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12-1 14: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太重丁光正发言稿
轧机油膜轴承的创新和服务
; z7 ~0 y; \/ J' ^
" P. x) [5 f/ G6 Q) @8 b- K; N一、概 论, D% M# B. @7 j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世界的工业发展方向包括中国的工业发展都离不开将降能; ~! g; u b5 m3 ?! R+ N
减耗放到发展的第一步去思考和实施。创新和服务的本质只能是尽最大可能降低消耗,节省成本,减少排放,消除污染。) g4 v2 [4 ~2 P( ^, J( w
二、轧机油膜轴承的创新之路
6 a1 B/ u. y: S9 }1、轧机油膜轴承的现状与发展;
/ P9 C+ r) ~$ |2、轧机油膜轴承的创新之路:联合设计多方位思考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的结合。' a5 P0 V5 |9 t6 c1 X* K8 {; @0 m$ K9 V# g
三、轧机油膜轴承的服务, j, A' A& h1 @ j$ V( L* v! _: `; i# W
1、服务是检验、补充与衡量创新成果的最佳手段,也是获取创新思维的最好源泉。
0 y8 ^4 m( o% r0 U0 J, L% [2、服务的分类:
5 O, k* f" ~0 F2 K⑴售前服务
4 l0 {2 ~' P2 v( C p⑵中间服务7 g, [, }% m7 g/ a, U1 }; G
⑶产品的售后服务/ X. l2 |% F2 n: M
建立必要的现代化产品电子档案+ I' Y) o+ |( S8 @/ C& g
建立轧机油膜轴承的实时监控系统
; E9 k+ W) G! Z1 r6 F* n3 |* k四、结束语
$ j# ?& c* W* ?* s2 a, p 对于高科技产品这类服务与产品一样重要,而且与产品的创新处于同一位置。做好产品的服务工作,是开拓新产品拓展产品市场,促进产品健康高效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 R0 Z2 X2 `& T1 S* K/ Q/ q2 D5 l/ h0 L- J+ {2 p
+ O( T. v, x( L$ w1 {
" k) y2 {: r& h- w3 H3 h ?# `$ a, W* h1 L
& g% u( |2 ?* Q6 g$ F) L7 `, y
9 W+ T8 r/ {( V% A9 z" S$ u% k轧机油膜轴承的创新和服务# T0 Y6 M4 m* I- j8 V4 d* R
(中国重型机械协会油膜轴承分会 丁光正)
! Y' w, k7 w* c/ n( c概 论
, @) F) z. x8 @6 d6 }+ c& U! G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真正实现绿色环保的梦想口号,工业革命首当其冲。地球上不能再生的资源不会像植物一样周而复始地生长,也不会象人口一样连绵不断地繁殖,只会日益被众多的国家和人类所消耗直至殆尽。而且迄今为止社会越发展工业越发达,消耗的地球资源,造成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现在愈来愈多的人意识到以往这样的发展模式不是在给人类造福而是在为灭绝人类打基础。为了不让这可怕可悲的一幕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世界的工业发展方向包括中国的工业发展都离不开将降能减耗放到发展的第一步去思考和实施。
5 L* Q4 B( K# f9 T 钢铁产业是工业发展的先行,也是耗能和排污的大户。从源头的铁矿石、煤炭的开采到最后各种类型的钢材成品出库,其间的每一环节都蕴育着无穷尽的节能减耗方略。而每一个方略的实施都意味着企业在同行业的竞争中获取先利,为拓展人类继续生存的空间做贡献。轧机油膜轴承是轧钢机械上的一个普通零部件。它的发展固然与钢铁企业的发展休戚相关,但就其本身而言,共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也只能是技术创新和全方位的服务。而创新和服务的本质只能是尽最大可能降低消耗,节省成本,减少排放,消除污染。
0 B* G2 z" Y. r- u9 C/ G# K轧机油膜轴承的创新之路
6 c3 | z0 D& ^: r1 E8 i* p) ^ 从轧钢机械出现的那一刻起,轧机轴承就在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之间选择。直到出现油膜轴承以后,轧钢机械不管是冷连轧机、热连轧机,还是中厚板轧机才确定了油膜轴承为主导的地位。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油膜轴承能够适应轧机的很多特性:轧机的载荷、速度;轧机要求的安全连续;轧机的高精度、自动控制;轧机的耐冲击、抗污染等;当然操作使用方便,降低轧机的吨成本消耗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由于认识上的偏颇,或是操作管理的不善,在国内对于在冷连轧机上使用油膜轴承出现过波折。但迄今为止,在各工业发达国家,冷连轧机同样还是以油膜轴承为主,很少使用滚动轴承。8 I9 P1 r+ ~# N' o: G
最近几年油膜轴承在锥套和液压锁紧等方面也在不断推出新的结构和构想,最典型的是所谓薄壁锥套。锥套是油膜轴承的一个关键部件,它的现代化设计方法不仅是单纯从流体力学的观点根据润滑理论进行轴承的设计,还必须兼顾轧机的机架、轧辊和轴承座等一系列相关零部件进行统筹设计,包括构件的受力计算,尺寸确定、结构形式、功能分配及寿命计算、返修利用等。考虑的核心是满足轧机的功能最大化和效率最优成本最省。因此油膜轴承锥套的薄型化是否是成功的改进很值得商榷。从近几年,薄壁锥套的使用状况看也并不理想。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缺乏主机与轧机轴承的联动设计,从轧机的主体轧制工艺综合考虑轴承的设计。二是过于强调了锥套个体的功能而流于荒谬。例如,单纯从设计锥套的外形尺寸去判定对轧机承载等因素的影响。正如中国人都很熟知的箍木桶的比喻。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而不是其它。对于油膜轴承来说,短板是衬套而不是锥套,因此可以说锥套的壁厚尺寸的改变对增加承载是没有意义的。我是指与外径相等的非薄壁锥套相比较而言。相反薄壁锥套因壁厚带来的联接键的受力减弱及因周期性碾压而产生的蠕变增大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第三是该项技术的改进在进行实际应用前准备不足。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没有见到有实际意义的试验数据和多年优越的现场使用范例。所以锥套的设计应综合多种因素考虑,没有必要将一些不成熟的技术急于推向市场,尤其是象轧机油膜轴承如此关键的零部件,没有多年成功的经验先在个别轧机上试用再经过反复观察、改进和验证然后再行推广似乎更为妥当。综观轧机轴承的历史发展进程是由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开始,逐步过渡到油膜轴承的,而轧机油膜轴承最早的结构是没有锥套,由轴瓦和轧辊直接形成油膜润滑的。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考虑到避免损伤轧辊才出现油膜轴承的锥套。几十年的时间证明,油膜轴承的锥套排除了特殊事故,正常工作时它的磨损是很有限的。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如果在轴承衬套的内衬材料和润滑液等方面多做研究,是可以设计一种没有锥套同时又不损伤轧辊的轴衬。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轧机油膜轴承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方面的研究已开始着手进行,从润滑理论由厚油膜润滑过渡到薄油膜润滑,从轧辊的材料加工到轴承衬套的材料及润滑方式润滑液的选取,轧机与轴承的联合设计,润滑系统的配置等等。这也是一个系统工程的设计与创新,要相关大学院校、设计院所、钢铁企业、油膜轴承制造单位的相互协作配合,更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但其前景还是显而易见的。我想轧机油膜轴承的创新之路应从这儿开始起步和思考。* E. c5 J8 b" e l6 k
轧机油膜轴承的服务
2 b' w. k3 z5 @ r8 X% l 现代化高科技企业的标志是创新和服务。为什么将服务放到与创新等同的地位?因为服务是检验、补充与衡量创新成果的最佳手段,也是获取创新思维的最好源泉。就单一的产品而言,服务可以简单地分为售前服务、中间服务和售后服务三大类别。例如对轧机油膜轴承而言,售前服务主要包括与用户的沟通,对轧机的结构、轧制工艺的了解,协助用户选择最佳轴承方案,向用户和配套企业介绍轧机油膜轴承的功能、效用和配套组合优缺点,相关件的协调措施和方式等。总之,首先让用户对你所提供的产品有正确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同时你对用户的要求和油膜轴承的相关备件特点也相应地有了透彻的看法,为双方如何有效地改进设备的功能和效率统一了认识,为下一步更深入细微的探讨打下了基础。这是售前服务的主要内容,是提供产品设计的前提条件,实际上从产品设计开始一直到产品安装调试正式投入使用为止这一阶段的服务统称为中间服务。因此中间服务的内容包括对设计的审核、对整个产品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的监督,对产品完成后的涂油防锈和包装、运输的检验以及对现场开箱、安装调试的指导。直到产品正常运行的全部过程。中间服务的过程虽然繁杂但相互之间却都有紧密的联系。对设计而言,首先必须满足用户提出的一切合理要求,符合轧机油膜轴承的设计原则,必须考虑到产品的加工性能、运输、安装和产品的经济性等各种因素,同时还必须善于从中间服务的全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产品的服务质量,为新产品的设计开拓思路。* s# R; ~4 @" Z- j8 Z" K
产品的售后服务是服务的重要一环。往往容易被产品的提供方和用户所忽略。因为售后服务不只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随时协助找出原因妥善解决,更重要的是尽可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任何问题,需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做一系列的针对性较强的工作。对轧机油膜轴承来说,除了有必要的清洗安装使用说明书和现场的技术指导之外,还必须协助用户建立必要的现代化产品电子档案。电子档案应配合计算机管理,不仅要记载轧机油膜轴承的相关情况,诸如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开箱日期、清洗安装日期、负责人、上机时间、装配情况、安装位置、主要零部件像锥套、衬套的原始尺寸、公差尺寸、油膜轴承主要相关件、轧辊的情况、轴承座的尺寸及状况等等,还要根据各单位的具体管理规范增加轧机的轧制参数、轧机油膜轴承润滑系统的相关参数等。有了这一套计算机管理系统,不仅可以严格规范轧机油膜轴承的安装和使用,还可以清楚地了解轧机油膜轴承从开始使用到最后报废的全过程。这对于科学地分析轧机油膜轴承的摩擦、磨损和安全使用油膜轴承、设计改进油膜轴承都有重大的意义。尤其是对于多机架的连轧机组更为必要。随着轧机油膜轴承使用时间的延长,轴承的间隙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何随着间隙的变化,调整。油膜轴承的使用位置和配套件的间隙这对油膜轴承的寿命和使用质量还是有很大影响的,当然通过计算机的档案管理,对设备的故障分析、备件情况、以及与轧机油膜轴承相关的轧辊、轴承座、润滑系统、润滑油的管理和使用都能带来很大的益处,我想今后为轧机油膜轴承制订一套相对完善的计算机管理程序应是产品的售后服务的主要内容。
( f( o+ R" ^% C6 Q# S5 q 售后服务的另一重要内容应是建立轧机油膜轴承的实时监控系统。通过定时对轧机油膜轴承润滑油的取样检测和分析,判断轧机油膜轴承的运行状况,决定轧机油膜轴承的维护方式和使用周期,与轧机油膜轴承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一样。这也是一项专门的技术,从取样口的选取,取样的工具和方式、样品的处理方式、对取样结果的分析和判别,以及专家建议等,都有一套专门的规程和方法,但这套系统一旦建立,不仅大大节省了设备维修的时间,延长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还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是今后我国走节能减耗和绿色通道的必经之路。对轧机油膜轴承来说,通过对油液的铁谱、光谱分析来监控,判断油液的物理性能、油液内含的有机杂质和不同金属含量的对比,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润滑油的品质,保障油膜轴承的油膜形成和承载,而且可以了解润滑油中添加剂的消耗和油膜轴承的适时工作状态。如果制造出一套适合于本单位、本轧机的判定标准,就可以依据这一标准确定设备的维修周期和更换周期,达到科学有效地使用油膜轴承的效果。这无疑会大大节省轧机油膜轴承拆卸、清洗、安装的时间,提高轧机油膜轴承的使用寿命,科学地安排相关备件的订货。当然,油液的实时监控系统不仅可以在轧机油膜轴承上使用,在滚动轴承、电机、减速机等诸多需要油液的润滑和液压系统中都可以采用,而且都可以收到十分理想的效果。) b$ [1 Z r. |6 e6 b; x
类似有效的服务内容还有很多,尤其对于高科技产品这类服务与产品一样重要,而且与产品的创新处于同一位置。做好产品的服务工作,是开拓新产品拓展产品市场,促进产品健康高效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