t+ h/ k3 K, y* M6 h
停机时间包括机床预热时间、TPM时间、故障时间、换刀时间、工件测量时间、机床待料等待时间、操作工休息时间、设备调整维修时间等。解决影响设备开动率最理想的结果就是能够把影响设备开动率的不利因素全部解决,将停机时间控制在最低范围内。设备由于使用年限不同、运作生产班次不同、班次JPH(Job Per Hour)产量不同,分析影响开动率主要原因的方式方法也是不同的。
; W2 E4 Y. d* A8 F- W/ E1. 分析设备停机时间 6 _0 s8 p" E; x4 r8 G" T
* o: ?$ V* s1 I 随着使用时间的延续,单就设备本身而言,影响设备开动率的停机时间是一个“浴盆”曲线的过程,如图1所示。浴盆轮廓曲线代表设备停机率曲线,浴盆前后二边上端至底部曲线是倾斜的,即代表设备停机率高;从图1中可知,设备的停机时间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设备的停机时间产生三个阶段的变化,即:设备磨合期、设备稳定期、设备老化磨损期。 ! E. _4 C& o0 \2 X, _
2. 辅助准备的影响 " L3 J1 C/ {3 ]/ q% L# p. ]( v
& h) o/ @- n; f 实际生产中,有些工序由于辅助时间长,如测量工件等待、换刀次数频繁、调刀时间偏长、物料输送断档等原因,导致工序开动率的下降,影响整条生产线的开动率,严重时成为整条加工线的瓶颈。
, A7 Z) w( [8 C5 C2 N瓶颈的解决
' j" z5 O1 {! P5 X
* V- ~ ?8 P% Z" v& O$ K9 e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应采取相应办法,合理提高设备的开动率。如设备的磨合期,可以通过总结性的停机分析,对自动线的开动率作月度评估,来获取设备开动率低的原因。这种阶段性停机的分析,可以了解磨合期的停机造成瓶颈的工位与原因。设备稳定期可以通过建立各类故障问题的解决指导方针和排除故障的步骤标准化,维修达到缩短排除故障时间。设备老化磨损期通过PM的合理安排及产品零件尺寸数据的变化趋势跟踪,及时发现及时安排时间做好设备的调整与维护。
% d1 v4 w4 r. m n- X' H0 ?4 t$ X. e
+ f' g% g) p: y" T9 h6 w' z
制约理论认为在一条加工生产线上,瓶颈工序的开动率决定了整条生产线的开动率。实际生产中,我们应将有限的费用和人力用到最需要提高的自动线工序上,解决开动率最低的生产线工序,提高整条自动线的开动率。故提高设备的开动率,首先应该考虑整条生产线的瓶颈工序是什么工序?再从瓶颈工序上找瓶颈工位。图2为通用动力总成厂V6缸体线某月各工序的开动率月度分析(单班生产)。 4 l4 n! v. O5 c3 ]% U2 ?7 f: F
5 q# G& P, Y. ~+ O, F(OP10~OP70、OP100~OP120、OP140机加工工序 OP90装配轴承盖工序 OP80、OP130清洗机工序) 3 c+ k' p, c& Z) Z" Z( ]; I
9 [: b/ z* l u+ n# e/ P[ 本帖最后由 3dportalzhao 于 2009-5-22 11:16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