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6天前
查看: 4239|回复: 18
收起左侧

[原创] 一封没能寄出的信——写给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的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9 14: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因为这个东西与气动有关,所以就放到这里吧.
4 u: B. g' K1 O# p/ Q. y6 ?; ^+ E9 }! c/ a, s2 k& t6 B0 H
<<写给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的信>>
3 k; L3 R, W, \8 a) o; G/ C- {  S7 a5 C4 d, n  S; `
! d' R7 [# b" s8 J
张总:您好!0 r7 |- G9 i* A5 m% f

1 d  n! v7 Y* F- a, x    从神洲七号奔向太空的那一刻起,我们就一直在为三位英雄们祝福和加油。神洲七号成功的发射、入轨、太空行走和安全返回,为我国的航天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举国上下无不感到欢欣鼓舞。3 v* k( N2 I8 c9 f) S
    当看到航天员在打开舱门时是那么的费劲;当看到航天员打开舱门有几个物体漂向舱外时,大家的心不禁一下子提了起来,同时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和思考。
7 {9 w7 f1 g, }    下面就把这份想法报告呈递给您,不知是否能够起到一点参考作用。因专业不同,我们对航天技术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所以错误之处还请您多多指正。6 i4 O7 w1 A! X0 X$ W3 A9 X( F
& E' M! j$ |+ T
1 分析
0 Q, h( f/ m/ h( D
1.1/ s: U- I& E& M
为什么打开舱门那么费劲呢?

' G( ?0 v- q, t, p7 _这有两种可能;6 t9 h: ^4 M* [* o! L, w5 J
第一种可能是因为开门的装置有点问题;5 O# n6 N3 D! o- n
第二种可能是因为舱内的压力较大。
# `! J3 O& E! u2 D  E  w根据舱门开启后有不明物从舱内迅速飘向舱外的情况来判断,我们推测第二种的可能性较大,即舱内的压力较大。
8 @  ]% n; M  Y5 e; W/ c2 Q( Q! f2 H; C& F( Q( {
1.21 v( H- c9 z7 L: ]) h
航天员开舱门的拉力估计有多大?

: j$ a7 ~) }% @: r! A$ ~3 W宇航员在太空失重环境和穿着宇航服的情况下开舱门会感到很费劲,我们假设这个力(当一只手顶住气闸舱壁另一只手用力拉舱门把手)在10 kgf左右。
  P( w6 t1 |$ j/ E3 Q, o
, U7 Z4 w1 C3 {) g  g9 D4 E* E
1.3
4 \4 \' Z0 L# V/ |- b( z  v' u漂浮物飞出舱外时的速度大约是多少?
" ^, d1 f9 H2 I5 x$ h3 m; L1 b

' U5 U# B1 |8 F4 i! N! s7 {A)从看见飘浮物的位置(约在航天员臀部附近)到舱门口约1.5米(航天员当时是向前伸着手臂的)。
3 Z% n6 j! \2 {, H$ T
B)飘浮物从被看见的位置飘移到舱门口的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大约是2秒。
) H+ l0 ]4 c' ^+ i3 p% P; P* D于是:漂浮物飞出舱外时的平均速度=1.5米/2秒=0.75米/秒=2.7公里/小时。$ X1 E& T" ^3 w  B: {- [

* z7 y& V* }* O) N: Q) T. h
1.4$ L: T, V6 ^' u
在1.2的条件下,气闸舱内的残余气压是多少?
3 n* g1 g" i: T, H- l8 M: R
A)舱门的内侧直径估计是φ90cm
+ A" ]' o% T% d6 ?/ Z5 @( n6 ~所以,舱门的内侧面积S=(90/2)2π

  v' [( F$ _- L$ h" ~' Lcm2。
2 q+ e' a, _+ u& L0 R
: Y! K' d- ^: p# T
B)舱门内侧所受到的垂直压力F约10×2 kgf(是航天员拉力的2倍)。

  m0 Q  b1 K( r) L$ `9 k, a6 o5 L; o+ @* w* [3 X/ M; H0 ~3 P  s
C)求残余气压强度p。

' q& \% A( c& c& W2 A$ d- ]$ }! D
根据 d=F/S
$ E% L. Y: U8 O, N8 `
$ W4 S8 S6 {# m3 V% B& V
3 n# l9 b  b) }, l
d=(10×2)/(452
π)
% p/ \, I3 ^* N1 L
  z2 F* K+ l" `0 Y1 T7 w+ v( X* U

# L4 S9 G& x. m5 Y. ~0 {4 T=20/(2025
π) kgf/cm21 n& w. `+ X9 @" a" W2 ?
! k9 x& q/ E5 a/ h* J* V
; {" j& M7 v" d  N+ d% ?5 X
1kgf/cm2=98.07 kpa
; ~2 g0 o6 t3 P3 B: g: s9 a

( t& Y/ u/ r- [/ g所以 p=98.07d
  X& p! h6 j& q: |2 H

* i/ w4 X7 A$ N( G: F* N计算得 p=(98.07×20)/(2025
π)
& w: ]# ?) P/ }$ A$ o

; a* p: [( N- [≈0.3 kpa

. U( t0 \1 i- V+ ?' u    由此可以看出,舱内这个时候的残余气压强度大约有0.9250 kpa,是开舱门要求值的7.5倍。所以还应该等到压力降到要求值后再去开舱门。' a! i; M0 ?1 G# P5 P

' I, P* S& t0 [8 }" g7 x3 G1 C2 解决方案
" x, V6 y& z; L2.1 设想:在气闸舱里安装一个手动泄压阀(见《手动泄压阀简图》)$ S4 A# e# I( I8 u8 X6 j/ P5 K& n+ m- n: s
    手动泄压阀图片.jpg 5 j9 n$ ~- }9 I* J4 Z+ ]" b

0 [  K$ @2 v) f( g+ K/ E) |# D2.2 说明:这个装置无需任何动力,在需要泄压时只要轻轻按住按钮就可以了(手动泄压阀体上的泄气管是接到4个对称出气口之前的总管管路上的,这样就保持了原有的抗扰动性设计,使飞船维持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这只是一个草图,外形可以是其他形状而原理不会变。具体结构和使用材料由航天专业人员决定,但不会比泄复压泵麻烦。, K, K/ d, n( x' A* }) K
' n' E+ m- H0 x! A$ l: l3 a
2.3 联想:& D  v! Z+ |$ {$ {; e# s

! G$ D/ c) `0 P: Ra 是否也可以将气闸舱里的泄复压泵作为驾驶舱的救命泵来利用?既当驾驶舱里的泵一旦出现问题时,气闸舱里的泄复压泵就能够派上用场,对驾驶舱进行复压(也许正是这样设计的)。
6 y% D6 z: T+ s5 V
b 也许气闸舱里根本不需要真空泵来抽真空。即只需要一个复压泵和一个手动泄压阀就可以了?5 i5 S1 V3 C# n. r9 u& W: D( t
c 同样地,是否也可以把驾驶舱里的压力维持泵作为气闸舱的救命泵来利用,一旦气闸舱里的泵不能复压时,驾驶舱里的压力维持系统就能够派上用场(如果在驾驶舱里也安装一个手动泄压阀同样可以起到往气闸舱里注压的作用。因此时的操作存在极度的危险,驾驶舱里的压力决不可以降的太快,所以,这个阀一定要小很多才会安全。),使气闸舱通往驾驶舱这道生死之门更加安全呢?1 J/ p- U  y$ I9 M" _% U( a2 [
d 如果c可行,那么气闸舱里似乎可以不安装泄复压泵。
8 }7 s% x/ M7 p4 m( p( v' v) a/ l8 E9 j& a
. X# T1 N4 L: _2 {, u9 S/ m
      祝您
( |+ K% i) v0 B9 l
1 ?1 E/ i! A, N* e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 n. h0 ^3 F/ q: `0 v/ J- D5 v8 w3 ]4 f, g4 ?4 i0 L

! a9 f! L6 P! z) ]7 H

7 O* d+ R6 S5 e+ v; I4 Y% t
0 Z6 p" T( S( b9 ~0 R  W: I2 W: y2 N! c' N, H' A
                                           一个陌生朋友
7 d  ?$ J) Z* p
7 |8 _6 `4 T, w
                                              08.10.07
+ k3 q# Z9 o7 n( {: {( Z
4 O) @: z5 Y( \0 @

# _& `& s6 Q7 v- B
$ w0 k9 J6 \7 @. \
+ s* T: p+ D4 ~0 k# ?" j+ i- v
* \8 r  Z9 w6 e( r2 K[ 本帖最后由 洪哥 于 2009-3-29 14:35 编辑 ]
发表于 2009-3-29 14: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应该发出去...  至少也为航天事业出谋划策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洪哥 + 2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3-29 15: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合肥
我觉得飞船上的泄压阀没起作用的可能性更大些。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洪哥 + 2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3-29 17: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连云港
张总设计师不知道来不来三维网啊!有认识张总的朋友一定记得带个信!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洪哥 + 2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22: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感谢各位朋友的支持和参与! : Q9 Z% y& h- M; t

" i7 N, a/ k) ^$ y % Y5 K$ }4 r: e& Q
# t' p; O  O, v

# j7 i5 d" J. A) f5 q如果对机床大修改造施工过程感兴趣的话,请到下面的地址查看其图片资料
. o' r  }5 p: ^+ U7 x6 C1 yhttp://www.3dportal.cn/discuz/viewthread.php?tid=682144" w& E9 K: u7 G3 b9 E

$ L" V6 K. f9 L4 M8 W  P[ 本帖最后由 洪哥 于 2009-3-29 22:4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11: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原帖由 afei229 于 2009-3-29 17:33 发表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0 Q. k/ D! S  R+ Q张总设计师不知道来不来三维网啊!有认识张总的朋友一定记得带个信!
& O; C$ s# R" ?3 ^7 M- O1 R
那感情好~
0 Y* B  l$ g5 K9 M0 Q+ Q0 F3 q+ |祝大家节日快乐
发表于 2009-5-28 13: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做除尘器的都知道,人孔门在卸压后(负压)无法打开,要用机械的方法助力后才能打开,飞船的情况同此相反,外面是负压,所以用手很难打开,因为卸压阀是有最小卸荷压力的,不可能内外平衡。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洪哥 + 2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20: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没有看清楚吧?4 E; f3 d$ Y( f% p, W8 ~- t7 M
手动的,按下后即与太空完全相通。
发表于 2009-5-31 19: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老罗,再看看老弟的多头泵,有改进。& }% a7 q! ^" ?+ h! q# T
http://www.3dportal.cn/discuz/vi ... p;page=1#pid3711015
发表于 2009-5-31 20: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楼主你好:佩服您能大胆参与航天设备的讨论!+ W7 P1 @6 u: _* [1 O
我是三维设计里的小毛头菜鸟。原理图我看得似懂非懂的,为了不浑浑濠濠的装懂。我问一个比较弱智的问题,希望懂的大师能据截图指点一下。
不懂就是要问!.png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洪哥 + 3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5-31 21: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好谦虚啊~$ T5 b8 r2 ~  D( S) s; w5 d1 g1 P
  1)恩,是压那个半园球柄;/ s3 F& w- r, w  A9 S0 Q
  2)按2个大气压计算不知是否合适。
2 K  T  B4 c) l- {2 w5 w
4 Y2 y8 {2 U- Y1 t2 w; B* n0 T( I: M; w  *这是简图,没有尺寸。
4 r  S- N$ X5 A" ?; Q& E" j; i   如果专家确定可行,方有必要往下进行。
6 T6 A% ~3 |! O5 D% a( |! |. r
3 s5 L$ x1 ]- r5 w  J     谢谢您的参与!
发表于 2009-5-31 22: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谢谢楼主洪哥的即时解答。心里感觉暖暖的。6 Z, n9 Y' a0 H& f: H
刚才浏览了您落地镗铣床的改造贴。非常的壮观。要是能在洪哥麾下打工学习该多激奋人心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洪哥 + 2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5-31 22: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谢谢夸奖。) A- o+ t/ }* w; Z& G, h0 ~9 i" u
干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用在我们这个行当最贴切不过了。! N, `/ A9 p2 c* c$ |3 b# F
* W8 ~  Y' |' }" ^  ], k; z% Q6 B
积极参与,荣幸之至。 :handshake
发表于 2010-5-6 16: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很不错,中国技术人员缺少的就是这种积极参与交流的精神,祝大家身体健康!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洪哥 + 2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5-6 16: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你所想到的,我们的科研人员应该也想到了,问题应该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 ]$ J3 q3 B4 z1 A9 ]7 C飞船多是copy国外的技术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洪哥 + 2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5 20: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dirina 发表于 2010-5-6 16: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 d. m5 @: H" p你所想到的,我们的科研人员应该也想到了,问题应该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 P2 c9 l+ \/ Z+ j1 V飞船多是copy国外的技术

9 v$ B7 T7 F) c/ O% R呵呵,就是瞎琢磨
发表于 2013-12-15 21: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dirina 发表于 2010-5-6 16: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 ]0 X7 A3 `0 H6 A
你所想到的,我们的科研人员应该也想到了,问题应该没你想的那么简单1 Z7 G# N) _& G5 x
飞船多是copy国外的技术
3 Z. x6 E# a+ [' b9 E& u( L& n* y
我不认同您的观点,我认为做为一个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就应该永远保持求知欲,这样技术才能精进!有时候不是一个领域的,有可能问的问题不专业,但是作者总结出自己的观点,本身就是一个思索的过程,这样的精神多值得人学习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洪哥 + 2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5 21: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四水归堂 发表于 2013-12-15 21: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 ]+ \4 H+ L* f& D我不认同您的观点,我认为做为一个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就应该永远保持求知欲,这样技术才能精进!有时候不 ...
: V% z% k- t, }/ r) G/ n# `! |
嗯 是这么想的。
! D, v* a" n) M8 m8 `
2 U4 x- _/ o  i$ Q' Z" w% p6 d感谢参与!
发表于 2013-12-16 09: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莱芜
好。嫦娥上月球了。高兴。顶这样的,家国兴亡匹夫有责。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洪哥 + 2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