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8-25 13: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鞍山
2楼说的是下贝氏体组织转变原理,不是淬火工艺。% z9 Q4 o( J; Z
" U- A4 r& K ~( M- e% Y
下贝氏体淬火大致工艺如下:$ y) H5 m( l. L' _( H' R
" N$ H) E5 [6 I1 ]工件加热到840--870℃(这只是大体温度范围,具体温度是多少要凭经验了),保温一定时间(一般按工件有效壁厚来计算),出炉淬火,淬火温度在230±15℃,等温时间在3-4小时(等温时间越长,下贝氏体组织转变越彻底),之后空冷至室温。
- ~! J! c2 L# H' {9 t& k- s3 W3 l+ M: k) I& O- c, C4 e4 P
下贝氏体淬火优点:8 l j- X% q$ ^4 ?, `3 P
在某些场合下贝氏体淬火的GCr18Mo可以部分替代渗碳钢,提高轴承钢的耐磨性,冲击韧性。
1 X4 T8 B) B$ j( S: Z1 X但在冲击负荷较大时,无法完全替代渗碳钢,因为下贝氏体心部硬度较渗碳钢的心部硬度大,总体抗冲击性无法完全替代渗碳钢。1 m( T$ p) i) o! ~- N Z) Q3 X9 L
3 F0 P* s$ ?3 O% {% p$ u
缺点:
- d5 ?4 q& @7 V C下贝氏体淬火后,工件变形较大,且工件尺寸涨缩量不好把握。因此,车加工留量要适当放大。# q1 E# T# [2 f9 t, {7 d
0 Y/ ~1 ~9 I5 e0 S; a, S* e; {
具体下贝氏体淬火工艺因各厂热处理条件不一样,略有差别。楼主还要在实际生产中逐渐摸索,这也是各厂的技术机密,不宜过多公开。; ^' X7 S/ K- O: \3 Q2 t$ H
( K# W& \3 k. \# z- d
[ 本帖最后由 xiaohei413 于 2008-8-25 14:56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