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4-9 11: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许昌
第三步:制定六西格玛项目计划
1 |8 K$ v* `8 G# H; L v$ ~+ }2 F- }' ?9 @8 ^! K# a, O( S
确定六西格玛项目以后,需要根据六西格玛项目所涉及的职能部门确定跨职能的团队人员和团队队长。这些人也是六西格玛黑带或绿带的侯选人,他们是六西格玛管理变革的主力。团队人选的确定标准:首先,该成员应熟悉其业务流程,有较好的业务基础;其次,改成员有强烈的业务改进意识和变革精神;再次,该成员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作为团队队长,除具备上述团队成员应具备的素质外,还要具备良好的管理、沟通、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
2 {8 z9 `" S% ^/ L7 }. r" x. c/ h
$ c4 D3 E) h; ?6 ?: t' ?( z1 H6 v* S 项目团队建立起来以后,为了明确项目的目标、内容和工作计划,需要建立团队宪章(Team Charter), 团队宪章主要包括:拟改进业务个案、改进机会描述、项目的目标、项目的范围、项目具体计划和团队成员。业务个案重点在于阐述本项目和企业战略之间或整体的业绩指标之间的关系;改进机会描述重点描述企业当前的业绩水平与顾客需求或企业战略目标之间的差距;项目的目标应以具体和量化的形式表明项目的总目标以及分阶段的目标;项目的范围指出项目的起始点和终止点,以及项目所涉及到的职能部门, 通过绘制拟改进过程的SIPOC图(供方-输入-过程-输出-顾客, Supplier-Input-Process-Output-Customer)来确定项目的边界;项目计划要用甘特图的形式具体列出开展本项目的活动计划,项目计划要尽量详细,要能通过项目计划看出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关键节点、里程碑事件以及相应的评审点; 最后,在项目团队成员中要说明团队成员的来源、主要职责等。除此以外,为了保证项目团队的工作效果,还必须制定团队的行为规范,以防止团队工作的矛盾和内讧。
- @. n4 W6 F& D K5 Y% |& S+ z3 J! G& f2 h7 Q
目前绝大部分企业实施六西格玛都是采用边培训边执行项目的方式,在摩托罗拉,这个过程被称为行动学习(Action Learning), DMAIC(Define,Measure ,Analyze,Improve,Control)是六西格玛业务改进最常用的模式,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DMAIC流程。 ( Y+ C1 k, q( s- a
' p+ L' K3 W" }8 D" `3 r$ t 1.界定(Define)
4 g6 O6 t' T2 i; V2 {8 n& [! _% ?+ {& Q
项目界定是六西格玛项目成功与否最为关键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改进机会的确定、绘制SIPOC图、确定顾客的需求和关键质量特性、绘制详细流程、项目团队的建设等等, 前面已经简单介绍过,不再赘述。 5 v) B- O: U k. A, S2 h Z+ O D
) n, s. K" }* k. F( t 2.测量或测评(Measure)
3 r( R4 a* d* B! m1 C* c3 A$ S" ^5 ^
测量阶段在于首先要明确测量的对象、方法和指标,定义测量过程,确定过程输出指标和CTQ之间的关系、过程输出指标和输入指标、过程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测量系统分析。测量阶段的目的是保证项目工作能够采用正确的方法、测量正确的指标、测量结果的变异尽可能小,保证后续分析阶段使用的数据准确可靠。 0 \: ~5 v( G4 z* K; p. k. n: a# E `
) F# l% V. P+ E: k0 Y 3.分析
1 T* O0 M- Z) m0 Y& n
4 }# t. C8 z/ z: R( D6 d 分析阶段的目的是要找出影响业绩指标的关键的、潜在的原因,由于六西格玛项目的复杂性,如果没有科学的数据分析,难以保证能够找到真正的、根本的原因。因此分析阶段要综合采用各种统计方法和管理技术,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比较试验、缺陷分析、变异来源分析、关键因素分析、多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作业增值性分析等。 * k* e# A/ I% k7 B, M) S$ u" @
1 O( h: Q m+ P# ?8 d 4.改进 ' p; ?4 _9 E. L" o' p3 k
% K' R9 G# @$ ?! R* I 改进阶段主要是基于分析阶段所找到的根本原因,大胆地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对于有些工程技术问题,实验设计(DOE, Design of Experiments)技术可以用于过程参数优化或产品设计改进。在本阶段,一些非传统的创造性思维方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改进方案要进行评价和筛选,可以采用一些综合评价技术进行方案的选择。为了保证方案实施的成功,有必要进行一些局部试运行试验,对改进方案进行验证。
% ^# F% X2 z; `9 C7 e9 U R
. p6 A! r) x0 p' q$ b) C7 A 5.控制
; k, p$ i8 N- a/ Z8 [4 w) O7 e9 P+ R2 ]% B, u& y- ?
控制的目的在于保持项目的成效,在控制阶段,要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及时更新流程改进后的程序文件或作业指导书,建立过程控制系统和失控行动方案,采用统计过程控制的技术对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另外,在本阶段,将项目成果进一步向其它类似的业务流程推广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6 e& P# ~6 }5 o$ J5 }
, \0 y" d0 ^7 p& B 第四步:项目阶段评审
" X: H! ]9 Y6 k9 |- v) m- a. O9 Y) P/ Z" x
为了保证项目严格按计划执行,需对项目进行定期的阶段评审。企业的高层领导、六西格玛倡导人、项目出资人等参加项目评审,发现项目执行过程的问题后要及时采取纠偏行动。在项目定义阶段,重点评估项目的团队宪章,评估方法简称为SMART(Specific, Measurable, Attainable, Relevant, Time-bound; 意为:具体、可测量、目标可实现、与战略相关和有具体的时间安排)。在测量阶段,重点评价测量项目是否有意义、测量的数据是否真实可靠、测量系统是否可以接受等。 在分析阶段,重点评审是否找到了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工具和分析结果是否可靠等。在改进阶段,重点评审改进方案的可行性、效果和改进方案实施计划等。在控制阶段,重点评审过程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的有效性,保持改进的成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