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8-20 09: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2008年润滑油及压缩机润滑油市场趋势与现状
2008年润滑油及压缩机润滑油市场趋势与现状; s- B: x$ W. }
品牌高端博弈. s5 a; {+ {. Z: H
跨国巨头竞争升级
& {) `% H# y+ Z: ~目前,在低端市场,国内润滑油企业市场占有率近60%,但在高端市场,80%的市场份额却被跨国润滑油企业占据。
! n I; d8 b7 U8 W7 [9 aSINOPEC润滑油日前在巴基斯坦正式上市。SINOPEC是中石化拓展润滑油海外市场的品牌。这是在新加坡成功实现产品下线后,中石化润滑油在国际化战略上又迈出的重要一步。 " F6 V3 w6 R$ |: S* T5 ^- N! w4 v
就在国内润滑油主流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同时,跨国润滑油企业在中国的动作也是一个接着一个。他们在华的投资步伐不断加快,投资建厂、建立研发中心、进行品牌推广。 / `1 S& j9 ], J1 I" ]) I1 k0 h
德国最大的车用护养公司SCTVertriebs GmbH,最近高调进入中国润滑油市场,这也是第十四家外资润滑油企业正式进入中国。
4 h0 o/ y+ l% B. n+ |' z# CF1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的三大油品赞助商之一嘉实多近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全方位的润滑油科技和品牌推广计划。近日,嘉实多又推出两款绿色环保润滑油。
' L/ f8 k+ q7 v2 t近年来,我国巨大的成品油消费量,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公司来华投资。在开放较早的润滑油市场,外资公司最先抢占高端产品市场。而随着民族品牌不断发展,中国润滑油行业将迎来民族品牌核心力量与外来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博弈。
8 Y9 |$ ^; d! ^6 [ P4 w一、跨国巨头竞争升级 * E' H, M2 R. v5 O# p
发展迅猛的中国润滑油市场,已成为国外润滑油企业群雄逐鹿的竞技场,并在加速进入中国市场。 7 s# h: Q5 O6 L0 b7 d6 c: n0 i
面对中国润滑油市场的巨大商机,垂涎中国润滑油市场的外国公司正在进一步加大各自的攻势。BP、柯士达、壳牌、美孚、道达尔等几乎所有跨国石油巨头都加入瓜分中国润滑油市场的行列,相继在中国建成润滑油调配厂30余家,总生产能力达100多万吨/年。他们凭借资金、技术和品牌优势,控制了我国车用润滑油高端市场。目前,洋品牌已经占据高端油市场份额的80%,利润更是占到整个车用润滑油市场80%以上的份额。 7 W0 z5 p3 C0 |
目前,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的同时,都将研发中心当成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已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增强本土化竞争优势的一种新模式,预示着跨国公司在中国扩张战略向深层次发展。
) E! | ]6 B a9 [# o2 N福斯在完成了对上海、营口、合肥3家子公司的整合后,加快扩张产能也成为福斯当前最为紧要的战略步骤。福斯中国总裁吴枫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润滑油消费市场,并且对优质润滑油的需求增长越来越快。为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市场趋势,增加新的生产线并建立研发中心,对于福斯中国已经尤为迫切。同时,这也是福斯加速布局中国市场,以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大发展举措。
; d3 k1 G& X+ o9 \# n$ g壳牌在中国有5家调配厂,包括收购统一之后的3家调配厂。珠海工厂将成为壳牌在中国的第六家调配厂,同时生产壳牌和统一品牌的产品。壳牌有关负责人表示,珠海工厂建成后将同时生产壳牌和统一两个品牌的润滑油。这一工程也是壳牌与统一合资后在供应链上所做的整合。 1 ?& ?3 ^8 h0 A0 \4 K. f
二、三足鼎立格局发生变化 `! Y! `0 c I! Y# m( b6 T
跨国咨询公司克莱恩发布的《2009中国润滑油市场上的商业机遇》报告中指出,中国润滑油市场在未来5年中将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时,中国的润滑油消费量将会超过美国。 : w" T/ Y; \# K/ S& U' c, b2 Q
中国润滑油市场在中外巨头们的激烈竞争中形成某种变动的平衡。中国润滑油市场有三股主要力量:一是以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为代表的大型国有润滑油企业,占据近60%的市场份额;二是以壳牌、美孚、BP和嘉实多等为代表的跨国润滑油企业,占据大约20%的市场份额,但跨国润滑油企业占据高端市场约80%的份额;三是以统一石化等为代表的地方民营润滑油企业,以灵活的经营机制在市场上形成一定的规模,成为与国内外大公司抗衡的品牌。
- u' ?, X, M/ s7 A但近一年间,这种平衡已被打破。去年9月,壳牌宣布,收购中国第三大润滑油企业统一石化旗下两家公司75%的股份。通过这次收购,壳牌在中国润滑油市场份额的排名上升到第三位,同时让外资公司在中国润滑油高端市场的份额跃升至75%。
$ l/ [5 c, N+ z# t$ Y1 R& t随着统一润滑油“改嫁”壳牌,国内润滑油市场三足鼎立的局面发生变化。实际上,这也是迎来了外资品牌壳牌、美孚、嘉实多与民族品牌长城、昆仑之间的争斗。
- {( {" |# N) c( ?6 A三、高端市场中外品牌博弈 2 v' n. O3 J9 j5 I. X
润滑油是我国对外开放较早的石化市场之一,也是一个技术壁垒较低的行业。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一些著名外资润滑油企业就利用为进口汽车初装提供配套用润滑油的机会,随同本国汽车制造商一同进入中国。
. O e$ D g; x% Z5 \, u* p& r' G/ n v1 x% Y2 h
* F! O' @, x( Y3 W& H8 S
与此同时,在润滑油市场开放以来,国内中小润滑油厂家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来。最多的时候,仅国内中小润滑油厂家就达到3000多家。但是由于在营销、核心技术等方面的差距,本土品牌难以打入高端市场。
5 ~' b1 M; X- i4 Q+ { ~业内专家分析,在2007年的润滑油市场,昆仑和长城由于有资源优势,还是会在中档产品市场继续保持强势。据昆仑市场部负责人介绍,中石油旗下的“昆仑”润滑油通过品牌整合,推出了10多个系列的产品线,并要夺取高端市场10%的份额。 3 s# V7 q2 m8 v6 {
中石化长城润滑油公司从2002年到2007年也进行整合,以品牌整合为龙头,研发、生产、销售等资源都得以在公司内统一调配。专业化重组带来市场销量激增。从2002年到2006年,长城润滑油产品市场销售量高速提升。其中,中高档油则从31.3万吨增长到58.5万吨,增长了87%。 4 d1 M" r. M% z
专家分析认为,民族品牌核心力量与外来品牌在高端市场上的博弈,将是中国润滑油行业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旋律。归根结底,其实,在这个博弈的过程中,谁能掌握先进技术,谁就有可能拔得头筹。# O1 W% u- M1 K& |
" \0 L# V! U. R
高成本
7 S6 V/ n. w! r. E" w0 m大竞争中的压缩机润滑油现状# q ]% g9 q# \) |: H, g: w7 x4 H
近年来压缩机在材料和设计方面得到很大发展,同时也对润滑材料提出了日益苛刻的要求。以前,通常压缩机采用石蜡基、环烷基矿物油作润滑剂。由于矿物油与烃气接触时互溶造成粘度损失;化工原料气将矿物油携带入加工过程中引起催化剂中毒;矿物油在压缩机内易形成积炭等原因,
z' d5 D2 o. A6 ?% n, h" Z矿物油已不能适应条件更苛刻的压缩机应用。合成润滑油的性能明显优于矿物油,如高粘度指数、低倾点、防止烃稀释、低挥发性、良好的热安定性、水解安定性、抗乳化性、化学稳定性及与橡胶和金属的相容性。合成润滑油的选择范围宽,所以必须考察各种不同的合成油的特点,从而为不同的压缩机正确选择合适的润滑剂。酯类油(双酯和多元醇酯)、聚烯烃(PAO)、聚烷撑二醇(PAG)和氟化硅油能满足大多数气体压缩机的应用要求,是目前气体压缩机使用最广泛的合成润滑剂。新近发现加氢裂解饱和烃是压缩机可接受的润滑剂。合成油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能,在温度极限、粘温特性和挥发性方面明显优于矿物油。
8 F k t/ J3 @) |" @& b" P* s; E4 [* N大家都知道螺杆空压机使用的润滑油种类是比较多的,有矿物油型的、有半合成型的、还有全合成型的,在合成油中又有PAO型的、PAG型的、硅油类的、酯类型的等等。每一种类型的润滑油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在我们国家,矿物油型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其次是碳氢合成油型,由于价格不是太高,且使用寿命又比矿物油型的长3-5倍,因而有很多压缩机选择了它。再就是酯类油型,由于使用寿命长,有一定的清净性能,虽然价格高,还是有不少厂家选用它。硅油型的目前只有寿力的压缩机在使用,其价格相当高,使用寿命也更长。半合成油型的压缩机润滑油增长速度最快,其原因就是价格便宜,质量也不错。
" ]- J S. J; F$ ]过去国内大型润滑油生产厂家为了解决积碳问题,多选用环烷基的矿物油,由于环烷基的原油资源越来越少,现在就只好选用其它类型的矿物油来制作压缩机润滑油。目前市售的
9 M, P8 \; Y9 ]+ T Z3 Q: ~6 x矿物型压缩机润滑油多是由精制的石蜡性矿物油调和而成的。
& m2 D0 g( _1 b$ i对于压缩机厂家指定的用油,应该主要注意润滑油的类型。国外压缩机的生产厂家指定的润滑油一般都有几种类型,通常首推的润滑油都是根据压缩机的基本组成元件而定的。在大多数条件下推荐的润滑油多为矿物油型,也有推荐使用合成酯型的压缩机润滑油,如IR的螺杆机、BOGE的螺杆机等,但是在国内很多使用者却采用的是矿油型的。这几年合成油的推广力度加大,不少用户已经使用(国外的螺杆机)合成润滑油。国内压缩机生产厂家推荐的几乎都是矿油型润滑油,很少有使用合成油的。目前,国内的专业生产厂家有长城一坪、纳克、抚顺等。有些压缩机厂家,则选择一些知名品牌的润滑油贴牌,目的是设置贸易壁垒,使自己的压缩机经销商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更多的销售压缩机。可随着压缩机润滑油品牌的增加,很多质量等级较差的,滥竽充数的也就随之浮出水面,结果至使很多使用者都在问:究竟什么品牌的压缩机润滑油质量最好?
! n# a4 X) s# }2 P; h其实,最好的答案就在压缩机生产厂家。这是因为压缩机生产厂家最了解自己生产的机子情况,因而也应该最清楚使用什么样的压缩机润滑油最适合他们生产的压缩机。试想,如果在这一点上连自己都不知道的话,那么生产的压缩机也就不是什么好的压缩机了。
/ L' O& R: t( c7 Q3 b- S* l
- F7 r+ A/ \/ n# M9 ~1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