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3362|回复: 5
收起左侧

[求助] 止回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17 18: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韶关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各位新年好,麻烦各位专家帮忙解释一下止回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发表于 2008-2-17 19: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止回阀工作原理和结构* S, y+ K4 W( b7 y9 K" N, a

  Q1 v/ `0 P3 n% V; L止回阀是指依靠介质本身流动而自动开、闭阀瓣,用来防止介质倒流的阀门,又称逆止阀、单向阀、逆流阀、和背压阀。止回阀属于一种自动阀门,其主要作用是防止介质倒流、防止泵及驱动电动机反转,以及容器介质的泄放。止回阀还可用于给其中的压力可能升至超过系统压的辅助系统提供补给的管路上。止回阀主要可分为旋启式止回阀(依重心旋转)与升降式止回阀(沿轴线移动)。
% `- p9 }* Z( n: ?3 O7 H- W+ j这种类型的阀门的作用是只允许介质向一个方向流动,而且阻止反向流动。通常这种阀门是自动工作的,在一个方向流动的流体压力作用下,阀瓣打开;流体反方向流动时,由流体压力和阀瓣的自重合阀瓣作用于阀座,从而切断流动。; R! t6 {/ @/ [8 b$ W) \
  其中止回阀就属于这种类型的阀门,它包括旋启式止回阀和升降式止回阀。旋启式止回阀有一介铰链机构,还有一个像门一样的阀瓣自由地靠在倾斜的阀座表面上。为了确保阀瓣每次都能到达阀座面的合适位置,阀瓣设计在铰链机构,以便阀瓣具有足够有旋启空间,并使阀瓣真正的、全面的与阀座接触。阀瓣可以全部用金属制成,也可以在金属上镶嵌皮革、橡胶、或者采用合成覆盖面,这取决于使用性能的要求。旋启式止回阀在完全打开的状况下,流体压力几乎不受阻碍,因此通过阀门的压力降相对较小。升降式止回阀的阀瓣座落位于阀体上阀座密封面上。此阀门除了阀瓣可以自由地升降之外,其余部分如同截止阀一样,流体压力使阀瓣从阀座密封面上抬起,介质回流导致阀瓣回落到阀座上,并切断流动。根据使用条件,阀瓣可以是全金属结构,也可以是在阀瓣架上镶嵌橡胶垫或橡胶环的形式。像截止阀一样,流体通过升降式止回阀的通道也是狭窄的,因此通过升降式止回阀的压力降比旋启式止回阀大些,而且旋启式止回阀的流量受到的限制很少。
" h) ~% C' _$ m6 }
止回阀根据其结构和安装方式可分:
: F% ^! K6 ?: D, x一、旋启式止回阀:旋启式止回阀的阀瓣呈圆盘状,绕阀座通道的转轴作旋转运动,因阀内通道成流线形,流动阻力比升降式止回阀小,适用于低流速和流动不常变化的大口径场合,但不宜用于脉动流,其密封性能不及升降式。旋启式止回阀分单瓣式、双瓣式和多半式三种,这三种形式主要按阀门口径来分,目的是为了防止介质停止流动或倒流时,减弱水力冲击。
( R, I# z4 g. T7 d7 l! a二、升降式止回阀:阀瓣沿着阀体垂直中心线滑动的止回阀,升降式止回阀只能安装在水平管道上,在高压小口径止回阀上阀瓣可采用圆球。升降式止回阀的阀体形状与截止阀一样(可与截止阀通用),因此它的流体阻力系数较大。其结构与截止阀相似,阀体和阀瓣与截止阀相同。阀瓣上部和阀盖下部加工有导向套简,阀瓣导向简可在阀盏导向简内自由升降,当介质顺流时,阀瓣靠介质推力开启,当介质停流时,阀瓣靠自垂降落在阀座上,起阻止介质逆流作用。直通式升降止回阀介质进出口通道方向与阀座通道方向垂直;立式升降式止回阀,其介质进出口通道方向与阀座通道方向相同,其流动阻力较直通式小。" @( M1 _9 h4 @2 t, }* c: l
三、碟式止回阀:阀瓣围绕阀座内的销轴旋转的止回阀。碟式止回阀结构简单,只能安装在水平管道上,密封性较差。- F+ I: F$ o; g
四、管道式止回阀:阀瓣沿着阀体中心线滑动的阀门。管道式止回阀是新出现的一种阀门,它的体积小,重量较轻,加工工艺性好,是止回阀发展方向之一。但流体阻力系数比旋启式止回阀略大。
. n. J8 O0 [) V' @五、压紧式止回阀:这种阀门是做为锅炉给水和蒸汽切断用阀,它具有升降式止回阀和截止阀或角阀的综合机能。+ O0 w+ f: g1 {5 {, R9 {- H6 P
此外,还有—些不适用于泵出口安装的止回阀,如底阀、弹簧式,Y型等止回阀。
: F9 O8 w2 |0 @  l) C9 G* l" z+ D5 F$ a- q

- R2 d$ R5 o  k[ 本帖最后由 schjie 于 2008-2-17 20:01 编辑 ]
3.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柠檬咖啡 + 3 详细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2-20 18: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说白了 就是一个单向阀,只容许油液单向流动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晨砂 + 1 新人鼓励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2-21 23: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达州
二楼回答得详细准确。
发表于 2008-2-23 10: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湖州

111

5.2 单向阀
" h, f9 y4 O& ^5 D0 ?" o5.2.1 单向阀 Check Valve
% }6 b6 F& _6 h: l, f
8 s2 _- M6 |* {" ]- J# L& R单向阀有普通单向阀和液控单向阀两种。. a& N; _$ p  L: s5 `

" B/ w) B- `; `: [3 p5.2.1.1 普通单向阀. ~0 S! {$ {3 W6 K$ }1 _

) W4 p+ O" w8 U8 H' Z; ^单向阀又称止回阀,它使液体只能沿一个方向通过。 单向阀可用于液压泵的出口。防止系统油液倒流;用于隔开油路之间的联系,防止油路相互干扰;也可用作旁通阀(By-pass Valve),与其它类型的液压阀相并联,从而构成组合阀。对单向阀的主要性能要求是:油液向一个方向通过时压力损失要小;反向不通时密封性要好;动作灵敏,工作时无撞击和噪声。
2 a4 D$ N( R! f" [5 G
3 a6 f( z) q% _; L(1) 单向阀的工作原理图和图形符号
" j& L6 V4 u9 |$ \+ m$ f
$ z" |  E& {, s图5.10为单向阀的工作原理图和图形符号。当液流由A腔流入时,克服弹簧力将阀芯顶开,于是液流由A流向B;当液流反向流入时,阀芯在液压力和弹簧力的作用下关闭阀口,使液流截止,液流无法流向A腔。单向阀实质上是利用流向所形成的压力差使阀芯开启或关闭。
" Y  X$ `' J, [5 j4 a9 ~
6 i6 b# h4 M, B. N/ C0 W/ T0 b
% v" \, {1 b! W8 B7 t5 D
9 ?6 a; ?9 E) J4 C2 u6 m% C( s; H9 u. f5 C& N1 D: A
图5.10 单向阀的工作原理图和图形符号* {" u$ N9 g6 K7 l) _

/ H2 G+ u- V2 ?' A(a)工作原理图;(b)详细符号;(c)简化符号
- t/ e" ^2 e- C1 f/ }! {1 S7 |& s- g% ?  x  h# w+ h$ B: b! r
  o! n. x. v' R1 |8 g4 F& P$ C

* f; |9 w1 ~$ V(2) 典型结构与主要用途
# K- C' e9 X- {* G1 H  Z7 t1 K4 t3 L. a- y( V
单向阀的结构如图5.11 所示。按进出口流道的布置形式,单向阀可分为直通式(In-line Check Valve)和直角式(Right-angle Check Valve)两种。直通式单向阀进口和出口流道在同一轴线上;而直角式单向阀进出口流道则成直角布置。 图5.11(b)、(c)为管式连接的直通式单向阀,它可直接装在管路上,比较简单,但液流阻力损失较大,而且维修装拆及更换弹簧不便。图5.11(a)为板式连接的直角式单向阀,在该阀中,液流顶开阀芯后,直接从阀体内部的铸造通道流出,压力损失小,而且只要打开端部的螺塞(Bolt),即可对内部进行维修,十分方便。' ^' C2 q7 Z6 w2 m9 J' q3 r

. Q( Y5 B* Q9 A, U7 Y
9 P, B+ q$ m* W# n
  [% X0 X1 e1 }0 d. ~5 G- a; r4 R
3 B4 i5 Y7 b6 l: J0 _& Y9 `9 v: x图5.11 单向阀的典型结构
% O: Q9 x3 i# y1 L! ~. E
2 V6 @/ d/ Z$ c1 e" m5 G5 P( j2 ](a)直角式单向阀(板式连接);(b)阀芯为球芯的直通式单向阀(管式连接);(c)阀芯为锥芯的直通式单向阀(管式连接)
  k( u6 o' n' m9 [9 i$ G4 t8 |
: k6 n. G- s% K% Z  {. G( z( h
/ a: O0 ]" ]6 {2 F  w( N
* ~) P- o  O4 \按阀芯的结构型式,单向阀又可分为钢球式和锥阀式两种。图5.11(b)是阀芯为球阀的单向阀,其结构简单,但密封容易失效,工作时容易产生振动和噪声,一般用于流量较小的场合。图5.11(c)是阀芯为锥阀的单向阀,这种单向阀的结构较复杂,但其导向性和密封性较好,工作比较平稳。' f6 a* ~) q, U) Y. i

8 C+ C7 X% @! z. N( ^) Q单向阀开启压力一般为0.035~0.05MPa,所以单向阀中的弹簧3很软。单向阀也可以用作背压阀(Back Pressure Valve)。将软弹簧更换成合适的硬弹簧,就成为背压阀。这种阀常安装在液压系统的回油路上,用以产生0.2~0.6MPa的背压力。
/ }9 N' e6 D6 j* U& o6 l
7 y% l  M" T1 K: ^# F* P单向阀的主要用途如下:
; ^+ _+ o7 X6 @' ?' ]/ c! V3 h' t, D  Y8 ^4 c7 K6 A! R: l! S  h% s
    ·安装在液压泵(Hydraulic Pump)出口,防止系统压力突然升高而损坏液压泵。防止系统中的油液在泵停机时倒流回油箱。5 W. x2 C; ]  H( ]+ u6 H  l, B
) w! W* x2 @. p. Q
    ·安装在回油路中作为背压阀。( E6 X% A+ @6 [+ u

: C) c8 L: d" G0 U0 U0 l·与其它阀组合成单向控制阀。4 ?% q# C, c' \8 y, I  g9 ^5 [9 t  H
6 I7 w. o/ l1 |$ F$ x% h: W

9 z& v9 w& r  Y" H0 D# Z
/ p7 t! E& B4 e/ h4 }8 ~3 o+ p
* b+ M! F4 V7 ?4 I0 S0 d! h图5.12 液控单向阀的工作原理图和图形符号- c7 ]& Z- Y, B. q& o) {& s
, `4 |- \! s' f( e7 C. L& i1 F# j
(a)工作原理图;(b)详细符号;(c)简化符号5 s) O/ \; A& G1 D9 n
5 O; n- B: t; ~" u1 e
0 M; ]! L7 g, W- O- ~5 Z- d

. D+ w' m+ W) G- X
& ]* \8 L, t0 w5 y图5.13简式液控单向阀5 J  y! r# f7 A2 D- N* R
6 v, b9 c( m# M' e

* Q, H0 O1 C" b" i% Y+ D; |
/ a0 o& s, m# E5.2.1.2 液控单向阀 Pilot-operated Check valve4 m6 ~! q7 P$ S# e: `! ~% e

% }8 K0 w6 F& w6 r液控单向阀是允许液流向一个方向流动,反向开启则必须通过液压控制来实现的单向阀。 液控单向阀可用作二通开关阀(Switch Valve),也可用作保压阀(Sustaining Valve),用两个液控单向阀还可以组成“液压锁”(Hydraulic Lock)。" \4 b3 F# G8 E! o

6 t8 Y' X) W# E& t! x0 k6 I1 M(1) 液控单向阀的工作原理图和图形符号
7 h# O3 |/ ~5 W! F3 v- D( ]2 i: r7 ^
图5.12为液控单向阀的工作原理图和图形符号。当控制油口无压力油(Pk=0)通入时,它和普通单向阀一样,压力油只能从由A腔流向B腔,不能反向倒流。若从控制油口K通人控制油Pk时,即可推动控制活塞,将推阀芯顶开,从而实现液控单向阀的反向开启,此时液流可从B腔流向A腔。8 c% l; n- T2 l7 g
) O# J2 z$ l/ H( w
(2)典型结构与主要用途9 ~, t6 }4 A* `4 V. g2 Q

" k; ?' \! y; L  S, T# t* m. b' x0 P: z3 ?% H液控单向阀有带卸荷阀芯的卸载式液控单向阀(见图5.14)和不带卸荷阀芯的简式液控单向阀(见图5.13)两种结构形式。卸载式阀中,当控制活塞上移时先顶开卸载阀(Unload Valve)的小阀芯,使主油路卸压,然后再顶开单向阀芯。这样可大大减小控制压力,使控制压力与工作压力之比降低到4.5%,因此可用于压力较高的场合,同时可以避免简式阀中当控制活塞(Piston)推开单向阀芯时,高压封闭回路内油液的压力将突然释放,产生巨大冲击和响声的现象。/ K- c& ?- T" C/ |

- I  S5 Q9 ^- u) q" N, h 6 M0 _+ @9 d2 l8 Z3 t
. E& f) q. Q$ M5 G
2 u& O! X0 l9 W' H0 U
图5.14带卸荷阀芯的液控单向阀1 G' {$ @/ z, ?5 L. @; B. Z
2 N0 G0 D7 v! ?; d1 W3 [! \
(a)带卸荷阀芯的内泄式液控单向阀;(b)带卸荷阀芯的外泄式液控单向阀
5 s2 k2 d: W1 i  {  [9 r1 D  Q/ @
0 f( U; o. B9 N8 N2 c   
6 P- s; k. b8 G* {( V- W  ^: A/ _5 t8 _2 B5 N! I- _5 T- |
上述两种结构形式按其控制活塞处的泄油方式,又均有内泄式和外泄式之分。图5.14(a)为内泄式,其控制活塞的背压腔与进油口P1相通。外泄式[见图5.13和5.14(b)]的活塞背压腔直接通油箱,这样反向开启时就可减小P1腔压力对控制压力的影响,从而减小控制压力PK。故一般在反向出油口压力P1较低时采用内泄式,高压系统采用外泄式。
4 C/ @9 R  O1 o$ g/ N- m6 r3 J6 A$ @% ]$ z( v5 n# `0 }
 
发表于 2008-2-23 10: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湖州

附件

看不到图,可直接查看附件

5.rar

388.06 KB, 下载次数: 9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晨砂 + 3 新人鼓励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