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从多年的品质管理工作中总结出了以下的品质部门的日常工作,希望与大家一起探讨:
% `1 I/ U c* @9 |% X. o$ G. h, j' b6 e+ m: I
1、文件的管控(包括了供应商&客户等外来文件)
/ f& d2 l0 X8 ^/ V7 `
* a3 H- `# ?" ]% W 以6年的品质工作经验,结合实际遇到的问题,以及稽核与被稽核的经历,总结的出:品质部门的工作是否合格(不用优秀),单看文件夹的名称与放置保管的整洁、条理以及分类的合理性就可以得出初步的判断。从管理的角度来放大:就是5S的工作是否切实的执行,品质部门的5S执行状况直接反映了公司整体的状况!(这里谈的不是个案,是整体而言)
- m6 L" ~ j* U+ Z; \$ p* X! y* `& c/ e k# D0 G3 @# s
工作环境脏、乱、杂、差,你如何保证产品的品质?自己的部门都如此,如何要求兄弟部门!?0 v4 u5 j) j: z$ `
) D2 ^" ? a! c# I: c) o9 E
文件的整洁与条理:文件夹是否有明确的编号与名称,是否可以一眼看去就可以找出需要的资料,是否名称与内容一致,并且有合理的归类。IQC、IPQC、FQC、OQC、QE、QA等单位的文件夹是否有明确的放置,并无错乱。
S/ P& y- v( r3 N" k
" g' F5 G3 ~+ U# t3 R 2、表单的填写与归档
$ b; L% J* f8 y8 E
9 v6 Q X) i H 品质部门的表单涉及2大类:品质记录表单&异常处理单。如何让你的检验员正确填写表单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不要笑,表单涉及的相关项目是否完全的填写,并没有错误说来简单,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很多公司都有LOSS存在,不需要填写的项目必须有删除线,要求填写10个项目/数据的,往往有缺漏。该签名的地方却留空,特别是制程异常相关的表单。你可以看看你们公司的表单是否有上述现象。是否填写完全并正确?
: V: b% \! x& y) k7 i/ m: r3 U! ]& ]6 H1 z/ \) k" ~4 q4 Z
异常处理的表单,是品质部门的工作重点。如何填写,并完美的结案。8D说来简单,实际中又有几个公司做好!?8D提供的是一个思路,而不是限制。如果仅因8D而8D,那么报告中的内容,有多少的水分?还不包括公司内部不可以透露给客户的内容! 5 S( Q9 l s0 }3 {' V
8 d# x3 y$ _1 x- O+ \) ?
3、品质标准的管控1 Y$ `2 _. g+ [
6 f$ }' t0 _; y( e 作为品质管理人员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与制造单位的品质争议了、其实任何品质问题的产生,责任的归属与开发/工程、品管、制造三个单位完全的脱不了关系,不论是原料、制程、成品、出货。只要涉及到产品,关系到品质!而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标准不明确、模糊,以及制造流程的不合理性!标准哪里来?由开发/工程在产品设计到试产的过程中将产品的制造过程,制作成为QC工程表(当然也可以有品质部门的工程师来完成),并完成作业规范、检验规范。需详细的说明制造站别与检验内容,检验方法/抽样,检验设备,判定标准(有必要量化的必须量化,描述的内容要转化成量化的指标)以减少量产时的纠纷,避免不必要的责任推卸。
/ `/ m% V# X5 H0 n# ?0 n# i
_& M9 q, x- Z 4、公司的运作标准
+ n% ]6 {4 O3 t# a; h" x- n+ V3 \+ J$ X1 w- \
3提到的是产品的标准。其实,重要是整个公司运作的标准,说明白一点就是公司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个热门的话题,说简单直观些就是企业的做事方式,人员处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习惯。ISO也好,QS也罢,都是来规范企业运作的方法,统一的程序文件(不是说内容相同,而是包括的相关程序要有),精神就在于:如何做,如何写,如何写,如何做,说与做要统一!而在实际的运作中,很多的企业没有做到这一点,ISO是个简单的东西,往往是将简单的工作复杂化,将许多非直接因素的障碍给考虑进去,造成简单-复杂。也就给各部门的工作造成困扰。这也是ISO被形式化的原因所在。包括人的因素,程序文件的合理优化程度,执行的顺畅与否!!关键在于各部门有没有按照既定的“游戏规则”在运作。如果没有,那么注定失败!
8 w# Q3 T* g1 C2 I; C* k( O3 K% ~+ H6 C# S' P+ `- {
5、站在公司所有者的角度看待品质问题
" W [# z# K/ \5 Q8 R5 C& E: j. E/ M/ t! M( \
在工作之余,谈论到品质管理,有的朋友强调做品质工作的,必须将成本、交期分开,只须单单对产品的品质负责,不要考虑其它的因素!在这里是重点强调品质的单一特性,是产品的固有特性。那么脱离成本、交期的产品是否是客户所满意的呢?回答是否定的。如果只是将品质当作是品质部门的事情,将成本、交期当作是资材(采购)、业务、制造哦部门的事,强调团队的明确分工固然没有错,但在现实的市场需求以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如何发挥团队的合力才是提高企业整体能力的关键!所以,做品质管理的要懂得成本、交期、财务以及整个业务流程。这样才可以做到真正的“抓、放”,否则没有衡量的尺度,单单为了“品质”而品质,又如何能立足于企业之中!?( o6 N# ?, q! m' p' T# \
+ P' p: h. v8 l/ j
[ 本帖最后由 bdchz 于 2009-1-22 16:0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