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文名称:中国古镇图鉴* e7 m9 @# W6 q: k! J$ i: W
别名:李玉祥1 K: F# L% ~4 M/ l$ P
版本: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pdf高清晰版- [( P8 E9 ~ o- F) ^
发行时间:2003年9月1日% Y4 w* M& m$ U) t! @' h; b
地区:大陆
3 Q% m5 d7 D+ e6 k. B: M语言:普通话+ u7 }7 b4 Y1 m* H7 s! O% J
简介:6 p/ G2 E4 B' Z
http://img.verycd.com/posts/0608/post-444559-1156389941.jpg9 b9 @' R3 s4 `! z3 r
7 Y2 O- l7 X% ?% [
9 O7 E, ]2 o, q3 {
# A6 o* f8 H( o; u/ Y0 d
; @$ r; U- g* c3 y7 T简介
4 r) n R+ [" {- g 本书收录的101座古镇,广布于中国的不同地域,拥有现存古镇的最高价值与完整风格,其中有“世界文化遗产”,更有大量中国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一些虽无闻但是独特学术价值的古镇,足以代表中国古镇的整体面貌。
4 Z) E+ I: \6 d) q7 @3 [ W摄影家精选,收录摄影家十几年来不间断拍摄古镇的图片精华。摄影家本人对传统人文及古镇命运的深刻思考,在不动声色的纪实摄影背后徐徐展开,令敏感的读者体味其中的深厚、唯美与宿命。
6 x3 G% X. n% r专家级鉴赏,每座古镇均以文字和视觉的双重鉴赏得以生动展现。大量的拆析图为古镇建筑和风俗的细节提供了专家级的鉴赏指南。
7 \, p w7 F( R5 H! |, B8 i- H7 Y* n( V最实用资讯,条缕分明的引言部分为赏析任何一座中国古镇提供了完备的知识背景。附录的古镇旅游资讯详实实用,方便读者亲自前往实地鉴赏。
7 @: d4 @5 u- w# r+ }1 s& O) ^) d; f |2 K
本书是由著名摄影家、民俗学家李玉祥先生精选拍摄的101座古城、古村镇、古村寨构成的“中国古镇”精粹。这些古镇至今仍保有比较完整的古建民居、传统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它们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建筑特色的中国古镇典范,极为经典地展示了中国古镇复杂的风格和特殊的魅力,共同构成了关于“中国古镇”的完整叙述。作为中国古镇的典型,它们中的每一座都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鉴赏价值。体现着中国古人的居住理想和生活的尊严感。 1 ?+ C/ w+ W9 {' c
中国近现代的“百年沧桑”,早已将集中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古老价值和独特建筑美学的“古镇”摧毁怠尽,“现代化”大潮更是不可逆转地改变着残存的古镇面貌。本书试图为“古镇”这一即将消逝的国粹留影存档,并以大量特殊的历史、建筑、民俗和人类学资讯,展现即将逝去的中国传统乡土画卷。 % Y$ f" |, b; t* n8 O
4 V9 v0 m- W1 _4 a7 g
2 i2 X( k) n4 H2 u! o& K1 c, A1 P( \8 P
作者简介
# f! m' G4 D/ S0 Z: P- F# ?
# C {1 `# Y" n4 L2 q 李玉祥,1962年8月生于南京。现居北京,自由撰稿人。自幼爱好美美术,曾经最大的理想是做一名插图画家,像美国的罗克威尔那样。也曾幻想做个雕塑家,一如我所崇拜的米开朗基罗。然而生活中却成了摄影家。许多年来,一直在东奔西走,每年都要穿破两双军靴,消灭大量的彩色与黑白胶卷。出版了《老房子》系列画册、《乡土中国》图文书系列和若乾其他图书。尽管每天吃着不怎么样的中餐,却须臾离不开圣洁的欧洲古乐,尤爱巴赫与莫扎特。一直在找寻一处能够诗意安居的地方,希望能早日过上陶渊明田园般的生活。+ o$ h! J6 D% G/ P- r' Q% {
9 w3 }, d% o* L5 B; F
2 T' Q# r+ R2 m. w8 \$ t4 x4 w# r5 `4 |9 D0 h
+ c1 ^0 Z# D( C+ R( T E: s3 |6 t目录
2 P7 a; ~- V- j7 m0 U4 d% }4 D- a关于本书如何使用本书! p) f* B6 m9 j, V( @6 Q
引言
9 a4 c$ t# Q- k0 h/ X4 b古镇的形成与历史沿革6 q$ m Y. ]* m3 W2 Z4 t& N3 f) u
中国古镇的分布
/ h: p D) g1 T, o/ f. i2 v古镇布局的鉴赏
2 S, o5 {: ~, F5 g; Y; k7 K古镇鉴赏
7 I/ l# c y6 }古村落鉴赏
/ u& W; b7 T8 j7 S少数民族古村寨鉴赏
! B; }2 E/ M4 g7 }$ {/ I' v乡土建筑的主要类型
p4 U% F$ C4 v3 @) w古建筑构件鉴赏
# X/ @0 ~2 \8 j8 ~不同地域的典型古民居' [& F9 j6 j7 f9 ]8 U4 \" e
古镇风俗鉴赏 h: s, F5 f" k" B! |
古镇的研究! A! [( R. U4 m7 S
古镇的保护7 ~7 [5 {$ V* l. G# b' B
浙江、江苏、上海古村镇概况# v( Y2 k" @8 Y) r+ Z2 x% P
浙江+ N& R8 B2 H4 L3 v* X. i
1 乌镇1 _: \# h" Q2 K- g. B3 F
2 西塘, I4 J! a R S6 ?& X
3 南浔3 U& A6 p `' p
4 前童
; {8 E7 Y7 o( h% O) E) U5 龙门
3 r' ]: `0 W7 O1 L' Z6 桃渚
' l% c: w: S/ L" u7 皤滩
* E/ O0 o+ ^1 }/ U8 石塘2 g* ?) p& D; v( y
9 岩头村( D: y L! Y$ L* j2 h7 ^
10 芙蓉村
8 P4 D. j5 k" R% [11 苍坡村+ h' w; L5 t9 j. ]- T: X
12 库村: I9 t9 ~' {* J4 I
13 诸葛村
* l# t+ j: j X+ J6 P14 泽雅
+ h8 i5 |. z4 t) C! k" T* |1 [: K- Y15 俞源4 G6 w7 ^3 I9 `$ F- @
16 郭洞
+ q- r u/ @: \5 }) i$ j17 碗窑村
: T' T( K- X" w$ s; ~2 ]江苏! a V2 l# n! B2 y
18 周庄) y2 m( f7 q5 E* ?
19 同里0 J) w2 ~6 t! ^# Q& E
20 角直
6 E+ I+ O: v" s+ r21 锦溪
' u! s2 F) d5 X# x( a% J22 木渎
; t$ D# M; n3 t% `3 ^& x9 S8 _23 东山
2 P w0 G8 F D3 U上海
- s/ @1 ~4 F% ?: P" w24 朱家角) D- ^% b- P2 t4 E. C
安徽、江西古村镇概况" d' D4 f8 F" h5 S
安徽, ?- u& y2 [& u; X: R1 D4 h
25 陈村
6 M4 ]4 V3 V. x( k: y# Y8 M26 查济
3 ^% g0 ~) p8 @4 |27 西递2 n& u% v# ?$ O' W! T" |. t
28 宏村; r, w5 R* t0 S. _( G# L) g
29 卢村 |& q/ L7 H# D4 E. Q# a3 y2 N
30 关麓
; w. Q. g3 R4 u l8 w6 J9 `; u31 屏山0 w7 c, W% x9 [ S
32 南屏! d! d X+ A' \5 R
33 歙县* ^1 R' ?& Q# O) c2 Q/ ^5 ~
34 雄村
% \5 o {: h3 E2 z" c- A) ^8 {35 棠樾2 C1 D+ V( j9 P O7 U5 U. e
36 呈坎
: `3 m! p& B% f4 O( c37 唐模! l- C8 O5 J+ d& o6 N, ]
38 上庄) s" a1 c* [; }2 I$ h' a
39 旗盘村( V& q# i8 w, T4 _3 Q/ B) e' i
江西7 n; J- H7 q; |( `$ B1 L$ W
福建
% o4 g" B a9 O: o% @5 t9 }广东
2 d: R- N/ i' g. s广西) D: o8 ?8 s8 q. W( v+ P* I& |
云南
" e9 i& F1 P% ?8 c/ n贵州
4 L7 E% _# ]$ l; J6 f f! Q& i四川
) O* W' f( E' W1 j! X重庆
7 s0 L; d G; X9 s8 n2 S* @西藏
8 O7 g6 \% D- }8 O; f9 |湖南' u; b% Y' {. N
山西7 P& j+ _9 g# `2 O
北京' Q, h% L- s5 X% V
陕西
% Z3 }' F4 v0 \( r5 [河北5 k% V7 N) s' |6 d0 `, t4 a$ r
附录
) w& F' [$ r7 p/ R& G101座经典古镇旅游资讯
; I. ^% J1 K. N+ ~1 k& `* V' J% l5 z8 T
地址:http://www.verycd.com/groups/datum/4611.topi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