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4443|回复: 29
收起左侧

[风能] 风电市场为啥迟迟做不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7 22: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近几年,随着我国能源的持续紧张,合理地开发利用绿色新能源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中科院专家提出: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的开发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的能源供应困局,其中,产业化条件最为成熟的首推风力发电。   但是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我国风力发电产业举步维艰。虽然大大小小的风电场遍布全国,却并不因“发电”而受人关注,有些甚至成为当地供人观赏的旅游景点。在历经20年漫长的“试验期”后,风力发电尚无法扛起缓解国家能源紧张的大旗。
- D) q1 ]9 D1 u- L- Q3 X  价低使风电陷入怪圈9 e9 l5 H; ]- i8 X( k# c" K# s' z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储量超过32亿千瓦,可开发的装机容量约2.53亿千瓦,居世界首位。可2004年全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仅76.4千瓦,占全国电网总装机容量的0.17%。对此,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施鹏飞认为,风电价格偏低的现状,将影响整个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s/ V3 t) h4 q1 x  M" u  以江苏省为例,国华能源投资公司以0.487元/度的价格中标成为江苏东台20万千瓦风电项目的投资者。据专家估算,按照江苏沿海滩涂的风能资源和地质条件,电价要在0.6—0.65元/度企业才能有所收益,按照目前这个价格预计,收回成本至少要在15年以上。
$ \# E) r0 S) T* k' Y: O9 e$ r' U$ C5 ]  在内蒙古朱日河、辉腾锡勒等几个大型风力发电场,美国、丹麦等国的进口设备几乎一统天下。仅有的三台国产风机尽管价格低,却根本没法用,设计能力是600千瓦,用起来只能达到几十千瓦。发电设备国产化水平低成为目前公认的风电产业化阻碍因素之一。: j8 X% T: @8 s) @: o4 A9 V
  直到今天,进口设备垄断国内市场的局面仍在持续,内蒙古风电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徐成龙对此表示:国内数十家有能力开发生产大型风力发电设备的企业都在观望,等待国内风电市场能做大、能有钱可赚。所以,设备国产化水平低的根源在于风电市场没有做起来。风电市场的这种现状,导致风电产业陷入“成本高—电价低—市场小—投资少—相关产业滞后—科研投入不足—成本难以下降”恶性循环的怪圈。: h4 \& o4 a( X
  扶持政策难落实
: ^1 V" S2 P0 X# ^  目前在我国,已初步具备产业化条件的风力发电迟迟无法迈出关键一步,关键在于缺乏“绿色政策”来护航。专家表示,由于电价、贷款、税收等优惠政策与扶持措施不到位,我国的风电产业化进程从市场这个源头便被束缚住了。对于一个产业而言,市场是起跑线,可是因为缺乏投入和开发,风电始终没有市场。内蒙古是我国利用风力发电最早、规模最大的省区之一,由于风力资源得天独厚,设备年有效利用达到2400小时左右,每度电成本已经降至华东、南方一些电网火电成本以下。然而这种良好态势却一直受电力市场分割的制约,只在蒙西电网内销售。另外,在进口风电设备时,根据有关规定,300千瓦以下的机组可以减半关税,而目前的主流机组均达到600千瓦以上,这使关税优惠的政策也无法落到实处。业内专家坦言,《可再生资源法》于1月1日正式实施,这对新一轮风电竞争至关重要,但并不意味着所有阻碍就自动消除了。事实上,当前国内电力市场的分割与壁垒依然十分严重,这不利于中国未来的替代能源发展战略。
( Y; N2 g! |2 z* p% Z5 I  近20年,尽管我国风电上网的装机容量已发展到50多万千瓦,但是从市场占有率、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发电设备制造水平等方面看,依然表现出严重不足。不论是与先于我国开发风能的丹麦、德国等国家比,还是与后于我国开发风能的印度比,我国风电始终发展缓慢,迟迟迈不过产业化这道“坎儿”。采访中,一些风电业人士表示:“做风电项目,就得跑审批、跑贷款、跑关税、跑电价,主要的精力都放在‘跑’上面了。想装一台风机都那么难,风电产业化从何谈起?”( P  z3 V6 m8 g; {: ^
  一哄而上警惕“绿色泡沫”
, L( i6 [+ w% X  Y5 ]8 w  目前,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约有100万千瓦。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要达到500万千瓦,且所有项目的机组本地化率要达到70%,否则不予核准。也就是说,“十一五”期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约400万千瓦,未来5年内平均每年要增加80万千瓦。
* T7 T. j- O# b0 |" X  对此,施鹏飞副理事长认为,我国的风电产业刚刚起步,应该走得稳些、好些,目前国内对风力发电的复杂程度明显估计不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建成40多个风电场,然而风电装机容量仅占全国电力装机的0.14%,风力发电设备主要依靠进口。要知道风电机组在野外恶劣的天气下运行20年,即使在技术相对成熟的欧美国家也难免出现故障,更何况我国的风电设备发展才刚开始。3 V+ ^( }: @" ^/ k' Q( M; V8 y5 w) f
  风电是个非常有前景的产业,但鼓励开发并不等于“揠苗助长”。目前在我国,风电产业的专业人才奇缺。“全国仅百十号科技人员搞风能发电,相比核电的上万人才,技术研发、风电厂规划、选址设计的人太少。目前全国还没有任何一所高校设置有风机制造专业。”等国内风电设备产业的开发、制造能力都有所提高的时候,发展的步子可以迈得大一些。
) V3 o4 v6 |  B+ L6 w1 y  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为东则担心,一哄而上的风电建设可能会造成“绿色泡沫”。目前,广东、福建、山东、河北、甘肃、新疆等省区都在规划风电项目,江苏省近千公里的海岸线,几乎县县都在规划建设10—20万千瓦的风电场。顾为东表示:“各自布点、小规模的风电场不易于管理,发电密度不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他建议国家应加强对风电等新能源的整体布局规划,避免低端重复建设。
$ l" \. t& @' x) [2 G  x% b  国内数十家有能力开发生产大型风力发电设备的企业都在观望,等待国内风电市场能做大、能有钱可赚。所以,设备国产化水平低的根源在于风电市场没有做起来。风电市场的这种现状,导致风电产业陷入“成本高—电价低—市场小—投资少—相关产业滞后—科研投入不足—成本难以下降”恶性循环的怪圈。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6 收起 理由
新洁电子 + 6 较好的讨论主题!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1-17 22: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风电成本太高,每千瓦造价是火电的好几倍,且受天气影响,风速低于10M/S一般无法发电,你说大规模开发会很快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清风明月008 + 1 积极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1-18 08: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太原
是风电只有有些地方可以比如内蒙,海南,福建等沿海城市,而且也要考虑发展旅游业了风力发电有时候破坏景观了 ,且成本大回收效益缓慢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清风明月008 + 1 积极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1-18 12: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新疆乌鲁木齐
不是做不大,反而有点过热,一哄而上。在国内技术还不是很成熟的情况下,国家应适当的控制,有目的的扶持民族产业,在不要像汽车等产业被外资或合资企业所把持,现在已有这种趋势,风电行业世界排名前5位的基本上都已在中国建了独资厂。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清风明月008 + 2 积极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1-19 20: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目前国内有几家在做这个,% m6 d8 F3 k# I
只听说中海油在渤海湾正在搞这个.
发表于 2007-11-20 09: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关键还是在于国家的支持,如果技术不成熟,国家怎么会投入大量资金呢,正如文章中所说,核电人才数以万计,所以技术上已经成形,才能大批量建造。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清风明月008 + 1 参与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1-25 17: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国家的政策扶持不够,电力不门态度不积极!
发表于 2007-11-25 17: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主要是成本问题制约着其发展.
发表于 2007-12-5 08: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保定
行业内存在恶性竞争,利润空间一再被缩小
发表于 2007-12-9 00: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偶家乡有搞,,听说有24层楼高呢,不过那玩意有时转有时不转
发表于 2007-12-11 23: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风电的发展,最近几年开始热了起来,低价位的竟争,让人担心风电的发展,有些风场的建设,是先上了再说,是否有利可图,放在其次,关心的是政绩,我听说,很多风场,建立后,风机无法运转。希望,国家要好好管管
发表于 2007-12-20 12: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风电有关的上市公司有哪些?有空关心一下它们的股票
发表于 2007-12-21 16: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制造商唯利是图,国家虽有好意,但却不懂得如何扶持,
发表于 2007-12-21 22: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个人觉得商业化的东西,成本是关键,国内的风电设备技术还不够,买国外的太贵,成本,还是成本。
发表于 2007-12-21 22: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唐山
1.风电和地区有关,并非所有地区都适合采用风能发电。采用的少,导致设备销售量少,设备成本高。另外,设备的国产化率低,也造成生产成本较高。) _) r* x- {' s: H- p! ]5 v; q/ `, c
2.国家前期对绿色节能项目给予的支持政策不足,在十一五期间,如果给予较大支持,会有较大起色。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xyzabcxyzabc + 2 参与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2-22 09: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汉中
关键应加大技术投资,加快设备的自主设计生产,合理论证,才能既健康又快速的发展。
发表于 2008-12-23 06: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西班牙
貌似很火 其实都是给外国公司忙活 自主产权不行啊
发表于 2008-12-23 12: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一拥而上,容易形成泡沫。我觉得最好国家要扶持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的企业实力相差过于悬殊,在这种情形下风电市场被外国所垄断,于国家不利。没有广泛的竞争,市场也不容易做大
发表于 2008-12-23 13: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这东西成本太高了  还受环境等其他条件的制约
发表于 2008-12-23 16: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需要在合适的地点,不是每个地方都可以上风电,现在,风能供应商很多,参差不齐。
发表于 2009-1-16 21: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湘潭
我不同意上面所有人的看法,可能都不是风电行业的人,其实风电现在我国是有点过火,截止到2008年7月底,全国上风电的整机厂(公开招投标)达58家,与风电相关的二级制造商达158家,大有一窝风上的劲头,其中比较出位的前五家是:金凤、东汽、华锐、湘电、上电等几家。目前大部分零部件都是国产。现在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知识产权的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xyzabcxyzabc + 2 参与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16 21: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湘潭
国内厂家对专利好像都不大在意,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网,以后可能会象VCD一样,要上缴巨额的学费的,国家在这方面应加大引导力度。
发表于 2009-1-16 22: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我更看好风能和太阳能的综合利用前景
发表于 2009-1-22 10: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有没有相关的上市公司?听说风投对这些很感兴趣。
发表于 2009-3-13 10: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扬州

回复 21# shxb 的帖子

不仅仅是知识产权问题,但在设备制造这一块可能这个问题比较突出.
+ x  p! h4 M6 i  u4 v" n而在一个大环境中说,0 M- H) q% B) U7 @8 c- q
\首先,风能的密度比较小,设备这一块投资较大且要在合适的地方建,这点跟我们水电是相似的.6 J$ S7 W' H% m, o
其次,整体发电成本太高了,基本靠国家扶持,上网电价太高,国内水电一千瓦时成本新安江这种老电厂两分左右,火电大概几毛.如果不是能源政策扶持直接没有竞争力.我接触的很多私人投资中小水电的业主基本都发了.而风电现在应该以赢利为目的的投资特别是私人投资基本还没有., m! X( k5 H1 M
但个人对风电前途还是比较看好的.我们学校也开了风电班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xyzabcxyzabc + 2 参与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