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愈成熟的麦穗,愈懂得弯腰;愈懂得弯腰,才会愈成熟。保持谦虚和拥有成就绝对不是二选一的单选题...。 9 }4 k9 x. r( o5 N
0 t. z% G: E; S; i还不到退休年纪的资深医生,因为医术非常高明,许多年轻的医生前来求教,并且主动要求投靠在他的门下。资深医生选了其中一位年轻的医生,留在诊所内帮忙看诊,两人以师徒相称。看诊时,年轻医生成为资深医生得力的助手,资深医生理所当然地是年轻医生的导师。由于两人合作无间,诊所的病患与日俱增,声名远播。 1 e4 ^3 y. m$ s* X
7 K$ B, D4 ~/ D7 A b4 L
为了分担看诊时愈来愈多的工作量,避免病患等太久,医生师徒决定分开看诊。病情比较轻微的患者,由年轻医生诊断;病情比较严重的,师父出马。实行一段时间之后,指明挂号给医生徒弟看诊的病患,比例明显增加。起初,医生师父不以为意,心中也高兴地认为:「小病都医好了,当然不会拖延成为大病。 3 J8 w. q. G) A0 o# D5 t* |
( L. [0 ~4 Y( l/ F; \) B9 G% y病患减少,我也乐得轻松。」直到有一天,医生师父发现,有几位病患的病情很严重,但在挂号时仍坚持要给医生徒弟看诊,对此现象百思不解。还好医生师徒两人彼此信赖,相处时没有心结,收入的分配也有一套双方都能接受的标准制度,所以医生师父并没有往坏处想,也就不至于到怀疑医生徒弟从中搞鬼、故意抢病患的地步。
3 A, B1 {" e$ O0 z
1 a0 T- q9 P# |老医师的大发现「可是,为什么呢?」他问我:「为什么大家不找我看诊?难道他们以为我的医术不高明吗?不会吧!我刚刚才得到一项由医学会颁赠的『杰出成就奖』,新闻登在报纸的版面也很大,很多人都看到啊。吴顾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了帮忙解开他心中的疑团,我必须到他的诊所深入观察。
5 Q8 f$ u N' e* r# J: D
# ]3 k9 x' k% r% ~! r% @! F本来我以为有必要特别佯装成病患,后来因为感冒也就顺理成章地到他的诊所就医,顺便观察看看问题出在哪里。初诊挂号时,没问题。负责挂号的小姐很客气,并不会刻意暗示病人要挂哪一位医生的门诊。复诊挂号时,就有点学问了,我发现很多病患都从医生师父那边,转到医生徒弟的门诊。这部分的问题是出在所谓的「口碑效果」,因为医生徒弟的门诊挂号人数偏多,等候诊断的时间也比较长,有些病患在等候区聊天,不但交换彼此的看诊经验,也呈现出「门庭若市」的场面,让一些对自己病情比较没有信心的患者趋之若鹜。
6 a) N4 B1 y! r) p2 \1 ] 8 h! ^( w, R8 |8 f4 x3 G- Z, h
更有趣的发现是在问诊的过程,我又有了新发现。医生徒弟的经验,虽然比较不丰富,但也就是因为他有此自知之明,所以问诊时非常仔细,慢慢研究推敲,跟病患的互动沟通比较多、也比较深入。加上医生徒弟没有身段的问题,所以很亲切、客气,也常给病患加油打气,「不用担心啦!多喝水,睡眠要充足,你很快就会好起来。」诸如此类的心灵鼓励,让他开出的药方,有加乘的效果。
; p6 C$ b" \0 n" [* I* q
: V% e: q& V- ~8 s0 T' d1 l4 P回过来看看医生师父这边,情况正好相反。经验丰富的他,看诊速度很快,往往病患毋须开口多说,他就知道问题在哪里。资深加上专业,使得他的表情显得冷酷,彷佛对病患的苦痛渐渐麻痹,缺少同情心。整个看诊的过程,明明是很专业认真的,却容易使病患产生「漫不经心、草草了事」的误会。
O, [2 s; x( M
3 L; d( ]& H3 u当我向医生师父提出这些浅见时,他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对喔!我自己怎么都没有发现!」麦穗的弯腰哲学其实,很多具有专业素养的人士,都很容易遇到类似的问题。并不是自己故意要摆出盛气凌人的高姿态,但却因为地位高高在上,而令人仰之弥高,产生遥不可及的距离感。
, x |8 Q6 Q+ h v & J+ |5 s5 v6 o! q& O- R0 k
别忘了!愈成熟的麦穗,愈懂得弯腰。或者,我们也可以来个逆向思考,愈懂得弯腰,才会愈成熟。保持谦虚和拥有成就,也许就像鱼与熊掌般难以兼得,但也绝对不是二选一的单选题。只要随时提醒自己,放下专业的身段,愿意诚恳和比你资浅或职务位阶低的人好好沟通,拥有成就的同时,依然可以有谦虚的心胸。
3 F- k( p8 w% w" E, F& e2 t! p
9 z' m) w. D4 @" K3 o" N换句话说,有专业素养、也很会做事,的确是成就自我的重要基础,但沟通的技巧和友善的态度,却是不可或缺的要件。有些学识很棒的人,常被讥评为:「躲在象牙塔里!」其中一部份的原因就是出在他们既不善于沟通、也不乐在沟通,与外界的接触愈来愈少,他不了解别人,别人也不会懂他。
" W( H) s5 O; W: o3 x9 i. M + {7 r" P! A% b5 P& |* p t3 s
诚如「会做事、也要会做人」的道理一样,愿意沟通的态度就是一种谦虚的表现,将会令你的专业表现,更添光彩!
, n: f4 e6 n% `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