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1 O6 \: K0 A) Z(一)& f1 q7 s( O# l5 ~* |2 a1 f
1.质量手册中未显示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架构。& s8 F" u7 i, H& w3 Z+ H3 [% k( W
2.实际运作文件与质量手册中规定的文件体系不符。2 a& k% n7 z3 G
3.质量手册未识别并充分描述各过程的控制原则或与ISO 9001的要求不符。
% B: c' X6 W6 Y% Z5 ~4.质量手册未包括或连接到各相关程序书。
+ }$ i' H* f6 k4 C& |; L5.欠缺相关程序书与作业规范以符合质量手册的要求。9 w% w' e6 m3 o% j$ Z$ C9 t$ [
6.系统涵盖的范围未描述。
+ _0 T5 }: g- M4 C5 |7.部分外包过程未纳入系统。# P; _, o* j; ^& w
文件控制
& r; q! G! f6 l9 t6 H/ R1.无程序书。
9 B! u" C& p6 X/ n2.文件核发控制未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及资料。
% a) i' E7 ?# p6 @3.无文件审核程序或由相关权责人员审核的规定。
M4 p* i* h# Q3 x' E# b4.已发行文件的审查或核准人员不符规定要求。
. f B* ^( B, U+ O4 J2 J; _5.已发行文件上的编写、审核、核准或发行日期栏空白。
# {; s* O5 h7 a$ c8 ]6.两份文件的名称或编号重复。
. w- C2 ?' X# K: y3 g% l4 n7.文件分发对象没有登记控制。
, s, H; |! w5 q+ s, V( \8.使用单位所持有文件与分发单位登记不符。
1 d- a- j0 v: [; {: x6 @* C2 ^) V9.使用单位仍然使用或持有作废文件。
8 P" p; D: u/ c, @10.作业场所使用非经正式发行的文件或窗体。& }) w5 E& a9 ~ | S6 B
11.作业场所使用自行影印的控制文件,而未经登记控制。' B) K/ Q) r3 Q! J4 E8 M
12.作废文件仍保留在工作档案中,且没有任何识别。
/ O( r* o7 _6 Q6 m' ]0 C13.受控文件上未依规定盖发行章4 v) }7 ~3 p6 L' Q/ A( l
14.从总公司来的质量文件没有纳入控制。
0 g, Y/ g4 I/ [- w# s" h. C15.质量文件的原稿未适当保存及控制。; s0 W, q5 p- A) _8 i
16.无文件变更的审核作业规定。
# O, ^" x. {. p: _17.无法显示文件最新修订情况(如缺少总览表或其它控制程序).
}! F7 H$ w2 \' k18.文件变更或修订后,未在文件总览表登录。3 [2 A3 T: `+ H, e
19.文件变更或修订后,未对原分发单位于以通知、分发或抽换。
8 ^) y, u6 o- L% j. s20.文件变更后,其它相关影响到的文件或作业未配合检讨修订。2 }$ a1 b; x9 s
21.使用人直接在文件上删改不适用之处,未循正式程序修订文件。
$ g4 x( l1 U0 M8 q$ T* v22.文件模糊不清已无法辨认。
3 v1 @ y9 {! t# I& X9 l4 X23.外来标准、规范化未列管。
! V: z' b9 }* S: u# L: M# |8 T6 M(三) 记录的控制, u g, x. T- J k3 }( f
1.未建立质量记录的控制作业程序书。
+ Z" w8 N8 u2 d! x" l$ I2.未明确列出哪些质量记录需要控制。" ]: s/ P) G }" V; S1 h
3.主办单位,提出方式(使用时机)未予以明订。( r0 H4 K& _+ H5 B! }0 K
4.相关或协办单位未保存(收集)所需的记录。
$ E; V* e8 h+ w0 q, O5 ^, Y5.主办单位未订定应分发单位以作分发控制。
% m! N1 D3 D% t' m9 K/ m4 g6.质量记录无编号不易识别。
/ [) s" K1 `" J' A. B) n7.未编订目录、索引以利控制。7 L9 W) V Q8 C, ^- ?/ `/ o
8.档案分类不良、不适当,未视情况以性质、案别、或日期来分类。; ~9 Q9 Z y) o% J8 n4 u" |; p0 D
9.档案未编目录、各档案未订子目录。未设立档案室或档案柜管理。& @$ k; M5 f0 O$ I& V
11.取阅管理不良,如阅后未归原位。6 J' A: J4 a8 M7 y7 f
12.储存场所不适当。# l! J6 t/ g7 J# K$ W# _
13.计算器软件保存不良,无专用保存盒存放而致损坏。
4 L& D! Y1 w+ D2 s3 N( P( j14.过时或无效的记录未于以销毁而堆置。
. x) f5 {: w0 i( y% q l15.记录中断,对质量作业未持续填报记录。7 G0 Z' I5 A4 r7 Q- [* s, d: Q
16.留存不全。0 {' S6 R% d3 h4 e2 x+ F" n# V
17.来自供货商的控制记录未留存。
$ @6 c1 B0 D1 K, Z8 P/ p18.借出、归还无登记及催还制度。
9 @# M$ H" a5 h. C19.计算器软件未复制,于损坏或中毒时无备份。保存期限规定不合理,不符法20.令规定,20.或未参照合约或产品寿命订定。
; ^2 n! i4 U/ M4 R/ w) R21.未遵照规定保存记录。
8 ~& k$ {" ]1 V. F# |(四)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
: a6 {) U0 q: R1.界定及声明质量方针的阶层不够高(最好为最高阶层
3 e( H8 r# l5 ~' M4 d2.只笼统介绍、含糊不清而未明订质量方针。
, z6 \, W" f. x6 m/ o6 U3.方针的声明无管理阶层签署,厂内人员又大部分不了解。
9 g5 S% E p5 V: |7 c* N4.质量方针未包括承诺,或与组织整体经营宗旨不相关连。 M! q* F, x- L, y
5.质量目标过于抽象或流于口号化。未量化,无法评估。+ `% p, w2 L4 p
6.质量目标没有进行分解订到相关职能或层次。0 L. i5 c+ C" m# h
7.基层人员不了解质量方针或对其漠不关心,30%不了解质量方针。1 J( N6 ^3 F5 y9 N9 Q7 h" I
8.质量方针空洞化,与质量目标不相连,而致无法实施及维持。
: X7 G; d$ w2 G7 |" e3 a8 d9.教育训练或质量宣导未将质量方针列为所需的科目。
& l9 [* f* m7 c/ K5 B(五) 职责、权限和沟通
; {, Z5 \2 S3 B: I& M1.组织表及职责划分未经正式程序予以发行。
" @# W9 R7 v# w! j9 r2.组织表及职责划分表没有保持最新版,与现况不符。% V ~- A, ~& b8 g
3.组织表及职责划分表订定至公司级、而各部门乃至各岗位的组织及权责分工漏缺。7 p3 `! J+ @! M1 T4 d+ p4 e
4.权责划分过于简单,未能明确完整地将权责订出。" E0 s, M( ]( S6 u( D: x
5.未能提供内部沟通的证据及沟通效果不理想。3 F, P0 `. A K, Z& B$ i9 H
6.管理代表的资格不适任,应付式指派一名人员担任,对管理体系不了解。7 o" Y# I% Z# c- N7 j7 c
(六) 管理审查
8 n* p' x2 V2 R/ i3 N) L; A1.未按预定计划或定期执行。8 d9 f V% g. W7 @8 l
2.审查的范围过少,未作整体效果的评判。6 q0 w' |. G% h; b+ G# }5 ~6 P1 b$ z' ^: ]
3.记录留存不全。
4 a5 D% S9 g5 [$ q; H- G$ E4.审查输入不齐。
8 E i2 W/ |, N8 s4 x" ^5 D5.无审查程序或办法。0 [3 ^/ w! A- w7 E% x
6.审查输出无资源及改善方面的意见。
( P4 t* m8 `/ R(七) 训练
- f; v+ d c6 g+ G& ~- i8 _" l1.未订定员工培训办法。2 z( x0 Z5 R. N: ]+ N5 {+ b& i9 Y
2.培训办法内容空洞,未具体订定训练对象、科目、时数、考勤、登录等。
; S! W# J7 l% j2 s! J& y3.仅有新进入员训练,未规划在职人员训练。
1 f& E- Q( Q+ [( Y. g4.未通盘考量训练需求,预做妥善规划,训练随兴而做。4 n' `6 _0 k+ N H H
5.训练对象仅限于生产及品管人员,而未及于设计、采购、仓储、行销、人事等部门。' p6 [. Q- i* Z* X
6.训练课程内容偏颇,如只有专业工程课程,而无质量方面课程。5 E$ L( D7 d. q% R! l
7.高阶主管未接受质量方面的训练。5 r% X9 T" h) _$ e) w" j$ B( p
8.训练计划常因迁就生产工作而延期、缩减或取消。
, i/ g9 U0 H4 A# y: _; v) c$ [9.未检讨、评估训练成效,以回馈至训练计划的订定。8 H4 A; K' ^- U+ l
10.未明确界定那些影响质量的人员所需具备的资格条件。
1 \5 M; P; ]8 Q! V& C8 H9 Q11.影响质量的人员未能胜任工作。
, Z9 M$ o; `& D) m2 f4 o6 ^0 k9 O5 h12.法令规定的人员无合法上岗证。未保存完整训练及检定及经历、教育记录。
) }' J7 ]. C k4 ^7 t& f14.训练记录未登录于员工个人资料上。* I* s, M ~. C1 j
- }3 e6 i; l8 y7 y |5 b
[ 本帖最后由 linfeng116 于 2007-8-17 19:53 编辑 ] |
|