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2-20 12: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回避不了的办公室政治
! g9 p# E8 h2 U& }0 T
在现代企业中,企业从业者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让广大职场人士和企业经理人“饱受折磨”。不管是分工合作,还是职位升迁,抑或利益分配;无论其出发点是何其纯洁、公正都会因为某些人的“主观因素”而变得扑朔迷离,纠缠不清。随着这些“主观因素”的渐渐蔓延,原本简单的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变得复杂起来:一个十几个人的办公室,可以有几个不同的派系,更可以有由这些派系滋生出来的上百个纠缠不清的话题。习惯于这种不动声色、波澜不惊的职场老手,将办公室比喻成战场,在这里,每天都进行着一场场没有硝烟战火的较量,不管你累不累,愿不愿意只要你置身“江湖”,就“身不由己”。
; p6 l2 X/ {& U$ }3 I9 q
5 L4 R( F7 c" h; V3 Z8 {近年来,一些人力资源研究者将这种复杂纷繁的“办公室问题”,戏称为“办公室政治”。“政治”可不是个随便就可以拿来说笑的儿戏。单从字眼分析,这些文字爱好者显然有点神经质了。但想一想“政治”的本义,我们又不禁拍案叫绝。记得中学的政治课本告诉我们:政治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从这个角度去看,称“办公室问题”为“办公室政治”不仅没有错,且入木三分。 " }. N8 ^: {5 Z- F* ]
! k+ I/ L* y( d( V6 K- [想想,“办公室问题”中大到派系问题、利益问题,小到职位变化、桃色绯闻等等,那一样不是直指“个人利益”、“经济利益”? / l0 D" Y* `! t5 @
3 @6 p5 o: i! Q古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清楚制造办公室问题的人的初衷,和卷入办公室政治的人的苦处,你就不再大惊,更不会小怪。萨特告诉我们:存在就是合理!既然,这场“政治”是由“经济”的肥沃土壤一手栽培起来,我们的从业者和经理还何必为喜欢搞办公室政治的人而恼火,为存在办公室政治的企业而绝望呢?
4 V* V. k5 |' b! @& C( F3 Y
" U r% |8 x: x+ B动物界有其生态链,企业界不也有其“生态链”?一个恬静安宁的生态环境我们固然喜欢,一个物竞天择杀气腾腾的生态环境我们同样接受。对于身处激烈竞争外部环境的现代企业来说,企业内部的绝对平静、稳定已是一种奢求。当企业内部出现一群有不同声音、有不同利益追求的人才时,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这个企业将“玩完”。相反,内部人才有一点竞争,有一点相互制宥,来一场小小的“办公室政治”,对于原来“死水一潭”的企业来说,何尝不是一帖催情剂?
! T8 ~7 M. {5 L* U* U' U4 b& |
+ a1 o, U O5 D. I- Y' A. O办公室政治“教程”
, Q z0 }8 ]1 G0 T: [, T, i3 D
2 x+ {3 F; j" J( N! q 1、入门篇 开发你的情商, K3 C9 M" p8 T; I0 z8 D, K
5 ~6 V1 r9 u* t* \2 c2 S
3 {) j, Z/ {- C7 e9 b在办公室政治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什么“合理”、“不合理”,只有“巧妙”、“不巧妙”。办公室不是人才市场,这里没有“能者上,不能者下”的标准衡量体系,于是,懂得开发自己标准测试所没有考虑进去的那部分智力——情感智力,就是赢得办公室“政治斗争”的前提。 : ~$ {% \: K, O1 B3 i+ A
! v: x# W* a/ I9 @( Z; \6 h" F
那么,怎样去开发自己的情商呢?第一个提出“情感智力”说法的人是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萨洛韦,他认为情商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1、能充分认识自己的情感,具有理解自我及心理直觉感知的基本能力。2、自身动机,这是一种使其情感专注的能力。3、控制自己的情感,这是使其感受力适应各种情况的能力。4、情感归向,或者称对他人情感的感知,这种对他人的关注导致利他主义。5、掌握好人际关系,具有与他人交往的才能。 ( A% t" _6 D5 m- O2 h- a \. j
6 p% Y8 }; X1 _9 L1 |- ]0 `1 F很多专家认为,在职场上摸爬滚打的人,要想让自己的情商得到突破,竞争合作意识、角色转换意识、形象意识、敬业意识和学习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尤以竞争合作意识、角色转换意识和学习意识最为重要。
; U4 r6 W; w( r6 q 2、实战篇 同事和你争功怎么办?
; V3 W/ Z4 b2 i3 l6 S4 j
* P3 y, |) [* y. V$ b B+ f1 p# ?; G/ v P9 i3 @& ~6 f! b
当你挖空心思想出一个好主意,或者你勤奋工作为公司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时,却有人试图把这份功劳归为己有。面对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下面几种方法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 ^) s7 t H% ^$ ^: X- L* U
- |- o% H0 d# T6 s8 ?. h. T, J用短信澄清事实
q1 Y& x" S6 I7 n% W8 p% E Q) L w( E' K2 I
9 X8 S( T. A; q% E" c写的信不能有任何坏的影响,短信内容一定不能让对方产生不快。写信的主要目的是要委婉地提醒一下对方,自己当初随便提出的想法,是怎样演变到今天这个令人欣喜的样子。在信中适当的地方,你可以写上有关的日期、标题,可以引用任何现存书面证据。在短信的最后要建议进行一次面对面的讨论,这是很重要的,这能让你有机会再次含蓄加强一下你的真正意思:这主意是你想出来的。
/ r: Q: y# M, C8 N" b0 V- h/ a. T" K
夸赞对方,重申自己的作用/ e3 G% ?5 O- `$ n) o
- K, S/ _* \ u& H6 i
: O" j8 ~; m- i: @' j0 @4 S
对这同事独一无二的才能和见解大加赞赏,这种方法对职业女性来说特别需要。很多研究者发现,女性员工喜欢从“我们”的角度而不是“我”的角度来做事,所以她们的想法和首创就常常会被男性同事挪用。如果着眼于事情的积极一面你的同事也是想方设法要干出最好的工作,而且他(她)对要做的事情有独到的看法也许会有助于你解决这个可能很棘手的问题。 / \" S9 T! W9 {& K. y& \& F
3 p3 t) X6 X; Q) k, a
退出争夺战8 u1 J( O0 Z) l1 W$ i3 O
6 ^6 v$ `* w2 d$ F- M/ j
9 S* u ^6 E) u2 `; l, r# N初看起来,这似乎不是一种方法,或者不能算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对某些人来讲,这或许是最好的。你应该问一问你自己:哪个更重要,是把这个想法付诸实施,还是独自拥有想出这个点子的名誉?在某些情况下,比如你正要接受一次重要的提升,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或者除了“原则问题”之外其它并无妨碍。在这些情况下退出争夺战显然是明智之举,是上上之策。 0 V2 G8 R( h+ ]# o
3、技术篇 办公室里哪些事情说不得?" u, r |5 n+ f1 G
6 W8 V1 r/ r/ O+ l) ]
* g( w' t' u) U0 v* W! r同事是工作伙伴,不可能要求他们像父母兄弟姐妹一样包容和体谅你。很多时候,同事之间最好保持一种平等、礼貌的伙伴关系。你应该知道,在办公室里有些话不该说,有些事情不该让别人知道……
- C! j! G$ y1 X. b1 }. P: q( W5 F4 P t/ m$ S' P
你应该首先弄清的问题:1.你的家庭背景是否会对你的工作产生大的影响?2.你与某些亲人或者朋友的关系是否不宜别人知道?3.你的历史记录是否会影响别人对你道德质量的评价? 4.你的一些与众不同的思想是不是会触动一些敏感的神经?5.你的生活方式是否有些与传统相悖?6.你与老板的私交是否可以成为公开的“秘密”?7.你与公司上层的某些私人渊源一旦曝光,会给你带来障碍还是好处? 8 b( s% X$ o6 `) P9 o+ ]; B
) T3 E- L9 O8 m
隐私本身也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同一件事情在一个环境中是无伤大雅的小事,换一个环境则有可能非常敏感,以上列举的,可都属于你的隐私范畴! , M, a5 m9 p" {! n3 s
. m1 z2 m+ m& W. [
你要注意的问题:% n; p% x( a& d, ^8 x5 n1 R( I5 I
1、不要在公司范围内谈论私生活,无论是办公室、洗手间还是走廊;" R* j( g0 k/ f
2、不要在同事面前表现出和上司超越一般上下级的关系,尤其不要炫耀和上司及其家人的私交;
; s( Z% D( E6 f' g- L0 J 3、即使是私下里,也不要随便对同事谈论自己的过去和隐秘思想。除非你已经离开了这家公司,你才可以和从前的同事做交心的朋友;
, e- P' Z, T0 ]2 [ 4、如果同事已经成了好朋友,不要常在大家面前和他(她)亲密接触。尤其是涉及到工作问题要公正,有独立的见解,不拉帮结派;+ z- |0 w6 ?; `3 P1 j
5、对付特别喜欢打听别人隐私的同事要“有礼有节”,不想说的坚决说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