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5-17 10: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主持人】牛刀怎么样看小阳春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4 Y4 y7 p3 p: C
/ q, p. o* A6 h+ u& F! o ; e; u% N0 k3 E! S
【牛刀】这个命题本身就是开发商弄出来的,主要是诱导买房的人买房。实际上不存在小阳春的问题。这个概念在营造的时候就不是一个买方市场的概念,是一个卖方市场的概念。在小阳春中所暴露出来的很多问题都是普遍性的行业欺诈。包括假按揭、雇托,几十元一天雇别人买楼;散步虚假信息,没有卖房子说房子卖完了,这些东西造成了人们的恐慌心理。很多人想买房没错,但是这个价位不适合很多人出手。但是你在卖得的时候提高房价的,十有八九都有假按揭。所以这里面出现了一边呼呼卖,一边哗哗地退。假按揭的情况已经相当普遍了,有可能会成为中国的次贷。为什么?因为假的按揭有20%的首付,如果房价跌破了20%的话,这个问题都会暴露出来。* U: J) ~0 l7 S0 ^) i- e
6 N" d8 |2 U% C6 M* w, W* ^- H
B6 a6 g T$ H; p4 G: C6 F. f
我把全国的假按揭的情况给各位讲一下,这个假按揭是以开发商为主体的,但是不仅仅是开发商的行为,而且现在的假按揭已经延伸到和地产的相关行业,最高人民法院专门组织了一波人调查假按揭的情况。开发商为了获取低利息成本他会做假按揭,因为企业贷款的利率比较高,个人贷款的利率比较低。这是一个动机,第二个动机,他想把房价做高,做假按揭。第三个动机的情况比较少,但是延伸到担保公司、中介公司假按揭情况非常普遍。北京一个楼盘就查出了200套的假按揭是担保公司做的,上海查出的假按揭就是中介公司做的。这个情况已经严重到只要你去查,现在所有涨价的楼盘没有不做假按揭的。
i! I: S8 ^- r $ L ?* i4 s, C4 C; n1 Z, v9 E
现场提问:我是记者,我想问一下牛刀先生。您是如何看待保障性住房的小户型和商品房的小户型之间的关系。* i5 ]2 c/ n& K' }: a: N6 _; ~9 V
8 [3 F7 C6 M5 [2 E! G
$ v5 L" T8 n/ n" u' N9 k2 T【牛刀】这个问题提得好,商品房中的小户型和保障房中的小户型是不一样。我曾经和专家们讨论过中国房地产的结构问题,中国的房地产是计入到投资当中,也就是说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房地产不是计入到消费当中,而是计入到了投资当中。这就导致了房地产中的投机行为。很多人买了房子就想升值,但是没有考虑到这个房子买了可能有一堆泡沫。但是,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市场,这个是我们住宅的消费市场。住宅的消费市场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个就是普通商品房当中的中小户型。第二个层次是我们经济适用房的租赁性住房,第三个层次是我们经济适用房当中的产权性住房,第四个层次是我们的廉租房。如果我们把这四个层次的住宅市场做好,就会形成各个层次的新的消费市场。也就是说,我住这个房子不是为了我投这个钱升值的,我是需要的。这样一来,在经济适用房中的租赁房部分就存在很大的空间。刚才提到的商品房的中小户型,存在冲突的就是经济适用房中的产权房。商品房的价格肯定比经济适用房高。但是各个国家的界定又不一样。比如澳洲政府所有的经济适用房的产权房是70平方米,你任何时候买、任何时候卖所有的交易费用都没有。第二个问题,你买经济适用房的利率是非常低的。商品房的利息就会比较高。第三个问题,商品房政府是没有责任收回的。但是你买了经济适用房,政府是可以保证原价给你收回。你也可以不卖给政府,卖到市场上。所以经济使用产权部分中国还不很完善,如果完善了,我们就可以从本质上区别民中小户型的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区别。3 y2 [- q7 e# t5 k: V
' ^; W" r6 N9 C& `6 S( {
. V* F( }% ]; g& e) x' G v; { x现场提问:中国自住房是20%左右。欧美的自住房达到60%,您怎么样看待这个问题。4 l" _$ V' o H5 }2 Z
4 [$ Y3 o3 s0 M9 X
2 I5 |, G! T/ f+ s& X, K+ b
【牛刀】深圳的房价是从2003年开始涨的,为什么?就是因为深圳市政府取消了福利房和微利房,美国的经济适用房是覆盖到大学教授、医生、公职人员。覆盖到整个社会层面的。但是我们深圳市在2002年之前曾经有过4年多、将近5年的时间是有这种保障的,公务员有福利房,价格非常低,我们的教师、记者、医生、律师这些阶层在深圳工作了几年以上的,有微利房。我们深圳的微利房当时很普遍,所以那个时候深圳的房价是最健康、最理性的。到了2003年深圳市政府把这两块全砍掉了,所以商品房从2003年开始涨,开始是缓慢的涨,到了2007年就非常可怕了。我为什么在2007年和北大教授打了一个赌了,我就是想告诉他任何时候下,房价都不可能非理性地涨。我们现在很多的住宅土地的供应都在倾向于经济适用房,我们政府拿出的4万亿中有9千亿是用来做经济适用房的。但是这个比例要扩大,取决于这个城市中产人口的比重。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住宅本质上的属性,房子盖起来,天生是用来给人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7 w4 J! q; q1 [+ m: M, k4 T \, I P" R& ~
% n: c! a! B, ~( R$ Z【牛刀】刚才观众提了一个非常难的问题。我以前一直拒绝回答这个问题的。因为这个涉及到对房地产底部的预测。这个很多人都预测过,但是没有一个人讲对了。我也不一定能讲对。认为房地产底部应该摆脱不动产的通道,他取决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比如说从全球讲,如果不动产停止向下估值,就要考虑美国的经济危机是不是见底。而现在美国经济危机才发展到第二阶段,第三个阶段有可能发生在2011年、2012年,这个经济衰退的周期都是3—5年,这次受到的伤害太大了,投资银行所受的损失太大了。全球的资产缩水50万亿,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在这种情况下,它调整的周期可能会有5—8年的周期,在这样的情况下。
" c# T/ D' U; @0 R# Y/ y3 R0 B0 U. P. [7 y2 K
8 V9 w& Y/ R" U/ Q4 T中国的情况是产能过剩的需求不足,导致了中国经济的深层矛盾的爆发。现在看来,我们市场反映的还是CPI、PPI已经连续6个月下降,这就是一个经济走向通缩的现象。我们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我们要尽快把老百姓的消费能力扩大、消费市场兴旺,中国经济就有救。我们判断中国经济底部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危机相比,我们要有这样一个认识,比如美国1929年股票市场崩溃了,他们有这样几个标准衡量,就是一天或者数天内股票下降20%以上,就称为股票市场的崩溃。直到第三年才恢复。中国去年股市大幅缩水,但是中国的股市有一个涨跌限制,但是从6100多点跌到1680点,所以我们判断经济衰退的时间是2008年,2009年是中国实体经济受到考验的一年。如果今年我们的实体经济能够复苏,我可以告诉他们2010年就是一个经济见底的过程。如果中国政府挽救实体经济的效果不明显,那么我们明年见不了底,后年也不了底。所以这个情况下,取决于政府对经济调整的方向和力度,它不是靠印钞票挽救经济危机的,都是通过解决深层的经济矛盾,都是在帮助穷困的人口有能力消费的情况下,经济才开始复苏的。房价也就可以见底。
$ r- d' {- h/ V; D' t 9 p$ _1 R5 b y1 [. m& b8 ?& v9 c
【牛刀】刚才这个问题是我近来一直在研究而没有结果的问题。我提供一个思路,房价的决定因素就两点,一点是供求关系,另外就是货币的影响,现在我们大家也看到了,2008年损失了很多的货币,股票市值从32.7万亿到18万亿。这个货币成为了我们判断房价走势的主要问题。然后政府的社会保障房推广的力度也特别慢,在市场上的供应总量不能影响市场的房价。从新增贷款来说,我们判定中国的警戒线在6万亿,因为中国的货币一年的新增贷款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增速比GDP略高于3%,比CPI高于4%。从这两个经济数据算,我们只能容纳6万亿的货币贷款新增额。实际上我们今年第一季度已经发行了4.56万亿。从警戒线讲,未来也只有1万亿的额度,怎么办?这个问题周小川、刘明康都不敢表态。我们一季度的M2的增长是25%以上,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把握货币对房价的影响难度非常大。大就大在我们搞不清楚政府到底会发行多少货币。我们理解的层面有几个,一个就是我们从警戒线的层面来理解我们房价的增长,另外就是最近很多经济学家提出来的被银监会否认的数据,就是8万亿对房价的影响。如果新增6万亿,刚刚达到警戒线的位置,那么我可以告诉大家,这个时候整个市场的通货膨胀是正常的。我们经济学把CPI超过3%定为通货膨胀,CPI超过5%是严重通货膨胀。如果只达到警戒线的6万亿,就是属于非常正常的。如果超过了警戒线,或者是达到了一年8万亿,那么我告诉大家。我们的通胀也刚刚超过3%,达不到5%。也就是说,新增贷款达到了8万亿,就要持有你的房子,如果只达到6万亿,能不买就不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