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1165|回复: 3
收起左侧

[分享] 硬件知识大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5 16: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开机检测:
5 d4 q1 T3 N7 z# k) Z0 J( G' p, S1、 打开主机电源:出现BIOS画面则表示主机没有大问题,如没有,则须打开机箱检查。 5 d6 B3 B* s/ O% T
⑴ 如果显示器亮,主机电源指示灯不亮,风扇不转:一般为开关电源故障或主板短路.
) K" u3 p8 j  `; n. H⑵ 如果主机指示灯全亮,电源风扇正常,无显示;如果有BIOS错误声音提示,根据声音判断故障位置。 ' v3 [* q/ {$ w! H. V. u/ I  Q3 R
⑶ 如没有BIOS声音提示,一般为主板或CPU故障。
3 T9 j; I4 v6 |5 U0 K: f9 B⑷ 对CMOS放电,恢复BIOS默认设置 8 p  ?7 D, T; w- d
⑸ 去除所有接口卡和数据线(最小化测试) : U" M  @& k+ M6 X" q
⑹ BIOS故障(BIOS中内存参数或主频设置错误) 4 B/ ]+ C! E+ }9 X. U& L& e/ l
BIOS程序被病毒破坏BIOS升级失败
: S, e3 q7 F" }8 f, i⑺ 如果BIOS自检声音正常,一般为显示器未连接或损坏。
" h3 i7 T+ Z/ b/ s. [+ `+ s2、 内存检测和实际容量不一致。 ' j8 D, s( `9 t  r$ D+ U2 T
⑴ 接触不良
0 `% E) Z7 D) ~, j⑵ 若有两条以上,不兼容 " X) C5 ~1 T+ H: x
⑶ 主板芯片组不支持 $ q6 i6 m9 O, O" _( ]6 x7 o
⑷ 内存条物理损坏 " }* P. e, X) {& X0 L
3、 内存自检中途死机
9 c7 r  y1 r# v3 m, v+ d. v⑴ 芯片组特性中内存参数设置错误 1 b- [8 e7 |& ^1 u3 A1 J
⑵ 内存条物理损坏
( z6 u5 r+ s, N8 [& J4 G4、 检测不到光驱或硬盘
& `2 f1 x& m' J' r$ e6 @) h+ F" H# r! L⑴ 数据线损坏或连接错误 9 `0 i8 \" \. ?( @4 l! H3 j2 d
⑵ 硬盘跳线没有设置好 3 Z9 ^% ~7 S, r+ Q* E' y% f
⑶ 硬盘本身问题或IDE接口故障
, L# }) f1 i8 w, c: S2 b5、 忘记CMOS密码 . t3 M6 u% j& S$ v2 F3 k& }0 Q
(1)通过跳线短路或电池短路给CMOS放电
3 e8 V- l/ p6 ^- m  |⑵ 利用DOS调试工具   ?3 p+ a6 G2 {2 O- y
(二)、POST自检过程错误提示: 4 n: q- g8 K4 T3 b' a! u! G
(1) BIOS ROM checksum error-System halted(BIOS ROM校验和失败,系统挂起)----BIOS ROM的程序资料已被更改,通常由BIOS升级错误造成 " O5 p! `; ]6 m, b, W3 t  g& N7 P
(2) CMOS Battery state low(CMOS电池电力不足)----主板电池提供CMOS存储器, 用来存储BIOS参数。电池电压不足,需要更换。CMOS跳线短路
, t- j! M6 j1 T$ d& n(3) CMOS checksum Failure (CMOS校验失败)----CMOS数值保存之后,便产生一个校验和值,供错误检测用。如果先前的值与当前读数据产生的实际值不同 ,就出现这个错误信息。为了纠正这个错误, 应运行BIOS设置程序。电池掉电或病毒 ' K: ?- |) W  J6 k- M3 Q7 p
(4) CMOS System Options Not Set (CMOS系统选择项没有设置)----存储在CMOS中的数值遭破坏, 或者不存在了。运行BIOS设置程序来纠正这个错误。
9 H3 _- g' }- _, T(5) Keyboard Error(键盘错误)----BIOS遇到由键盘引起的定时问题, 应保证系统中安装了键盘。也可以在标准CMOS设置项中选跳过键盘POST程序。 0 i& o. Z2 ?* f5 W
(6) Memory Test Fail(内存测试失败)----内存条安装不牢或损坏。 2 M5 L# v: F8 I' p6 n5 Z) `
(7) Floppy Disk(s) Fail(软盘失败)----软驱数据线、电源线连接不好或软驱损坏。
+ s& N( ~  L2 i7 _1 C(8) FDD controller Failure(软盘控制器失败)----BIOS 不 能与软磁盘驱动器的控制器传输数据。关闭系统电源后, 检查所有有关的连接器。接口损坏加多功能卡。 4 k3 T, ]' X: s* X5 {' y0 v, I9 q
(9) HDD Controller Failure(硬盘控制器失败)----BIOS不能与硬盘驱动器的控制器传输数据。关闭系统电源后,检查所有有关的连接器。 6 R/ F+ t& z* o/ V+ w
(10) Crive Error(C:驱动器错误)----BIOS没有接收到硬盘C:来的回答信号。检查数据线和CMOS设置项中选择的硬盘类型。 / p5 u7 i! f: m5 z
(11) Crive Failure (C:驱动器失败)----BIOS不能得到硬盘驱动器C:的回答信号。这可能要更换硬盘。 6 g% }* r2 K' F& @; ]! J  s
(12) Cache Memory Bad ,Do Not Enable Cache (Cache 存贮器损坏)――BIOS发现系统板的Cache 存贮器损坏。与系统生产厂家联系或关闭CMOS中设置。 * M, u/ d  Q9 P: U
(三)、DOS错误提示:
7 p& H! D. I; S' G- z! s" v  k(1)Insert disk with COMMAND.COM in dive A ) q$ _2 i. T2 R5 e' e4 x1 A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
; J6 ~( A5 B$ \$ N计算机找不到DOS外壳,在驱动器A中插入系统盘。或者从硬盘上启动,取走A驱动器中的 DOS软盘。文件损坏或SHELL设置错
7 t8 A3 B4 j8 b0 Y2 Q% O: T(2)Invalid media or Track 0 bad disk。(无效介质或0磁道损坏) 6 Q$ R' q! Q9 O: N$ l) X
0磁道的主引导扇区被破坏了,磁盘不能再在上面存储任何重要信息。低格 8 }8 J; v% f$ F( ^; P; {& N. I
(3)Access denied(访问被否定) 9 H; {9 l" n/ k* I4 I: }7 G$ K
对一张有写保护的软盘进行写操作或试图删除硬盘上受保护的文件。 2 T7 W7 }7 B7 h  w- {9 o/ n
(4)Drive not ready
+ w( g# h& B) [+ R6 F& jAbort, Retry ,Ignore, Fail?(放弃,重试,忽略,失败)
% E- b3 ~. Y: i8 O计算机在驱动器中找不到磁盘。检查软盘及驱动器,CMOS中设置的软盘类型,确信软盘在正确的驱动器中以后按R重试。 2 O7 W, s, {% Q! t/ ~& v
(5)Insufficient memory(内存不足) " j! L* f7 K, L! G* B4 U0 ]
计算机没有足够的内存来运行这个特殊的程序,或者可能是由于存储器的设置不对造成的。请扩充内存或重新设置系统后再启动。 7 P/ P  ?7 l5 D9 @, P
(6)Bad command or file name 1 I1 N( s* f4 @) d& t, }6 J% h0 W
在提示符下输入乱字符DOS不能识别,输入命令时拼写有误,或者是DOS在路径下找不到所输入的程序名。如是在启动时看到这些,那么就是计算机不能理解AUTO执行.BAT中的某一个命令行。
( F! T0 {' M$ N! j(7)Not found any active partition in HDD # B# v* |0 }+ R% [. c4 s) g
在硬盘上没有发现活动分区,分区时忘记设置活动分区,重新运行FDISK并把基本分区激活。
8 Q' S8 F4 ~" L$ f4 _9 q2 O(8)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引导操作系统错误) $ k: U0 c9 n4 z' z3 j# k
DOS引导扇区有物理损坏,重新分区或低格
! d  e+ s$ ], j1 z0 H4 r6 b% B! q(9)Missing 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丢失)
# O; f$ _: v# {: OC盘DOS引导记录中标志位丢失,或硬盘执行完FDISK后没有格式化,或CMOS中硬盘参数设置错误,软盘启动后执行SYS C:可恢复系统文件和标志位 / [* U# `: ?  w1 m! }/ n+ f
(10)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非系统盘或盘错误) 6 ^( }1 K1 z! J- s8 S
引导程序找不到IO.SYS和MSDOS.SYS,属性错误或数据区的系统文件不同。用软盘引导,键入SYS C:传DOS的系统文件,不行重分区。
. a2 E; q, E0 }$ W- n4 x" h0 |(11)Disk boot failure,Insert System Disk And Press ENTER (磁盘引导失败,插入系统盘并敲回车)
1 j" R" w: k- B- }: g读系统盘错误,一般为硬盘接口损坏或主引导记录中标志位丢失损坏。软盘引导,Fdisk/mbr恢复
! [' b5 o6 P( A0 T) R& O- q(12)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 (无效的盘规格) ; W2 i$ [7 |$ M' B$ d, i
盘符输入错误,或磁盘未格式化。若无法从硬盘引导,从软盘启动后进入C盘时出此提示则表示分区表丢失了 1 L* }0 k2 Y+ n3 p
(13)No partition bootable(没有可引导分区)
4 g0 I6 q' M% [9 X硬盘安装完后没有分区就会出现上述错误信息。只要用WIN98启动盘重新开机,然后执行FDISK来分区。
! P  ?* Z" V2 \0 M% P9 t(四)、WIN98系统故障
) F3 u, A$ P. [' r+ P1 U1、 WIN98无法进入安全模式:保护模式驱动程序错误
# j) X( m) q4 L1 O* J+ {( M(1) 在98启动菜单中选择日志模式Logged,生成开机日志文件 % [  M2 E0 B* N4 K4 G6 c
(2) 死机后重启,在启动菜单中选择字符模式Command Prompt Only
; f6 o/ J! o2 @(3) 编辑BOOTLOG.TXT,查找加载失败FAIL的文件
7 }4 I$ R3 l* J(4) 进入WIN98安装备份的目录,使用EXTRACT命令恢复加载失败的文件 $ K1 v9 i- V/ s' v1 ]  Z6 u$ Z) j" X
(5) D:\PWIN98\>EXTRACT /A BASE5.CAB 1234.567 /L C:\WINDOWS\SYSTEM ( K+ x7 ~. t2 ~/ l
2、 WIN98可以进入安全模式,可以运行“系统信息”工具中的“系统配置实用程序”检测 9 ~8 x4 q  c+ H) P3 Q4 M
(1) 选中“选择性启动”,取消所有选项
# ]& S+ B: k( {(2) 重启后如果仍然不能进入WIN98,表示32位保护模式驱动故障,即注册表登录错误。重启后进入字符模式,利用SCANREG程序恢复。 " q- r. r, B0 u3 @( b
(3) 如果可以进入WIN98,就在“选择性启动”中逐项加载“启动组”、WIN.INI、SYSTEM.INI、AUTO执行.BAT , y+ {/ r; F- x* \
(4) 如果实模式驱动程序出错,重启后选择单步模式即可找到故障程序。 + M- W6 C7 N  Q; k+ P
(5) 如果16位保护模式驱动程序出错,则WIN.INI、 SYSTEM.INI加载时故障。
/ W1 k' S! L2 a) ^) {(6) 如果各类驱动分别加载时正常,同时加载时死机,则实模式驱动与保护模式驱动冲突。 ! Y8 @. b/ k+ O
3、 WIN98不断重复开机
  R$ t- P/ F+ B2 a% `3 O(1) 重启后进入安全模式
, D; X6 f" Y% I& m( k& f(2) 选择控制面板-系统-设备管理器-系统设备-PCI BUS-IRQ指导
0 f1 Y) x1 C2 e/ M5 q7 l(3) 取消“实用IRQ指导”功能
2 l) J" |# ?/ L9 L% i% o2 r4、 WIN98启动时出现错误信息
0 @, W$ }3 H8 h; oCANNOT FIND A DEVICE FILE THAT MAY BE RUN WINDOWS or A WINDOWS APPLICATION : |# B/ j0 k3 I9 H
THE WINDOWS REGISTRY or SYSTEM.INI FILE REFER TO THIS DEVICE FILE,BUT THE DEVICE FILE NOLONGER EXISTS
9 C9 J: Z; Y3 S6 G' r
8 D% {; u' U, M" K****.VXD(或DLL/DRV/386) + M2 `# N' [' c
PRESS A KEY TO CONTINUE 6 K, x2 @1 K  z* q
注册表或SYSTEM.INI找不到某个设备驱动程序 % Z3 c: a: w1 }& y. N% `9 j
(1) 记下文件名,如果文件扩展名为VxD、DLL、DRV,则此文件可能为win98的驱动文件 4 _, `$ }8 j: G6 ^; j6 s
(2) 启动WIN98后使用系统信息的工具中的系统文件检查器,从安装盘提取该文件
/ M6 L5 z: N* ?1 y3 _) K7 c3 i(3) 如果提取时提示找不到文件,则此文件是应用程序的驱动文件
  Q+ q1 o: {/ S(4) 运行REGEDIT,查找与提示文件相关的主键或键值,并全部删除
% }- S. n: M% ^' F/ I# d- x(5) 如果文件扩展名是386,则一般是应用程序文件,且在SYSTEM.INI中加载,运行SYSEDIT或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去掉和此文件相关的语句 - H: J" E9 v) a- c' I! M( Y
5、 动后马上出现"安全关机":Windows外壳文件EXPLORER.EXE丢失 7 h3 g6 `% J% T4 T4 K5 q% w
+ H9 ^  _/ B) I4 `# d6 T7 L, k
五、WIN98应用程序故障 % B# Z( _/ r2 I) y1 `. S/ a
1、 运行软件时出现蓝屏,提示:A FATAL EXCEPTION 0D HAS OCCURRED AT ****:********.THE CURRENT AOOLICATION WILL BE TERMINATED.(一个致命错误发生,当前应用程序将被终止),有多种可能 " Y! |5 }, Z$ K  b: C$ ~2 q) P
(1) 软件安装时出错,导致软件安装不完全。
4 `) l* g. o" Y2 @# `8 `(2) 软件设计时存在BUG,安装补丁程序或升级软件 ; `- _3 m* k* z! `/ j
(3) 软件冲突,卸载某个软件 , }8 y! f4 B% ~) D
(4) 删除软件时误删除了共享的文件。 0 T4 c* P( Z, g- h3 D% s# G
(5) WIN98系统不稳定:运行磁盘清理、磁盘扫描、碎片整理
( g" l  _  o8 V- e% }4 }( O* j8 `! ^(6) 内存条或硬盘等存在物理损坏 " h# x7 w' H6 h1 ~" ]; S
2、 启动应用程序时软件不能正常启动:按CTRL+ALT+DEL关闭程序
+ l. G2 |; `5 [8 P1 k3、 页面错误:虚拟内存置换页面时出错,一般和硬盘、注册表有关
2 M# v- D8 K, R) c* d1 i4、 程序执行时提示该程序执行了非法操作(即GENERAL PROTECTION FAULT常规保护性错误):应用程序BUG或文件出错,重新运行该程序。
; y+ [( T2 t- ]5、 执行程序时提示“该程序不是有效的WIN32应用程序”:一般为病毒破坏或程序本身错误。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5 16: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6、 Windows 98 无法正常关机(死机或蓝屏):win98 关机时先停止接受所有写盘操作的请求, 然后把未写入磁盘的磁盘缓冲区写盘,接着关闭所有正在运行的程序,最后将所有保护模式的驱动程序转换到实模式。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原因有: ) f& e% N! Y, z* V$ x* }! x
(1) 在实模式下,显卡没有分配到IRQ
/ S9 [* r. _' k  o( H0 k5 v% e% ?2 Y(2) 一个驻留内存的TSR(常驻内存程序)不能正确地退出
/ D. j; }4 c5 Z(3) 有冲突的驱动程序
/ G6 Z) \4 e3 `) \; Y- Z(4) 退出Windows 时设置了关机声音,而这个声音正好是个损坏的声音文件 . X% Y% _: \* Q# r
(5) 有问题的硬件或硬件设置有误
/ o, C' P! b5 r# ^+ }6 g(6) 与BIOS设置有冲突 / O9 a6 `% F; h( ]# B' |
(7) 主板的APM 或ACPI 电源管理与系统的电源管理程序有冲突 ' T" j8 i; y% C) W! A/ s
(8) 快速关机功能打开了 ; Q8 c5 h; g' ]# d' b
如果无法确定具体的原因,可以按下列解决方案逐个尝试 9 j) {+ ?; c0 [! w
(1) 检查电脑硬件的配置,包括BIOS 的设置。在BIOS设置中,请将 “Assign IRQ for your Video Adapter”这条设置为“Enable”,它可以让BIOS 为你的显卡预留IRQ。有的BIOS 还有个USB开关,它问你是否使用USB,通常它是关闭 的,但有时将USB 设置为“Enable”也能解决问题,即使你没有任何USB 设备。
# p1 d2 P. p  l( y(2) 检查有哪些程序正在运行和启动时要运行的,包括在DOS下就装入的程序。运行系统配置实用程序(或在开始菜单“运行”“MSConfig”,MSConfig 提供系统启动程序的列表,还有 Config.sys 文件的内容。把那些不必要的程序禁止运行。 ) ^3 Q4 N2 X1 X" t. H' t5 t
(3) 想关机却变成了重新启动。大多是“快速重新启动”开关在作怪。在开始菜单选择“运行”,输入“MSConfig”,点击“高级”按钮,里面有个“禁止快速关机”,打上勾。也可以通过注册表修改,打开注册表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hutdown,把右边的FastReboot 由1 改成0。 ' J. {' ?( h/ C- p
(4) 在关机时BIOS 和Windows 之间可能存在不协调问题,修改Windows,让它不使用 PnP BIOS。重新启动时按住Ctrl 不放,选择菜单第5 项目启动到DOS,进入 Windows\system,然后将Bios.vxd 文件改名为Bios.old,再重新启动,试试这回关机是否成功。 # V: b; d# Y! Y" G0 ^1 q0 w
(5) 上面的方法都无效的话,请打开控制面板的“系统”属性,切换到“设备管理器”, 看有没有黄色的叹号,下面是问题出现较多的设备,检查它们的资源有无冲突的地方:显示适配器、磁盘驱动器、软盘控制器、键盘、鼠标、网络适配器、PCMCIA 接口、SCSI 控制器、端口(COM & LPT)、声音、视频和游戏控制器
* G6 o: d8 s; b2 E, B(6) 试试禁止NVRAM/ESCD: % d9 I1 Y* A6 z2 ~: \1 \
(7) 此项目关系到BIOS 与Windows 在开机与关机时如何工作。打开控制面板的“系统”, 切换到“设备管理器”的“系统设备”,选择“即插即用BIOS”,转到“设置”一栏, 会看到“禁止NVRAM/ESCD 更新”,请打上勾。
! V; A0 F+ h3 d& W' P" v4 U5 R(8) 更改IRQ的分配:打开控制面板的“系统”,切换到“设备管理器”的“系统设备”,选择“PCI bus” 并切换到“设备”栏,看到两个选择:“使用硬件”和“使用BIOS”,尝试更换它 们,并重新启动电脑。注意,这里的修改都需要重新启动才能验证是否成功。 7 Z; n  p+ M. Q' [( T% {: {, g$ ?! t9 e
(9) 如果不行,继续在“PCI bus”那里,切换到“IRQ指导”栏,如果“使用IRQ指导”上 打着勾,表示由Win98 自己来管理PCI设备,要是关闭它,则由电脑BIOS 程序来管理 IRQ。IRQ 指导是个总开关,它由四个小开关组成,从上往下试验:关闭“使用 ACPI BIOS获取IRQ表格”,问题依旧再关闭“使用MS性能表获取IRQ表格”,要是某个 PCI 设备工作不太正常则打开“从保护模式PCIBIOS 2.1调用中获取IRQ表格”。 # J) ~8 y. D4 j% u' J& K
(10)更新电脑的BIOS 和主板的驱动程序,如果产品有问题,生产厂商肯定会更新它们的驱动程序,特别是Win98面世之前的产品,也可能是产品不能搭配某些配件,只有新的驱动才能解决。 * [# D0 K* B% _) M3 q! j$ E. W
5 _) H1 H# N* A  }
*注:要养成提前备份的好习惯
! U3 P" j5 P, p' D1 N8 a1、备份注册表
5 r0 r, h2 x! b2、备份系统分区(ghost)
. Y- M$ b3 V7 V! Z; q6 G9 Q; F二、硬件故障: 7 E' C, c4 s+ c
1、光驱: ! x. G) ?  A5 g! N% x3 z$ b
(1) WIN98启动后找不到光驱:用WIN98软盘启动盘启动,若光驱仍不能使用,为硬件故障,检查数据线、接口和光驱;如果光驱在DOS下工作正常,一般是IDE接口驱动损坏
; R% D% c2 b) W" `/ D* P$ ?(2) 光驱不读盘:光盘盘片划伤或灰尘太多,激光头功率不足,光驱主轴不稳固导致盘片抖动,光头污染
1 o0 {# Q( p7 ?9 _1 r# G& {(3) 光盘不转:激光头过脏;主轴马达故障;盘片格式不兼容
" Z! W! _! ]" x6 W$ [! c2、 打印机: 6 N5 h! U+ ]' c
(1)不打印:驱动程序损坏,后台打印设置错误或端口损坏
! T! Z) R8 }% {$ X6 W2 Q(2)打印乱码:打印电缆损坏或病毒破坏
6 ]1 ~" J3 h) T2 E, M7 I- \7 Q3、硬盘:
+ t, o9 q& F8 w" }(1) 接口损坏:使用多功能卡
7 q7 Y- m% i  c+ s(2) 认道不准、坏道:低格
( M. E/ ?+ S3 w8 _(3) 数据线
% t& c+ p) W) N. X$ ](4) 盘体损坏:更换硬盘 . ^) }  a! Q. `7 h6 |+ r
4、显示: * Z& P0 W! z% ^7 M% E
(1) 缺色:数据线断针
5 f6 a5 n; @. [0 E; G(2) 滚屏:显示器垂直同步电路故障 8 ?$ \2 n. F  M8 e  C
(3) 亮度低:显示器内部元件老化
5 q; _5 o6 i  X3 _$ k/ T(4) 局部花屏:显存有物理损坏
3 x; n! \  t6 Y5 p) v0 j8 I5、声卡: 1 f+ D+ h1 D0 n' m8 J+ e
(1)无法正常安装
' i! H& F3 g) J5 J8 F3 h% r7 e7 j# o" f早期的声卡在安装过程中比较麻烦,需要改动各种跳线和进行比较复杂的软件设置。后来随着“PnP”即插即用技术的广泛运用,声卡的安装被简便化,但依然有不少中小厂商设计的产品在安装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麻烦。或是Win98系统无法正确识别声卡,或是无法正确设置中断号,出现设备冲突。如今流行的PCI声卡则已经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鉴于眼下还有许多用户在使用ISA声卡,我们有必要对这类无法安装的故障进行探讨。
# L, l$ W: ~0 b& P. Y6 S当系统属性中“惊叹号”频频的时候,就是遇到设备冲突问题了,这在ISA声卡中是非常常见的毛病。这时候我们可以手动调整声卡的各种设置属性,一般正常情况下ISA声卡的输入/输出范围是在0220-022F之间,直接内存访问是01,而中断请求通常是05或者07。用户可以按照这个标准上下微调,直至解决系统冲突。
  j/ p" k: [' _7 j, R* |# i- U9 a* Z驱动程序的质量对于声卡的安装难易程度也有很大影响,而且Win 9X有自动检测即插即用设备并自动安装驱动程序的特性。如果安装的这个驱动程序偏偏不能正常使用,这就麻烦了。以后,每次当你删掉设备重新启动后,Windows都会自动匹配原来的驱动程序,并且不能用“添加新硬件”的方法解决。此时我们可以进入Win9X\inf\other目录,把与声卡相关的inf文件统统删掉,再重新启动后用进行手动安装。这一招时非常有用的。 0 J+ i% A, a6 a
(2)PCI声卡在WIN98下使用不正常
! R3 K+ E, e- D* R* a3 ]5 N有些时候在声卡驱动程序安装过程中一切正常,也没有出现设备冲突,但在WIN98下面就是无法出声或是出现其他故障。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PCI声卡上,请检查一下安装过程中您把PCI声卡插在的哪条PCI插槽上。有些朋友出于散热的考虑,喜欢把声卡插在远离AGP插槽,*近ISA插槽的那几条PCI插槽中。问题往往就出现在这里,因为Windows98有一个Bug:只能正确识别插在PCI-1和PCI-2两个槽的声卡。而在ATX主板上紧*AGP的两条PCI才是PCI-1和PCI-2(在一些AT主板上恰恰相反,紧*ISA的是PCI-1),所以如果您没有把PCI声卡安装在正确的插槽上,问题就会产生了。 . K$ U+ P. O. u. [  t
(3)声卡无声 8 C2 K! j) h+ i: U' ]( I7 T
如果声卡安装过程一切正常,设备都能正常识别,也没有插错槽,但却依然无法发出任何声音,这就要从一下几个方面来检查了。 6 W2 k2 w; q% e6 ^* d2 I) a
1.与音箱或者耳机是否正确连接。
& b8 W. K6 V( ]. J2 Z& }5 t2.音箱或者耳机是否性能完好。
0 s  c' {) h$ X3.音频连接线有无损坏。
( l; |6 L! q4 O0 C# D; L4.Windows音量控制中的各项声音通道是否被屏蔽。
2 U: s6 S, M8 Z' Q3 v9 M/ @/ i如果以上4条都很正常,依然没有声音,那么我们可以试着更换较新版本的驱动程序试试。如果还不行则可把声卡插到其他的机器上进行试验,以确认声卡是否损坏。 0 ^0 r2 y; y, d! f
(4)播放MIDI无声 & g) V3 R* ~# K5 I0 v
如果声卡在播放wav、玩游戏时非常正常,但就是无法播放MIDI文件则可能有以下3种可能:
/ g* C; e% {6 t9 j5 l- ?6 ]" P1.早期的ISA声卡可能是由于16位模式与32位模式不兼容造成MIDI播放的不正常。
+ V( J7 \3 X7 m2.如今流行的PCI声卡大多采用波表合成技术,如果MIDI部分不能放音则很可能因为您没有加载适当的波表音色库。 5 W/ ]: P) f# a5 E4 Q/ Y
3.Windows音量控制中的MIDI通道被设置成了静音模式。 - B* t  }# D5 p
(5)播放CD无声 ( a$ Y/ z9 K$ L0 i
如果无法正常欣赏CD唱片,最大的可能就是没有连接好CD音频线,这条4芯线是CD-ROM和声卡附带的。线的一头与声卡上的CD IN相连,另一头则与CD-ROM上的ANALOG音频输出相连。需要注意的是早期声卡上CD IN类型有所不同,必须用适当的音频线与之配合使用。 ! p/ w, z0 [6 ^, W
(6)无法录音 ( h3 I- j( o& _2 Y
在麦克风和声卡连接正常的情况下,无法录音通常是由于用户没有这设置好录音通道所造成的。在Win98中您可以到控制面板=〉多媒体=〉音频=〉录音首选设备,点击那个麦克风小图标就可以进入“录音控制”了,在这里您可以预置好您需要的录音通道,随后就可以尽情录音了。
6 c" M- @) F; ]# Q/ Q# b(7)噪音
- T* Q; ?9 a" V9 W$ Z廉价的低档声卡往往在放音时会出现较大的噪音。这是由于这些产品往往采用了比较廉价的功放单元,同时在做工上也不能令人满意,很容易受到电磁干扰。一般这类声卡往往有一个Speaker out、Line out的切换跳线。Speaker out表示采用声卡上的功放单元对信号进行放大处理,通常这是给无源音箱使用的,虽然输出的信号“大而猛”,但信噪比很低。Line out则表示绕过声卡上的功放单元,直接将信号以线路传输方式输出到音箱,这样廉价声卡的噪音问题就可以得到适当的解决。 ! n( {' D! |" g+ V4 L  c
(8)爆音
& W) D1 m5 x; d' W% l- Y1 O这里探讨的“爆音”特指声卡在放音过程中出现的间歇干扰声,而不是诸如信噪比低而引起的信号“噪音”。爆音问题主要出现在PCI声卡上,主要是由于PCI BUS Master控制权引起的,并在PCI显卡与PCI声卡共同工作的电脑中显得尤为突出。其“病症”通常是:在PCI声卡处理声音信息的同时,运行其他大型的应用程序,在诸如下拉菜单滚动条,使图形画面出现变化的时候,会发出间歇的“噼啪”声。究其更本原因,其实是PCI显卡在作怪。由于当时显卡制造厂商为了最大程度的提升自己产品在运行Winbench之类软件时的图形测试分值,往往将PCI显卡设置为BUS Master的方式。在放音时,画面有所动作,显卡瞬间抢过了PCI BUS Master的主控权,势必造成PCI声卡受到干扰,以至出现瞬间的爆音。如果是AGP接口的显卡则不会有这类困扰,且也并非所有的PCI显卡都有抢夺PCI BUS Master主控权的“恶习”。这类原因引起的爆音是可以非常容易被解决的——在Windows安装目录下找到system.ini文件,对其进行编辑,我们可以试着添加或寻找这样两段语句: & @$ [+ j) d' F- x
[display] / D4 w9 G" N1 U6 {8 a  O; K
busthrottle=1   K+ H2 \1 y/ N$ F, Z/ ?# x0 `; y
optimization=1 : _/ |5 s9 Z: |: b
如果已经有了这两段话,则一定要注意将busthrottle和optimization后面的变量设置为“1”。如果您的PCI声卡爆音来源于BUS Master控制权的争夺,那么修改了以上设置,重新启动机器以后,应该可以解决问题了。 5 A! M4 h6 ~2 k/ H/ `0 C8 C# d
另外SB Live声卡与VIA主板的兼容问题,CD-ROM的数字音频输出等也会引起爆音,这里我们就不详细讨论了。 3 e7 y4 u. @2 ~) H# i) n
(9)不能正常使用四声道 : m6 A8 Y; G$ T
某些声卡号称支持4声道,但使用中有时不正常,譬如SB PCI 64和PCI 128。具体表现为在玩游戏时4个音箱可以同时发音,但在听MP3或是CD的时候,却只有前面的两个音箱有声音。其实这主要是因为这类声卡的4声道是需要DS3D支持的。在DS3D环境下可以正常使用,而到了非DS3D环境下只有立体声输出。也可以说,这类声卡的4声道不是真正的4声道,而是通过软件模拟的。 ) H( Z- p: Z- h
& k+ }+ w: _0 M8 @3 g
三、环境 ; X% y/ x9 v3 y$ K2 H0 S3 p
1、 温度:15--35,温度过低软驱容易发生读写错,过高系统部件不稳定 + n2 g/ ?% U1 {
2、 湿度:40%--60%,过高元件氧化生锈,过低容易因放电造成静电损坏 1 _4 h& a1 D4 N5 b6 t- Y+ l% Z
3、 洁净度:灰尘过多造成散热不良,板卡接触不良,软驱、光驱读盘错
% b1 W7 s3 D0 P2 S4、 电磁干扰:尤其是显示器容易 5 E% D: L- l( J7 B
5、 稳压电源:电压过低或不稳容易产生随机黑屏 . l& g, F( c* G1 b
6、 静电:计算机机房应安装防静电地板
, c5 |; ^6 ~$ S& {- F! f7、 地线:
+ \/ [$ e  o5 T7 E' w电源地:单相电源中零线
$ ?3 V- E2 _8 |- B! X% ]/ E大地:通过导线接地
; g1 n0 t$ \# O3 P1 r! t屏蔽地:机壳地、防电磁干扰或静电,接地
+ P7 k! X2 Y# q# n5 K. A' w" F信号地:机内电路运转参考点,接直流电源公共端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5 16: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四、BIOS升级失败
( B+ C# Y) ^# I1、编辑可执行文件法。正如上面笔者提到的那样,主板BIOS中最重要的BLOCK模块并没有受到CIH的攻击,而这一模块本身就具有开机的功能,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编辑可执行文件,达到恢复BIOS的目的了。 9 S* {! h- i4 f* ~1 Y# ?, k& y
1) 制做一张DOS系统盘,将该损坏主板型号的BIOS文件和驱动刷新BIOS的文件(一般都由AWARD提供,多数名称就是AWARD.EXE)拷贝到该软盘上。
# W8 e, f8 l" ]+ @# `2)在根目录下编辑一个AUTO执行.BAT文件。在这个文件中,写下如下几行命令:   U% t! b5 H2 I
@echo off   m+ Z2 _- U$ O
a:\AWARD.exe XXXXXXX.bin ;XXXXXXX为该损坏主板的BIOS文件名 5 C5 L. ~6 R" |" P6 G. P; Z& Q' `# ^
3)将电脑开机,插入该系统盘到软驱中,只要你的软驱不是损坏的,那么一般都能够完成主板的BIOS修复工作。 6 h6 ~$ m$ G) M6 L$ E

1 f+ z, e& i0 j1 a- Q9 N这种方法,其实是利用了主板上CMOS芯片中除BIOS程序以外的BLOCK模块的功能。根据IBM在1980年推出PC时制定的规则,电脑的主板在由BLOCK模块引导开机时,必须由ISA显卡驱动才能显示出图像。而且,BLOCK作为一个固定模块,存储在ROM中。由于CIH只能破坏EPRAM,因此对BLOCK无能为力,当然也就可以令我们轻松搞定恢复BIOS了。 2 u3 U# {8 j7 u1 B( Z6 g

7 D: z; Y& M9 a0 m3 T; J2、热插拔法: ! x5 K# f9 C, g* j( C( l
注意,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对电脑硬件或者电子产品非常精通的人。
  b! }+ @* Z4 M+ L1)准备工具,一把螺丝刀(小号),一个摄子。 ! x0 }3 }- T' I1 X5 \: n
2)打开损坏电脑的机箱后盖,将主板上的BIOS芯片用摄子和螺丝刀撬下来。注意,用力一定要均匀,千万不要让BIOS
2 N9 c' J1 \" j芯片的40个插针出现断针或者是扭曲。 + s9 Y8 `% ?9 m! _
3)以同样的方法从另一台同样类型的主板上拆下一个没有损坏的BIOS芯片,插在该损坏主板上。注意,在插的时候,
' p+ m: u5 U1 ?9 j1 P1 [& e9 w. E也要做到用力均匀。
+ j+ W# l! j. P# a) I5 U9 q& J, m4)开机进入DOS环境,执行AWARD.EXE,将该完整的BIOS芯片内容备份到一张软盘上。
) K2 m' k8 h% G2 H; ~& P5)在开机状态下,用螺丝刀将该主板上的BIOS芯片带电拆下。这一过程千万要注意的是,不要将螺丝刀的金属部分触 * f. x9 Z* M" O; y
到主板的其它部分,否则容易使主板形成短路,造成主板的彻底损坏。 $ j5 I. K8 C; C4 ?, G
6)将损坏的BIOS芯片插入到该工作电脑的BIOS芯片槽中,再次执行AWARD.EXE文件,将刚才备份的文件回写到该 ' w9 l$ o2 T; V5 F
BIOS芯片中。
, \) @- S% l% `% H7)重新启动机器,如果机器仍然可以工作的化,那么就证明我们的BIOS修复成功。不过,最好进行到BIOS设置中,
% ]& e# X3 {2 Z" t8 ^调用默认的BIOS设置方式。再重新启动一次,以便于机器能够正常工作。
. W6 l" i3 K; O* K这种方法,是利用主板BIOS只是在每次开机或者启动时驱动,其余时间都闲置的工作方式来完成主板BIOS芯片的修复的。不过,相比较前一种方法,它的危险系数相对大一些。因此,我们在这里不推荐您使用这种方法。
发表于 2007-11-25 17: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学习了,楼主有心,现在的电脑越来越易用!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